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捷倫】鑑定新型冠狀病毒,宏基因組二代測序(mNGS)技術十分關鍵!

2020-11-23 儀器信息網

自 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相關科研單位便緊鑼密鼓地開展病毒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2 月 3 日,Nature 在線發布了復旦大學張永振教授團隊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該團隊對患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進行了宏基因組二代測序(mNGS),鑑定出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並發現該病毒基因組與蝙蝠體內發現的 SARS 樣冠狀病毒基因組有 89.1% 的相似性[1]



張永振教授團隊發表的文章截圖 | 圖源:Nature


2 月 20 日,bioRxiv  預印本平臺發布了華南農業大學沈永義教授、肖立華教授團隊關於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的研究成果。通過對穿山甲樣品進行宏基因組分析,該團隊發現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2]


沈永義教授、肖立華教授團隊發表的文章截圖 | 圖源:bioRxiv

可以說,宏基因組測序在新病原體的診斷、監測、跟蹤,以及溯源方面具有關鍵作用,更是新冠病毒研究的一大助力。

宏基因組測序:病原體檢測的新風口


1998 年,威斯康辛大學的 Jo Handelsman 提出宏基因組學(Metagenomics)的概念,並將其定義為:一種以環境樣品中的微生物群體基因組為研究對象,以功能基因篩選和測序分析為研究手段,以微生物多樣性、種群結構、進化關係、功能活性、相互協作關係、以及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為研究目的的新的微生物研究方法[3]


包括宏基因組學在內的各類組學研究(右)相較傳統遺傳學與生物化學方法(左)在全基因水平的研究上效率更高 | 圖源:Science

2014 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宏基因組二代測序(mNGS)確診鉤體病的首例臨床應用案例[4],打響了病原體 mNGS 的第一槍。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宏基因組二代測序(mNGS)確診鉤體病的文章截圖 | 圖源:NEJM

短短 5 年來,mNGS 在新發病原體鑑定、罕見重要病原體診斷和臨床大數據研究等方面取得諸多進展。例如在 2018 年,Clinical and Research in Hepatology and Gastroenterology 發布了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張文宏教授團隊使用 mNGS 協助臨床診斷肝結核的案例,mNGS 的適時使用,準確快速地幫助臨床明確了患者的發熱病因,推動了臨床的精準診斷[5]

張文宏教授團隊發表文章截圖 | 圖源:ScienceDirect

2019 年,中國臨床專家也達成共識,認可了宏基因組分析和診斷技術在急危重症感染領域的臨床應用[6]

臨床專家共識文章截圖 | 圖源:萬方

宏基因組二代測序的流程及原理

宏基因組二代測序的檢測流程可以大致分為5個步驟:核酸提取、文庫構建、上機測序、生物信息學分析與報告解讀[7]。

具體來看,對於不同的臨床樣本,核酸提取前需要進行不同的前處理,比如痰液液化、破壁、去宿主等以提高病原體檢出率。RNA 病毒需要在文庫構建前進行逆轉錄,生成 cDNA。文庫構建的目的在於給未知序列的核酸片段兩端加上已知序列信息的接頭以便於測序,單樣本文庫構建完成後需要經歷 PCR 擴增、再將多個文庫樣本混合後進行測序。

測序完成後,數據會自動進入搭建好的病原體自動分析流程,該流程包括去除人源宿主序列和低質量序列、以及微生物資料庫比對注釋等步驟。最後,解讀專家根據自動化系統產生的初步結果,再結合部分臨床指標、樣本類型、病原體種類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解讀。

宏基因組工作流程示意圖 | 圖源:Nature Biotechnology

樣本文庫質量是宏基因組測序的關鍵

由於環境中的微生物種類五花八門,相對複雜,構建一個高質量的宏基因組文庫在整個檢測流程中便顯得十分重要。故而在取樣時,我們要嚴格遵循取樣規則,在取樣中應儘量避免對樣本的幹擾,縮短保存和運輸的時間,使樣品儘可能代表自然狀態下的微生物原貌。並且要採用合適的方法,既要儘可能地完全抽提出環境樣品中的 DNA/RNA,又要保持較大的片段以獲得完整的目的基因或基因簇。

