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郯城:探索「老樹神」的傳奇故事

2020-12-01 齊魯網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郯城我們可愛的家園。鄉音鄉情撥動我們的心弦,發展變遷讓我們無限自豪。今天,我們將前往有中國銀杏之鄉美譽的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感受三千年老神樹的神奇魅力。

  從縣城出發,沿迎賓大道向西行駛,大約10分鐘我們來到了素有「中國銀杏之鄉」美譽的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位於郯城縣西部,西臨沂河。面積38平方公裡,轄20個自然村,人口3.8萬。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境內九女松、廣福寺等古蹟星羅棋布;銀杏古梅園、萬畝銀杏園、盆景大世界等景點妙趣橫生;這裡不僅有3000年之久的「亞洲第一古銀杏雄樹」——「老神樹」,也有樹齡百年以上的銀杏樹近20000株,清朝張敬葳詩云:「出門無所見,滿目白果園,屈指難盡數,何止株萬千。根蟠黃泉下,冠蓋峙雲天。幹粗幾合抱,猿猱愁攀援。下流遮高樹,樹蔭苔成斑。蹼葉和風舞,累籽壓枝彎。蟲豸怯神奇,蝮蜾豈敢沾。 滄桑時多易,古木麻彭年。天物假造化,沂濱有奇觀 」。

  銀杏俗名白果或銀香,又名公孫樹。因其葉形酷似鴨掌,俗名鴨腳。也有人管它叫神樹、長壽樹。銀杏雌雄異株,雄樹如塔聳立,雌樹冠形如蓋,是我國特有的古老而珍貴的名貴樹種,是新生代第四冰川期僅存的孑遺植物,有植物界的大熊貓之稱。著名學者郭沫若譽銀杏為「東方的聖者」、「中國人文有生命的紀念塔。」銀杏樹姿高大挺拔,葉片玲瓏奇特,集葉形美、冠形美、幹形美於一體,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與一身。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的銀杏遍布在沂河岸邊,沿沂河岸堤一株株摩肩接踵,前呼後擁,一片片星羅棋布,風情萬種。或偉岸高大、或造型奇特,綿延數10公裡,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數量最多、樹齡最長、品質最優的古銀杏園林,也是全國最大的銀杏果、葉、苗生產基地和銀杏苗木、銀杏系列產品集散地。

    相傳,周朝立國後,我們的農師先祖稷的後人,仍然被續封為郯國國君,四等子爵,稱郯子。他上任後看到:郯國當時本來就是東阿蠻荒之地,加上夏桀無道無盡的掠奪,滅夏戰爭連綿多年,土地荒蕪人民離散,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為了儘快地醫病救民、發展生產,老郯子親自帶領文武官員、后妃女眷,來到依山傍水的沂河岸邊,建立課農山莊,教農稼穡,傳授各業生產技術。他聽說白果樹渾身是寶,可治百病,就從西王母處求來了白果種子兩顆,種在紅石崖上,熬水為民治病。此樹至今已有三千年了。三千年來,古樹享受天地靈氣、日月精華,身上充滿了難解之謎。它雖然置身於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和人口密集的村莊之中,歷經無數戰火、天災人禍,樹心已全部爛空,且身居高崖,肥水條件遠不如大田,但仍長勢茁壯鬱鬱蔥蔥,與田間壯苗比發芽早落葉遲。長期的事實表明,它有預報禍福的靈性,每有禍福降臨,事前人們多能從它身上看到徵兆,當地人民都稱其為老神樹。

  很久以前,村民的先祖就把銀杏作為圖騰崇拜,「神樹」和其它「神」一樣,由人類原始崇拜形成的。森林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成為有求必應偶像。加上古銀杏樹周圍長壽老人多,其中神妙人們無法破解,故稱為「神樹」,古銀杏樹粗壯的樹身是人們生活蒸蒸日上的標誌,繁茂華蓋的枝葉,是人們子孫後代繁衍無盡的象徵。銀杏以其德才兼備的品格,贏得人們對它的鐘愛,由此產生了許多有關銀杏神奇的傳說。  

  這棵俯視新村的世界第一雄樹——老神樹,距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老神樹高41.9米,樹圍8.6米,樹徑2.6米,樹冠根系佔地面積五、六餘畝。雖歷經滄桑,仍枝繁葉茂,向世人展示著它強大的生命力。每年穀雨時節,老神樹綻放出簇簇花粉,可為方圓30公裡內的銀杏雌樹授粉,立冬後枝葉猶綠,落葉時集中於三、四時辰落盡, 「老神樹」抖落滿樹金葉的時候,它不是一片片地從生命之樹脫落,而是以群體的方式飄落,當秋風徐徐吹來,伴著秋天的音符沙沙的落下,鋪滿一地金黃,在滿樹的綠意轉眼間變成滿樹的金黃的時候,它竟是在一夜之間忽如一夜秋風來,千樹萬樹黃花開,景象蔚為壯觀。
   
