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將村級重大事務民主決策程序細分為"五步"

2020-12-05 中國政府網

    今後,村裡如果有造橋修路、制訂村規民約、集體資產承包之類的大事,不再是村幹部說了算,浙江省近日出臺的《關於實施村級重大事務民主決策制度的意見(試行)》,把村級重大事務民主決策程序具體細分為「五步」:民主提案、民主議案、民主表決、公開承諾、監督實施。

    按照《意見》規定,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村莊建設規劃,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的修訂,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集體資金的使用,領取村幹部誤工報酬的人數及標準等涉及村集體和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都必須要分這「五步」走。

    第一步:民主提案

    村裡要辦什麼事情,村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根據《意見》規定,民主提案分集體提案和個人提案兩種,可由村黨組織、村委會、村經濟合作社等村級組織提出,也可由年滿18周歲以上的本村1/10村民(社員)或1/5以上村民(社員)代表聯名提出。考慮到農民文化水平較低的現狀,書面或口頭提案均可。

    【典型案例】去年,紹興縣夏履鎮蓮東村幾個村民在填寫村年度工作計劃和重大項目安排的意見建議徵求表時,提議在村裡建造幾個亭子,作為村民休息和娛樂的場所,在交給村民主聽證會討論後,大家一致叫好,於是決定建造。

    第二步:民主議案

    村黨組織統一受理、審查提案後,通過召開懇談會、民主聽證會、黨員議事會、走訪座談等形式,廣泛徵求黨員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牽頭擬訂初步決策方案,並在村務公開欄上公布,進一步徵求黨員、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由村兩委和村經濟合作社聯席會議研究確定需提交表決的事項,擬定表決方案。

    【典型案例】在溫嶺市松門鎮乃崦村,村兩委經常通過民主懇談會的形式,廣泛聽取村民意見。在今年村莊整治民主懇談會上,村幹部把河道整治、道路硬化拓寬、村莊綠化、亮化工程等一一作了說明,經過在場村民同意後,才付諸實施。

    第三步:民主表決

    擬定的表決方案要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進行表決,形成書面決議。根據具體情況,表決可採用舉手表決或無記名投票等方式進行。

    【典型案例】去年6月,盛產毛竹的天台石樑鎮跡溪村兩委提出要建毛竹市場,在提交村民會議討論時遭到反對,一些村民認為目前外界通往本村的路未修通,辦市場不可行。村兩委聽取村民意見後,調整了思路,作出了「先造路後辦市場」的方案,並在村民會議上通過。

    第四步:公開承諾

    事情決定了就要做,誰來做、怎樣做、什麼時候做好都要讓大家都知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的事項,村兩委負責人要在會上表態,公開作出承諾,列入村幹部創業承諾內容。會議後5日內要確定工作實施方案,並落實責任人。

    【典型案例】在東陽,各村積極落實創業承諾事項,黨員幹部帶頭捐款投勞,群眾廣泛參與,形成了「黨員幹部贏民心、農民群眾得實惠」的良好氛圍。全市各村去年共完成創業承諾1444項,今年已啟動約1000項,在黨員幹部的帶頭下,共籌集社會資金約6000萬元。

    第五步:監督實施

    村兩委要通過村務公開、年中匯報、年底述評等形式,將工作落實情況向村民通報,接受監督和諮詢。村民還要對村幹部進行評議,評議結果與村幹部獎懲掛鈎。

    【典型案例】今年初,武義全縣1.2萬多名村民代表,結合農村年度創業承諾目標,對各個村的村兩委成員一年來的工作業績等情況進行「打分」。4000多名村幹部中,有2%被評為「不稱職」。

