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 Reports:線粒體研究獲重大突破!科學家有望攻克癌症等多種疾病!

2021-01-13 生物谷

2017年9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深入闡明了線粒體是如何被製造的?線粒體作為人類細胞的能量工廠,其有著自身的DNA,並且需要多種不同的蛋白質來維持功能,但至今研究人員並未清楚闡明線粒體的形成及其發揮功能的相近分子機制。

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Exeter

研究者Vicki Gold博士表示,細胞中有些核糖體能夠同線粒體吸附,這或許就能夠解釋在被製造的同時蛋白質是如何被「推向」線粒體的,相關研究或為研究人員深入研究蛋白質靶向作用及線粒體功能異常提供新的線索,線粒體功能異常往往與多種疾病發生有著直接的關係,比如癌症和神經變性疾病(帕金森疾病)等。蛋白質對於幾乎所有的細胞過程都非常重要,而且細胞不得不製造大量多種蛋白質並且將其精準化運輸到目的地來維持機體的功能。

以線粒體為例,蛋白質必須穿越兩個膜的邊界才能夠進入線粒體內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深入研究清晰地揭示了核糖體是如何與線粒體進行吸附的,研究者利用低溫電子顯微檢查技術對健康細胞中的吸附過程進行了圖像捕捉和拍攝,下一步研究者計劃在非健康的細胞中闡明這種吸附過程發生的機制。

線粒體是細胞中的能量工廠,當其處於異常狀態時或許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而且在很多情況下線粒體的功能障礙會引發很多年齡相關疾病的發生,比如帕金森疾病等;本文研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這些疾病發生的分子機制,當然也能夠幫助研究者開發治療多種疾病的新型個體化療法。(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Vicki AM Gold et al, Visualization of cytosolic ribosomes on the surface of mitochondria by electron cryo‐tomography, EMBO reports (2017). DOI: 10.15252/embr.201744261

