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幾位祖籍蘇州的美籍華人科學家

2020-11-09 威廉F

楊培東,1971年8月出生於中國江蘇省蘇州市,納米材料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S.K.和Angela Chan 傑出能源教授和化學教授,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1993 年楊培東獲得中國科技大學應用化學學士學位;1997 年獲得哈佛大學化學博士學位;1999 年進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任教,先後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教授,2015年,楊培東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因開創性地發明了基於納米顆粒的太陽能電池和人工光合作用,而獲得2020全球能源非常規獎項。


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生於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祖籍蘇州太倉,美國第12任能源部部長、1997年因「發展了用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任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2008年12月15日,獲得美國第56屆當選總統歐巴馬提名出任美國第12任能源部長


吳健雄:1912.5.31-1997.2.16,生於江蘇省蘇州太倉瀏河鎮,美籍華人,著名核物理學家、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彈之母、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國居裡夫人、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在β衰變研究領域具有世界性的貢獻。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1]生於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恆、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


貝聿銘(Ieoh Ming Pei,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男,出生於廣東廣州,祖籍江蘇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後,美籍華人建築師[1],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專家,其設計作品遍布全世界在建築界享有極高威望。2010年1月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榮譽委員會宣布,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獲得2009年度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金獎(RIBA Gold Medal)

小結:歷史上蘇州也是著名的狀元之鄉,按現在的轄區計算,蘇州曾出過60位狀元,數量遙居全國各城市之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時期蘇州一共出過26名狀元,佔全國114名狀元的22.81%,而同期蘇州的人口只佔全國的1%左右。當今的兩院院士蘇州籍也是穩居全國第一,截止2017年已多達117人,堪稱當代院士之鄉。

