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發現新紀錄蘭科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

2021-01-09 騰訊網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消息,德宏州林業和草原局科技人員經過連續兩年觀察拍攝,並經過雲南省林科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專家確認,在芒市勐戛鎮海拔1800米~2000米區域,發現蘭科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據悉,此次發現的舌喙蘭屬為德宏州新紀錄屬,之前數次野外調查中均未發現該屬。

美葉舌喙蘭(通訊員供圖)

據介紹,舌喙蘭屬約13種,產喜馬拉雅地區至中國南部;中國產9種,均被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估為易危物種。美葉舌喙蘭在《中國植物志》中未記載,在《Flora of China》(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中僅記載產於雲南,但無確切產地信息。

美葉舌喙蘭(通訊員供圖)

美葉舌喙蘭,多年生草本。植株主5.5~11釐米。塊莖卵球形。莖基部具1枚膜質鞘。葉1~2枚,葉片圓形至卵形,長1.5~3釐米,寬1~2.5釐米,基部心形至圓形,先端尖,正面深綠色,帶紫色網紋,背面暗綠色至紫色。花序長5~9.5釐米,具2~3狹卵形的苞片,花1~4朵,疏生。花白色至紫色,花梗和子房直立,有時稍弓形,長12~20毫米。中萼片卵形,長5~6.5毫米,具3脈,先端尖,側萼片卵狀橢圓形,偏斜,長6~7毫米,具1脈,先端尖。花瓣卵形,略偏斜,長4.5~5毫米,寬約2毫米,具1脈。唇瓣橢圓形至倒卵形,長9~11毫米,寬6~8毫米,邊緣波狀或具小鋸齒,距圓錐形至壺形,長6~8毫米。蕊柱長約2毫米,蕊喙舌狀。生於石灰巖山地林緣。花期7至10月。產雲南,國外分布於緬甸和越南。

