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陣列與二代測序技術

2021-01-17 協和婦產科文獻月報

微陣列與二代測序技術:先進的遺傳學診斷工具在婦產科中的應用

 

摘要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遺傳學技術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並且已經廣泛應用於對孕婦的諮詢和產前診斷領域中,其中兩個更新的技術是染色體微陣列分析和全外顯子測序技術。染色體微陣列分析是一項在全基因組範圍內檢測有無DNA的增加或丟失的方法,可以檢出染色體非整倍體以及大片段的染色體結構改變,以及那些由於片段太小而無法通過傳統方法檢出的染色體微小異常。產前染色體微陣列技術被推薦用於超聲發現胎兒一個或多個結構異常、且接受侵入性產前診斷的情況。全基因組測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對全基因組進行分析,包括非編碼區(內含子)和編碼區(外顯子)。但是,由於內含子通常沒有臨床相關性,因此出現全外顯子測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技術,用於檢測基因組內的編碼區(外顯子)。外顯子一般有更大的臨床相關性。但是,目前並不推薦將全基因組測序或全外顯子測序技術應用於產前診斷的臨床實踐中。

    有關染色體微陣列分析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和2016年ACOG以及SMFM的有關指南基本相同,本編譯不再贅述。

 

二代測序:全基因組測序和全外顯子測序

    儘管相對於核型分析而言,微陣列分析提高了診斷能力,但是大多數核型正常的異常,其微陣列分析結果也往往正常,因此仍然無法獲得明確的診斷。全基因組測序(WGS)對整個基因組進行分析,包括非編碼區(內含子)以及編碼區(外顯子),但是由於內含子通常幾乎沒有臨床相關性,而WGS的成本較高且對結果的解釋非常複雜,因此出現了替代技術,即全外顯子測序(WES),只對基因組中的編碼區(外顯子)進行檢測。外顯子通常有更高的臨床相關性。WGS和WES被認為是二代測序技術。

 

全外顯子測序

    WES成功地用於成人和兒童的孟德爾遺傳性疾病的診斷,以及對智力障礙原因的檢出。WES也是對檢出胎兒異常病因的分子診斷進展,有些實驗室利用獲得自羊水、絨毛或臍帶血的胎兒DNA進行WES的研究,也有些實驗室將其作為特殊的臨床指徵。已經發表的有關WES在產前診斷中應用的文獻僅限於病例系列或個案報導。不過,這一系列提示對於多發胎兒畸形的病例,當常規遺傳學檢查(核型分析和/或微陣列分析)結果正常時, WES可以檢出額外的20-30%的遺傳學病因。這些病例也證實了WES在提供明確的遺傳學診斷、對再發風險的準確評估、甚至對再次妊娠的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或早期產前診斷方面都具有應用前景。

    在某些選擇性的情況下產前WES是合理的,如胎兒多發性畸形,或胎兒出現復發性的某種表型,而標準遺傳學檢測(如核型分析或微陣列分析)無法獲得診斷。ACMG推薦對於胎兒多發畸形且提示其為某種遺傳性疾病、而現有的針對這些表型的特定遺傳學檢測方法(包括靶向測序)無法獲得診斷的時候,可以考慮採用WES。但是,目前並不推薦在產前診斷中常規使用WES或WGS,直到有足夠多的數據以及確認性研究被發表為止。一般而言,在目前情勢下,只能在由臨床遺傳學家給予遺傳諮詢之後才能申請WES。

    通常情況下,在產前診斷時檢測外顯子的最有效的過程是對胎兒及其生物學父母進行測序,即所謂的家系測序,這樣可以通過有效濾掉數千條無意義的基因變異來增加診斷的產出。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注意到,和微陣列分析一樣,家系WES分析可能會發現非父源性、近親、以及偶然發現有醫學意義的父母的外顯子,例如,要麼是有多發畸形的胎兒,要麼是雙親之一被發現存在一個病理性的、但又與超聲表現沒有相關性的遺傳性癌基因突變。

    儘管WES能夠提高對很多產前、兒童或成人期疾病獲得診斷的能力,這一技術也有重要的局限性。最首要的是,在2016年,該技術在產前使用受到阻礙的原因是由於需要對整個外顯子進行測序並分析而導致其發報告時間過長。採用最頂尖的生物信息學方案和工具來提高對外顯子進行分析的能力有望降低發報告的時間。對成人和兒童疾病發報告的時間從5周到18周不等。目前尚無有關產前WES發報告時間的數據資料,但一定會更長,尤其是涉及當生殖學方面的決策的時候。第二個主要的局限性是這一技術會發現大量意義不確定的變異,這會給病人、婦產科醫生帶來很多焦慮和挑戰,這一點和微陣列分析是一樣的。最後,目前WES的費用以及有限的醫療保險覆蓋會限制其使用,在提出申請這一檢測之前必定會考慮到這個因素。

