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基因微陣列揭開菠蘿營養之謎

2021-01-09 科學網

 

近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對世界上首個菠蘿基因表達譜的微陣列開展了研究,該研究的結果將有助於科研工作者從分子水平上更好地理解熱帶水果的發育過程。

 

菠蘿是一種具有重大商業價值的熱帶水果作物,儘管在其果實發育過程中的生理改變已經被很好的研究了,但關於菠蘿發育過程中的分子機制,科學家卻知之甚少。更好地理解菠蘿果實發育的分子基礎可以幫助科學家通過分子育種或基因改變來創造新的品種。

 

昆士蘭大學農業和食品科學學院的JONNI KOIA博士表示,對於這一首次大規模的對菠蘿基因表達的研究,最終發現了大量參與菠蘿成熟和其它重要過程,如氧化還原反應和有機酸代謝的基因。研究還確定了菠蘿與營養有關的基因,它們的表達使菠蘿擁有了有益人類健康的價值,例如,這些基因參與了抗氧化過程以及穀胱甘肽和維生素C的生產過程。

 

另外,研究人員還確定了菠蘿基因組上負責控制基因活性的兩個啟動子的特點,這兩個啟動子將有重要的生物技術應用價值。KOIA說:「研究人員極其關注並迫切需要沒有申請專利保護的植物的新啟動子來輔助他們的研究。這兩個啟動子還可以被免費用於基礎研究和植物改良。」

 

「這些結果將對農業生產和食品科學產生廣泛的影響,可以指導其它重要食品和植物作物的未來發展。」KOIA表示,研究結果還將對人類健康有著潛在的影響,因為它可以指導食品作物營養和攝入量的改善,緩解諸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的發生。(李木子編譯)

 

《中國科學報》 (2013-09-25 第8版 生物)

