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博士後論文抄襲新聞作品?
媒體人「石扉客」微博爆料其14620字的新聞報導被完整抄襲;校方稱已啟動相關程序查證,承諾會公布結果
26日,騰訊微博(右圖)爆出猛料:中山大學一博士後論文抄襲新聞作品!爆料者為資深媒體人石扉客,舉報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年輕講師王冰的博士後出站報告涉嫌抄襲其新聞作品,包括用腳註刻意隱瞞抄襲,並謊稱曾對石扉客作了採訪等。昨晚,中大傳播與設計學院官方微博回應稱,該院學術委員會已啟動相關程序調查,承諾會公布結果。
1
援引完整新聞報導
迴避標註文本來源
「抄襲見多了,第一次見到將一篇14620字的新聞報導,完整地抄進一篇博士後論文的」。媒體人石扉客在微博上稱,「中大王冰講師這篇博士後出站報告分五個部分,我這篇報導被完整列入第二個部分……」
據查,王冰的2010年度博士後出站報告題為《中國媒介環境變遷與傳媒行為———〈社會記錄〉的生存調查與控制》,是其博士後學位報告,論文分五部分。記者看到,第二章「《社會記錄》的五年史及生存調查」中,石扉客於2008年4月29日發表在《南都周刊》的《一個非典型央視節目的消亡》被大量引入。但全文的腳註、尾注和參考文獻,均未提及石扉客的報導和收錄該報導的書籍,僅對第二章大標題作了一個腳註,稱對《社會記錄》的十名參與者進行了深度訪談。「本部分筆者廣泛訪問了《社會記錄》的製片人、主編和編導,其中對製片人李倫、沈亞川……進行了深度訪談。」
石扉客的原名就是沈亞川。他在微博中稱,王冰此前未與其作過任何方式的聯繫,此腳註是為其抄襲作掩護。沈亞川認為「抄襲」的關鍵在於,王冰的報告大篇幅引用了他的新聞報導內容,而對該部分內容的來源,謊稱對相關人員進行過深度採訪。而事實上,所用文本均為石扉客的報導原文。
昨日上午11∶17,石扉客更新微博稱,「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講師王冰博士剛致電我,承認謊稱採訪了我,又解釋說這篇已被萬方資料庫收錄的博士後出站報告,『只是初稿』。這個解釋成立否,請方家教我。」
石扉客對王冰的說法非常不滿,「出站報告到底有幾個版本?草稿也會被萬方資料庫收藏編號供用戶下載嗎?」
2
當事人否認抄襲說
中大展開嚴肅調查
昨日,媒體記者一直無法與王冰取得聯繫。王冰曾接受中大一名學生記者採訪,稱未認可「抄襲」一說,事件存在誤會,尤其是版本的問題。對此,石扉客昨日22時在微博再度回應道,不認同王冰的這一觀點。
記者了解到,王冰現為專業博士(中美聯合培養),社會學博士後,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講師。曾在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香港《文匯報》、香港無線電視任過職。
根據中大傳播與設計學院官方網站的介紹,王冰於2008年10月進入該院擔任講師,同時進入中大社會學系博士後站從事研究。被指抄襲的是其2010年7月的博士後研究工作報告。2011年7月,王冰憑藉該報告參加博士後期滿考核報告會,由5名教授組成的評委會認為,報告學術水平較高,王冰達到出站要求。
多位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學生對此消息表示震驚,也在微博上表示「求真相」。很多人都看好王冰在30歲前成為副教授,所以不太相信其有剽竊行為。
昨日下午6時許,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官方微博作出回應。「今天上午,我院獲悉王冰老師博士後出站報告涉嫌抄襲一事,院學術委員會已啟動相關程序,調查並公布結果。維護學術道德是我們的責任,感謝『@石扉客』網友提供的信息」。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院院長蔡禾是王冰的博士後論文導師。蔡禾說,他剛從校方獲悉此事,尚未對兩篇文章進行認真比對,無法評判。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胡舒立接受採訪時表示,非常感謝媒體監督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學院已成立調查委員會對此事展開調查。如果屬實,中大將作嚴肅處理。胡舒立說,「因文獻比對需要時間,請媒體耐心,給我們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