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I智庫發布調研報告,打造垃圾分類「廣州範本」

2020-12-04 廣州日報

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11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廣州生活垃圾分類實施現狀與未來發展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和數據分析,歸納總結廣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的成效、經驗和做法,深入分析尚存不足與原因,並提出對策和建議,為推動廣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上水平提供決策參考。

《報告》調研範圍涵蓋廣州市越秀、海珠、荔灣、天河、黃埔、番禺、南沙、白雲、花都、從化和增城等區,調研對象包括政府相關部分負責人、企業單位、行業專家、物業管理人員、保潔員和居民等近百人,實地走訪了17個街道、社區,並對廣州居民開展問卷調查,調研深入、內容紮實,客觀、詳盡反映了廣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現狀。

01

政府實踐:形成「廣州特色」分類工作爭當全國排頭兵

作為國內第一批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廣州已逐步形成政策完善、機制健全、技術先進、全程閉環、共同參與的具有超大城市特點和廣州特色的生活垃圾分類新格局,先後出臺《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地方性法規,以及相配套的垃圾分類文件方案和指引文件,形成了「1+3+12」的垃圾分類政策法規體系,並發布《關於加強廣州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廣州市深化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建立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聯席會議制度並召開聯席會議。

據介紹,廣州已在6992家機團單位、企事業單位推行強制分類,並在醫療、酒店、餐飲、外賣等行業推行強制分類,形成以麥當勞、肯德基等知名連鎖快餐店,以及美團外賣平臺、花園酒店等開展再生資源回收等垃圾分類為樣板的「廣州做法」。同時,積極推進600個精準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社區)創建,推行農村垃圾分類的行政村增至572條,佔全市行政村總數的50%,生活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示範村增至50條。根據計劃,到2020年底前,廣州將建成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全市居住小區(社區)、城中村、農村行政村垃圾分類全覆蓋,實現前端分類精準化、中端運輸規範化、末端處置無害化、回收利用資源化。

02

企業參與:「網際網路+」助力生活垃圾智能分類

作為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地區企業主要以「網際網路+垃圾分類」等創新方式,助力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分類工作。通過政府招標、物業對接的形式,企業在新式小區和機關單位固定地點放置智能回收設備,對可回收物的詳細分類更便於市民操作,採用積分兌換制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激勵市民的參與積極性。

「網際網路+垃圾分類」模式依託網際網路技術、藉助移動終端APP、微信社交軟體等手段,採用線上交易、上門回收等形式,有效克服傳統垃圾分類存在的分類意願不強、回收單一和收集運輸困難等問題,使垃圾分類回收朝著科學、智能、共贏的方向發展。「網際網路+垃圾分類」模式屬於正向激勵機制,引導、激勵居民通過實行垃圾分類獲取積分,積分具有消費抵扣、服務優惠、禮品兌換、積分抽獎等功能。據介紹,目前廣州智能垃圾分類主要模式包括「定時定點+大小回收點」「定點不定時」等,如「納吉島」「綠島模式」「92回收」和「GSI城市驛站」等,成為高校、社區推進垃圾分類的補充。

03

「黨建引領」:九萬黨員回社區帶動垃圾分類工作新風尚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廣州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中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廣泛發動全體黨員回歸社區參與社會服務,把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納入黨建清單、納入在職黨員回社區報到的服務內容,協助開展推進樓道撤桶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加強日常分類投放指導和監督。

據介紹,目前全市已發動9萬多黨員幹部回社區報到服務,帶動廣大市民群眾積極參與社區垃圾分類,湧現出越秀新河浦社區省直機關共建、天河省軍區幹休所軍民融合、海珠黨員「離桶近一點」破袋定投、花都花港社區「秀全大媽」志願服務、從化西塘「美麗銀行」等共建共治共享垃圾分類社區新模式。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模範帶頭,促使全體幹部職工自覺主動投入到垃圾分類實踐活動中,帶動更多的市民群眾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為廣州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04

模式創新:率先推行「定時定點」和「兩網融合」模式

廣州積極開展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率先推進以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模式為主、多種分類投放模式並存的形式,以及「有效提高再生資源回收網絡覆蓋的『兩網融合』」等模式,不斷創新具有廣州特色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

1.「定時定點」模式

「定時定點」模式是指將四色垃圾分類桶設置在小區或社區的固定地點,只在固定的時間段開放,其餘時間關閉。時間段的設置一般按照上下班時間設置,每個區會按照實際情況作不同調整。環衛人員不再上門收垃圾,改為定時定點回收居民投放的垃圾,並且現場對廚餘垃圾進行二次精細分類,提高垃圾分類精確率。這種模式由廣州率先推行、具有「廣州特色」的模式不僅減少了垃圾投放硬體設施成本,同時,通過現場監督提高了居民垃圾分類的質量。

