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簡史

2021-01-18 華爾街俱樂部



        由伽利略和牛頓等人於17世紀創立的經典物理學,經過18世紀在各個基礎部門的拓展,到19世紀得到了全面、系統和迅速的發展,達到了它輝煌的頂峰。到19世紀末,已建成了一個包括力、熱、聲、光、電諸學科在內的、宏偉完整的理論體系。


        經典力學、經典電動力學、經典熱力學和統計力學形成了物理世界的三大支柱。它們緊緊地結合在一塊兒,構築起了一座華麗而雄偉的殿堂。


        人們也許終於可以相信,上帝造物的奧秘被他們所完全掌握了,再沒有遺漏的地方。


        物理學家們開始相信,這個世界所有的基本原理都已經被發現了,物理學已經盡善盡美,它走到了自己的極限和盡頭,再也不可能有任何突破性的進展了。著名的科學家基爾霍夫說:「物理學的未來,將只有在小數點第六位後面去尋找」。普朗克的導師甚至勸他不要再浪費時間去研究這個已經高度成熟的體系。


        19世紀的最後一天,歐洲著名的科學家歡聚一堂。會上,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湯姆生(即開爾文男爵)發表了新年祝詞。他在回顧物理學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時說,物理大廈已經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飾工作。


        同時,他在展望20世紀物理學前景時,卻若有所思地講道:「在物理學的美麗而晴朗的天空卻被兩朵烏雲籠罩著。」


        這令人不安的烏雲,一朵是以太漂移實驗的否定結果,另一朵是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


        從第一朵烏雲中降生了相對論,緊接著從第二朵烏雲中降生了量子論。經典物理學的大廈被徹底動搖。


實際上「烏雲」不止這兩朵,還包括:


        1895年,倫琴(Wilhelm Konrad Rontgen)發現了X射線。

        1896年,貝克勒爾(Antoine Herni Becquerel)發現了鈾元素的放射現象。

        1897年,居裡夫人(Marie Curie)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裡研究了放射性,並發現了更多的放射性元素:釷、釙、鐳。

        1897年,J.J.湯姆遜(Joseph John Thomson)在研究了陰極射線後認為它是一種帶負電的粒子流。電子被發現了。

        1899年,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發現了元素的嬗變現象。


        就是這幾朵烏雲帶來了一場震撼整個物理學界的革命風暴,導致了現代物理學的誕生。


        為解決黑體輻射問題,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衝破經典物理機械論的束縛,提出了量子論,標誌著人類對量子認識的開始。這一天也就成為了量子力學的誕辰。


        接著1905年,愛因斯坦受普朗克量子化的思想啟發,引進光量子(光子)的概念,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1905年被稱為科學史上的奇蹟年,愛因斯坦在這一年發表了6篇論文,3月18日,發表了剛才提到的關於光電效應的文章,成為了量子論的奠基石之一,他也為此獲得了諾貝爾獎。4月30日,發表了關於測量分子大小的論文,這位他贏得了博士學位。5月11和12月19日,兩篇關於布朗運動的論文,成了分子論的裡程碑。6月30日,發表題為《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這個不起眼的題目後來被加上了一個如雷貫耳的名稱,叫做「狹義相對論」。9月27日,發表了關於物體慣性和能量的關係,這是狹義相對論的進一步說明,並且在其中提出了著名的質能方程E=MC^2。單單這一年的工作,便至少配得3個諾貝爾獎。


        1913年,玻爾在盧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礎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論。玻爾是個看上去沉默駑鈍的人,可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在他一生中幾乎沒有輸過哪一場認真的辯論。可見波爾是個十分厲害的人,他於1922年獲得諾貝爾獎,他的小兒子在1975年在量子力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他的學生海森堡,泡利,狄拉克、朗道獲得諾貝爾獎。