相關焦點

  • 美呆!易危物種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在雲南德宏被首次發現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經過連續兩年觀察拍攝,並經過雲南省林科院、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確認,在雲南德宏芒市勐戛鎮海拔1800米~2000米區域,發現蘭科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為德宏州新記錄屬。 美葉舌喙蘭為多年生草本,生於石灰巖山地林緣。
  • 美呆!蘭科舌喙蘭屬植物在雲南德宏被首次發現
    經過連續兩年觀察拍攝,並經過雲南省林科院、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確認,在雲南德宏芒市勐戛鎮海拔1800米~2000米區域,發現蘭科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為德宏州新記錄屬。美葉舌喙蘭為多年生草本,生於石灰巖山地林緣。植株主5.5~11釐米,塊莖卵球形,莖基部具1枚膜質鞘。基部心形至圓形,先端尖,正面深綠色,帶紫色網紋,背面暗綠色至紫色。
  • 雲南德宏首次發現舌喙蘭屬珍稀植物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記者19日從雲南省德宏州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一種分布於德宏芒市海拔1800米至2000米區域的珍稀蘭科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身份日前得到確認。但《中國植物志》中,並未有美葉舌喙蘭的信息;在英文修訂版《Flora of China》中,記載美葉舌喙蘭國內產於雲南,國外分布於緬甸和越南,通常生長在石灰巖山地林緣地帶,花期為每年7月至10月,但無確切產地信息。
  • 美呆!雲南德宏發現蘭科舌喙蘭屬植物
    【美呆!雲南德宏發現蘭科舌喙蘭屬植物】近日,經過連續兩年觀察拍攝,並經過雲南省林科院、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確認,在雲南德宏芒市勐戛鎮海拔1800米~2000米區域,發現蘭科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為德宏州新記錄屬。
  • 雲南德宏首次發現 舌喙蘭屬珍稀植物
    記者19日從雲南省德宏州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一種分布於德宏芒市海拔1800米至2000米區域的珍稀蘭科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身份日前得到確認。據《中國植物志》早期記載,舌喙蘭屬共有13種,主要產於我國西南山地與喜馬拉雅地區,南面分布至泰國;我國共有9種,均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為易危物種。但《中國植物志》中,並未有美葉舌喙蘭的信息;英文修訂版《Flora of China》中記載,美葉舌喙蘭國內產於雲南,國外分布於緬甸和越南,通常生長在石灰巖山地林緣地帶,花期為每年7月至10月,但無確切產地信息。
  • 中藥資源普查發現新屬種——河南發現蘭科植物新屬種分布
    醫藥衛生報訊 記者9月8日獲悉,河南省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鄭州大學工作隊在河南省伏牛山區木札嶺新發現一種腐生蘭科植物在我省的分布,經鑑定為蘭科虎舌蘭屬植物日本虎舌蘭。現版《河南植物志》和其他相關文獻並無該屬種在河南的分布記載
  • 「奮鬥者」號完成萬米深潛試驗;雲南首次發現美葉舌喙蘭丨科技早新聞
    「奮鬥者」號完成萬米深潛試驗;雲南首次發現美葉舌喙蘭丨科技早新聞 2020-11-20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雲南德宏發現天南星科海芋屬新種
    新華網昆明10月12日電(記者 趙珮然)我國科研人員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進行野外考察時,發現天南星科海芋屬新種,命名為「運氣海芋」。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期刊《植物分類》(《Phytotaxa》)上。論文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冰介紹,運氣海芋是狹域分布種,被發現於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主要分布於熱帶季雨林林下、路邊等生境,推測在鄰近的緬甸也有分布。
  • 德宏發現植物新種和中國新記錄種
    德宏發現植物新種和中國新記錄種 2020-11-24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靈石驢友李昌順在靈石發現我國特有的珍稀瀕蘭科植物
    這是首次發現褐花杓蘭在其模式產地之外的新分布,也為太嶽山蘭科植物增添了一個新種。這一新發現充分反映了我市近年來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成績。 褐花杓蘭(Cypripedium smithii)屬蘭科杓蘭屬,為我國特有物種
  • 野生植物保護|雲南:野生蘭科植物的王國
    雲南堪稱野生蘭科植物的王國。西雙版納蘭科植物隸屬於120個屬,其中石斛屬、石豆蘭屬種類比例相對較高。在這裡,有些種類的命名與地名有關,如勐海石豆蘭、勐海隔距蘭、勐海天麻、勐海鳶尾蘭、版納玉鳳花等。西雙版納有4個州級以上自然保護區,2/3的蘭科植物在保護區內有分布。當地少數民族對菩提樹等「神樹」的世代保護,使這些「神樹」成為多種蘭科植物的庇護所。
  • 野生植物保護|保護蘭科植物遺傳多樣性
    中國有記載的蘭科植物有200多屬1700多種,是世界上蘭科植物種類豐富的地區之一,具有從原始到高級的一系列進化群。常見的觀賞蘭科植物種類包括蘭屬、蝴蝶蘭屬、卡特蘭屬、兜蘭屬、杓蘭屬、石斛屬、萬代蘭屬等。82屬的300多種蘭科植物含有多糖類、茋類、酚類、萜類、生物鹼類、黃酮類和甾醇等有效成分,可作藥用。
  • 騰衝新發現兩種鎧蘭屬植物——喜馬拉雅鎧蘭和鎧蘭
    同時,在此次調查中,孫衛邦團隊還意外發現了同屬的鎧蘭(Corybas sinii T. Tang et F.此次發現的這兩種鎧蘭屬植物的種群均為騰衝市首次記錄,為高黎貢山南段山系增添了兩種重要的新紀錄植物物種。
  • 新記錄!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蘭科植物新種
    近日,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內開展巡護工作時發現了保護區原來沒有記錄到的蘭科植物——長鬚闊蕊蘭。此次在保護區內發現長鬚闊蕊蘭,使保護區原記載的蘭科植物增加為59屬186種。 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闊蕊蘭屬為地生草本
  • 東南亞中心本年度第9個植物新種---華麗貝母蘭
    發現了大量植物新種,對該地區野生植物的多樣性研究與保護奠定了良好基礎。植物標本採集緬甸北部是東南亞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現有文獻資料記載緬甸分布的野生蘭科植物150屬800餘種,其中貝母蘭屬植物有40多種。據我們的不完全統計,自2001年至今,在緬甸有超過10個新種和40個新紀錄種的蘭科植物被發表。
  • 德宏發現12個植物新種、8個新記錄物種
    12月26日記者從德宏州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近年來德宏州新發現12個
  • 禁止亂採濫挖 保護蘭科植物遺傳多樣性
    常見的觀賞蘭科植物種類包括蘭屬、蝴蝶蘭屬、卡特蘭屬、兜蘭屬、杓蘭屬、石斛屬、萬代蘭屬等。 82屬的300多種蘭科植物含有多糖類、茋類、酚類、萜類、生物鹼類、黃酮類和甾醇等有效成分,可作藥用。 生境的片斷化與喪失,一方面直接影響到蘭科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繁殖等過程,另一方面危害蘭科植物傳粉昆蟲和菌根共生真菌的生存,間接影響到蘭科植物的傳粉、種子萌發等繁殖過程,極大影響種群更新能力,導致野生蘭科植物資源不斷減少。 蘭科植物與環境高度適應,溫室效應和氣候變化可以影響其生長發育和水分循環過程。
  • 發現丨寧海長街驚現新紀錄植物「密花鳶尾蘭」
    去年春天,寧海長街鎮崖壁上被發現長有一片細小的附生蘭,它們的葉片僅1釐米,每株像微縮的鳶尾。省內植物專家一致認為,這是小葉鳶尾蘭。直到半年後迎來花期,植物專家原先的認定被推翻,但這種被稱為寧波已發現的「花朵最小」的蘭科植物,卻在《中國植物志》上找不到相關描述。
  • 新種亮相!雲南德宏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發現12個植物新種
    12月26日,記者從雲南省德宏州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近年來,德宏州新發現一批植物新種及新記錄物種。在同一地區密集地發現新物種和新紀錄,十分罕見。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加強與各科研院所合作,深入開展保護區植物資源調查,先後發現了瑞麗芭蕉、盈江球蘭、盈江龍竹、鐘花黃精、銅壁關馬兜鈴、德宏葡萄甕、長柱管金牛、盈江管金牛、陀螺果刺籬木、盈江暗羅、盈江樹蘿蔔和紫花黃藥共12個新種。
  • 盈江境內發現番荔枝科又一新種——盈江暗羅
    提示:點擊上方"美麗德宏"↑免費訂閱本刊近日,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植物多樣性與保護研究組與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等單位科研人員聯合在盈江縣考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