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氣中的微生物,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外星生命嗎?

2021-01-09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非洲上空的國際空間站看到的雲層,攝於2017年。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如果你感到孤單的話,別難過。在你頭頂幾萬英尺的高空,漂浮著無數微小的生物,它們正陪伴著你。

隨著科學家對這些高空漂浮的生物的了解越來越多,以及逐漸弄清楚它們跟地球表面的相互作用之後,科學家們開始懷疑,這樣的生命或許也存在於金星大氣或其他外星球大氣中的猜想,究竟是否合理。

大衛·史密斯是NASA在加州的埃姆斯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員,專門研究大氣生命。12月14日,在美國地球物理協會年度秋季會議的一次虛擬圓桌討論會中,史密斯說:「我們用NASA的飛機和氣球進行採樣,不管是在哪裡採樣,我們都可以在樣本中發現微生物的生命特徵。」

到目前為止,地球大氣中的生命似乎都是微生物,並且好像都是巧合,且與地球表面的生命息息相關,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當地球大氣與地面接觸時,這些微小但強壯的生物被揚起,然後經過一系列過程,被帶進大氣層的下層。

「基於我們已經知道的信息,這些微生物只是大氣層中的過客。」羅格斯大學的微生物學博士候選人凱文·狄龍在討論中說道,「大氣層對於微生物來說,就像高速公路一樣,微生物在大氣中自由漂浮,有時還可以躲進雲層搭便車。」

微生物最終會落在兩個大氣層中。埃姆斯研究中心的研究科學家黛安娜·金特裡在討論中說,在對流層低層,微生物很大程度上面臨著被「風乾」的危險。這時候,雲層就可以體現出它的優勢。

「如果被風揚起,懸浮在大氣中的話,微生物可能會很快流失所有水分。」金特裡說,「因此,較低的雲層具有明顯優勢——它們就好比微生物的流動補水站。當微生物在大氣中漂浮時,雲層可以幫助它們保持溼潤。」在對流層中,有些微生物甚至可以正常生存。

圖中顯示了十多年來全球雲層的分布,由NASA的Aqua衛星拍攝。

與此同時,在更上層的平流層,環境更加惡劣,微生物需要面對更乾燥、甚至酸性更高的環境。在這裡,微生物通常會蜷縮起來,進入休眠狀態,等到回到地球表面的時候再甦醒過來。當然,有的微生物會在這裡死去,有的在被捲入大氣層之前已經死去。

到目前為止,即便是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僅僅是為了生存,大氣微生物已經用盡了力氣。史密斯說:「事實上,我們剛剛才開始了解微生物從地球表面進入大氣層的這個過程。它們能在大氣中漂浮多長時間、漂浮期間它們會不會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或者生長和繁殖等,對於這些問題,我們仍然沒有答案。研究地球的大氣層,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是,就好比海底熱液生物群落的發現,讓宇宙生物學家不由得開始猜想,在冰凍衛星的深處是否也蘊藏著生命一樣,如今科學家也開始猜想,地球上的極端大氣生命是否可以作為一個模板,用來確定太陽系的其他地方是否也有類似的生命存在。

太陽系中的生命

當然,地球大氣中的生命已經面臨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而在地球之外,它們更是只能在大氣層中繁衍。

一個關鍵約束條件是,儘管我們已經充分了解地球表面是微生物生存的天堂,但是太陽系中其他行星的表面環境對已知的生命形式十分不友好。哪怕在遙遠的過去,這些地方可能適宜生命居住,但現在則不然。例如,在金星上,一個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地方是金星的大氣層。有些科學家認為,金星上的環境既炎熱又酸性高,但是在48公裡到60公裡的高空,那裡的液滴可以作為潛在生命的避風港。

這種殘酷的條件也意味著,在金星這樣的星球上,任何生命形式一輩子都只能生活在大氣層中,而不像地球上的微生物,只是去大氣層遊走一番。這樣的「一輩子」意味著科學家們必須弄清楚一些問題,比如說,微生物漂浮在大氣中時是否可以繁殖。

金特裡指出,重力也會不斷地將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拖曳出舒適的大氣層。她說:「大氣層中的生命面臨的一個獨特挑戰是,因為它們在空氣中漂浮著,所以在重力的影響下,總會有生命不斷流失。任何生命如果想要在大氣環境中長期存在,它就必須得能夠快速地繁殖,以彌補損失的生命。」

接下來,還有水的問題。地球上的雲層很特殊:它們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主要由水蒸氣構成的現代大氣雲層,因此科學家也更有希望在這裡尋找到生命。然而,金星上的雲層主要由硫酸構成。火星則被濃濃的二氧化碳籠罩著。海王星的衛星海衛一上的雲層都是氮氣。雖然這些都十分神秘,但沒有水也確實是一個難題。

金特裡說:「宇宙生物學的一個重要主題是『哪裡有水,就去哪裡』,因為已知的類似地球的生命,都離不開水。又因為其他雲層都不是以水為主的雲層,所以令我們感興趣的地方也跟以水為主的雲層不太一樣。」

