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珠草,其原型植物一直引發人們的好奇,單從生物學特徵上看,首先其果實必須是絳紅色的珠子,如此才能稱之為「絳珠草」,而影以往響較大的「人參說」其果實顏色屬於「鮮紅」,反缺失了「絳色」。至於「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這裡的「人形」重點在人,而不是「形」,何況人參的「人形」是天生地長,而不是「修」成。我們說,絳珠仙子明顯受到《牡丹亭》中牡丹仙子的影響,牡丹沒有人形也可化為仙子。所以人參的原型論是粗淺的。筆者認為,除了「湘妃竹」這個終極意象外,其原型大約還有蒲草、靈芝、茜草三種,而這三種的「果實」都是絳紅色的。
前文說「木石前盟」取意《孔雀東南飛》「君當做磐石,妾當如蒲草」,可以反推出絳珠草是蒲草,蒲草是水生禾本科,更接近於「草」,也符合靈河岸上生長環境。書中果然就有「一池青草草何名」一謎,湘雲答:蒲蘆也。
蒲草
漢郭憲《洞冥記》卷三載:
有夢草,似蒲,色紅,晝縮入地,夜則出,亦名懷夢。懷其葉,則知夢之吉兇立驗也。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可得,朔乃獻一枝……
漢武帝時外國獻來「夢草」,此草晝縮夜出,懷揣這種草葉睡覺能美夢成真。東方朔獻給漢武帝一枝,帝果然夢到了思念的李夫人。因改名懷夢草。這種像蒲草的夢草無疑與「夢」有關。
除此之外,傳說麻姑在絳珠河採集靈芝仙草釀成酒,每年三月初三便帶著美酒為西王母獻壽。這裡不但提及了「絳珠」、「靈」,還有「仙草」,而且美酒與「甘露」、獻壽與「久延歲月」都與靈河岸上絳珠草有關聯。
靈芝
第17回,賈政初遊大觀園時,作者用大量篇幅說蘅蕪苑裡遍植奇草仙藤,當需引起我們的格外注意:
只見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巔,或穿石隙,甚至垂簷繞柱,縈砌盤階【庚夾批:更妙!】,或如翠帶飄搖,或如金繩盤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氣馥,非花香之可比。
如過說神瑛侍者是寶釵,則這裡的奇草仙藤就是神瑛侍者的「絳珠草」!第40回也有:賈母忙命攏岸,一同進了蘅蕪苑,只覺異香撲鼻。這一次,那些奇草仙藤都結了果實,果實什麼樣?像珊瑚豆子一樣累垂可愛,是絳珠!但絳珠草除了果實顏色要「絳紅色」外,還須是爬藤植物。
茜草
這便又像茜草了。茜草,別名血見愁、活血丹等。茜草為人類最早使用的紅色染料之一,多年生攀援草本,花冠淡黃色,果球形,絳紅色轉黑。茜草的根可以作為紅色染料,剛好可以理解成「血淚」。另,茜草的茜,剛好是一個「西」,一個「艹」,難道是西方靈河岸上的仙草?
若那些奇草仙藤是絳珠草,這第三個條件便是異香撲鼻:「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氣馥,非花香之可比」,則以上這三種原型又都不足以擔當。顯然,現實中不會有什麼奇草仙藤,那只是作者的幻化漫擬,至於絳珠草的原型,有可能兼顧了好幾種草的意蘊。
斑竹
脂批【細思「絳珠」二字豈非血淚乎?】那血淚又是什麼呢?雖然絳珠草的第一原型是湘妃竹,絳珠既湘妃竹身上的「淚斑」,但作者善於用幻,其真相可能有些不堪,表面看有相思之意,實際上這「淚斑」是指天花之痘瘢!絳珠草也是天上的花,天花!天花病人渾身起一個個的皰瘡,起初是些小紅點,似紅豆,像絳珠,一串一串,不斷地攀爬長滿全身,可喻之為「爬藤」;成痂後研成粉末,摻入具有芳香氣的冰片,可製成痘苗丸,又可謂之為非花香之可比的異香「撲鼻」。明末喻昌《寓意草》有對北平種痘的見聞:
……其痘苗淡紅,磊落中含水色,明潤可愛,且顆粒稀疎,如晨星之麗天門下,醫者先已誇為狀元痘。
需要注意的是,此中以「明潤可愛」一詞形容痘苗,則文中「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愛」其「可愛」便不足為奇!這可愛的奇草仙藤是什麼?也正因為可愛,才能引起神瑛侍者的關愛。神瑛侍者灌溉絳珠仙草的隱義見相關文字,此處不再展開。
天花病兒
過去,民間有一句諺語:「生了孩子只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也就是說,如果當時的孩子沒有出過天花,他就只有半條命,只有出過了天花,他才有機會長大成人,絳珠草的「得換人形」便隱含了這層意思。——摘自《天花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