相關焦點

  • 浙江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 為政府立「規矩」
    很重要的一個參考標準就是,政府的重大行政決策是否按決策程序「出牌」。昨天下午,省政府領導主持召開《浙江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草案)》立法座談會,進一步聽取各方意見建議,並積極討論規章制定中有關重要問題。   浙江在線杭州6月19日訊(浙江在線見習記者/金林傑 編輯/馬麗紅)如何判斷政府行為合法還是違法?
  • 山東:重大行政決策要過「五關」 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將終身追責
    為了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範重大行政決策行為,提高決策質量和效率,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和國務院《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近日,山東發布《山東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
  • 規範程序 依法決策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的法定程序。  近年來,很多地方政府出臺了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的文件,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 (受權發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  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提高決策質量和效率  第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下稱決策機關)重大行政決策的作出和調整程序,適用本條例。
  • 天津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
    >天津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提高決策質量和效率,明確決策責任,根據《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第二條 市和區人民政府(以下稱決策機關)重大行政決策的作出和調整程序,適用本規定。第三條 重大行政決策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徹到重大行政決策全過程。
  • 中國特色農村民主協商治理機制創新的典型案例分析
    該模式主要表現為:村黨支部改變了過去的大權獨攬領導方式,從包攬控制村中一切事務轉變到全局性的政治、組織、思想領導上來,村黨支部書記通過競選兼任村民代表會議主席並召集村民代表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對村中公共事務中的重大問題討論協商並作出決策,並行使對村民委員會的監督權;村民委員會執行村民代表會議的決定,依法獨立行使管理權。
  • 《江蘇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實施辦法》8月1日起施行
    《江蘇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實施辦法》8月1日起施行將行政權力約束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江蘇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實施辦法》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將於8月1日起施行。文件以省政府規章形式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將行政權力約束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五類決策劃入「重大」範圍《辦法》共十章五十六條,包括總則、決策啟動、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策公布、執行和調整、法律責任、附則。其中,對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範圍、重大行政決策的作出和調整程序、重大行政決策責任追究等方面作了具體規定。
  • ...權在陽光下運行——司法部相關負責人詳解《重大行政決策程序...
    答:近年來,很多地方政府出臺了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的文件,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有一些地方決策尊重客觀規律不夠,聽取群眾意見不充分,違法決策、專斷決策、應及時決策而久拖不決等問題較為突出;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項目因當地群眾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而引發群體性事件,導致項目無法落地或者匆匆下馬。
  • 發揮村級紀檢委員作用,營造良好紀檢監管大環境
    各村(社區)不同程度地存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幹部考核等制度不夠完善的問題。在制度建設上,有些村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及相關制度尚不夠全面、系統,有的缺乏針對性、操作性。有些制度在執行中缺少定期、規範的檢查考核,力度弱。
  • 理解全過程民主的三個維度
    協商貫穿人民民主的全過程。通過充分協商找到最大公約數的社會公共利益,畫出最大同心圓,從而有效解決問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管理國家社會各項事務的民主權利。簡言之,民主協商貫穿人民民主實踐的全過程,或者說,人民民主就是全過程的民主協商。
  • 哪些算是「重大行政決策」尚需釐清
    ■ 社論  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法定,根本上還在於約束不羈的權力。而把「禁行線」劃得更清楚些,一體周知,本身就是一種約束。  據新華社報導,《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已經結束向社會徵求意見。
  • 公眾參與政府決策法治化:好公民要把參與政治作為一種義務
    有效的民主政治正是依靠個人在本地方參與的能力,因為只有在當地,個人才能產生一種對政治事務當家作主的感覺。」公眾參與制度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協商制度,既體現為憲法的實施制度,即「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又能保證公民的參政議政權,「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
  • 黨內民主是黨內政治生活積極健康的重要基礎
    當然,推進黨內民主,解決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中出現的問題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扎紮實實地抓、鍥而不捨地抓。《準則》提出,要堅持和完善黨內民主各項制度,提高黨內民主質量,黨內決策、執行、監督等工作必須執行黨章黨規確定的民主原則和程序,任何黨組織和個人都不得壓制黨內民主、破壞黨內民主。這是發揚黨內民主的總要求,對健全黨內政治生活十分重要。
  •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重大問題上進行協商、在協商過程中合作,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這一政黨制度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囿於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可以廣泛達成決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識,暢通各種利益訴求進入決策程序的渠道,凝聚全社會推動改革發展的智慧和力量。再如,在新興社會群體關係方面。
  • 中飯商學‖領導決策的程序與原則
    一、決策的程序決策程序大致可分為發現問題、確定目標、搜集資料、制定方案、評估和優選方案、貫徹實施、反饋及追蹤檢查等七個過程。這種劃分是相對的,既可簡化步驟,也可具體細分,有的分三大步驟,有的分八個階段,但其邏輯順序和科學要求基本是一致的。
  • 人民觀察: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重大問題上進行協商、在協商過程中合作,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這一政黨制度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囿於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可以廣泛達成決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識,暢通各種利益訴求進入決策程序的渠道,凝聚全社會推動改革發展的智慧和力量。再如,在新興社會群體關係方面。
  • 浙江:高考英語加權賦分系決策嚴重錯誤,責令省教育廳長辭職
    浙江省政府新聞辦12月5日15時召開該省高考英語科目加權賦分情況調查結果新聞發布會,由省政府調查組通報調查結果並答記者問。經調查,此次高考英語科目加權賦分是一起因決策嚴重錯誤造成的重大責任事故,決定免去郭華巍省教育廳黨委書記、委員職務,責令其辭去省教育廳廳長職務。 發布會召開前的現場。
  • 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杭州市人民政府開放式決策程序規定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二○○九年一月二十三日 杭州市人民政府開放式決策程序規定為確保市政府決策基礎的廣泛性、民意表達的直接性、決策民主的有序性,不斷提高行政決策的公開化、民主化、科學化水平,擴大公民有序參與民主政治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及《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杭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的通知》(杭政〔2007〕5號)精神,制定本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