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矽谷是個什麼谷》:第一代華人技術移民的十年沉浮
8月12日晚,由灕江出版社出版的,描寫中國第一代技術移民生活點滴的小說《矽谷是個什麼谷》在北京駒然書舍正式於讀者見面,作者虎皮媽為讀者講述了新書的創作過程和矽谷生活,並分享了有關海外生活的經驗。書中描寫了張思禹、程悅欣、林銳、鄭懿、胡金柱、郝會會等6位青年在美國矽谷的打拼經歷,他們中間有技術工程師,有生物學博士後,有法律精英,有房產銷售……不同角色的6個人所經歷的經融危機、身份困擾、失業、海歸、創業、歸海,大家在不知不覺中,熬成了平凡而又真實的矽谷人,故事裡有大時代的驚濤駭浪,也有小人物的命運抉擇。
-
上海書展|「海派文化」與「矽谷精神」碰撞出了《矽谷是個什麼谷》
受百萬粉絲熱捧的虎皮媽說,這幾天她攜新書《矽谷是個什麼谷》來到上海書展,講述中國第一代技術移民的生活。 《矽谷是個什麼谷》是一部描寫矽谷華人十年沉浮的長篇小說,曾在多個微信公眾號上連載,受百萬粉絲熱捧,近期由灕江出版社正式出版上市。
-
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
導語: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美國矽谷一直以來,就是很多高科技人才追求夢想的聖地,中國被全世界公認的世界網際網路中心,就是一個科技聖地,在這裡,混的最好的應該就是我們中國人和印度人了,但是還要一點非常奇怪,那就是印度碼農在矽谷的待遇要比中國碼農好得多。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
-
為什麼印度人在矽谷如日中天,而華人卻很難進入高層?
矽谷,作為當今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是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開創者和中心,該地區的風險投資佔全美風險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矽谷的計算機公司已經發展到大約1500家。 一個世紀前這裡還是一片果園,但自從英特爾 、蘋果公司、谷歌、臉書、雅虎等高科技公司的總部在此落戶之後,出現了眾多繁華的市鎮。在短短的幾十年之內,矽谷走出了大批科技富翁。
-
沈向洋辭職微軟 矽谷華人高管為何頻頻被印度裔代替
2013年,沈向洋晉升為全球執行副總裁,成為了繼陸奇之後美國科技公司最高級別的華人員工。2014年史蒂夫·鮑爾默退休之際,沈向洋、陸奇等人也曾經是接任 CEO 的熱門人選。納德拉在信中寫道:「沈向洋在微軟的生涯和成就,跨越了兩個十年和整個世界。他在微軟第一生涯是參與從零開始創辦微軟亞洲研究院,第二生涯則是打造了強有力的必應搜索業務。在他的領導下,必應成長為一個強有力的業務,並且為微軟的雲計算和人工智慧平臺構建了堅實的基礎。」
-
為什麼矽谷大佬大部分都是印度人,華人卻越來越少?
眾所周知,美國矽谷是世界網際網路的中心,聚集了很多像谷歌、微軟這樣的世界知名公司。對美國網際網路比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這類公司除了極少數頂級的職能外,中高層的高管大多都是印度人。相反,中國人身居高位的卻很少,像唐駿、李開復、陸奇這些中國人曾經熟悉的華人高管,也都離開這些科技公司回國了。有人統計過,美國的500強企業中外籍CEO有75位,其中有10位都是印度人,印度人創建的科技公司比英國人、日本人和華人創建的總和還要多。因此不少人感嘆,矽谷的高科技公司被印度人「霸佔」了。
-
華人不如印度人抱團?在矽谷最黑暗的日子裡,3000名華人守望互助
矽谷年輕一代華人工程師們,正在變得不一樣:從把彼此看作競爭對手,到成為職場互助夥伴。新冠疫情和突如其來的矽谷裁員計劃,更讓這一變化加速了。表格了經常同時有幾十個人在瀏覽,給矽谷正在遭遇失業和擔心失業的人們不少安慰和信心。 「我從沒有想過,只要有人做,一天時間就可以形成這種華人職場互助的社區氛圍。」一位群內的工程師表示。 過去,矽谷華人圈裡有一個迷思:為什麼華人工程師們儘管數量龐大,卻鮮有身居高位的?
-
高房價,睡房車,吃代餐,注孤生,矽谷是個什麼谷?
矽谷得萬人敬仰,TA的傳奇從未停留在表面,所以即使仰慕者突擊搞一次「矽谷膜拜三日遊」也未必能看出什麼所以然。表象之下,矽谷裡有自己「特立獨行」的一套玩法。不要以為他們住的是什麼豪宅大別墅,其實只是一室一廳的普通公寓而已,美國房產網站Zillow上顯示舊金山一室一廳公寓的月租金中位數為3,700美金。
-
美國矽谷的印度人遠多於華人,這是實力的反映?真相卻值得高興
不過,如今在矽谷有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矽谷的印度人很多,印裔人在矽谷的收入不僅超過了華裔,還是矽谷美國人平均收入的兩倍。主要因為,印度人在矽谷主要從事的是高科技的技術研發崗位和管理崗位,而且不少還成為了這裡大公司的CEO。有數據統計,美國矽谷的印度人大概佔了6%,三分之一的工程師都是印度人,而且印度人在矽谷創辦的公司數量已經佔到了全部公司的15.5%。
-
矽谷究竟在哪裡?