2.「兩網融合」模式

「兩網融合」是指供銷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環衛系統垃圾收運網絡」相銜接,街道回收板房由供銷社運營,並提供規範的回收服務和有競爭力的回收價格。「兩網融合」是廣州市垃圾分類的特色模式之一,通過提高再生資源回收網絡覆蓋,實現生活垃圾「大分流、細分類」。該模式下供銷社網絡可憑藉規模化優勢持續運轉,環衛工人在規範化的系統運作下提高額外收入。

廣州率先實行環衛收運系統與資源回收系統「兩網融合」。截至目前,在全市規範建設改造各類再生資源回收點3845個,其中回收點2536個、回收板房(回收箱)892個、回收中轉站353個、分揀中心64個。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徐靜註: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GDI智庫)黃慧婷、鄭曉彤、林子雅、鄭曉雲、張曉曼、陳杰對此文亦有重要貢獻

相關焦點

  • 寇梅調研高新區垃圾分類工作
    6月9日,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寇梅率帶隊調研高新區垃圾分類工作。寇梅一行先後到章錦街道辦事處東岸嘉園、舜華路街道辦事處中海天悅府進行實地走訪調研,深入了解垃圾分類工作具體實施情況,並現場察看垃圾分類硬體設施、宣傳公告牌等情況。在隨後召開的專題會上,寇梅聽取了全區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情況、存在問題的匯報,就相關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 垃圾分類廣州經驗讓人開眼界
    垃圾分類 廣州在行動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全傑通訊員成廣聚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廣州垃圾分類水平很高,經驗值得學習和推廣!」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昨日下午安排現場觀摩,來自全國的與會代表分三條線路走訪了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
  • 穗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
    垃圾分類  廣州在行動  當前,廣州市垃圾分類蔚然成風:創意設計的分類投放點成為「城市風景線」,市民、學生組團到資源熱力電廠觀光「打卡」,街坊鄰裡、黨員和志願者們站桶指導分類投放……垃圾分類成了廣州城市文明風貌的一張「新名片」。
  • 超3萬名黨員齊參與,廣州天河形成垃圾分類「天河經驗」
    作為廣州經濟第一區的天河,圍繞「全鏈條提升、全方位覆蓋、全社會參與」的「作戰方略」,在實踐中取得了驕人成績。與2019年相比,其他垃圾量下降15%,廚餘垃圾量上升22%,可回收物量上升20%。目前全區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超39%。
  • 用AR新科技玩轉廣州垃圾分類宣傳新模式,我們在行動中
    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率先垂範,社會團體、民主黨派、宗教人士、志願者積極投入,開展垃圾分類「進家庭、進小區、進學校、進機關、進醫院、進企業、進景區、進軍營」等「八進」活動。而在垃圾分類宣傳教育過程中,不斷用創新科技來提高宣傳效果,如用VR、AR技術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引入「網際網路+」技術,建立垃圾源頭追溯機制,對前端分類的垃圾袋進行二維碼識別,使垃圾能夠「見袋知主」,在源頭實現垃圾投放追蹤。
  • 垃圾投進「美麗銀行」!十年磨出垃圾分類「廣州樣本」
    8月15日,在垃圾分類上已經有10年積澱的廣州,出臺深化生活垃圾分類處理3年行動計劃,力爭到2021年,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達到98%以上,與生活垃圾分類相匹配的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2.8萬噸/日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0%以上。3年行動計劃的出臺意味著廣州垃圾分類從全業態試點走向全方位覆蓋,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的全面開啟。
  • 局專項檢查組到廣州動物園督導檢查垃圾分類工作
    12月9日,局專項檢查組到廣州動物園督導檢查垃圾分類工作。在聽取工作情況報告,查閱相關資料臺帳,現場查看辦公樓、動物展館、餐飲經營點等區域垃圾分類工作情況後,檢查組對動物園垃圾分類工作成效給予肯定並強調五點要求:一是要進一步規範臺帳資料,細化分類;二是要提高檢查通報的針對性、實效性;三是要加大培訓和宣傳工作力度,並做好相關資料存檔及信息報送工作;四是要提高園區垃圾的正確投放率;五是要紮實開展垃圾分類督導工作,進一步增加志願者數量。
  • 宋慧:垃圾分類中的人類行為學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因素決定一個人亂不亂丟垃圾?又有哪些因素讓人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宋慧向廣州日報記者介紹了他們的實踐經驗。宋慧去年12月10日,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的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上,我國宣布包括上海、廣州在內的46個重點城市已基本建成了生活垃圾分類系統。
  • 河西街道打造全市首條廚餘垃圾示範路線!在這裡垃圾分類進行完整...
    □半島全媒體記者 曹現梅隨著《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的發布,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很多市民的自覺行為。但具體實施中還是存在著廚餘垃圾混投的現象,這也成為垃圾分類工作的「痛難點」。為破解這一難點,市北區在河西街道打造全市首條廚餘垃圾示範路線,從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到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實現完整閉環。據河西街道城市管理分管主任欒述先介紹,打造的廚餘垃圾示範路線共涉及到7個小區、77棟樓、245個單元,共計4323戶居民,主要是樂天家園、富居園、德馨築家、天怡景園新區等小區。
