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實驗的收穫——擺線的發現

2021-01-14 生物谷

伽利略實驗的收穫——擺線的發現

  17世紀是機械和運動的數學具有影響力的時代.也是擺線的時代.當一個圓在一條直線上平穩地滾動時,圓上一個固定點所描出的曲線即為擺線.伽利略(Galileo,1564—1642)是一位對擺線感興趣的傑出人物.他發現了(但沒有證明)有關擺線的兩個重要事實.他發現一個擺線弧的長度是旋轉圓直徑的4倍.他是通過用繩子度量並與旋轉圓的直徑比較後發現這一事實的.在研究擺線弧下方所圍的面積時,他用一塊薄板切下擺線所圍的圖形並稱下重量,然後與同樣薄板的旋轉圓重量相比較,得出前者的面積是後者面積的3倍.他的實驗被證明是精確的.遺憾的是,那時的數學還不能提供對這些發現的證明.

相關焦點

  • 擺線 - 擺線- 專區 - 生物谷
    擺線   擺線是數學中眾多的迷人曲線之一.它是這樣定義的:一個圓沿一直線緩慢地滾動,則圓一固定點所描出的軌跡稱為擺線.   擺線最早可見於公元1501年出版的C·鮑威爾的一本書中.但在17世紀,大批卓越的數學家(如伽利略,帕斯卡,託裡拆利,笛卡兒,費爾馬,伍任,瓦裡斯,惠更斯,約翰·伯努裡
  • 微積分先驅|承前啟後的一代大師伽利略
    他發現了月亮上的山、金星的相位、土星的環、木星的四個衛星、太陽黑子和太陽的自轉以及銀河由無數恆星所組成。他的這些發現開闢了天文學上的新時代。伽利略是開創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他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單擺振動的等時性、拋物體運動規律,並確定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他推翻了亞里斯多德關於「物體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建立了落體定律。
  • 伽利略的那些事兒
    回去後,伽利略便用線懸著銅球做了一個模擬燈擺的實驗,利用自己的脈搏來測定擺的周期,通過多次實驗和計算,伽利略確定了微小擺動的等時性以及擺長對周期的影響。(但根據教堂資料記載,這個燈是在伽利略23歲那年才安裝上的,所以,關於擺的發現,應該是在1602年)。鍾就是根據他發現的這個規律製造出來的。1586年,伽利略發明了浮力天平,並發表了論文《小天平》。
  • 伽利略的思想實驗
    有人說,伽利略當時只用邏輯就推翻了「重物落得比較快」的物理學教條。其實不是。在伽利略的年代,幾乎所有人都相信亞裡斯多德的說法,認為在自由落體的情況下,重的東西會落得比輕的東西快。伽利略使用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駁倒了這個主張︰假想有兩個鐵球,一個12磅,一個22磅。
  • 擺線的歷史故事
    1、擺線歷史,p1
  • 崩壞3:伽利略,會觀星的寫書人才能成為科學大佬?上篇
    他是不折不扣的高智商怪才,他俊朗的外表讓無數小女生為之沉淪,他就是全能而不失風趣的宅男神探——伽利略。他被譽為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他的著作曾啟發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他就是水瓶座的驕傲——伽利略·伽利雷。Hi,大家好,我是smile劉喜脈。
  • 伽利略: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
    1590年的一天,26歲的比薩大學數學教授伽利略邀請比薩的一些學者和大學生來到斜塔下面,他和他的助手登上斜塔,讓一個重一百磅和一個重一磅的鐵球,同時由塔上自由落下,輕的和重的幾乎同時落地。伽利略把實驗重複一次,結果仍然相同。這一實驗動搖了亞里斯多德在物理學領域的統治地位,引起了極大震動。伽利略發現了真理,但卻觸怒了比薩大學裡亞里斯多德學派的信徒,他們攻擊伽利略,並將其趕出了比薩大學。
  • 伽利略的發明與發現
    他幫助創造了現代天文學伽利略把他的新的高倍望遠鏡對準了天空。1610年初,他完成了一系列非凡發現中的第一個。他花了幾個星期觀察木星附近的恆星,因為他們圍繞行星旋轉。他發現了木星的四個衛星,並將其命名為梅第奇星(以他的資助人,強大的美第奇家族),但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為伽利略衛星。
  • 伽利略的新發現
    他們不是來參觀斜塔的,而是來觀摩一場物理實驗的。比薩大學的年輕教授伽利略通過多次試驗發現,不同重量的物體從同一高處下落,只要所受空氣阻力風力等相同那麼速度是相同的會同時落地。他把這稱作自由落體定律。為了使人們接受他的論點,他決定在比薩斜塔上做一次公開的實驗。千百年來人們都認為古希臘思想家亞里斯多德的論點是正確的。亞里斯多德曾在論天一文中寫道,重物要比輕物下落的快。
  • 排名第二: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
