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論證會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論證會
人民網廣州6月29日電(記者羅艾樺)記者今天從廣州市城管委分類處獲悉,破解垃圾圍城,讓城市「輕」下來,垃圾分類「西村模式」又向前實質性跨出了一大步。在28日舉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論證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如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資司副巡視員趙鵬高、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徐海雲總工程師、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常向陽,現場考察了西村街道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實施情況,聽取了課題匯報,審閱了課題組提交的成果材料,一致認為,該方案對推動我國城市垃圾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破解我國垃圾圍城、開發城市礦山、解決資源短缺與環境汙染問題以及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上具有重要意義,建議廣州市重視該課題的研究成果並深入實踐,全面檢驗和繼續完善。
該方案首先研究提出了「政府主導、全民參與、企業運作、社會組織推動」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通過實踐證明具有良好的效果。對推動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及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有積極的作用。
其次,該方案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體系中創新式建立了政府購買服務的機制,建立了街道垃圾分類促進中心,引入市場機制讓專業企業全面統籌街道垃圾分類回收工作,從而形成生活垃圾管理的長效機制,這有助於我國開發城市礦產、構築循環型社會。
該方案同時構建了生活垃圾分類與資源化數據管理系統設計方案,建立起城市垃圾產出點分布數字地圖和垃圾管理資料庫,這有助於城管部門調配運輸車輛和垃圾運輸路線、有助於政府出臺垃圾分類減量補貼政策、有助於城市礦產交易平臺的建立,為落實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全市垃圾分類工作奠定基礎。
該方案還體現了廣州市、荔灣區、西村街三級政府,廣州市分類得環境管理公司和廣大居民,已形成三大主體責任方,他們的良性互動,對於生活垃圾分類具有高度的責任心,保障了生活垃圾分類的實施,發揮了良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專家組最後建議,進一步突出該方案中生活垃圾分類對資源化和無害化的作用;政府應進一步引入企業介入到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並出臺相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據悉,「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一體化解決方案研究——以廣州市西村街道為例」課題,由同濟大學、浙江省長三角循環經濟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廣州市分類得環境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承擔。本次論證會還得到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城市廢棄物處理公眾諮詢監督委員會、廣州城市礦產協會、廣州市垃圾分類促進會、廣州市荔灣區西村街道辦事處等單位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