        在人們認識到光具有波動和微粒的二象性之後,為了解釋一些經典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於1923年提出了物質波這一概念。認為一切微觀粒子均伴隨著一個波,這就是所謂的德布羅意波。德布羅意可以說是一個奇才,本來是個研究歐洲歷史的,半路出家學了物理。德布羅意在他五年的研究生生涯幾乎一無事成,他的博士論文也就一頁多一點,他的導師朗之萬拿著他的博士論文不知怎麼辦,就寄給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拿著德布羅意的論文決定很有意思,於是德布羅意就順利拿到了博士學位。


        薛丁格看到德布羅意的關於物質波的博士論文,從中受到啟發。將電子的運動看作是波動的結果,其運動的方程應該是波動方程,方程決定著電子的波動屬性。1926年薛丁格連續發表了4篇關於量子力學的論文,標誌著波動力學的建立。然而薛丁格並不能指出波動方程的具體含義,而是由玻恩指出薛丁格的波函數是一種概率的振幅,它的模的平方對應於側到的電子的概率的分布。二戰是納粹迫害猶太人,薛丁格向美國遞交移民申請卻沒通過,作為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卻被美國拒之門外,大家一定感動很奇怪。這是因為薛丁格道德上有問題,他有不少情婦,還有好幾個私生子。


        第一個提出完整的量子力學理論的,是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海森堡從粒子的角度出發,在玻恩和約爾當的幫助下,海森堡矩陣力學的相關理論。


        雖然海森堡的矩陣力學和薛丁格的波動力學出發點不同,從不同的思想發展而來,但它們解決同一問題是得到的結果確實一樣的。兩種體系的等價性的。


由於海森堡和薛丁格在量子力學建立開創性的工作,他們分別獲得了1932年、193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8年狄拉克提出相對量子力學,使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結合起來。狄拉克是個沉默寡言,喜好孤獨,淡泊名利的人。有一次狄拉克在某大學演講,講完後一個觀眾起來說:「狄拉克教授,我不明白你那個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狄拉克看著他久久地不說話,主持人不得不提醒他,他還沒有回答問題。「回答什麼問題?」狄拉克奇怪地說,「他剛剛說的是一個陳述句,不是一個疑問句。」


        1925年,泡利提出不相容原理。


        1927年,海森堡提出不確定性原理。量子力學到此可以說是基本的框架已經建立。


        在量子力學誕生之初著名的物理學家波爾茲曼就因為不能就是經典物理學的局限性,在1906年選擇了自殺。1934年,荷蘭物理學家埃倫菲斯特因感覺在量子力學裡力不從心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愛因斯坦,德布羅意,薛丁格因不能接受量子力學太多的概率成分和不確定因素,而站到了量子力學的對立面。於是形成了以愛因斯坦為首反對派和以波爾為首的擁護派兩大陣營。他們開始了長久的論證。1935年,薛丁格提出了著名的薛丁格貓,愛因斯坦提出EPR佯謬。



轉自量子科學

本文由「華爾街俱樂部」推薦,敬請關注公眾號: wallstreetclub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意見,並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文中的論述和觀點,敬請讀者注意判斷。

版權聲明:「華爾街俱樂部」除發布原創市場投研報告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圖片和資料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聯繫刪除。謝謝授權使用!

華爾街俱樂部凝聚華爾街投行的高端資源,為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顧問服務,包括企業赴美上市、戰略投資、併購、私募路演和投資者關係等。在投資理念和技術方面提供華爾街投行專家實戰培訓,為您進入華爾街鋪設成功之路。