相關焦點

  • 癌症研究探秘:線粒體與癌症
    由於線粒體在細胞內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線粒體有時候和很多疾病的發病直接相關,比如癌症,日前,刊登在國際雜誌PLoS Bi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Wistar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腫瘤細胞中的線粒體含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網絡,該網絡對於維持線粒體的清潔功能非常重要,其不僅可以使腫瘤細胞擴散,而且還可以幫助腫瘤實現擴散。
  • 南開大學癌症幹細胞相關研究獲突破
    原標題:南開大學癌症幹細胞相關研究獲突破 日前從南開大學獲悉,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藥學院教授陳悅團隊首次實現了抗癌天然產物防風草內酯(Ovatodiolide)骨架的高效化學合成,並實驗確證了該類化合物可選擇性殺滅肝癌幹細胞,具有藥物開發潛力。
  • 北大教授席鵬:發明線粒體DNA跟蹤法,攻克癌症的「照明燈」
    為了辨認叛軍的DNA準確的GPS位置,科學家發明了更厲害的顯微鏡觀察法——STED超分辨技術。你可以這麼理解,在傳統顯微鏡上,加了個功率超強的探照燈。結果功率超強,加的不但是探照燈,還特麼是個加特林雷射炮,山寨是看清楚了,裡面的叛軍也死了。 科學界急需安全的辨認技術。
  • 這些化合物或有望改善人類健康 抵禦多種疾病發生!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析科學家們如何開發或利用特殊化合物來治療多種人類疾病,與大家一起學習!【3】MedChemComm:植物小白菊中的特殊化合物有望有效殺滅白血病細胞doi:10.1039/C9MD00297A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MedChemCom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伯明罕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來自一種花園中常見植物—小白菊(feverfew)中的特殊化合物或具有潛在的抗癌特性。
  • 大數據分析如何助力人類癌症、HIV等多種疾病的研究?
    近年來,科學家們逐漸開始使用大數據分析來對多種疾病進行研究,當然,研究人員也取得了多項研究進展,本文中,小編就對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1】Cancer Immunol Res:科學家有望利用大數據分析來預測癌症患者對免疫療法的反應doi:10.1158/2326-6066.CIR-18-0129
  • 線粒體疾病療法開發的前景!
    2020年4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線粒體疾病是由細胞核或線粒體基因組中廣泛的基因突變所誘發的一種異質性疾病,目前治療該病的療法主要集中於對症治療而並非改善由特定基因突變所引發的生化缺陷;日前,一篇發表在Cell雜誌上題為「Mitochondrial Diseases: Hope for the Future」的綜述文章中,來自紐卡斯爾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論述了線粒體疾病的療法進展
  • 新型T細胞有望幫助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種疾病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一種新型的T細胞—磷脂活性T細胞(phospholipid-reactive T cell),其能有效識別磷脂分子,磷脂分子能幫助形成細胞外膜結構。
  • 納米藥物如何有效攻克多種類型癌症?
    「我相信這項研究將為治療惡性腦瘤和其他惡性腫瘤打開新的思路。」【2】科學家開發的全新納米藥物抗癌效果更顯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已知癌基因(一種促進癌症發生的基因)和一種抑癌基因microRNA的表達之間的負相關性是導致胰腺癌延長生存的原因。該研究可以作為開發這種致命疾病和其他癌症的有效雞尾酒藥物的基礎。
  • 科研新發現:線粒體疾病最新研究進展!
    線粒體融合與分裂的失衡通常與人類各種疾病,包括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有著密切關係。線粒體發生的變化是否與癌症擴散之間是否存在真正聯繫,一直存在爭議。在一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Discovery上的最新研究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線粒體藉助一個新機制影響細胞核內與腫瘤進展相關的基因表達。
  • 2050年:攻克癌症有望
    東方網20日消息:據新民晚報報導,本月,三位美英科學家,正是憑藉他們在細胞周期研究中所作的基礎性貢獻對癌症治療的重大意義,而榮獲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科學家已經預言,到本世紀中葉,人類就有望在抗癌之戰中獲勝。我們期待那一天早早到來。
  • 未來10年癌症可能被攻克?700多名全球一線科學家預測「未來城市」
    本期報告基於對700多名全球一線科學家的問卷調查結果,分析了科學家在全球主要城市之間流動集聚的宏觀趨勢,對未來5到15年間重大的科技突破點和這些突破可能湧現的城市進行了預測,並展望了科技創新與城市發展的未來關係。
  • 近期線粒體疾病突破性進展一覽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線粒體相關疾病的研究上取得了質的飛越,研究者們不斷開發出診斷以及治療線粒體疾病的新方法,比如最近一項刊登於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就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基因測試方法,該方法能夠快速診斷線粒體疾病。
  • 治療多種疾病的新藥研究進展
    很多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尋找治療疾病的新藥,而在新藥尋找的路上,科學家們也經過了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失敗,最終有些研究人員很幸運找到了治療疾病的良方,而很多研究者一直在追逐新藥的路上不斷努力該研究由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們領導進行,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上。在早期研究中研究人員曾經發現一種叫做DDX3的蛋白在多種癌症中存在異常表達,其中包括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肉瘤和前列腺癌,並且癌細胞侵襲性越強,這種蛋白的表達水平就越高,研究發現DDX3能夠幫助維持細胞的穩定。
  • 七百多名一線科學家問卷調查:未來10年間癌症有可能被攻克
    本期報告面向支持新一輪中長期科技創新發展規劃需求,基於對700多名全球一線科學家的問卷調查結果,分析了科學家在全球主要城市之間流動集聚的宏觀趨勢,對未來5到15年間重大的科技突破點和這些突破可能湧現的城市進行了預測,並展望了科技創新與城市發展的未來關係。
  • 新突破!HELP療法有望幫助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獲光明
    HELP療法有望幫助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獲光明 2021-01-12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因病毒性角膜炎失明,上海專家獲基因編輯重大突破刊於頂級期刊
    HSV在人群中的感染極為普遍,至今仍是尚未被攻克的醫學難題,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以根治。就在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通力合作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自然-生物技術》發表。
  • 2019年度巨獻:癌症免疫療法重磅級研究成果!
    .2019.11.002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Immunit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埃默裡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慢性病毒感染所致的免疫細胞「耗盡」(exhausted)進行研究為如何完善癌症免疫療法提供了新的線索;文章中,研究人員對小鼠機體中耗盡的CD8 T細胞進行研究,當存在持續性病毒感染或癌症時,CD8 T細胞就會失去抵禦疾病的能力,同時還會在其表面展示出抑制性檢查點蛋白
  • 又一突破!人類腫瘤中發現大量細菌,人類攻克癌症不遠了?
    癌症一直以來就是全人類所困擾的問題,有的晚期的癌症甚至都已經沒有治癒的希望。而治療癌症花費的錢就更多了,尤其在無論花多錢都治癒不了的情況下更加令人絕望。但近來,就有一項關於癌症方面研究的突破在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被公布出來:人類的腫瘤中有細菌的存在,而且不同的腫瘤中,細菌的種類也不一樣。
  • 重磅級文章解讀科學家們如何利用多種化合物抵禦癌症?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如何利用多種化合物來成功抵禦癌症,分享給大家!的抑制劑,但使用FLT3抑制劑治療的患者常常會出現疾病復發的狀況,原因則是FLT3發生二次突變,而且當前的療法並不能完全成功治療患者的疾病復發。
  • 「人造精子」有望成為重大疾病研究「加速器」
    記者從昨天舉行的第289期東方科技論壇上獲悉,中國科學家們已經利用這種「人造精子」,成功繁殖出可供基因科學家各取所需的實驗小鼠,這將大大縮短科學們尋找並驗證複雜致病基因的周期,加快對癌症等複雜疾病和人類重大出生缺陷的研究。複雜疾病和人類重大出生缺陷等是我國當前面對的主要疾病負擔,明確其病因對於早診早治至關重要。近年來,基因測序技術突飛猛進,成本大幅下降,大量與疾病相關的基因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