    鑑於在臨床上使用WES可能會出現的種種複雜情況,ACOG和SMFM推薦對所有考慮使用該檢測的病人都應該由熟悉這些技術的遺傳學專家和婦產科醫生一起給病人提供遺傳諮詢。由於如前所述的各種局限性,以及尚缺乏足夠的臨床應用的數據和確認性試驗,ACOG和SMFM推薦在產前診斷中常規使用WES。在某些選擇性的情況下,如復發性或致死性異常且採用其他遺傳學檢測無法提供信息時,可以考慮將WES作為一種診斷性工具,但僅當其他檢測無法獲得診斷、並由熟悉這些新技術並深知其局限性的臨床遺傳學專家聯合婦產科醫生一起給病人提供廣泛的遺傳諮詢之後,方可採用該項技術。

 

全基因組游離DNA篩查

    一些商業實驗室已經開始提供游離DNA篩查技術來對全基因組範圍內的與出生缺陷和/或智力障礙相關的、包括DNA區域(≥7Mb)的DNA增加或缺失進行篩查。這一檢測針對全基因組,設計在某些游離DNA檢測同時用來檢出一些靶向的微缺失,這樣就可以在傳統的評估常見非整倍體的游離DNA篩查以外,對一些微缺失也進行篩查。不應將這一技術與微陣列分析、核型分析、或WES相混淆,這些技術是特異性針對DNA序列的變異,而不是DNA拷貝數的變異。游離DNA篩查不是一種診斷性試驗,在檢測前和檢測後諮詢中一定要讓病人知曉這項技術的局限性和優勢。全基因組篩查試驗僅僅在一些經同行評議的期刊中開始驗證其準確性、臨床應用、確認試驗以及效價分析。正如不推薦在常規游離DNA篩查中常規篩查微缺失一樣,ACOG和SFMF也推薦採用游離DNA常規篩查全基因組範圍內的DNA增加或缺失。

 

文獻引自:Committee Opinion No. 682,Committee on Genetics, Society for Maternal-FetalMedicine: Microarray an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The Use of AdvancedGenetic Diagnostic Tool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bstet Gynecol2016;128(6):e262-e268