太陽系之外

就好比地球是研究太陽系內其他星球的參考模板一樣,太陽系內的其他鄰居星球,也為我們研究其他恆星系統提供了參考原型。相比於先進的太空飛行器所能抵達的太陽系內行星,系外行星則隱藏在各自恆星的光芒之內。

事實也證明,即便是在地球上,尋找大氣中的生命也不容易。史密斯說:「每次我們穿過雲層,收集雲水樣本時,我們都可以從中找到強烈的地球生命跡象。然而,我們就是無法遠程觀測到這些生命跡象。我們知道雲層中存在生命,但我們沒有足夠敏感的儀器,可以去檢測其中的生命跡象,除非收集實際的雲水樣本。」

所以,不要期待科學家們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宣布,他們在其他星球的大氣層中發現了生命跡象。

馬裡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行星科學家諾姆·伊森博格說:「證明系外行星上有生命存在,極其困難。」

但是,伊森博格補充說,這並不能阻止我們去猜想,有外星生命的存在。

「如果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那麼,其他和金星類似的星球上也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伊森博格說,「如果地球上有生命,那麼,其他和地球類似的星球上也可能會有生命存在。」(勻琳)

相關焦點

  • 地球大氣中的微生物,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外星生命嗎
    12 月 14 日,在美國地球物理協會年度秋季會議的一次虛擬圓桌討論會中,史密斯說:「我們用 NASA 的飛機和氣球進行採樣,不管是在哪裡採樣,我們都可以在樣本中發現微生物的生命特徵。」到目前為止,地球大氣中的生命似乎都是微生物,並且好像都是巧合,且與地球表面的生命息息相關,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
  • 地球的大氣中充滿了微生物。他們能幫助我們在其他世界找到生活嗎?
    戴維·史密斯(David Smith)在加利福尼亞州NASA的艾姆斯研究中心研究大氣中的生命時說:「我們的確是人類在頭頂上方的大氣層下面的底層居民,我們真的不知道地球的生物圈邊界在極端高度停在哪裡。」於12月14日在本月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年度秋季會議上舉行的圓桌會議上說。「在我們使用NASA飛機和氣球採樣的幾乎任何地方,我們都能發現微生物生命的特徵。」
  • 火星和地球差不多,但地球的生命,能否幫助我們,找到火星生命?
    在人類尋找宇宙其它星球生命的過程中,有一個地方看起來總是很有希望,它就是離我們比較近的火星。火星和地球一樣是一顆巖石行星,圍繞著同一顆恆星太陽運行,距離行星上可能存在水的地方很遠。然而火星是一片貧瘠的荒地,數十億年前火星表面上曾經有過的任何水都早已不復存在,而火星大氣則是曾經可能更厚的屏障。但或者在過去可能存在生命嗎?
  • 外星生命或與地球極端環境微生物相似
    科學家認為尋找外星人的關鍵在於對地球生命的研究,尤其是那些處於極端環境中的生物。具有智慧的外星人可能距離我們非常遙遠而無法聯繫,但一些低級的外星生物被認為是非常有可能存在於我們附近,並有望被人類所發現,目前太陽系中就有這樣的天體存在,比如木衛二、火星等。
  • 人類會在2020年找到外星智慧生命嗎?科學家:不太可能
    但系外行星的發現帶來了一種新的可能性,Michaud說:「在某些情況下,天文學家現在已經可以在系外行星大氣中尋找生命存在的化學證據。可以想像,在我們發現技術文明的跡象之前,我們會先發現簡單的生命形式。」
  • 微生物生命可以存在於太陽系的七個地方
    搜尋外星生命研究所(SETI)的高級天文學家Seth Shostak懷疑,我們系統中可能存在至少最可能存在微生物生命的地方。「我們的系統中至少有七個這樣的地方。可以存在微生物生命的七個地方 他們幾乎都離我們不遠。Shostak與未來派門戶網站分享道。他還認為,在找到外星生物之前,我們更有可能發現這種微生物。你能猜出我們在談論哪個地方?
  • 地外生命或已遍布宇宙!天文學家找到線索,地球生物或來自外星
    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自從人類產生了關於外星生命的想法之後,這個問題一直都困擾著人類。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前蘇聯和美國作為兩個超級大國率先開始探索地外生命,到目前為止已經將近70年了,仍未發現外星生命的存在,難道外星生命真的不存在嗎?想必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但依然有少部分人堅持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
  • 金星硫酸雲中發現磷化氫,是否代表找到外星生命?
    在過去幾十年的外星探索中,天文學家希望通過「生物籤名(生命產生的化學物質)」和「技術籤名(無線電之類)」來尋找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在金星上發現磷化氫是否代表人類找到外星生命的證據?只能說有可能,但它還不等同於發現外星生命。
  • 外星生命——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少得多
    #宇宙中複雜的外星生命在哪裡?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科學家們很可能不會在那些被有毒氣體燻得焦頭爛額的行星上找到外星人,這項研究極大地減少了科學家們能夠幸運地找到外星人的世界的數量。過去,研究人員根據行星與其恆星之間的距離來定義「宜居帶」;像地球這樣的行星,軌道距離適中,溫度適宜,液態水可以在行星表面存在,這樣的行星被認為是「宜居」的。但研究人員說,雖然這一定義適用於基本的單細胞微生物,但不適用於複雜的生物,比如從海綿到人類的動物 。