在構建 RNA 文庫之前需要對 RNA 樣本進行完整性評估[8],只有達標的樣本才能進入下一階段反轉錄及文庫構建。宏基因組文庫的質量直接關係到測序的數據量,在影響成本的同時也影響了測序時間,因此,為了提高測序準確性、減少測序過程中的風險,測序前需要測定文庫樣品的濃度和片段大小分布,確定合適的上機 pooling 方案和測序深度。可見樣本的質量控制對於宏基因組測序的重要性。

安捷倫自動化樣本質控解決方案

安捷倫在核酸蛋白質量控制領域擁有愈二十年的經驗,針對不同來源樣本,分析靶標和通量需求提供全套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安捷倫的 2100 生物分析儀是目前最為普遍使用的二代測序質控設備。安捷倫在 2100 生物分析儀上最早開發出了 RNA 完整性參數(RIN),它已成為全世界公認的 RNA 質控指標,它以 0-10 的數值直觀反應 RNA 樣本的完整性程度,為標準化的實驗操作提供了樣本質量評估的參考標準。在本次新冠病毒(RNA 病毒)的序列確定中,安捷倫 2100 生物分析儀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測序樣本量的增加,特別是隨著後續病毒變異監測以及病毒溯源工作的逐步展開,安捷倫中-高-超高通量自動化核酸質控平臺(4200 tapestation 和 AATI FA)將發揮它們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Yong-Zhen Zhang , Edward C. Holmes,Lin Xu,et al. A new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hina[J].nature,2020.

[2] Xiao K, Zhai J, Feng Y,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2019-nCoV-like Coronavirus from Malayan Pangolins[J]. bioRxiv, 2020.

[3] Handelsman J, Rondon M R, Brady S F, et al. Molecular biological access to the chemistry of unknown soil microbes: a new frontier for natural products[J]. Chemistry & biology, 1998, 5(10): R245-R249.

[4] Wilson M R, Naccache S N, Samayoa E, et al. Actionable diagnosis of neuroleptospirosis by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0(25): 2408-2417.

[5] Jing-Wen A , Yang L , Qi C , et al. Diagnosis of local hepatic tuberculosis through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Smarter, faster and better[J]. Clinics and Research in Hepatology and Gastroenterology, 2018, 42(3):178-181.

[6] 宏基因組分析和診斷技術在急危重症感染應用專家共識組. 宏基因組分析和診斷技術在急危重症感染應用的專家共識[J]. 中華急診醫學雜誌, 2019, 28(2):151-155.

[7] Quince C, Walker A W, Simpson J T, et al. Shotgun metagenomics, from sampling to analysis[J].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7, 35(9): 833.

[8] Fan W, Su Z, Bin Yu, et al. A new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hina[J]. Nature. 2020 Feb 3. [Epub ahead of print]

推薦閱讀:

1.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安捷倫核酸/蛋白質質量控制產品從這些方面入手!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0/news_521879.htm

2.  Agilent 2100 生物分析儀

https://www.agilent.com/zh-cn/product/automated-electrophoresis/bioanalyzer-systems/bioanalyzer-instrument/2100-bioanalyzer-instrument-228250


