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活下去,適當吹牛逼。
在美國矽谷,曾經有不少華人書寫過輝煌歷史,例如雅虎楊致遠、YouTube陳士駿、zoom創始人袁徵,但大多數都退出一線舞臺。
現如今,在美國矽谷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當屬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創業27年,他為了幹翻英特爾,經常不服就懟,永遠在Diss一切,牢牢確立了「毒舌」的地位。。
創業27年,幹翻英特爾
當年,他曾放下豪言「英偉達和AMD的差距是9:0」;他還說,「即使因特爾將圖形計算能力提高10倍,也無法與我們匹敵。」
然而,黃仁勳真正讓矽谷大佬們服氣的是,他有著驚人的預測未來的能力。創立公司27年,黃仁勳從來沒換過賽道,而且,連PPT都沒修改過。
沒錯,敢於敢懟天懟地懟空氣,這就是黃仁勳的底氣。
過去5年,在他的帶領下,英偉達股價一路飆升20倍,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圖形晶片生產廠商,牢牢霸佔了市場70%的份額。
2020年4月7日,黃仁勳以47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361位。
2020年7月9日,英偉達(NVDA)當日報收408.64美元,市值近2500億美元,首次超越英特爾,成為全美最大的晶片企業。
截止今日(8月31日)英偉達的市值已繼續升漲至超過3244億,英特爾則跌至2146億,整整甩掉對方一個千億級嗎。
至此,黃仁勳吹了27年的牛逼。這一刻,他終於實現了!
矽谷華人「核彈之父」
說英偉達,在中國聽起來可能很陌生,但它的英文名NVIDIA,遊戲發燒友卻如雷貫耳。因為大多數獨立顯卡電腦裡,都標配了NVIDIA晶片。
如今的NVIDIA,早已不僅僅是一家PC顯卡廠商,它的觸角已經延展至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無人駕駛等新興前沿領域。
57歲的黃仁勳,是全球最大的圖形晶片生產廠商——英偉達的創始人。
1963年,黃仁勳生於臺灣,父親是化學儀器工程師,母親是幼兒英語教師。9歲那年,跟隨哥哥來到美國求學,16歲時,進入俄勒岡州立大學,主修電子工程。
1983年大學畢業後,黃仁勳懷揣夢想,直奔矽谷。這段時間,他先後任職於AMD和LSI公司,擔任晶片設計師做晶片的圖形處理,而這也為他日後創辦NVIDIA奠定了基礎。
1993年,在2個好友的激勵下,黃仁勳選擇辭職創業,NVIDIA由此誕生。
此後一段時間裡,黃仁勳始終堅信,下一代計算機的發展方向,不是CPU晶片,而是圖形晶片。
從1998年的英偉達TNT產品開始,英偉達就是市場上最快速的顯卡。憑藉著極致的顯卡性能,黃仁勳也因此贏得了很多遊戲愛好者的喜愛和擁護。
NVIDIA顯卡雖好,但通病還是有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散熱不好。但由於英偉達的性能太強悍,各路玩家非但沒有憤怒,反而還調侃地將其稱為「核彈」。
27年前就預見了未來
這兩年,黃仁勳又被封為「 AI教父」。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AI的研發過程需要用到高性能的計算工具,而相比CPU,圖形晶片GPU在計算能力方面有絕對的優勢。
這也印證了黃仁勳27年前的判斷,圖形晶片是下一代的計算工具。
近年來,像比特幣、吃雞遊戲、AI、無人駕駛這四個最近炙手可熱的概念,都離不開GPU的支持,更離不開英偉達。
而比特幣的挖礦的盛行,更是直接導致了NVIDIA顯卡的缺貨,進而引發價格暴漲。
此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GPU並未展露頭角,而是繼續以「顯卡核心部件」存在著。這一定程度也與當時人類對計算機應用開發不深有關係。
毫無疑問,NVIDIA今天所取得的成績,也正是來源於20多年前的抉擇。換句話說,黃仁勳掌下的NVIDIA,從未動搖過對於GPU前景的期望。
結語
美國《福布斯》(Forbes)雜誌曾評論黃仁勳,他真是矽谷膽子最大的男人。
雖然經歷了很多磨難,不怕輸的性格支撐著黃仁勳一直走下去,實現了從不被看好到矽谷最重要的公司之一的蛻變。
在賈伯斯之後,似乎每一個創業者都放出豪言要改變世界,但這個世界從來不缺會講大話、畫大餅的創業者,缺的是幾十年如一日踏踏實實打磨產品的人。
蝴蝶翅膀已經扇動!鹿死誰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資料:Xtecher、創日報、華商韜略、百度百科、知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