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格物致知實踐vs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

2020-12-03 深藍山水

王陽明所處的時代程朱理學是當時唯一的成聖途徑,王陽明在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之前也嘗試了官學程朱理學之路。

陽明格竹

王陽明在攜妻子回鄉途中,受理學大師婁涼教育,和朋友一起實踐格物致知。至今仍被人常常談論的陽明格竹的故事就流傳至今了。理學的格物致知方法沒有具體的實施方式,王陽明自然沒有成功。王陽明也因為此事認為格物是一個錯誤的方式,後來也創立了自己的獨特的心學思想體系,也就是他自己的成聖途徑。(下一期會對比分析兩種成聖途徑,敬請期待。)

伽利略實驗

而在西方的比薩斜塔之上伽利略拿了一個質量更重的球與一個質量較輕的球同時放下,以此證明了亞里斯多德一千多年的理論是錯誤的,伽利略也因此開創了實驗學。

對比

東方哲學尋求的內學的學問,核心講究一個悟。西方哲學講究外學,核心講究一個做。

王陽明的格物是不可重複的,每個人面對一樣事物的發展都能有自己獨特的領悟。我們先輩講究的悟道精髓就是在這和不可重複性,通過一個事物,得出自己對萬世萬物的領悟。

伽利略的實驗換了一個人來實驗其結果是一樣的,是具有可重複性的。他們追求的是什麼呢,重點是事實。

王陽明和伽利略所做的時期和方法並沒有誰優誰劣之說,都是追求事物的真理,就好比包子與漢堡區別一樣。都是令人喜歡的美食,麵食,追求方法不一樣,形成本質相同,表現形式不同的美味。