關注「安捷倫視界」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上海專家:病原宏基因組測序5天內即可鑑定新冠病毒基因
    實時螢光定量PCR(RT-PCR)和基因測序是最早用於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方法。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主要是基於RT-PCR的方法,而基因測序的方法應用相對較少。那麼,基因測序作為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的兩種方法之一,其檢測原理是什麼?在新型冠狀病毒鑑定中又有何優勢與挑戰?
  • HPC如何協助解析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舉國上下。在廣大的醫務人員奮戰一線的同時,一大批「科技力量」也加入了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在未知病毒以「不明原因肺炎」進入公眾視野時,科研人員已經開始嘗試破譯病毒的基因數據。病毒基因組,是病毒的生命密碼。藉助於分子生物技術,病原學專家通過對病毒標本進行測定,這樣的破譯,最早在2020年1月2日就已完成。
  • 美格基因引入Nanopore平臺助力宏基因組三代測序!
    美格基因宏基因組產品升級引入Nanopore平臺助力宏基因組三代測序新增「三+二」宏基因組測序策略,讀長更長、組裝更佳更全面獲取微生物物種的全基因組序列一、產品優勢1、更真實反映菌群實際組成美格基因三代宏基因組採用「三+二」測序策略,三代宏基因組測序策略解決了二代讀長短的限制,能輕鬆覆蓋基因間區或基因特異性區域,長讀長Reads能夠更為精準地鑑定水體、土壤、腸道等生境中微生物的種類,有效提高微生物群落鑑定的解析度,更加真實的反映菌群的實際組成。
  • 【安捷倫】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安捷倫核酸/蛋白質質量控制產品從...
    針對 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研究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究病毒致病機理、疫苗及治療藥物等。在這個過程中,靶標樣本的質量一如繼往地決定了研究的最終成敗及可靠性。無論是疫苗開發,抑或是核酸與細胞層面的致病機理研究,都離不開對蛋白質與核酸樣本的質量控制。
  • 美格基因:低滴度新型冠狀病毒樣品的強化NGS技術助力輕症病例檢測
    美格基因快速研發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高通量測序的優化技術(強化NGS技術)方案,可極顯著地增加測序結果中目標病毒序列的佔比,甚至可達到50%以上,部分樣本可獲得超過90%完整度的基因組。本項技術(強化NGS技術)不僅有助於疑似病例的篩查,更為重要的是,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溯源、變異和進化等研究具有重要價值。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牽動了億萬人民的心,各行各業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
  • 宏基因組測序(mNGS),風口還是泡沫?
    為了分辨不同的微生物以揭示其與人體的「關係」,宏基因組學(Metagenomics)被應用於臨床微生物診斷!宏基因組學與宏基因組測序宏基因組學(Metagenomics)概念最早是在1998年由威斯康辛大學植物病理學部門的Jo Handelsman等提出的,是源於將來自環境中基因集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當成一個單個基因組研究分析的想法,而宏的英文是「meta-」,具有更高層組織結構和動態變化的含義。
  • 宏基因組測序助力新冠病毒檢測
    一個是宏基因組,另外一個是二代測序。宏基因組學(Metagenomics)的概念最初由Jo Handelsman提出,其研究對象是樣品中的微生物群體基因組,通過測序和功能基因篩查來分析和研究微生物的種群結構、進化以及與環境之間的互作。在描述基因組時,經常用到下面這張圖。有基因組之前是釣魚,有基因組之後是網魚。基因組學家們先把魚撈出來,生化學家們再去研究功能。
  • 下一代測序(NGS),中國市場對新技術具有極大包容性——訪安捷倫副...
    我們正在邁進一個人類健康科技蓬勃發展的大好時代,新技術的誕生掀起了精準醫療的革命。下一代測序(NGS)技術使科學家能夠快速、低成本地對整個基因組進行「測序」,使醫生能夠更早、更有效且以更低的成本發現和治療疾病。
  • 三代基因組測序技術原理簡介
    第一代測序技術第一代DNA測序技術用的是1975年由桑格(Sanger)和考爾森(Coulson)開創的鏈終止法或者是1976-1977年由馬克西姆(Maxam)和吉爾伯特(Gilbert)發明的化學法(鏈降解). 並在1977年,桑格測定了第一個基因組序列,是噬菌體X174的,全長5375個鹼基1。
  • 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原理和應用——第二代測序技術
