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圖中的光線:光作為能量和色溫的概念

2020-12-04 音樂白皮書

構圖中的光線:似有若無

在上一節中我們提到了如何創造性地在畫面中使用景深以在鏡頭中 引導觀眾的眼睛。這部分我們要簡要討論如何利用光線來做同樣的事情。光明和黑暗的值可以在二維畫面中營造深度感,營造悲傷、快樂、恐懼的情緒,強調關於角色的主題,以及突出或者強調一個場景中更主要的對象。所有這些以及更多都屬於電影照明的功能。它往往會成為電影工具製作箱裡最強大的創意工具,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是最複雜和最昂貴的。了解光線以及有效地利用光線是一個終身的過程,所以讓我們從頭開始並了解一些基礎知識來幫助我們踏上這段旅程。

在自然界中,人類程序化地對光線、運動和顏色有所反應。顯而易見, 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會同樣地對這三種視覺屬性,加上銳利的焦點有所反應。知道人類這種生理視覺反應對導演來說是一個可利用以構建好的鏡頭構圖的偉大創意工具。對你而言,從一開始就意識到計劃和執行良好的照明可以成就或毀滅一部電影的視覺成就是非常重要的。當你著手給一個項目設計照明時,應該考慮到整體造型:照明怎樣強調或弱化主旋律、故事是否需要某種特定顏色或特性的光線、還有什麼技術能夠實現這些照明需求。最終的視覺作品將會反映這些有力的選擇,而綜合照明方案將會在另一個積極的水平上感染觀眾。

我們並沒有奢侈到要在這裡解決所有光線以及電影照明在科學、技 術和美學上的爭議,不過會先了解一些更重要的術語並做一些與鏡頭的語法有關的實踐訓練。下面的列表將會讓大多數人有一個好的開始。

光作為能量,色溫,自然光或人工光,光量:感光度曝光,光的性質:柔光和硬光,反差,基本人物照明:三點布光法,布景和外景照明

光作為能量

光,無論是什麼生成的,都是一種能量恰巧在一個可見光譜頻率區域內的電磁輻射能量波。光本身是看不見的,但反射光的對象會出現白色、黑色、混合色或者紫、藍、綠、黃、橙、紅這些色調。當白光(所有顏色的波長)遇到一個物體並同等地反射了所有的波長時,你看到的這個物體就是白色的。如果一個物體吸收了所有的光,那它看起來就是黑色的。當一個物體吸收了所有的顏色但反射了黃光,你就看到它是黃色的。並非所有的光源都會在穩定的光譜裡發出純淨的白光,但幸運的是我們有辦法來測量光的顏色。

電影《葉問3》裡白天光線

色溫

色溫(color temperature ),單位是開爾文(K),能幫助我們理解不可見光是什麼顏色的,它是通過數以千計的度來測量的(約1000K— 20000K)。不用去了解這背後所有的科學知識,你只需要知道對電影和電視攝影來說,在開氏溫標中有兩種主要顏色是至關重要的:微紅色和藍色。跟它們的色溫聯繫最緊密的數字分別是3200K和5600K。電影照明用的燈通常發出3200K的光,正午日光(從太陽)發出的光大約是5600K。開氏度的數字越低(約0 — 4000),光就越紅,或越「暖」。開氏度的數字越高(4000—10000以上),光看起來越藍,越「冷」(如圖3.19)。

