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的思想實驗

2021-02-08 獨視角

有人說,伽利略當時只用邏輯就推翻了「重物落得比較快」的物理學教條。其實不是。在伽利略的年代,幾乎所有人都相信亞裡斯多德的說法,認為在自由落體的情況下,重的東西會落得比輕的東西快。

伽利略使用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駁倒了這個主張︰

假想有兩個鐵球,一個12磅,一個22磅。把這兩個鐵球一起從高樓放下,根據亞氏物理學,22磅的那個會落得比較快,比較早著陸。

現在考慮另外一個情況,把一條繩子的兩端分別綁在這兩個鐵球上,再從高樓往下扔,這個時候會發生什麼事?

因為「兩個鐵球+繩子」的重量比「22磅鐵球」大,所以它們會以超越原來22磅鐵球單獨落下的落速往下掉,並且比原來的22磅鐵球還早著地。

因為「兩個鐵球」的重量比「繩子」大,所以會變成兩個鐵球「拖著」繩子往下掉,而雖然兩個鐵球的重量比單獨一個22磅鐵球還大,但是因為繩子的拖累,不見得會比原來的22磅鐵球早落地。

因為22磅鐵球的重量比12磅鐵球和繩子都大,所以變成22磅的鐵球「拖著」繩子和小鐵球往下掉,而因為繩子和小鐵球的拖累,它們會比原來的22磅鐵球還要晚落地。

不管是哪一個答案,都有點奇怪,不是嗎?事實上,我們並不覺得把兩個東西綁在一起,它們會因此落得比較快,也不覺得當兩個東西被綁在一起的時候,它們會因此落得比較慢。

在這裡,伽利略的論證可以整理成這樣︰

P1. 重物落得比輕物快(假設)P2. 在前面的例子裡,要麼1,要麼2,要麼3(根據P1)P3. 1、2和3都不對(常識)P4. 並非重物落得比輕物快(P1~P3,歸繆)

這個論證不僅僅使用邏輯而已,還使用了我們的那些關於東西會如何掉落的直覺(支撐在這些直覺背後的是常識和經驗),所以,不能說伽利略光靠邏輯就推翻了亞氏教條。

伽利略使用的這種,不實際做實驗,僅僅依據常識和直覺進行思考得出結論的方法,被叫做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思想實驗只有在信息齊全,使得我們光靠整理它們就能推論出有意義的結論的時候才有用。所以在面對未知世界的經驗科學裡,思想實驗並不是常見的研究方法。

然而,伽利略的例子告訴我們,不管身處什麼領域,我們最好隨時對於自己使用的概念抱持一定程度的警覺和分析性,才不會一錯一千八百年,而且這錯誤還是坐下來好好想想就能發現的那種。而這正是分析哲學家的工作,概念分析。概念分析旨在釐清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概念(例如「知道」、「指涉」),並找出合適的定義。

在這裡,思想實驗可凸顯我們關於概念該如何使用的直覺,在為哲學理論提供基礎或反例上,是很方便的方法。John Searle的中文房間、Hilary Putnam的孿生地球、David Chalmers的殭屍世界以及Frank Jackson的黑白瑪莉,都是使用思想實驗來協助我們釐清自己的概念的好例子。