相關焦點

  • 力學的發展歷程(濃縮簡史)
    ◆分析力學:分析力學方面的主要成就是由拉格朗日力學發展為以積分形式變分原理為基礎的哈密頓力學。從牛頓、拉格朗日到哈密頓的力學理論構成物理學中的經典力學部分。 ◆其它:以牛頓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為基礎的天體力學的研究;力學中運動穩定性理論、攝動理論的發展;……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以及量子力學的相繼建立,衝擊了經典物理學。前兩個世紀中以力學模型來解釋一切物理現象的觀點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
  •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許多物理學分支的基礎,包括電磁學、粒子物理、凝聚態物理以及宇宙學的部分內容。量子力學也是化學鍵理論、結構生物學以及電子學等學科的基礎。量子力學主要是用來描述微觀下的行為,所描述的粒子現象無法精確地以經典力學詮釋。
  • 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糾纏?為什麼說量子力學很詭異?
    什麼是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許多物理學理論和科學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科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所進行的。
  • 你有「時間簡史」嗎?
    《時間簡史》作者史蒂芬霍金(1942.1.1-2018.3.14),生前是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是身殘志堅的典範。霍金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不到四十歲就全身癱瘓,發聲受影響,只有家人才能聽懂,後來感染肺炎後完全不能說話,肢體唯一能動的地方只有兩隻眼睛和三根手指。
  • 淺談《時間簡史》
    《時間簡史》本書名為「時間簡史」,與其說是時間的歷史,不如說是我們對「時間」的認識的歷史。但是時間這個概念過於抽象,講起來虛無縹緲,不如從它的兄弟「空間」入手。從這些粒子入手,科學家發展了量子力學理論,遺憾的是,量子力學不能解釋引力,不能和相對論有效的結合起來。作者希望將來能有一個統一的量子引力理論,在那裡時空或許沒有開端和終結,或許時空是一個在虛時間裡有限但無邊界的完備整體。真相如何,又有誰知道呢!
  • 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
    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陳建、伍定邊,王院士講的經典物理物理量子都有。潘慶,趙凱華等的近代物理。斯坦福的量子力學理論。上面這些都是最基礎的說幾個選修課,理論物理四大力學:電動,量子,量子統計,熱力學量子力學,電動力學(龐加萊),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佔理論物理課很大一部分比重。形式論,微分拓撲,代數拓撲都是很有意思的東西。
  • 《量子力學(少年版)》:你讀得懂的量子力學—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張文靜 提到量子力學,人們總有高深莫測之感。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則賢希望用這本《量子力學(少年版)》告訴讀者,其實量子力學的世界並非想像中那樣難以接近。 兩個作者序 《量子力學(少年版)》開篇有兩個作者序和一篇補充說明,連曹則賢自己都笑言「這有點荒唐」。 第一篇作者序寫於2005年,那時曹則賢正計劃為自己快10歲的兒子寫一本有關量子力學的書。此前已經有日本作者作了有益的嘗試,科普作家都築卓司撰寫了《十歲學量子理論》,雖然那本更像量子力學簡史。
  • 什麼是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起到什麼作用,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
    一直存在爭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聽到關於量子力學的事,估計就是這一句梗了吧: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從這一句話裡不難看出量子力學對於現在的我們是一個很高深,很難懂的學科。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力學
    近年來,量子力學一直是科學界的一個火爆詞彙,「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成為了科普作品評論區幾乎必備的一句話,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量子力學,它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一、什麼是量子力學很多小夥伴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都會感覺太科幻了,簡直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其實,量子力學在我們身邊是非常常見的。我們知道,物理學分為兩大部分。以牛頓、伽利略為代表的,我們已經研究透徹的經典物理。