  老神樹的樹皮是斑駁的,就像一個歷經戰亂仍保存完整的青銅器一樣的沾滿歷史煙塵,粗重而厚實,每一道褶皺裡都有著過去歲月的風煙,樹上掛滿了祈福牌,這是他善良淳樸的子民為了得到他的庇護而許下的願。笨拙的字跡鐫刻著自己的幸福和祈願,寫滿了愛情和思念,真的讓人感到老神樹的威嚴和神秘。
    
  銀杏樹最美的時候是在秋天,成熟的銀杏掛滿枝頭,在陽光下金光燦爛。金黃的銀杏葉在颯颯風中打著轉,就像是一個專業的舞蹈家一樣跳著優美的舞姿,鋪滿村道小巷,整個新村瞬間變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宛如一幅潑墨山水,正是「村在林中,林在家中,人在畫中」。步入村莊,仿佛進入了一個金色的童話世界、人間天堂,自然、古樸、寧靜,讓你在情不自禁中回歸自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盛世由你閃現」大型採風活動走進郯城縣馬頭鎮:郯城古鎮千年流芳...
    9月5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紅旗杯「盛世由你閃現」大型採風活動走進郯城縣馬頭鎮,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與臨沂市體育攝影協會攝影師、紅旗員工等一行20餘人先後參觀了中共魯南第一支部舊址、郯城革命鬥爭史紀念館以及源興湧商號舊址,接受紅色文化的薰陶洗禮。
  • 郯城戶戶門前有塊家風家訓牌
    冬日的陽光下,走進郯城縣廟山鎮仇村,遠遠看到一排排整齊的二層小樓。這裡是「中國民族樂器之鄉」,很多村民從事二胡製作和銷售,日子過得比較富足。跟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了一塊家風家訓牌。「就像個警示牌,天天提醒著俺,不但大人要說到做到,也要教育小孩子記著咱家的家訓。」
  • 郯城有棵已3000多年銀杏樹 聽"老神樹"講故事
    郯城銀杏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銀杏種植面積發展到30萬畝,年綜合產值達到2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銀杏之鄉」。據悉,郯城有一棵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銀杏樹,被當地人尊稱為「老神樹」。  2014年,位於郯城縣城西南部的中華銀杏生態旅遊區,被正式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成為郯城縣第一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郯城為什麼叫郯城 再早期並不叫這個名字
    都知道臨沂最南部的縣便是郯城,而它地處魯蘇交界,為山東南大門、齊魯之通衢,可以說在交通等各方面都是疏通山東和江蘇的樞紐城市,而郯城同樣也是一座歷史古城,許多人或許都不知道「郯城」這個名稱到底來源於哪裡。
  • 《神鬼傳奇》帶你探索古埃及木乃伊
    就讓神秘探險網遊《神鬼傳奇》帶你一步步走進古埃及,探索神秘的木乃伊傳說。 古埃及人之所以會製作木乃伊,其實源自於一個動人的神話傳說。很久以前,地神塞布的兒子奧西裡斯曾一度為埃及國王(法老)。人們很崇拜他,把他視作尼羅河神。但他有一個弟弟叫塞特,存心不善,陰謀殺害哥哥,奪取王位。 有一天,塞特請哥哥共進晚餐,還找了許多人作陪。
  • 郯城大地震後遷移過來很多人 追溯數百年前的郯城災難
    郯城如今經濟發展良好,人們安居樂業,但是這片土地上曾經卻有過一次慘烈的災難,那就是郯城大地震。幾百年前的郯城大地震震級達到了8.5級,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據悉死亡人數超過了80%,據說震後的郯城人很多都是遷移過來的。   1668年7月25日晚8時(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
  • 清朝往郯城遷過民嗎歷史回顧 當年大地震郯城人死了80%
    大家都知道山東歷史上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有網友想問郯城在清朝時期有沒有移民,為什麼這麼問呢?因為郯城清朝時期曾經有過一次8.5級的地震,當時80%的郯城人都在地震中死去了,據說現在的郯城人就是地震後從山西、陝西和周邊移民過來的。
  • 曠世奇災:1668年郯城大地震
    郯城地震因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沒有較詳細的記載,僅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來看,大地震之前出現過特旱大澇、地下水位上升、動物異常等宏觀方面出現異常情況。  郯城地震發生的4年前,郯城西部廣大地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和安徽等省份部分州縣出現大面積乾旱。「這年,除山東半島麥收十分之二外,其他各地夏秋絕產,千裡赤地,草木皆枯。」
  • 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預報中心,ID:YBZXDZ】1668年7月25日山東郯城8.5級地震1668年7月25日夜間在中國山東省郯城-臨沂-臨沭交界發生8.5級地震,根據當時災情記載這次大地震震中烈度達到了最高的