圖3.19 開氏度表示多種常用色溫的例子。

電影《葉問3》不同色溫的光線效果。

相關焦點

  • 光線的基本知識 關於色溫和白平衡搞反了的舉個手
    那麼本文將會告訴你,你遇到的光線都是什麼樣的。光線的三種特性攝影是用光的技術,想用好光線就必須了解光線的特性。光線的三個特性就是:1、強度。光的強度與光源的能量距離以及傳播介質有關。直觀的感覺就是光的明暗程度。
  • 構圖中的光線:自然光或人工光
    自然光或人工光開氏度的值對電影拍攝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因為膠片感光乳劑被製造商平衡為要麼遇到3200K光為「白色」,要麼遇到5600K光為「白色」。接近3200K的平衡被稱為鎢絲燈平衡,尋求5600K光作為白光的膠片被稱為日光平衡。
  • 攝影中的色溫和白平衡及其二者關係的全面詳解
    白平衡的調整過程就是通過調整色溫而實現的。一般建議晴天時將白平衡調到日光(5200k),多雲陰天時將白平衡調到陰影(7000k)或陰天(6000k),室內光線是鎢絲燈時用鎢絲燈(3200k),光線是白色螢光燈時用白色螢光燈(4000k)。
  • 色溫-光的溫度?光的顏色?
    色溫的概念人們常用色溫這一概念來表示光源的顏色。假設有一理想的物體,從絕對零度(-273℃)開始對其加熱,能夠將落在其上的所有熱量吸收,而沒有損失,同時又將能量全部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釋放,我們稱這種理想物體為黑體。隨著黑體溫度的增加,其輻射的能量也不斷增大,輻射出的可見光由長波向短波移動,也就是,其顏色由紅,到黃,到白,再到藍紫。
  • 顯示器名詞解釋 之 淺談色溫
    只不過色溫是用凱爾文(°K、也就是絕對溫度)的色溫單位來表示,而不是用攝氏溫度(℃)單位表示的。在加熱鐵塊的過程中,黑色的鐵在爐溫中逐漸變成紅色,這便是黑體理論的最好例子。當黑體受到的熱力使它能夠放出光譜中的全部可見光波時,它就由紅轉變橙黃色、黃色最後變成白色,通常我們所用燈泡內的鎢絲就相當於這個黑體。色溫計算法就是根據以上原理,用°K來表示受熱鎢絲所放射出光線的色溫。
  • 不得不學的用光技巧及光線的分類
    自然光包括:晴天太陽的直射光和天空光,以及陰天、下雨天、下雪天的天空中的慢散光以及月光和星光。這些光線的強度和方向是沒法人為改變的。補光燈和閃光燈均屬於人造光源。人造光的強度、色溫、方向都是有攝影師控制的,也就是說人造光完全服務於攝影。
  • 揭開光線在攝影中的神秘面紗
    光是一種能量形式,它以電磁波的形式存在於宇宙之中,是諸多能源中的一種。光能以波的形式傳播,把波的兩個波峰間的距離稱為波長,波長的長短決定了存在於大自然中能量的特殊形態。如下圖所示,人類能夠看到的光僅為圖中一段很短的波段。我們把這種光稱為「可見光」,除此還有人類看不到的光,我們只能以其他形式感受到它們的存在。
  • 詳解顯示器的色溫概念
    對於顯示器而言,色溫是一個不能迴避的概念,無論是CRT還是LCD,都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對色溫做出調整。    色溫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當宇宙在沒有太陽,沒有任何發光體的恆星時,這時的溫度是0K,就是如黑洞一般任何物質都是黑色的;當物質被加熱(如太陽燃燒到表面溫度的5000k)時物質所輻射出的能量,其中就包含可現光的頻譜紅.澄.黃.綠.藍.靛.紫及紅外線.紫外線.γ.β射線等等不同的頻譜
  • 相關色溫和色溫的區別
    光的色溫基於黑體輻射器的概念,也稱為普朗克輻射器。色溫的測量單位是開爾文(例如,6500開爾文或6500K)。每個色溫單位在色度圖上具有相應的色度坐標集,並且那些色度坐標在普朗克軌跡上。
  • 基礎知識:光的特性之色溫
    色溫在攝影、錄象、出版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光源的色溫是通過對比它的色彩和理論的熱黑體輻射體來確定的。熱黑體輻射體與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時的開爾文溫度就是那個光源的色溫,它直接和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相聯繫。  基本定義  色溫是表示光源光譜質量最通用的指標。一般用Tc表示。
  • 技術科普丨色溫
    這裡所說的冷和熱是指環境的溫度,在手機攝像模塊的生產過程中我們經常會聽到「色溫」這個概念,那到底什麼是「色溫」呢?一個理想的黑體輻射體通過加熱,發射出和某一種光源所發射的光的溫度相同時,此時該黑體表面的開爾文溫度就被稱為光源的色溫(Color temperature)。單位用kelvin表示(符號K)。色溫是一個被量化的數值,那麼就也會存在高低之分,而且在我們的視覺感受上也會存在差異。