先到拉斯維加斯參加國際消費電子展,然後到矽谷溜達一圈來朝聖。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大部分人的矽谷第一站是聖克拉拉,先參觀英特爾。這是追根溯源來了。英特爾基本上是矽谷的源頭—1968年,以矽為原料的半導體技術讓這塊狹長的地帶變成了信息技術歷次躍遷的發生地,它因此得名「矽谷」,當然英特爾也是矽谷歷史上生存最久的科技公司,來矽谷先拜訪參觀英特爾,不算過分。
-
除了強勢回歸的陸奇,這些矽谷華人高管你知道嗎
1月17日,百度宣布陸奇正式加盟百度集團出任總裁兼營運長(COO),此前甚囂塵上的矽谷傳奇華人高管陸奇的歸屬終於塵埃落定。陸奇此前曾在雅虎和微軟的管理高層任職,2013年出任微軟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去年9月離開微軟。 陸奇加盟百度也引發了大家對矽谷大科技公司低調的華人高管的關注。
-
2019美國矽谷漫畫展舉辦 華人動漫造型討喜
美國矽谷漫畫展已邁入第四年,預計將吸引7萬名漫畫迷參加。(美國《世界日報》/林亞歆 攝)中新網8月19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2019美國矽谷漫畫展(Silicon Valley Comic Con)8月16至19日於聖荷西會展中心舉辦,矽谷漫畫展已邁入第四年。預計將吸引7萬名漫畫迷共襄盛舉,許多粉絲也用心打扮成喜愛的電玩、動畫、影集、電影角色,街道上處處可見蜘蛛人、馬裡奧、鋼鐵人等漫畫角色。
-
2位頂級華人科學家撤離矽谷,他們的離開,讓美國科技圈又炸開鍋
當然,也因為美國科技發展水平較為發達,聚集了全球頂尖科技企業的矽谷也成為了全球科技研究者所嚮往的地方,為了能夠在矽谷工作,不少國家的頂級人才可謂是擠破了頭。但時至今日,伴隨著中國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中美關係處於不明朗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華人卻選擇撤離萬千人所嚮往的矽谷。
-
矽谷精英回國一年記——是希望,還是希望破滅?
摘要:越來越多華人工程師發現,他們混跡的矽谷職場開始變得艱難。於是,一批批矽谷 「勇夫」們從大公司離職,選擇回國加入「飛奔的中國公司」出人頭地。回國一年後,這群人的故事發生了轉折:有些人找到希望,一步登天;有些人希望破滅,無功而返。 「22歲出國之後沒有見過北京的春天和秋天。結果真的回去了,倒不適應了,像個局外人。」
-
微軟執行副總裁沈向洋離職,矽谷華人高管或已全面失勢
沈向洋自從1996年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畢業後便一直就職於微軟,至今已有23年時光——微軟前全球副總裁陸奇離職加入百度後,沈向洋便成為了美國科技巨頭公司中最高職位的華人高管。從李開復、到陸奇、再到如今的沈向洋,在華人矽谷淘金熱潮逐漸淡去之後,美國科技巨頭中剩下的高管職位基本以印度裔為主,華人高管已全面失勢。
-
矽谷在等待泡沫破滅
作為矽谷最主要交通工具,Caltrain一路北上,會經過山景城、帕洛奧託這些著名的「科技城」。清晨的車廂裡,不少人打開電腦開始一天的工作。一個半小時時間到達舊金山站之後,這些人走出車站,湧入舊金山Soma地區——十年前這裡還是破舊的廠房,現在已經被創業公司改造並佔領。工程師們都開始在昂貴的舊金山創業了,而不是傳統的矽谷——那裡剩下的是谷歌、蘋果那些大公司。
-
從黃金盛世到沒有一人,矽谷巨頭為何再無華人高管?
比如在沈向洋進入微軟第三個年頭之後,同樣進入微軟的張亞勤。這位從哈佛走出的博士生,先是回國加入了微軟中國研究院,並在一年後成為了微軟中國研究院的院長兼首席科學家,那一年他不過34歲。2004年,張亞勤迎來了在微軟的職業巔峰——升任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進入微軟決策層,成為比爾·蓋茨的智囊團核心成員,蓋茨告別晚宴上唯一邀請的華人。
-
矽谷「打工皇帝」排行 47名華人榜上有名
南方網訊美國一項針對加州矽谷一百五十間最大公司的行政人員薪酬調查發現為這些公司打工的七百七十六名「打工皇帝」的薪酬,比前年減少兩成。此外在這個「打工皇帝」排名榜中,有四十七名華人上榜,佔百分之六。 這項調查發現,這班「打工皇帝」的收入雖然下跌,是九年來的首次,不過他們收入之高仍然非常驚人。
-
遠程工作熱潮下 科技人離開矽谷會去哪?五個地點揭密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人們進行遠程上班近9個月,多年來住在擁擠的矽谷上班族,有些習慣在家上班,卻也有不少人考慮到周邊城市或外州工作。 據統計,早在2007~2016年,加州儘管有500萬人口從外地遷入,卻同時有600萬人遷出。遷移出的州依次為:德州、亞利桑那州、華盛頓州、內華達州及奧勒岡州。
-
他是矽谷華人「核彈之父」,創業27年,幹翻英特爾,就靠兩個字!
在美國矽谷,曾經有不少華人書寫過輝煌歷史,例如雅虎楊致遠、YouTube陳士駿、zoom創始人袁徵,但大多數都退出一線舞臺。現如今,在美國矽谷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當屬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創業27年,他為了幹翻英特爾,經常不服就懟,永遠在Diss一切,牢牢確立了「毒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