  • 生態郯城麗影初現
    記者 劉慎平 張義國 通訊員 禚豔華近年來,郯城縣以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惠民生為主線,充分發揮山清水秀林豐的生態資源優勢,全面啟動生態郯城建設。
  • 銀杏之鄉郯城概況簡介 天下銀杏第一縣文化底蘊豐厚
    郯城縣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郯城是古徐文化發源地,曾是早期古徐國的國都所在地,古徐國的第一位國君若木和此後數位國君都葬城北七裡處。此後有郯國建立。   地處魯東南,北依沂蒙,南臨淮海,為山東南大門,蘇魯之通衢,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 一次毀滅兩座城市的地震,郯城大地震
    4、山東郯城——日照或是連雲港(未震),時間大約是1974年。1-3次地震都已出現,只有山東郯城-日照或是連雲港這次尚未地震,而郯城又是曾經發生過重大地震的城市郯城地震斷裂帶1668年668年7月25日,山東中南部發生了一次震動半個中國的大地震,史料考證,這次地震震級達8.5級,是我國東部千年罕有的一次特大災難事件。
  • 郯城縣司法局組織開展「走進歷史文化 汲取擔當力量」主題黨日活動
    郯城縣司法局組織開展「走進歷史文化 汲取擔當力量」主題黨日活動 2020-06-16 0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也說郯城地震|蕞爾彈丸之邑,久被凋敝
    康熙年間,郯城的當地人在這裡日子過得並不是如意的。郯城大地震發生之前,有嚴重的水災、旱災、蝗災、雹災、嚴寒、瘟疫、饑荒、白蓮教起義、匪患劫掠、兵禍屠城接連發生,剃刀一樣刮剔著本已貧瘠的土地,當地的百姓只能勉力從土裡面刨食。按照康熙《郯城縣誌·災祥》所記,從明末崇禎七年(1634年)至康熙九年(1670年),這34年中,有文字記載的災事就有24件。
  • 郯城又一部微電影,《喜旺的田野》殺青!
    由中共郯城縣委組織部出品,臨沂市春潮文化傳媒攝製的微電影《喜旺的田野》,於11月17日在郯城街道郯東村順利殺青,這是繼微電影《大春》之後,我縣拍攝的第二部黨教類微電影。我們曾先後六次去郯城採風,幾易其稿甚至還斃掉了一個本子,重新進行創作。目的就是要把這個片子拍的既有意義,又有意思。」目前,該影片已進入緊張的後期剪輯階段,有望於12月中旬同觀眾見面。
  • 郯城地震斷裂帶位置在哪詳細圖解 東部最大強震斷裂帶
    要說起中國歷史上的大地震,臨沂郯城大地震絕對榜上有名,這次大地震也來自於郯城地震斷裂帶,那麼郯城地震斷裂帶在什麼位置呢?   郯城地震斷裂帶   郯城地震斷裂帶是郯廬斷裂帶中的一斷,郯城地震斷裂帶是中國東部一條巨型斷裂帶,總體上呈南北走向,綿延2400多公裡。自這條斷裂形成以後,經歷了複雜的演化,這都不表。
  • 1668郯城地震死了多少人揭秘 當時人口的千分之三都死了
    地震可怕,山東歷史上發生過很多地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歷史上最大的郯城地震,郯城大地震死了多少人?據資料記載傷亡人數在5萬人左右。不要覺得這個數字小,這已經是當時人口的千分之三了。   在1668年的7月25日晚,山東郯城、臨沭、臨 沂交界發生了一個曠古歷今的大地震,震級為8.5級,史稱郯城大地震。
  • 郯城人是山西遷過來的嗎歷史探秘 追溯明朝的大槐樹移民
    郯城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次大地震,這次地震帶走了郯城絕大部分人口,所以現在的郯城人大多都是遷移過來的,其實在大地震之前的郯城人也有很多是遷居過來的,不只是郯城,整個臨沂乃至山東地區,能追溯到的就是明朝的大槐樹移民。   在整個河南,在山東,在河北,在安徽……乃至大半個中國,都有這一歌謠流傳。
  • 郯城有孩子被人挖器官?臨沂警方闢謠,這是假消息
    最近網友有傳言郯城有個孩子被人挖器官了,這件事刷爆了朋友圈,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恐慌。目前,臨沂河東警方闢謠「郯城有孩子被人挖器官」是謠言,目前該網民已經被刑拘了。近日,一則「郯城一名兩歲半孩子失蹤後死亡,器官失蹤」的信息在我市群眾微信內傳播,引發部分網民恐慌;經公安機關調查核實,我市未發生網傳信息,該信息系謠言。目前造謠網民王某某(女,河東區人、29歲)因涉嫌散步謠言擾亂公共秩序被河東警方給予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由於其正在哺乳期自己不滿一周歲的嬰兒,依法對其不送拘留所執行。
  • 郯子是臨沂哪裡人歷史地位如何 郯城郯子是德才威雅化身
    說起郯子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郯子也是春秋時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二十四孝」當中一個故事的主人公,郯子是哪裡人呢?和臨沂的郯城有什麼關係嗎?   郯子(生卒年月不詳),己姓,子爵,少昊後裔,春秋時期郯國(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國君。中國二十四孝「鹿乳奉親」故事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