相關焦點

  • 伽利略的三個著名思想實驗
    伽利略(Galileo)伽利略的第一個著名實驗是他對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關於重物比輕物下落快斷言的駁斥。他想像一塊重的石頭和一個輕的球,用繩子綁在一起,然後從塔上扔下來。
  • 伽利略: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
    伽利略,義大利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敢以懷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自古以來被人們奉為經典的學說。比如亞里斯多德憑藉直覺提出的「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的速度要快些」的觀點。1590年的一天,26歲的比薩大學數學教授伽利略邀請比薩的一些學者和大學生來到斜塔下面,他和他的助手登上斜塔,讓一個重一百磅和一個重一磅的鐵球,同時由塔上自由落下,輕的和重的幾乎同時落地。伽利略把實驗重複一次,結果仍然相同。這一實驗動搖了亞里斯多德在物理學領域的統治地位,引起了極大震動。伽利略發現了真理,但卻觸怒了比薩大學裡亞里斯多德學派的信徒,他們攻擊伽利略,並將其趕出了比薩大學。
  • 排名第二: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
    伽利略(1564—1642)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者,是科學史上第一位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家。
  • 陽明格物致知實踐vs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
    王陽明所處的時代程朱理學是當時唯一的成聖途徑,王陽明在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之前也嘗試了官學程朱理學之路。陽明格竹王陽明在攜妻子回鄉途中,受理學大師婁涼教育,和朋友一起實踐格物致知。王陽明也因為此事認為格物是一個錯誤的方式,後來也創立了自己的獨特的心學思想體系,也就是他自己的成聖途徑。(下一期會對比分析兩種成聖途徑,敬請期待。)伽利略實驗而在西方的比薩斜塔之上伽利略拿了一個質量更重的球與一個質量較輕的球同時放下,以此證明了亞里斯多德一千多年的理論是錯誤的,伽利略也因此開創了實驗學。
  • 伽利略的相對性思想 | 《相對論-少年版》先讀為快
    物理規律的變換不換性是相對論的核心思想。沿著樸素相對論、伽利略相對論經由狹義相對論抵達廣義相對論,這一條綿密的思想河流上有激動人心的關於物理學創造的歷史畫卷。由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所著《相對論-少年版》一書為我們展示了這一畫卷的深刻與動人之處。下文即節選自「伽利略相對論」一章。點擊文末小程序或「閱讀原文」可購買此書(目錄見文末)。
  • 影響世界的重要試驗:伽利略加速度實驗
    伽利略(Galileo)於1564年2月15日出生於義大利比薩(佛羅倫斯公國的一部分),他是義大利偉大的文學家,物理學家和工程師。伽利略被稱為「觀測天文學之父」、「現代物理學之父」、「科學方法之父」、「現代科學之父 」。他所進行的加速度試驗對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物理學中的十大著名思想實驗
    歷史上的許多偉大物理學家,都曾設計過發人深思的思想實驗,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便是其中的代表,這些思想實驗不僅對物理學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更是顛覆了人們對世界對宇宙的認識。這篇文章將從易到難地介紹一下物理學歷史上的幾個著名思想實驗。
  • 為了進行重力實驗,伽利略摔壞了多少蘋果?
    科學方法普遍的步驟是:觀察自然現象並提出問題,制定假說來解釋問題,預測結果,設計實驗來驗證假說。如果假說失敗了,就必須重複上述過程,直到我們找到一個有效的假說,使它可以被總結成為自然規律。 如你所見,科學方法,最基本的一點是它嚴謹地解釋自然,而不是基於草率的觀點、意識形態或某些書本上的思想。科學實驗是檢驗我們知識的一個嚴格的考核,考官則是事物的本質。
  • 市實驗調演05 簡易版伽利略溫度計 方青 (靜態展示)
    簡易版伽利略溫度計 方青一、基本信息
  • 思想、邏輯、數學、實驗是人類科學進步的四大基石
    人靠智慧,也可說是靠思想。人類每一次思想認識提升,藉助科學,都會帶來人類文明的飛躍。思想變革造成科技變革,科技變革帶來文明提升。因而,可以說,科技是人類進步的決定力量。但科技進步是靠什麼來推動的呢?推動人類科學進步的四大基石是思想、邏輯、數學、實驗。
  • 物理學中的十大著名思想實驗