相關焦點

  • 盤點12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1  楊振寧(1922.10.1 - )  Chen-Ning Franklin Yang  美籍華人,生於中國安徽合肥  2  李政道(1926.11.25 - )  Tsung-Dao Lee  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出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江蘇蘇州。1946年,20歲的李政道到美國留學,被譽為「神童博士」。1957年,他31歲時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這項發現,由吳健雄的實驗證實。
  • 你知道有多少華人獲得諾貝爾獎嗎?
    說起諾貝爾獎,很多人可能都聽過楊振寧、李政道、莫言、屠呦呦等幾位的大名,但是華人(包括中國人和華裔外國人)到底有多少個獲得過諾貝爾獎的你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李政道,美籍華人物理學家楊振寧,美籍華人物理學家,與李政道提出的宇稱不守恆理論
  • 美籍華人科學家錢煦:千古家訓我們至今聆聽
    李亞南 攝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 題:美籍華人科學家錢煦:千古家訓我們至今聆聽中新網記者 李亞南「我將家族祠堂中古樸的家訓翻譯成英文講給身邊的女兒,她驚訝地說,這就是爸爸媽媽從小教育我們的方式。」年近九旬的美籍華人科學家錢煦說。
  • 那些獲得過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發現了青蒿素而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於上海,江蘇蘇州人,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恆、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
  • 中國有幾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
    (1) 李政道、楊振寧:李政道,1926年生於上海,美籍華人;楊振寧,1922年生於安徽,美籍華人。李政道和楊振寧發現在弱對稱下宇稱不守恆理論,並於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2) 丁肇中:1936年生於美國,美籍華人。1976年,丁肇中因發現一種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除此之外,他的研究方向還包括量子電動力學、電弱理論學、量子色動力學。(丁肇中·物理學獎; 1936年1月27日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國山東省日照市。1976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
  • 11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諾貝爾獎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今天為您盤點11位至今已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丁肇中(1936年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安阿伯城,祖籍山東日照,華裔美國人,1976高行健(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 法籍華裔作家,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
  • 11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諾貝爾獎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今天為您盤點11位至今已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丁肇中(1936年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安阿伯城,祖籍山東日照,華裔美國人
  • 細數11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榜樣!
    又有多少的中國華人獲得諾貝爾獎呢?不要著急,下面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或者諾貝爾獎的11位中國華人。雖然目前他們有些已經移民到國外,甚至也有去世了的,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們獲得的成就,已經做出的貢獻!1、李政道李政道1935年出生於臺灣,是美亞生物科技公司創始人之一,美籍華裔科學家,免疫基因學者、美籍華人李政道博士是美國骨髓資料庫的創始人,被譽為"血清之父",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幹細胞臨床實驗室專家。李政道在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楊振寧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出生於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
  • 那些獲得過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中國數字科技館
    《科學畫報》在80年的辦刊歷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動、圖文並茂地介紹最新科技知識,形式多樣地普及科學技術的特點,對提高廣大群眾的科學水平,啟發青年愛好科學、投身科學事業起了很大的作用,當今的不少著名學者、教授、科學家,青少年時代都曾受到它的薰陶和啟發。
  • 12位獲得諾貝爾獎華人名單
    1 楊振寧(1922.10.1 - ) Chen-Ning Franklin Yang 美籍華人,生於中國安徽合肥,父親楊武之是芝加哥大學的數學博士,1942年畢業於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他與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並與其共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
  • 美國10大華裔科學家:他們是黃皮膚的美國人,卻不再是中國人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於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恆、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1956年,與楊振寧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共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中國人首次獲得諾貝爾科學獎,意義重大。
  • 盤點進入太空十位華人 王贛駿楊利偉[組圖]
    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原籍江蘇省鹽城市。1963年赴美。1984年6月被選為第一位到太空操作自己設計的實驗載荷專家。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乘挑戰者號太空梭進入太空,主持「失重狀態下的流體力學情況」實驗且獲得成功,並參與了其它14項實驗工作。
  • 美籍華人科學家一語擊中中芯國際的最大短板,差距何止是光刻機?
    導語:美籍華人科學家一語擊中中芯國際的最大短板,差距何止是光刻機?而近日,一位美籍華人科學家一語擊中中芯國際的最大短板,差距何止是光刻機?但是差的不只是設備和技術,美籍華人科學家梁孟松一語擊中中芯國際的最大短板,他表示中芯國際缺少的不單單是光刻機,人才的不足是重中之重。
  • 歷史上的今天1986年10月15日美籍華人李遠哲獲諾貝爾化學獎
    歷史上的今天1986年10月15日美籍華人李遠哲獲諾貝爾化學獎 2013-09-10 16:17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美籍華人、諾獎獲得者崔琦回河南故裡省親(圖)
    4月21日至22日,闊別家鄉63年的美籍華人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崔琦教授攜家人回到老家河南寶豐縣肖旗鄉範莊村省親。
  • 諾貝爾獎預測名單現4張華人面孔 2人出身香港(圖)
    諾貝爾獎預測名單現4張華人面孔 2人出身香港(圖) Four Chinese Americans on list of Nobel Prize predictions
  • 李政道和他的蘇州情緣
    李政道簡介:1926年11月25日生於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  物理泰鬥李政道和他的蘇州情緣  「我不知道天堂是什麼樣子,如果天堂有蘇州十分之一的美麗,那就很好了」——這是美籍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在一次重遊蘇州時發出的感嘆。對於海外遊子來說,最思念的莫過於祖祖輩輩生活過的那片土地。蘇州不僅是李政道祖輩的故鄉,也是他曾經讀書成長的地方。
  • 盤點: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的11位中國(華)人
    ·皮布爾斯以及兩位瑞士科學家米歇爾·馬約爾和迪迪埃·奎洛茲。  1、李政道  李政道在1935年出生於中國臺灣,美籍華裔科學家,免疫基因學者,被譽為"血清之父",1957年,他31歲時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楊振寧  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安徽合肥,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貝聿銘
    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羅浮宮改造工程、蘇州博物館新館……這些世界知名建築擁有同一個設計師:貝聿銘。2019年5月16日,被譽為建築界「華人之光」的貝聿銘逝世。走過了102年時光,經歷了東方和西方,貝聿銘在作品中形成了完美的平衡。  貝聿銘和其他知名美籍華人發起成立了美國華人精英組織「百人會」,推動華人全面參與美國社會生活。並促進中美關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