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郯城我們可愛的家園。鄉音鄉情撥動我們的心弦,發展變遷讓我們無限自豪。今天,我們將前往有中國銀杏之鄉美譽的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感受三千年老神樹的神奇魅力。
從縣城出發,沿迎賓大道向西行駛,大約10分鐘我們來到了素有「中國銀杏之鄉」美譽的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位於郯城縣西部,西臨沂河。面積38平方公裡,轄20個自然村,人口3.8萬。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境內九女松、廣福寺等古蹟星羅棋布;銀杏古梅園、萬畝銀杏園、盆景大世界等景點妙趣橫生;這裡不僅有3000年之久的「亞洲第一古銀杏雄樹」——「老神樹」,也有樹齡百年以上的銀杏樹近20000株,清朝張敬葳詩云:「出門無所見,滿目白果園,屈指難盡數,何止株萬千。根蟠黃泉下,冠蓋峙雲天。幹粗幾合抱,猿猱愁攀援。下流遮高樹,樹蔭苔成斑。蹼葉和風舞,累籽壓枝彎。蟲豸怯神奇,蝮蜾豈敢沾。 滄桑時多易,古木麻彭年。天物假造化,沂濱有奇觀 」。
銀杏俗名白果或銀香,又名公孫樹。因其葉形酷似鴨掌,俗名鴨腳。也有人管它叫神樹、長壽樹。銀杏雌雄異株,雄樹如塔聳立,雌樹冠形如蓋,是我國特有的古老而珍貴的名貴樹種,是新生代第四冰川期僅存的孑遺植物,有植物界的大熊貓之稱。著名學者郭沫若譽銀杏為「東方的聖者」、「中國人文有生命的紀念塔。」銀杏樹姿高大挺拔,葉片玲瓏奇特,集葉形美、冠形美、幹形美於一體,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與一身。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的銀杏遍布在沂河岸邊,沿沂河岸堤一株株摩肩接踵,前呼後擁,一片片星羅棋布,風情萬種。或偉岸高大、或造型奇特,綿延數10公裡,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數量最多、樹齡最長、品質最優的古銀杏園林,也是全國最大的銀杏果、葉、苗生產基地和銀杏苗木、銀杏系列產品集散地。
相傳,周朝立國後,我們的農師先祖稷的後人,仍然被續封為郯國國君,四等子爵,稱郯子。他上任後看到:郯國當時本來就是東阿蠻荒之地,加上夏桀無道無盡的掠奪,滅夏戰爭連綿多年,土地荒蕪人民離散,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為了儘快地醫病救民、發展生產,老郯子親自帶領文武官員、后妃女眷,來到依山傍水的沂河岸邊,建立課農山莊,教農稼穡,傳授各業生產技術。他聽說白果樹渾身是寶,可治百病,就從西王母處求來了白果種子兩顆,種在紅石崖上,熬水為民治病。此樹至今已有三千年了。三千年來,古樹享受天地靈氣、日月精華,身上充滿了難解之謎。它雖然置身於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和人口密集的村莊之中,歷經無數戰火、天災人禍,樹心已全部爛空,且身居高崖,肥水條件遠不如大田,但仍長勢茁壯鬱鬱蔥蔥,與田間壯苗比發芽早落葉遲。長期的事實表明,它有預報禍福的靈性,每有禍福降臨,事前人們多能從它身上看到徵兆,當地人民都稱其為老神樹。
很久以前,村民的先祖就把銀杏作為圖騰崇拜,「神樹」和其它「神」一樣,由人類原始崇拜形成的。森林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成為有求必應偶像。加上古銀杏樹周圍長壽老人多,其中神妙人們無法破解,故稱為「神樹」,古銀杏樹粗壯的樹身是人們生活蒸蒸日上的標誌,繁茂華蓋的枝葉,是人們子孫後代繁衍無盡的象徵。銀杏以其德才兼備的品格,贏得人們對它的鐘愛,由此產生了許多有關銀杏神奇的傳說。
這棵俯視新村的世界第一雄樹——老神樹,距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老神樹高41.9米,樹圍8.6米,樹徑2.6米,樹冠根系佔地面積五、六餘畝。雖歷經滄桑,仍枝繁葉茂,向世人展示著它強大的生命力。每年穀雨時節,老神樹綻放出簇簇花粉,可為方圓30公裡內的銀杏雌樹授粉,立冬後枝葉猶綠,落葉時集中於三、四時辰落盡, 「老神樹」抖落滿樹金葉的時候,它不是一片片地從生命之樹脫落,而是以群體的方式飄落,當秋風徐徐吹來,伴著秋天的音符沙沙的落下,鋪滿一地金黃,在滿樹的綠意轉眼間變成滿樹的金黃的時候,它竟是在一夜之間忽如一夜秋風來,千樹萬樹黃花開,景象蔚為壯觀。
老神樹的樹皮是斑駁的,就像一個歷經戰亂仍保存完整的青銅器一樣的沾滿歷史煙塵,粗重而厚實,每一道褶皺裡都有著過去歲月的風煙,樹上掛滿了祈福牌,這是他善良淳樸的子民為了得到他的庇護而許下的願。笨拙的字跡鐫刻著自己的幸福和祈願,寫滿了愛情和思念,真的讓人感到老神樹的威嚴和神秘。
銀杏樹最美的時候是在秋天,成熟的銀杏掛滿枝頭,在陽光下金光燦爛。金黃的銀杏葉在颯颯風中打著轉,就像是一個專業的舞蹈家一樣跳著優美的舞姿,鋪滿村道小巷,整個新村瞬間變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宛如一幅潑墨山水,正是「村在林中,林在家中,人在畫中」。步入村莊,仿佛進入了一個金色的童話世界、人間天堂,自然、古樸、寧靜,讓你在情不自禁中回歸自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