  • 想在金星上找到生命嗎?新研究表明檢查大氣中的孢子
    「微生物的生命不會永久地停留在那裡,但是它可以被轉移並停留一兩個星期,然後再次下降。」研究人員確定,在金星的天空中,生命可能需要躲在雲滴中。但是,這種雲滴不斷地融合併生長,最終變得足夠大,它們從大氣層中掉了下來。而且儘管這種暴跌對地球上的空氣傳播微生物來說很少是一個問題,但它可能對金星生命造成致命的傷害。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生命世界」,或顛覆我們對外星生命的認知
    外星球,存在生命嗎?從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太陽系內暫時只發現我們地球存在生命,在外星球暫時還沒發現外星生命,難道我們地球是唯一的生命星球嗎?雖然還沒找到外星生命的跡象,但很多研究表明,在宇宙中,還是存在不少可能適宜孕育生命的星球。
  • 微生物可在100%氫氣環境中生存!科學家:尋找外星生命更容易了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發現的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只有地球,即使現在科學技術已經已經讓我們找到了3976顆系外行星,但系外行星離地球太遙遠了。目前僅憑天文望遠鏡還無法對它們進行更直接的觀測,仍然無法確定哪個系外行星是存在生命的宜居行星。
  • 浩渺的宇宙中,我們有多大的可能找到高等生命?
    「宜居區域」中的星球數量可能會因有毒大氣而減半新發現強調一種在我們尋找複雜的外星生命中,嶄新且關鍵的變量。在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展開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者認為,之前估計的的可以支持複雜生命生存的星球數可能明顯過高了。
  • 美媒:地球是宇宙生命大贏家 外星生命或已滅絕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22日發表題為《研究:人類沒有發現外星生命可能是因為它們都死了》的文章稱,很快,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就會令我們得以窺見遙遠天宇那些史無前例的奇妙景象。我們將機器人送上了火星,以尋找這顆紅色星球遠古宜居的蹤跡。我們的射電望遠鏡對準了神秘的星球,以傾聽那些喧囂嘈雜的來自外星文明的聲音。然而儘管如此,我們連個外星微生物的影子都沒找到。
  • 重新定義生命?理論物理學家如何幫助發現外星生命
    在美國科學家們傾向於尋找與地球上的生命有某種相似之處的生命跡象。但是,遵循這種對生命的狹隘定義可能是我們還沒有找到外星人的原因。我們真的是獨自在宇宙中,還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在尋找什麼?一些研究人員說,如果科學家們能找到一個不那麼「以地球為中心」的生命定義,那麼找到外星人可能會有更好的運氣。換句話說,科學家需要擴大搜索範圍,以解釋外星生命可能與地球上的生命沒有任何共同之處的可能性。
  • 外星生命或被找到?意料之外星球發現疑似跡象,探測器傳回新照片
    自從我們人類開始探索宇宙以來,就一直希望能夠找到外星生命的跡象,看看我們人類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哪怕只是在外星球發現一些非常原始的微生物,都會顛覆我們的認知,因為這些發現能夠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外星球也可以出現生命起源,不僅僅地球。
  • 英科學家發現地球最古老化石 或有助於證明外星生命存在
    中國日報網3月2日電(孫若男)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3月1日報導,英國科學家在加拿大發現了距今約42億年的化石,據信它是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化石,將有助於幫助科學家了解生命的起源以及探尋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
  • 探索 美媒:地球是宇宙生命大贏家 外星生命或已滅絕
    與之相關的所有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進行中,我們正在一點一點地理清頭緒:在人類所居住的太陽系外,越來越多的星球正在進入我們的視線範圍。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22日發表題為《研究:人類沒有發現外星生命可能是因為它們都死了》的文章稱,很快,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就會令我們得以窺見遙遠天宇那些史無前例的奇妙景象。
  • 科學家猜測:外星生命可能可以在恆星內部中生存
    人類是否是宇宙中唯一智慧生命的問題,目前來看短時間內不會有確定的答案。 不過在1961年,天文學家弗蘭克 德雷克(Frank Drake)提出了一種估計地外文明數量的方法,即著名的德雷克方程式。這個方程式根據不同的變量,確定人類是否有可能找到外星智慧生命(或者被其發現)。
  • 外星生命被找到了?這一意料之外的星球出現證據,科學家瞠目結舌
    科學家們已經使用探測器和望遠鏡尋找「生命特徵」——在我們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和衛星上,尋找間接的生命跡象,例如只有生物才能產生的化合物的痕跡,從而指導我們進一步搜索外星生物存在的直接證據。「根據我們目前對金星的了解,對磷化氫最合理的解釋,儘管聽起來很神奇,這很可能是生命,」麻省理工學院分子天體物理學家和研究合著者克拉拉·蘇薩-席爾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