相關焦點

  • 染色體核型、微陣列、高通量測序、FISH等檢測手段的區別與應用
    那麼,染色體核型分析、二代測序、基因晶片、高通量測序、微陣列、FISH等檢測手段有哪些區別?以下就是王桂芹主任(大連美琳達婦兒醫院)與呂遠(遺傳學博士、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博士後)的對話內容:  現在的檢測手段有染色體核型分析、高通量測序(二代測序)、微陣列(基因晶片)、FISH這幾種檢測方法,現在進行簡單的介紹:   染色體核型分析  一般用來檢測染色體的數目和大結構異常,比如13、18
  • 測序原理-------一代測序、二代測序、三代測序
    第一代測序平臺也是基於Sanger法發展起來的,不過更加智能,功能更加多樣化。下圖為第一代測序儀ABI 3730,基於雙脫氧核苷酸終止法),雖然相比二代測序,一代測序通量較低,但是其準確度是非常高的,許多文獻將Sanger測序結果當做黃金標準。
  • 科普‖帶你了解第一代基因測序技術
    基因測序技術能鎖定個人病變基因,提前預防和治療。該技術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1977年Maxam Gilbert報導了通過化學降解測定基因序列的方法。同一時期,英國劍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生物化學家Fred Sanger及其同事在1975年發明了雙脫氧鏈終止法。傳統的鏈終止法,化學降解法,以及在它基礎上來的各種DNA測序技術統稱為第一代DNA測序技術。
  • 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原理和應用——第二代測序技術
    第二代測序技術高通量測序技術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 微陣列空間轉錄組與單細胞測序揭示胰腺癌結構
    微陣列空間轉錄組與單細胞測序揭示胰腺癌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0:36:33 美國紐約大學Itai Yanai團隊利用基於微陣列的空間轉錄組學和單細胞RNA測序
  • 【GeneThinkTank】一代和二代基因測序技術5分鐘科普
    圖1 Sanger測序原理圖目前伴隨技術的發展,利用Sanger毛細管電泳方法已經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自動化(圖2)。圖3 化學法測序原理圖技術特點:讀長可以達到800-1000kb,準確性高達99.99%,測序通量較低;代表機型:美國ABI公司(Thermo Fisher)3500Dx 3500xl Dx二代DNA測序
  • 華大基因二代基因測序在病原體快檢方面的技術新應用
    現在,醫務人員有了一種新的利器--基於二代基因測序的病原快檢技術。這種技術自進入中國以來,已經在眾多疑難感染患者的診斷中到關鍵性作用。其中,就包括一位來自菲律賓的船員。  生死時速,基因科技「秒揪」病原  今年7月中旬,唐山萬航國際船務有限公司的一名菲律賓籍船員從唐山啟程。
  • 國內首個NSCLC二代測序技術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出爐!
    二代基因測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又稱為高通量測序,該技術能夠同時對上百萬甚至數十億個DNA進行分析,實現了高通量測序的目標。目前國外已發表了多個NGS檢測技術指南,包括《二代測序診斷指南》、《基於二代測序的腫瘤panels驗證指南》等。
  • 基因圖譜技術VS第三代測序技術,誰是贏家?
    自2015年精準醫學風行全球,基因測序技術開始進入大爆發期­—臨床轉化加快驅動市場打開已是形勢所趨。隨之而來的還有政策的推動和政策的監管。另外,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也是推動市場逐漸成熟的必要條件。 sanger測序,其測序成本高,通量低等方面的缺點,嚴重影響了其真正大規模的應用。二代測序,簡稱NGS,較Sanger測序有了巨大的突破,也稱之為高通量測序。
  • 三代基因組測序技術原理簡介
    摘要:從1977年第一代DNA測序技術(Sanger法)1,發展至今三十多年時間,測序技術已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從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測序讀長從長到短,再從短到長。雖然就當前形勢看來第二代短讀長測序技術在全球測序市場上仍然佔有著絕對的優勢位置,但第三和第四代測序技術也已在這一兩年的時間中快速發展著。
  • 【安捷倫】鑑定新型冠狀病毒,宏基因組二代測序(mNGS)技術十分關鍵!
    2 月 3 日,Nature 在線發布了復旦大學張永振教授團隊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該團隊對患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進行了宏基因組二代測序(mNGS),鑑定出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並發現該病毒基因組與蝙蝠體內發現的 SARS 樣冠狀病毒基因組有 89.1% 的相似性[1]。
  • 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比較與總結
    在第二代測序技術的協助下,個人基因組圖譜正在如火如荼地繪製中。但第二代測序技術很快就遇上了強勁的對手——第三代測序技術,也被稱為「下、下一代的測序(next-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 三大巨頭高通量測序(NGS)的原理特點、技術應用和意義
    在高通量測序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數據在臨床診斷上的作用,測序數據的儲存和分析,數據的安全和信息隱私等。二、技術應用測序技術推進科學研究的發展。隨著第二代測序技術的迅猛發展,科學界也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第二代測序技術來解決生物學問題。
  • 二代測序結果比較:Hiseq Xten VS NovaSeq 6000
    從1977年Sanger發明了雙脫氧鏈終止法一代測序技術開始,測序技術發展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時間,先後經歷了以GS FLX、Solexa、SOLID為基礎的二代測序技術,以及基於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和納米孔測序技術的三代測序技術。
  • 腫瘤二代測序都能幹什麼?
    基因測序技術是基因檢測的一種。基因測序目前主要有一代測序(Sanger測序)、二代測序(illumina/Life Tech)、三代測序(單分子測序)等。PCR、FISH和晶片技術,主要是通過已知序列去調查特定確定的片段序列或位點的有或無,重點在「檢」,而基因測序技術是把基因序列上的核苷酸一個一個的測出來,重點在「測」。目前應用最廣的是二代測序,即NGS。
  • 李曼大會——三代測序技術在豬病檢測中的作用
    三代測序技術在豬病檢測中的作用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原霖1、準確度:單條序列的準確率約85%, 拼接後可達99%, 準確度低於二代測序和一代測序;2、測序長度:單端幾百bp--幾M,長度最長;3、測序成本:目前比二代和一代測序成本高;4、測序通量:可達數百萬條以上片段,幾十G-幾T的數據量;5、
  • 專題報導丨宏基因二代測序技術對慢性肺麴黴病病原學診斷的價值
    宏基因二代測序作為一種新興的檢測技術,能夠不依賴微生物培養而檢出臨床樣本中的所有微生物,該技術已在國內被廣泛應用,並展現了其快速、無偏倚和高檢出的優勢。《中國臨床醫學》雜誌第27卷第4期特設立「感染性疾病精準診治」專題報導,收錄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感控-微生物」團隊多篇相關文章,以8篇文章的全篇幅,整體展現了其在疑難複雜感染的病原診斷、醫院感染防控中的意義。
  • 什麼是基因測序?
    最初對凝膠片段末端鹼基的檢測是用同位素標記法,20世紀80年代,用螢光進行標記,可自動測序,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毛細管電泳技術以及微陣列毛細管電泳技術的發展,測序的通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一代測序技術既可以用於測定DNA序列,也可以用於測定DNA分子的片段長度。其中基於片段分析的微衛星(STR)分析是現代法庭DNA鑑定的核心技術。
  • ...在中國開發基於二代測序(NGS)技術的NTRK融合基因檢測的伴隨...
    快訊 | 詳情 拜耳和至本醫療達成合作,在中國開發基於二代測序(NGS)技術的NTRK融合基因檢測的伴隨診斷-體外診斷試劑(CDx-IVD)產品 2020年4月30日,拜耳公司與至本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簡稱「至本醫療」)宣布達成合作,在中國市場開發基於二代測序
  • 學習筆記 | Illumina二代測序原理
    最近在調研甲基化測序的文獻,在學習了Illumina官方給出的測序原理視頻,也參考了網上一些教程之後,我把測序原理詳細梳理了一遍,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