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江河生態面臨從未有過的挑戰,許多歷史悠久的野生魚、珍稀水族,正在數量銳減,甚至徹底消失。本土物種面臨困境,然而另一方面,一種「兇猛到毫不怕人」北美掠食者,卻在我國各大水域悄然出沒...
男子大河邊釣魚,收穫頗豐,有鯽魚、小鯉魚、餐條魚等等。
為了保證這些魚獲的鮮活,這位釣魚人將其放入魚簍,放在岸邊的淺水裡——對於釣魚人來說,釣起來的魚,只要入了魚簍,那就是穩妥的囊中之物...
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剛放下不久,就來了只「偷魚賊」。
連釣魚人的「囊中之物」都敢來偷,這水底的「偷魚賊」也太膽大了,到底是個什麼生物?
長江君剛看到這一幕,也是吃了一驚——畢竟以長江君對我國江河水族的了解,無論是兇猛的黑魚、鯰魚還是蛇類等,都很少有有敢在人類的「眼皮子底下」偷魚的...
這位釣魚人同樣目瞪口呆,隨後他悄悄用抄魚的抄網往水底一撈,竟撈起一「大龜」。
龜殼渾身青苔,被撈起來後瘋狂張牙舞爪——偷魚賊竟是一隻重達四五斤的大龜。
並且,這並不是一般的本土草龜,而是一種原產於北美地區的兇猛掠食者,鱷龜!
其實,長江君一看到是只鱷龜,就瞬間瞭然,這種令人目瞪口呆的「張狂」偷魚行為有了合理解釋——鱷龜是如今淡水中最兇殘的掠食者之一,經過一二十年生長就可以達到上百斤(據說有漁民400斤巨型鱷龜的記錄),它們的咬合力非常的驚人,腳爪極為尖利,捕食效率極高!
並且,鱷龜的背殼非常的厚實堅硬,據說連鱷魚都咬不穿,因此鱷龜在淡水中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天敵,自然就「囂張」無比...
即使在莽荒的亞馬遜叢林,鱷龜也是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
這種北美掠食者,為何在我國一條不起眼的小河裡出沒?
其實,鱷龜入侵我國生態的歷史很久遠,並且範圍之廣,更是超出許多人意料——從東南的廣東、海南,到西南的廣西、雲南,再到長江中下遊的江浙地區,都有它們的身影出沒(甚至在氣溫較低的北方江河裡都不時有人發現有鱷龜),可以說是「到處禍害」當地生態..
而像上面這位釣魚人撈起來的「四五斤大龜」,只能算是鱷龜中的「未成年」,十幾斤甚至幾十斤的鱷龜,都時常有人釣獲、捕獲!
各地都有鱷龜被人釣起、捕獲
毫無疑問,鱷龜是名副其實的「生態殺手」——它們幾乎什麼都吃,從小魚小蝦,到體型比它更大的鯉魚、草魚等都敢攻擊,甚至一些蛇類和小動物,都是它們窺伺的「美食」...
因此,像這種偷食釣魚人魚獲的行為,對於鱷龜來說實在是小兒科...
原產於地球另一端,這些「禍害不小」的兇猛大龜,到底是怎麼出現在我國大面積出現的?
主要是因為人為放生和意外發生的養殖逃逸
——比如前不久,雲南一網友就在江裡釣起一隻50斤的巨型鱷龜——不曉得是什麼人,竟敢放生這麼大的鱷龜,可以說是一點生態保護意識都沒有!
當然也可能一隻放生的小鱷龜,在江裡瘋狂生長到這麼大,如果是後一種原因,那麼被它吃掉的魚蝦更是難以計數....
不管是什麼原因,鱷龜是一種出現了就很難清除的物種,因此如今在我國各地江河裡都有出沒。
所幸的是,鱷龜即使再兇猛無天敵,但跟所有的龜類一樣,繁殖能力很一般——以我國的本土草龜為例,8年才能成熟產卵,而一年只能產下不到20枚卵。
鱷龜的繁殖能力比本土草龜強上不少,但達到成熟產卵要求,依然需要3-5齡,一年能產50枚卵左右,但孵化的時間極長,需要80-115天...
在我國如今複雜、多變的江河環境下,這種北美掠食者,要想順利繁衍生息,難度也是不小...
(其實這是為什麼如今我國野生的本土草龜、黃河鱉近乎絕跡的原因)
一隻成年鱷龜,在自然水域中一年吃掉上百斤魚蝦並不稀奇,其生態危險性遠超過羅非魚、巴西龜等。
不過,鑑於鱷龜的繁殖習性,人工捕撈,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阻止它們的種群失控。
因此,長江君也是提醒大家,在江河水域垂釣、捕魚或者遊玩時,一旦發現鱷龜的身影,想辦法將其捕獲,是一種有效保護當地生態的做法!
(另外碰到有人放生鱷龜,一定要當場阻止,併科普相關生態知識)
......
(關注我們,隨時了解長江水生物種趣聞,也可聯繫我們爆料投稿,助力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