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的故事我們並不陌生,鵲橋相會的場景讓有情人終成眷屬,卻也感人至深。但那一群喜鵲搭建鵲橋的奇特想像從何而來?
小編從據說是漢代東方朔所作的《神異經》中看到了一個與之相似的場景——「崑崙山有大鳥,名曰稀有,南向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無羽,一萬九千裡,西王母歲登翼上會東王公也。」
從這記載中我們不難發現兩個故事的相似之處:都是一年一相會,都是在鳥身上相會。區別只是西王母和東王公在一隻鳥身上相會,而牛郎織女在一群鳥身上相會。
或許鵲橋的原型就是稀有鳥?
這隻鳥實在是太大了,光背上那一小點不長羽毛的地方就有一萬九千裡,莊子筆下那隻「之背不知幾千裡也」的鵬在它面前大概只能算微生物了吧?
西王母都曾每年踩在鳥背上與東王公相會,後來怎麼又拆散織女牛郎,讓人家也如法炮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