    伽利略(1564—1642)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者,是科學史上第一位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家。
  • 「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實驗不是伽利略做的
    但美國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數學系的客座教授凱斯·達維林卻提出一個驚人的理論:伽利略根本就沒有做過那樣的重力實驗!為防誤導,伽利略不做試驗根據課本上的說法,著名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作了一個著名的重力實驗:他從比薩斜塔上同時拋下了兩個同樣大小的球,其中一個球是重金屬球,另外一個則是木製球。
  • 不動手如何證明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
    二、伽利略實驗在1590年,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做自由落體實驗。在相同高度下,他同時扔下兩個重量不同的鉛球,發現兩個球幾乎同時落地。因此推翻了亞里斯多德認為重物會先落地的觀點。他學生維維安尼在1654年發表的《伽利略生平的歷史故事》一書中記載著這次的實驗。但是伽利略本人及其同時代的人都沒有對這場實驗的記載,因此在歷史上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 伽利略的三個著名思想實驗
    伽利略(Galileo)伽利略的第一個著名實驗是他對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關於重物比輕物下落快斷言的駁斥。他想像一塊重的石頭和一個輕的球,用繩子綁在一起,然後從塔上扔下來。
  • 影響世界的重要試驗:伽利略加速度實驗
    伽利略(Galileo)於1564年2月15日出生於義大利比薩(佛羅倫斯公國的一部分),他是義大利偉大的文學家,物理學家和工程師。伽利略被稱為「觀測天文學之父」、「現代物理學之父」、「科學方法之父」、「現代科學之父 」。他所進行的加速度試驗對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4個伽利略的事實,可能沒有在比薩斜塔進行自由落體實驗
    1.伽利略可能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鐵球實驗」1971年8月2日美國太空人在月球表面重現伽利略物體自由下落實驗,伽利略著名的「鐵球實驗」,是他在比薩斜塔上用兩個鐵球進行自由落體的著名實驗,該實驗證明物品的下落速度與重量無關,並否定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
  • 擺線球的面積和體積
    如果將擺線繞底旋轉一周,可以得到一個旋轉體,不妨叫它擺線球。
  • 乾貨:經過99次的失敗嘗試,我終於發現行星擺線減速機的秘密
    行星擺線減速機究竟有著怎樣的優勢?它和行星減速機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差別?它究竟還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經過99次的失敗嘗試,我終於發現了行星擺線減速機的秘密。行星擺線減速機是一種採用行星轉動原理,利用擺線針輪達到減速目的,設計理念十分具有現代化的先進水平,結構也十分新穎。
  • 為了進行重力實驗,伽利略摔壞了多少蘋果?
    科學方法普遍的步驟是:觀察自然現象並提出問題,制定假說來解釋問題,預測結果,設計實驗來驗證假說。如果假說失敗了,就必須重複上述過程,直到我們找到一個有效的假說,使它可以被總結成為自然規律。 如你所見,科學方法,最基本的一點是它嚴謹地解釋自然,而不是基於草率的觀點、意識形態或某些書本上的思想。科學實驗是檢驗我們知識的一個嚴格的考核,考官則是事物的本質。
  • 伽利略沒做比薩斜塔實驗 "兩球同時落地"也並非事實
    大洋網訊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歷史上著名的兩個球同時落地的重力實驗是伽利略在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上做的。現在,絕大多數國家正式發行的課本上也是這麼說的。但美國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數學系的客座教授凱斯·達維林卻提出一個驚人的理論:伽利略根本就沒有做過那樣的重力實驗!
  • 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真實性存疑:科學故事非事實
    新浪科技訊 8月5日消息,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十大科學實驗之一的「自由落體」實驗,在大眾認知裡普遍與伽利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