相關焦點

  • 新基因工具有望揭開海洋微生物之謎—新聞—科學網
    然而,這些微小的海洋生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科學界的一個謎。4月6日發表在《自然—方法學》的研究稱,在全球100多名研究人員的努力下,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通過細胞和基因技術解開部分海洋生物細胞基因組的方法。 未參與該研究的法國索邦大學國家研究機構CNRS海洋生物學家Angela Falciatore表示,這項研究「將推動浮遊生物生物學的進步」。
  • 瑞典美國科學家共同揭開酶複製基因之謎
    瑞典于默奧大學的研究人員與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合作揭開了酶複製基因之謎。  科學家已繪製出人類及其他生物體的基因組,但對於基因是如何被精確有效地複製和修復的卻知之甚少。這些過程總涉及一種執行新基因實際生長任務的所謂的DNA聚合酶。基因由兩條DNA鏈組成,但科學家不知道是什麼聚合酶複製這兩條DNA鏈。
  • 《個體化醫學檢測微陣列基因晶片技術規範》發布
    近日,國家衛計委發布《發感染性疾病相關個體化醫學分子檢測技術指南》和《個體化醫學檢測微陣列基因晶片技術規範》,《指南》介紹了感染性疾病相關的個體化醫學分子檢測應注意的相關問題、技術方法、結果報告與解釋、質量保證及臨床應用等內容;《規範》旨在對個體化醫學檢測中採用微陣列基因晶片檢測核酸序列以及基因表達進行一般性技術指導
  • 揭開基因印跡之謎 科學家研究罕見遺傳病發病機制
    原標題:揭開基因印跡之謎    當時,Harbison還沒有意識到在大西洋的另一邊,法國巴黎一名醫生也碰到了一個醫學之謎:原始侏儒症兒童的鏡像翻版。罹患貝克威斯—韋德曼氏症的兒童出生時體格異常大。他們非常容易患兒童腎癌和肝癌。和原始侏儒症一樣,這種症候群也出了囊胞性纖維症、血友病、家族黑蒙性白痴症等孟德爾疾病的範疇,該病緣於患兒父母體內存在異常基因組序列,並將其傳遞給後代。
  • 動物所揭開大熊貓消化竹子纖維素和半纖維素之謎
    竹子是一種高纖維和低營養的食物,已有的研究表明,大熊貓除消化竹子中90%以上的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物質外,還能利用約8%的纖維素和27%的半纖維素。然而,2010年公布的大熊貓基因組卻未能發現大熊貓具有編碼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等消化酶的基因。大熊貓是如何消化利用竹子中纖維素與半纖維素等營養物質的,一直是未解之謎。
  • 菠蘿的營養價值怎樣?為什麼要用鹽水泡菠蘿?
    現在正是吃菠蘿的季節,因為菠蘿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清熱解暑,對身體健康有著不錯的功效。那麼菠蘿的營養價值如何?菠蘿的食療功效有哪些?還有我們都知道吃菠蘿前要先用鹽水浸泡,但為什麼要用這樣做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吧菠蘿的營養價值和吃法你都了解嗎?
  • 安捷倫科技公司推出新型人類基因表達譜微陣列晶片
    安捷倫科技公司推出新型人類基因表達譜微陣列晶片 覆蓋人類基因間長鏈非編碼 RNA 區域      2012 年 5 月 22 日,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 A)推出了 Agilent
  • 《基於微陣列晶片的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方法》國家標準解讀
    統一規範 填補空白——《基於微陣列晶片的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方法》國家標準解讀□ 本報記者 楊 蕾5月14日,我國第一部關於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方法的國家標準——《基於微陣列晶片的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方法》正式發布
  • 菠蘿的營養價值和功效,吃菠蘿為什麼要泡鹽水?
    菠蘿,熱帶水果當中的典型代表,每到夏季上市季節,那滿大街的菠蘿香甜味就會撲鼻而來,讓人垂涎欲滴,而在食用菠蘿之前,人們往往都會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吃菠蘿前一定要用鹽水泡過之後才能吃。那麼,吃菠蘿為什麼要泡鹽水呢?它的營養價值和功效都有哪些呢?
  • 安捷倫科技公司最新推出百萬特徵序列格式的基因表達微陣列晶片
    安捷倫科技公司最新推出百萬特徵序列格式的基因表達微陣列晶片              「G3 格式不僅涵蓋了最新的編碼RNA,同時也整合了新的非編碼 RNA 內容,」安捷倫基因組學高級市場總監 Chris Grimley 說道,「此外,用戶可以在單個晶片上同時運行八組全基因組實驗,從而提高了通量,並且節省了在微陣列、試劑和人力等方面的成本
  • 怎麼做菠蘿飯的做法+配方,顏色可愛、營養豐富的菠蘿飯,簡直美味
    昨晚下班回家後,去樓下菜市溜達,菜市老闆給顧客推薦剛到貨的菠蘿,3塊5一個,看著可愛誘人的大菠蘿,沒忍住買了兩個回來嘗嘗鮮 O(∩_∩)O~。今早準備了些蔬菜、雞蛋和香腸做配菜,做了份顏色可愛、營養豐富的菠蘿飯。還剁了幾塊過年從老家帶回來的臘鴨,和蘿蔔、花生一起,燉了一碗鮮香的臘鴨湯。忙碌的生活裡, 好好吃飯,善待自己,去發現身邊美好。
  • ...科技公司發布適用於人、小鼠和大鼠模型的新型基因表達微陣列晶片
    經重新設計的安捷倫基因表達微陣列晶片是高質量的特徵捕獲工具,可實現目標基因或通路的有效分析,涉及從協助疾病危險分層到闡明藥物作用機制的各種應用。 其中的關鍵在於實現編碼和長鏈非編碼特徵的良好平衡,而LNCipedia 2.1 則是與安捷倫基因表達內容配對的最佳數據源。微陣列晶片的最終設計經優化後可快速給出大量有價值的信息。」
  • 金字塔建造之謎被揭開
    金字塔建造之謎被揭開  一名法國建築師3月30日提出新理論說,建造金字塔時運送材料的通道是建在金字塔內部。採用這一方法,巨大的金字塔只需要4000人就可以建成。  揭開秘密  法國建築師讓-皮埃爾·烏丹3月30日在巴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揭開了胡夫金字塔建造之謎。
  • 英國巨石陣石料來源之謎被揭開
    原標題:英國巨石陣石料來源之謎被揭開,和外星人無關!網友:英語書該改了英國天空新聞30日報導,研究人員憑藉一塊巨石陣石料樣本,確定英國著名遺蹟巨石陣石料來源於距離遺蹟15英裡遠的韋斯特伍茲。
  • 世界未解之謎:這「一」東西被發現,金字塔之謎已被揭開!
    世界未解之謎:這「一」東西被發現,金字塔之謎已被揭開!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很多人開始追求精神層次的享受,旅遊就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一部分。在沒有解開這些疑惑之前,一些人也以為只有外星人才可以做到這麼厲害的工程,所以說金字塔在以前的時候也是一個謎,但是經歷了千年也被人們揭開了。而且根據新的證據顯示,在公元2600年的時候,那一些人是怎麼搬運這些石頭的呢?在紅海邊上發現了一個有著4500年歷史的書卷,是當時法老統治的27年一位工作人員留下的日記。
  • 福建省高校領銜破譯菠蘿基因組 改良菠蘿的酸甜度
    閩南網11月4日訊 11月2日,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了福建農林大學明瑞光教授團隊的研究論文《菠蘿基因組與景天酸代謝光合作用的演化》。記者昨日從福建農林大學獲悉,該項研究在全世界首次破譯菠蘿基因組,標誌著我國在菠蘿基因組研究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微陣列質量問題再成焦點
    微陣列質量問題再成焦點 來源:《自然-方法學》 2006-10-17 09:09         由微陣列質量控制聯盟完成的正式研究報告,為微陣列晶片被人們接受作為一種臨床診斷和藥物開發的工具
  • 微陣列與二代測序技術
    染色體微陣列分析是一項在全基因組範圍內檢測有無DNA的增加或丟失的方法,可以檢出染色體非整倍體以及大片段的染色體結構改變,以及那些由於片段太小而無法通過傳統方法檢出的染色體微小異常。產前染色體微陣列技術被推薦用於超聲發現胎兒一個或多個結構異常、且接受侵入性產前診斷的情況。
  • 科學家揭開北極地區原始居民之謎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科學家揭開北極地區原始居民之謎 2008-06-03 13:08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克萊夫•庫克森(Clive
  • 衛計委重磅發布《個體化醫學檢測微陣列基因晶片技術規範》!
    為進一步提高感染性疾病相關個體化醫學檢測,以及微陣列基因晶片技術的規範化水平,衛計委組織專家制定了《感染性疾病相關個體化醫學分子檢測技術指南》和《個體化醫學檢測微陣列基因晶片技術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