  • 不會用光線構圖的攝影者,攝影作品很難有感召力
    攝影創作光線之上,光線是攝影的靈魂,攝影用光線作畫,攝影者通過對光線的感知,通過光線來突出表現主體,將主題情感展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每個攝影者都應該掌握用光構圖的基本方法。1、散射光與構圖散射光沒有明顯的光線方向和光影,照明均勻,表現細部,中間層次豐富。但散射光影調平淡,缺乏立體形態。
  • 攝影用光之一天中光線的特點
    一天中的自然光線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從晨曦、日出、上午、中午、下午、傍晚、黃昏、晚上最後到深夜,這些時刻的光線各自擁有不同的特點,只有掌握了不同時段光線的規律,才能夠更好地將其運用到攝影中。色調豐富的晨昏光線晨昏光線可以說是一天之中攝影的黃金光線,晴朗天氣的清晨和傍晚,天空中會存在藍色調,可以與陽光中透出的紅色或者黃色光線搭配,讓畫面產生獨特的色彩美感。此時如果正巧趕上雲霧天,暖調的光線從濃重的霧氣中穿透過來,更能渲染出種霞光萬丈的暖調氛圍。
  • 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學習和運用光線是很重要的,看了你就能明白
    在有了一定的攝影基礎之後,就應該去實操了,但是攝影實操的話就離不開光線的運用,而光線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類別,也是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光線是一道不得不跨過去門檻,那麼就來說一下光線究竟是什麼,該如何使用吧一般來說,光源可供攝影用的光線,可分為三種是自然光、場景光和人造光。
  • 攝影初學者進行拍攝,不得不了解光線的性質特點
    什麼是光線的性質?什麼是光線的方向?往往有人把這兩者混為一談。光線的方向就是順光、側光、前側光、後逆光、逆光。而光線的性質實際上,第一:硬光,也就是直射光;第二:柔光;第三,散射光。光線的性質和光線的方向,是攝影創作的基礎,也是攝影創作的基石,假如這些光線的概念最簡單的知識你都不會,就等於紙上談兵;「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了解光線的性質和光線的方向,就不要去談什麼「用光布局」,什麼是攝影的構圖。
  • 了解攝影中光線的性質及5種方向光線的應用技巧
    光線的性質色溫色溫是用於說明光源的成分,單位用「K」表示。日出、日落時,光的顏色為橙紅色,這時色溫低,大約在3200K左右;太陽升高後,光的顏色為白色,這時色溫高, 大約在5400K左右;陰天的色溫還要高一些,大約在6000K左右。陽光照射下的景物與陰影下的景物的色溫是不同的,陰影下的景物色溫高,拍攝後影調偏藍。拍攝中要注意景物的色溫變化才是最關鍵的。這是一張低色溫的夕陽照片, 畫面色調整體偏暖。
  • 色溫,流明?光源怎麼選?
    在選擇光源時,色溫和流明是非常重要的兩個參考指標。今天小巢帶來了NordicNest的軟裝乾貨,為您選擇光源提供一些參考指導! 色溫以開爾文為單位進行度量,它用於指示燈光的顏色,比如是冷光還是暖光。選擇哪種色溫會直接影響房間的感覺,因此非常值得認真了解一下這個概念哦。例如,如果要在家裡使用暖白色和多功能的燈,應該如何選擇色溫呢?色溫決定了眼睛如何感知白光。
  • 智能家居照明的護眼模式:數字調光調色溫
    有研究表明,藍白光這種較冷的光線會使人精神飽滿並且能集中注意力,而暖白光則有助於放鬆。這解釋了為什麼在辦公環境是白色的燈光,而酒店是溫暖燈光的現象。可調光調色溫的暖白光的目的,就是實現與生活中自然光一樣的燈光環境,從視覺上和感官上,營造出一個非常舒適的氛圍。
  • 攝影中關於白平衡和色溫的知識
    冷暖光源下的二哈玩偶讓我們看這兩隻二哈,可以明顯看到左邊二哈身上的白色是偏黃的,原因就在於照射在二哈身上的光源不同,鎢絲燈(白熾燈)發的光線為偏黃色的暖光,照射在物體上再反射出來的光線進入到相機便會偏黃,這就造成了相機在不同光源下拍攝的色彩會產生偏差,而白平衡就是為了消除這些色彩偏差,達到還原色彩的目的。
  • 人像攝影構圖之構圖中的幾何元素
    許多比例的概念,黃金分割概念等被廣泛應用在平面建築和攝影中 。最早提出黃金分割概念的是古希臘時期的畢達格拉斯學派,但是真正完成證明的還是歐幾裡得黃金分割的概念,配合幾何形狀,在攝影中延伸出了黃金矩形、黃金三角形、黃金螺旋等多種形式,最後又簡化成現在攝影師最為熟知的井字構圖法。在許多新款相機和lightroom中,都提供了構圖參考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