    歷史上的許多偉大物理學家,都曾設計過發人深思的思想實驗,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便是其中的代表,這些思想實驗不僅對物理學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更是顛覆了人們對世界對宇宙的認識。這篇文章將從易到難地介紹一下物理學歷史上的幾個著名思想實驗。慣性原理自從亞里斯多德時代以來,人們一直以為力是運動的原因,沒有力的作用物體的運動都會靜止。
  • 帶你認識伽利略的落體實驗,原來比薩斜塔一直是謠傳
    然後他一遍一遍用不同的銅球在斜面上滾下,測量它們滾下的時間,大概做了上百次實驗,伽利略把計算結果拿出來一看,激動極了,因為實驗結果非常的明顯,不同的小球下落的快慢相同。但這是斜面運動,不是落體運動,這樣的結果靠譜嗎?
  • 「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實驗不是伽利略做的
    但美國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數學系的客座教授凱斯·達維林卻提出一個驚人的理論:伽利略根本就沒有做過那樣的重力實驗!為防誤導,伽利略不做試驗根據課本上的說法,著名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作了一個著名的重力實驗:他從比薩斜塔上同時拋下了兩個同樣大小的球,其中一個球是重金屬球,另外一個則是木製球。
  • 伽利略實驗的收穫——擺線的發現
    伽利略實驗的收穫——擺線的發現   17世紀是機械和運動的數學具有影響力的時代.也是擺線的時代.當一個圓在一條直線上平穩地滾動時,圓上一個固定點所描出的曲線即為擺線.伽利略(Galileo,1564—1642)是一位對擺線感興趣的傑出人物.他發現了(但沒有證明
  • 伽利略著名的引力實驗即使對單個原子也能保持
    VCHAL / ISTOCK / GETTY IMAGES PLUS根據傳說,伽利略號從比薩斜塔上放下了重物,表明重力導致不同質量的物體以相同的加速度墜落。近年來,研究人員採用了義大利科學家可能從未想過的方式複製該測試,方法是拋原子。一項新的研究描述了迄今為止最敏感的原子掉落測試,並顯示了伽利略的引力實驗仍然有效—即使對於單個原子也是如此。
  • 三個重要因素:物理思想的開放、物理方法改變和先進的實驗儀器
    伽利略把這些發現,記錄在他出版的《星界信使》之中。 1632年,伽利略出版了他的偉大著作《關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對哥白尼學說做了理論論證。這部著作對於宣傳哥白尼學說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同時也遭到羅馬教廷的警告,後來伽利略被羅馬教廷判為在家終身監禁。 1979年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提出為伽利略恢復名譽。
  • 不動手如何證明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
    二、伽利略實驗在1590年,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做自由落體實驗。在相同高度下,他同時扔下兩個重量不同的鉛球,發現兩個球幾乎同時落地。因此推翻了亞里斯多德認為重物會先落地的觀點。他學生維維安尼在1654年發表的《伽利略生平的歷史故事》一書中記載著這次的實驗。但是伽利略本人及其同時代的人都沒有對這場實驗的記載,因此在歷史上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 伽利略與演繹思維
    伽利略與演繹思維嚴密、準確、透徹的演繹思維往往可以導致驚人的結果。下面我們再舉一個例子:關於物體從高空下落的運動,亞里斯多德曾斷言:「快慢與其重量成正比」,這就是說,重的要比輕的落得快些。這個錯誤的論斷延續了1800多年,直到義大利比薩大學的青年教師伽利略,才得到糾正。伽利略認為:在真空中,輕重物體應同時落地。
  • 日本學者:伽利略沒在比薩斜塔做自由落體實驗
    四百年前,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更讓這座斜塔聲名遠播。數百年來,人們一直把這作為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從來沒人懷疑過這個事實。但不久前,一位日本科學史研究家市場泰男對此提出了質疑,他認為:伽利略根本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自由落體的實驗。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實驗?
  • 思維模型04 - Thought Experiment | 思想實驗
    而這個帶入的方法,就是思想實驗在產品經理生活中的應用。什麼是思想實驗?而思想實驗的優勢,就是能夠在腦海中創造一個合適的空間,然後通過邏輯和想像進行探究。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思想實驗,例如薛丁格的貓,伽利略的重力實驗,電車難題,愛因斯坦的光線,猴子和印表機等等。很多思想實驗對於不了解特定領域的人也能通過這個過程建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