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櫛風沐雨,在大會主席阮祥燕教授團隊的探索與堅持下,在國內外專家同道、領域內學/協會及北京婦產醫院的支持與努力下,「更年期與內分泌相關問題國際研討會」逐漸成長為婦產科內分泌領域具有鮮明品牌特色的國際學術會議。
2020年更年期與內分泌相關問題國際研討會於9月6日圓滿閉幕,會議期間,阮祥燕教授在接受採訪時回顧了十二年滄海桑田。
講者陣容逐漸強大
更年期與婦科內分泌相關問題國際研討會已經走過了十二年,在這十二年間,講者陣容逐漸強大,以國際講者為例,從寥寥三位擴大到今年的十幾位,他們分別代表不同的學會,包括國際絕經學會、國際婦科內分泌學會、國際人類生殖學會等。
國際品牌逐漸樹立
回首十二年前,更年期與婦科內分泌相關問題國際研討會名不見經傳,在大家的努力與奉獻下,會議的國際品牌逐漸樹立。「我去參加其他的國際會議,大家會問,『今年你那個會什麼時候開呢?』,我就說,『每年都在九月份,歡迎你們參加』」,阮祥燕教授笑稱,「這讓我感到非常驕傲」。
會議規模逐漸擴大
更年期與婦科內分泌相關問題國際研討會剛開始舉辦的最初幾年,參會嘉賓以京津冀為主,人數也有限。隨著會議品牌的逐漸樹立,五湖四海的同道紛至沓來。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線下會議規模不宜太大,但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逾八萬的同仁們相聚在此,共同交流更年期與婦科內分泌領域的前沿進展與機遇挑戰。
十二年風雨,不忘初心
十二年歲月更迭,站在輪迴的新起點,叩問初心。舉辦更年期與婦科內分泌相關問題國際研討會,主旨仍是「做最先進的國際婦科內分泌領域醫學學術交流會議,將最新的研究進展和治療技術引進中國,讓中國女性享有國際一流的醫療服務」。
以女性生育力保護為例,正是這些年舉辦大會的重要成果之一。「沒有卵巢,就沒有世界」,卵巢關係著人類的繁衍生息,也密切關乎著女性的健康與美麗。阮祥燕教授解釋道,因為卵巢除了孕育卵子,還產生雌激素,卵巢早衰的患者,不僅不能懷孕,還會提早出現更年期症狀,增加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痴呆等慢性病風險,對女性、家庭帶來極大影響。
阮祥燕教授歷經八年探索,把卵巢組織凍存移植技術創新性地引進中國,並在2016年9月9日,完成中國首例卵巢組織凍存移植術,同時依託規範的臨床取材與轉運技術,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多個臨床中心,希望幫助更多的患者,為更多的家庭帶來新的希望,同時也為了促進民族的興旺。
撰寫/排版:蘭葉
採訪/製作/編輯/校對:瑞雪
審核:劉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