  • 量子力學筆記13---矩陣力學
    波函數描述量子力學態,而具體的數學形式總是有個變量的,這個變量是坐標 x,則在坐標表象下,這個變量是動量 p 則是在動量表象下。說的物理點,量子力學態由誰的基矢展開,就是處於誰的表象下。有些量子力學態用位置 x 描述方便討論問題,而有些用動量 p 方便,所以可以選擇不同的表象。量子體系的波函數還可以選用坐標 x 和動量 p 以外的其他變量,從而構成更多的表象。
  • 網友問:愛因斯坦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最後為何又反對量子力學?
    愛因斯坦當初並不反對量子力學,而是反對量子力學的根本哈根詮釋中,那種模稜兩可的詮釋。愛因斯坦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他解釋光電效應的論文還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量子力學本是一個泛概念,在量子力學誕生之初,波爾等人建立起來的量子力學系統稱為根本哈根詮釋。
  • 量子退火機簡史
    量子計算的概念最早由費曼提出,1985年英國物理學家David Deutsch進一步發展了費曼的構想,研究如何在量子力學領域實現計算機的原型圖靈機。為此,他們想到用量子力學中的量子隧穿效應。由於量子隧穿效應的存在,與模擬退火中的小球不同的是,不需要給微觀粒子加熱,它也會自然而然地穿過山體,直接到達整條曲線的最低谷底(最優解)。
  • 關於「量子力學」的一點個人看法,量子力學本質上是數學
    如果我們懂得它,那我們就可以講量子力學的數學表達式,為了體現更加通俗的意思,量子力學可以是數學中的符號,那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所以稱為薛丁格方程組。量子力學是作為數學定律,與數學定律的結合體,那些數學是我們從小到大學習的數學,所以他是應該應該以數學的意思去講的。
  • 《時間簡史》解讀
    這些年,出現了很多叫《什麼什麼簡史》的書,比如說《萬物簡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之類的,而霍金教授的《時間簡史》,就是開創了這個命名方法的先河。《時間簡史》這本書並不是很厚,只有200多頁,十幾萬字,但是書中涵蓋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從相對論到量子力學,從宇宙膨脹到基本粒子,從黑洞到蟲洞,霍金教授都進行了介紹。
  • 10本理科生必讀的宇宙和量子力學科普書籍
    這只不死不活的貓總是像噩夢一樣讓物理學家們不得安寧……全面論述了量子理論的基本概念,並賦予那些無限複雜又傷腦筋的實驗以生機,使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握現代量子力學之謎。《尋找薛丁格的貓》是一本跨越量子力學、物理學及哲學等多學科的科普圖書。
  • 量子四重奏:量子論、量子力學、量子糾纏、量子通信
    現在一般把普朗克、愛因斯坦等人發展起來的經典量子論稱為舊量子論,以區分玻爾、海森堡、薛丁格、狄拉克等人發展起來的量子力學。裡面產生一系列與常識相悖的現象,以致量子論的奠基人愛因斯坦等人都拒絕接受。特別是海森堡提出不確定性原理,剝奪了愛因斯坦一貫信奉的決定論。更有趣的是量子力學的主要奠基人——波動力學的創立者薛丁格也拒絕接受不確定性原理。薛丁格提出的波動力學能完美描述微觀粒子在被測量前的行為,但是一旦發生測量,波動力學好像就失效了。然後海森堡提出的矩陣力學又完美接棒解釋了測量後的粒子行為。
  • 什麼是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中與非常小的物理學分支。它產生了一些關於物質世界的非常奇怪的結論。在原子和電子的尺度上,許多經典力學方程,描述事物在日常大小和速度下移動的方式,不再有用。在經典力學中,對象存在於特定時間的特定位置。然而,在量子力學中,物體卻存在於概率的陰霾中;它們有一定的機會在A(愛麗絲)點,另一個機會是在B(鮑勃)點等等。
  • 從「時間簡史」到「我的簡史」 讀懂4本書感受霍金的偉大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這裡介紹關於霍金關於宇宙以及時間論述的書籍。我們不能完全看懂他的思想,但至少我們可以由此感受他工作的偉大。
  • 你不懂 量子力學
    這個方案讓我們對量子測量有了物理上的理解,並有望藉此改進量子理論。修正量子理論將成為物理學家們努力解決物理學中其他問題和尋找量子技術新應用的驅動器。量子力學無處不在到目前為止,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都認為,有缺點的不是量子力學,而是我們對它的理解。
  • 什麼是量子力學?| 曹則賢
    本文將系統地解釋什麼是量子(quantum)、什麼是力學(mechanics),在對量子力學創建過程的回顧中講述構成量子力學的具體內容,然後會介紹幾例量子力學帶來的新技術。量子力學從來都不是什麼革命,它只是經典物理學自然的、邏輯的延續。量子力學一如物理學的其它分支,都是人類思想智慧的結晶。量子力學,還有相對論,這些百多年前的頭腦風暴,今天應該成為受教育者的知識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