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攝影師可以讓光線「聽話」,使其能夠以最佳狀態表達主題,突出主體。本節為大家講解光線運用的多種技巧。1.掌握光位在直射光天氣下拍攝時,大家必須根據主體本身的特點及環境元素來調整光位,以保證畫面的良好呈現。以戶外人像為例,為了突出人物的面部特點,展現環境高亮的特徵,以選擇順光和前側光位置為宜,順光可以突出正面形象,前側光則有利於表現人物輪廓的立體感。如果非要利用側光、側逆光或者逆光進行拍攝,需要注意測光點和測光模式的選擇,從而保證主體的突出。除了拍攝人物需要考慮光位的選擇外,在拍攝風光時,還要根據主題來構思創意,用光線表達出不一樣的畫面效果。拍攝前可以嘗試選擇多種機位來得到不同的光位,最終確定最為滿意的拍攝角度。這裡提醒大家一點,一般來說,逆光和側逆光的創意空間較大,容易得到精彩的照片。不過用這兩種光線拍攝時,最好選擇點測光模式搭配合理的測光點,特別是逆光拍攝時,想要得到剪影就必須將測光點選擇在畫面的高亮部分。
2. 講求光比光比是指在一個場景中受光面與背光面的明暗比例。如果畫面整體受光均勻,光比就是1:1,如果畫面中亮部受光是暗部的兩倍,光比就是1:4,以此類推。光比在人像攝影中最為常見,特別是在攝影棚進行拍攝時,燈箱的不同輸出量搭配人物的角度站位,就會使畫面得到不同的光比效果。一般來說,大光比容易表現立體輪廓感,帶有一定的剛硬氣質;小光比雖然也能得到一定的立體感和光影變化,卻相對柔和;還有一種受光均勻的平光,易表現人物的外形特點,展現出較為平和清晰的感受。此外,光比要依據拍攝的主題和創意來決定,並不是以小為好。當然,過大的光比容易產生畫面曝光,一般也不適合表現人物。
對於風光攝影來說,要體現風光景色,大光比更容易突出主體,吸引視線,同時還能以陰影部分遮蓋不必要的元素,起到簡潔畫面的效果。小光比相對來說會讓風光一覽無餘,缺乏一點趣味性。控制畫面光比的手段除了主體本身光比的大小之外,相機寬容度、測光模式,以及測光點選擇在整個亮度範圍的什麼位置,都是需要大家注意的。這裡還要提醒一點,光比的控制是攝影者需要長期鍛鍊的項技術,究竟哪種光比最適合表現主體,並沒有絕對的規定,只有不斷地進行學習和拍攝,才能遊刃有餘地運用它。3.選用光型光型是指各種光線在拍攝時的作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主光」、「輔助光」、「輪廓光」和「背景光」等的總稱。拍攝個景物或人物時,用哪種光作為主光或者是否要搭配輔助光等都是攝影者需要考慮的問題,因為只有合理地選用並搭配好光型,才能讓主體綻放異彩。無論是拍攝什麼主題,主光的選擇尤為重要,它是顯示景物、表現質感、塑造形象的主要明光。在自然環境中,光線的種類無法改變,不過大家可以根據環境條件來確定光位,得到不樣的造型效果。拍攝人像時選擇光型的方法比較特殊,除了需要確定主光的種類和方向之外,是否加入一定的輔助光或者輪廓光等對於畫面主體的呈現也非常重要。不論是在自然環境還是在攝影棚裡拍攝人像,除了剪影之外,攝影者還必須保證某種光型是用於照亮正面的。記住,「輔助光」用以提高由主光產生的陰影部亮度,揭示陰影部細節,減小影像反差,就是人們所說的「補光」「輪廓光」用以勾勒人物輪廓的光線,多以逆光和側逆光為主;「發光」和「眼神光」則起到裝飾作用:「背景光」用以突出主體,美化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