    , HTS) 是對傳統Sanger測序技術革命性的變革,可以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核酸分子進行序列測定,因此也稱其為下一代測序技術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出現使得對一個物種的轉錄組和基因組進行細緻全貌的分析成為可能。
  • 測序原理-------一代測序、二代測序、三代測序
    第一代測序平臺也是基於Sanger法發展起來的,不過更加智能,功能更加多樣化。下圖為第一代測序儀ABI 3730,基於雙脫氧核苷酸終止法),雖然相比二代測序,一代測序通量較低,但是其準確度是非常高的,許多文獻將Sanger測序結果當做黃金標準。
  • 腫瘤二代測序都能幹什麼?
    基因測序技術是基因檢測的一種。基因測序目前主要有一代測序(Sanger測序)、二代測序(illumina/Life Tech)、三代測序(單分子測序)等。PCR、FISH和晶片技術,主要是通過已知序列去調查特定確定的片段序列或位點的有或無,重點在「檢」,而基因測序技術是把基因序列上的核苷酸一個一個的測出來,重點在「測」。目前應用最廣的是二代測序,即NGS。
  • 2019年中國肺炎患者的新型冠狀病毒
    經過三次傳代,準備了頂端樣品和人氣道上皮細胞用於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3.透射電子顯微鏡:收集顯示出細胞病變的人氣道上皮細胞培養物的上清液,經處理後,於透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4.基因測序:以樣本中和培養上清液中提取的RNA為模板進行基因組克隆和測序。我們使用Illumina測序和nanopore測序相結合的方法來描述病毒基因組。
  • 英特爾、聯想攜手華大基因加速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分析
    3月3日,英特爾、聯想以及華大基因宣布,三家公司正攜手加快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特性分析。來自英特爾及聯想的專業技術與生命科學專家將通力合作,為華大基因的研究人員提供全新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和計算資源,進一步提升其基因測序工具的分析能力,更高效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特性。
  • 德州市成功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
    原標題:德州市成功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德州新聞網訊日前,記者從德州市疾控中心獲悉,為有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全市傳染病病原快速鑑定和溯源提供高端技術平臺,德州市疾控中心在2020年12月購入高通量二代測序儀後,立即集中骨幹力量,迅速啟動攻堅任務,先後攻克RNA定量、文庫構建、模板製備、測序、數據分析等各項任務,成功建立了高通量測序(NGS
  • 微陣列與二代測序技術
    微陣列與二代測序技術:先進的遺傳學診斷工具在婦產科中的應用
  • From 16S rDNA測序 To 宏基因組學研究—技術發展及異同點
    主要內容:1.16S rDNA測序2.宏基因組測序3.宏基因組的由來及發展過程4.16S rDNA測序與宏基因組的優勢和局限性5.16s rDNA測序與宏基因組技術差異—————————————————————1.
  •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IVD公司如何助力?
    在免疫抗體檢測方面,以上海芯超生物﹑康華生物﹑大弘生物為代表的POCT企業已推出運用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研發的2019-nCoV 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以新產業生物為代表的公司在今日又推出了全自動化學發光抗體檢測試劑盒。 二、冠狀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如何確診,對檢測實驗室有哪些特殊要求?
  • 基於納米孔測序的病原微生物檢測與進化分析平臺
    該平臺是數據中心去年2月推出的二代測序數據的病毒基因組鑑定在線服務升級版,可以檢測出包括新冠病毒、SARS、流感在內的所有人類已知基因組的病毒,疫情期間將面向全國醫療機構、醫生和醫學研究者在線免費開放。
  • Nanopore宏基因組測序揭示汙水處理過程中可移動抗生素抗性基因組
    從3個WWTPs的進水和出水培養物中均鑑定出可同時對4種不同的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細菌。為了驗證基於Nanopore測序的微生物群落分析的準確性,對混合進水的多耐藥培養物進行了Illumina宏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Illumina測序分類結果在優勢種水平上與Nanopore測序獲得的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