  • 從人類行為學看垃圾分類
    又有哪些因素讓人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宋慧向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介紹了他們的實踐經驗。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武威、張丹去年12月10日,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的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上,我國宣布包括上海、廣州在內的46個重點城市已基本建成了生活垃圾分類系統。
  • 經濟學人智庫發布隱私報告:美國比中國更認同「用隱私換便利」
    3月20日,經濟學人智庫發布的隱私調研報告顯示:一些以前被普遍認可的看法其實是偏見。比如事實上,「用戶願意用數據隱私交換更好的服務」這一觀點得到更多美國公司高管的認同;又如中國公司對隱私重要性的認同其實超過了美國公司。
  • 國企要聞 | 廣州5個生物質處理設施項目開工 助力垃圾分類處理
    國企要聞 | 廣州5個生物質處理設施項目開工 助力垃圾分類處理 2020-07-02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小夥訓練鸚鵡垃圾分類 網友稱讚聰明、神奇
    花都小夥訓練鸚鵡垃圾分類「現在國家倡導垃圾分類,我就想著人既然能做到,動物興許也可以,所以我就教一下我的小鸚鵡。」31歲的劉先生在花都新華經營一家服裝店,從小喜歡小動物的他去年過完年後就養了一隻鸚鵡,並開始教授鸚鵡各種技能。
  • 胖鯨智庫聯合CARNIVO發布2017約創營銷報告
    上海2017年10月24日電 /美通社/ -- 近日,胖鯨智庫聯合CARNIVO發布《2017 約創營銷報告:如何約出自帶流量的品牌內容》。 《2017 約創營銷報告:如何約出自帶流量的品牌內容》報告中,胖鯨智庫與報告共創者之一Jamo,以及嘉年華團隊一起梳理了約創的方法、規律、實踐、以及寶貴的實踐心得。讀完這份報告,或許你就不再為內容和渠道如何分配預算發愁,不再為流量發愁。
  • 廣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論證
    人民網廣州6月29日電(記者羅艾樺)記者今天從廣州市城管委分類處獲悉,破解垃圾圍城,讓城市「輕」下來,垃圾分類「西村模式」又向前實質性跨出了一大步。在28日舉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論證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如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資司副巡視員趙鵬高、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徐海雲總工程師、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常向陽,現場考察了西村街道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實施情況,聽取了課題匯報,審閱了課題組提交的成果材料,一致認為,該方案對推動我國城市垃圾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破解我國垃圾圍城、開發城市礦山
  • 國內首份小學生壓歲錢調研報告正式發布
    國內首份小學生壓歲錢調研報告正式發布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日前,國內首份全國性《2014年小學生壓歲錢調研報告》在上海發布。  在上海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局、Visa公司支持下,上海心連心社區發展中心與上海金魔方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聯合多名教育專家、金融專家組成的「青少年理財教育研究組」,於2013年11月正式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天津、濟南六個城市,正式啟動了「2014年小學生壓歲錢調研」。
  • 垃圾分類丨整完燒烤後,垃圾怎麼分類?
    垃圾分類丨整完燒烤後,垃圾怎麼分類?但是宵夜產生的垃圾該怎樣分類?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01飲品包裝來源:桐廬國投歡迎關注 浙江女性( ID: zjsfnlhh)歡迎關注 浙江女性( ID: zjsfnlhh)攜手打造網上巾幗家園!長按掃碼,或搜索「浙江女性」、「zjsfnlhh」關注。攜手打造網上巾幗家園!
  • 高屋建瓴,雲端論道——中物超高層調研廣州東西塔
    為探討超高層建築管理的經驗與價值,加強委員單位之間的互動交流,8月21日,超高層建築專業工作組2020年度第1期調研在廣州珠江新城展開。本次調研由中國物業管理協會設施設備技術委員會主辦。細看設施設備管理——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大廈與會委員一行首先調研參觀了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大廈。
  • 垃圾分類工作怎麼做?大鵬新區邀社會各界人士來支招
    >7月2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黎陽 李小輝)7月28日上午,在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王京東、管委會主任雙德會等領導的帶領下,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代表等近20位社會各界人士到大鵬新區調研垃圾分類工作,並圍繞「如何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推進垃圾分類3.0小區建設」等話題進行了一場火熱的「頭腦風暴」。
  • 來看你分類投的垃圾怎麼變成能源
    八月盛夏,驅車進入位於黃埔區北部的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看到的是廣州東部生物質綜合處理廠裡排列整齊的灰色廠房、管道和巨大的罐體,和「長」在半山腰的廣州市第三資源熱力電廠。位於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的廣州東部生物質綜合處理廠,是廣州規模最大的生活垃圾生化處理項目。項目正式投產,標誌著廣州市真正建成全鏈條垃圾處理系統,後端垃圾處理能力與前端垃圾分類基本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