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的自然光線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從晨曦、日出、上午、中午、下午、傍晚、黃昏、晚上最後到深夜,這些時刻的光線各自擁有不同的特點,只有掌握了不同時段光線的規律,才能夠更好地將其運用到攝影中。
色調豐富的晨昏光線
晨昏光線可以說是一天之中攝影的黃金光線,晴朗天氣的清晨和傍晚,天空中會存在藍色調,可以與陽光中透出的紅色或者黃色光線搭配,讓畫面產生獨特的色彩美感。此時如果正巧趕上雲霧天,暖調的光線從濃重的霧氣中穿透過來,更能渲染出種霞光萬丈的暖調氛圍。色溫穩定的上午光線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冉冉升起,光芒四射的光線灑向大地,大約到了上午9~10點以後,太陽的位置會相對固定在天空一側,這段時間的光線就是典型的上午光線。此時太陽色溫相對穩定,光照強度適中,光線較為柔和,景物受光面和背光面的明暗反差較弱,是非常適合還原景物和人物本身的外形色彩特點的一種攝影光線。
強烈平淡的正午光線當太陽進一步升高,到了正午12點左右,它就會處於人們的頭頂,這時形成的頂光強烈且光影效果平淡,並不適宜拍照。如果在夏日正午拍攝烈日下的淺色景物,強烈的太陽光會淹沒被攝物的所有層次。由於陽光處在最高點,因而被攝物的陰影會很短,甚至沒有,所以很難表現出景物的明暗關係。
不過事情總有兩面性,利用正午光線從低角度拍攝景物或者人物時,光線與被攝物的互動能夠帶來一定的層次感和輪廓感。
造型效果豐富的下午光線
過了正午,太陽開始下降,光線的強度也開始減弱,大概下午兩點以後,光線就是所謂的下午光線了。
此種光線主要是以前側光、側光和側逆光為主,很適合拍攝一些具有明顯光比的照片。下午光線相對減弱且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此時攝影者可以多多發揮創意,選擇不同的機位角度進行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