從繼承傳承的角度來看,兩種認知事物發展的方法應當相結合,找到平衡,思想探究與事實真理之間的平衡。

文章開篇也說了,下一期小編給大家帶來陽明心學成聖途徑與程朱理學成聖途徑的區別。

相關焦點

  • 日本學者:伽利略沒在比薩斜塔做自由落體實驗
    四百年前,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更讓這座斜塔聲名遠播。數百年來,人們一直把這作為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從來沒人懷疑過這個事實。但不久前,一位日本科學史研究家市場泰男對此提出了質疑,他認為:伽利略根本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自由落體的實驗。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實驗?
  • 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真實性存疑:科學故事非事實
    、比薩斜塔這些關鍵詞捆綁在一起。向未來》中,科研科普專家曹則賢卻提出了讓一眾網友吃驚的疑問:「比薩斜塔實驗真的存在?從科學角度看,真的可以說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此語一出,現場觀眾和網友紛紛做吃瓜群眾狀:「難道我讀了個假課本?」
  • 揭秘「比薩斜塔實驗」,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比薩斜塔實驗」,這個聞名世界的實驗,也因為它的盛名,讓被譽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比薩斜塔再次收穫一大批「鐵粉」,每天來此參觀的遊客數不勝數!然而,這個實驗已有足夠多的記載和證據來推翻它的存在,因此,基本可以宣告,這個實驗是假的!非史實的!接下來,我們看看,具體怎麼回事!「比薩斜塔實驗」講述的是著名物理界大佬伽利略,曾在著名建築比薩斜塔上做過的一個著名的實驗,從而證明了一個著名的定則,留下了著名的影響!
  • 比薩斜塔的故事是假的?近代物理學啟蒙人——伽利略
    可能很多人知道比薩斜塔是因為中學課本上的那個故事——《兩個鐵球同時落地》:話說在1590年,伽利略在認真研究了亞里斯多德的「物體落下的速度和它的質量成正比」這個觀點後產生了質疑。於是他就帶領自己的學生做了個實驗,登上了比薩斜塔的頂層,讓手中兩個質量不等的鐵球同時從塔頂垂直自由落下,結果他的學生不幸被鐵球砸死了。
  • 伽利略沒做比薩斜塔實驗 "兩球同時落地"也並非事實
    大洋網訊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歷史上著名的兩個球同時落地的重力實驗是伽利略在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上做的。現在,絕大多數國家正式發行的課本上也是這麼說的。但美國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數學系的客座教授凱斯·達維林卻提出一個驚人的理論:伽利略根本就沒有做過那樣的重力實驗!
  • 子彈說 | 不靠譜的名人故事(五)伽利略與比薩斜塔
    這個青史留名的故事最大的貢獻並非伽利略的試驗成果,而是讓我們都知道了比薩斜塔,從此比薩斜塔成為了全世界最著名的景點之一,無數遊客慕名而來。根據維瓦尼的記述,伽利略在比薩擔任教授時(大約25歲),特地召集了比薩大學的所有教授和學生,請他們來觀摩斜塔實驗。
  •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扔過鐵球嗎
    例如,1586 年,荷蘭人斯梯芬在他的一本關於力學的書中寫道:「反對亞裡土多德的實驗是這樣的:讓我們拿兩隻鉛球,其中一隻比另一隻重十倍,把它們從30英尺的高度同時丟下來,落在一塊木板或者什麼可以發出清晰響聲的東西上面,那麼,我們會看出輕鉛球並不需要比重鉛球十倍的時間,而是同時落到地板上,因此它們發出的聲音聽上去就像一個聲音一樣。」這一記載比伽利略當比薩大學教授還早了三年。
  • 不動手如何證明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
    二、伽利略實驗在1590年,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做自由落體實驗。在相同高度下,他同時扔下兩個重量不同的鉛球,發現兩個球幾乎同時落地。因此推翻了亞里斯多德認為重物會先落地的觀點。他學生維維安尼在1654年發表的《伽利略生平的歷史故事》一書中記載著這次的實驗。但是伽利略本人及其同時代的人都沒有對這場實驗的記載,因此在歷史上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 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蹟廣場上。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於1153年—14世紀)、鐘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建造於1278年—15世紀),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
  • 4個伽利略的事實,可能沒有在比薩斜塔進行自由落體實驗
    1.伽利略可能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鐵球實驗」1971年8月2日美國太空人在月球表面重現伽利略物體自由下落實驗,伽利略著名的「鐵球實驗」,是他在比薩斜塔上用兩個鐵球進行自由落體的著名實驗,該實驗證明物品的下落速度與重量無關,並否定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
  • 伽利略真的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自由落體實驗嗎?
    兩個上榜的實驗則是第八名:加速度斜面實驗,第二名比薩斜塔實驗。這兩個實驗是不是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全都是初中的內容。那你現在回過頭來再來看初中的知識,絕對另有一番風味。先說伽利略其人,伽利略是1564年出生在義大利的比薩,是義大利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我很少把一個人的名頭說全了,但是這位前輩必須說全了,尤其是他在物理學和天文學上的貢獻。等我說完你就知道為啥了。
  •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中國鄭州版比薩斜塔
    在義大利奇蹟廣場上有一座著名的比薩斜塔,身處在比薩大教堂後面,每年都有許多遊客到奇蹟廣場去目睹比薩斜塔的奇特,那麼比薩斜塔為什麼會傾斜呢?下面小編將給大家介紹一下比薩斜塔的許多故事,順便看看我們中國的「比薩斜塔」。
  • 世界上最斜的塔根本不是比薩斜塔,綏中縣一塔斜度是比薩斜塔三倍
    亞里斯多德說,兩個大小不一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一定是重的先著地,但是伽利略卻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實驗向眾人宣告鐵球下落的結果。文章的背景是1590年,伽利略那時候才25歲,已經當了數學教授,他向大家證實了:即使是像亞里斯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也不一定是對的。
  • 把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的自由落體試驗,搬到月球重做,結果……
    但16世紀末,伽利略提出,所有物體,無論其質量如何,它們的重力加速度都是一致的,所以都應以相同的速度下落,最終同時落地——即「自由落體定律」,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從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同時扔下了兩個質量不等的鉛球,用實際的實驗結果反駁了以前的觀點。故事很經典,小學課文都學過,故事也深入人心,但有研究發現,伽利略本人、比薩大學檔案和同時代的其他人都沒有關於這次實驗的的記載。
  • 伽利略真的在比薩斜塔拋過鐵球嗎?真相沒那麼簡單!
    他的這個思想在之後影響了人類兩千多年,直到伽利略提出另一種觀點。,相傳他還為此在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上做了實驗——用大小兩個不同質量的鐵球,同時從比薩斜塔上同一高度拋下,結果果然證明,兩個鐵球是同時著地的。
  • 《義大利遊記》比薩斜塔
    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驗說起,那麼多年了我記得比薩斜塔,都因這個實驗而起。至今仍然不知道這是故事還是實驗,我其實鍾情比薩斜塔。毫無疑問的是,伽利略選擇這座中世紀的古城作為他實驗的場所:一是用以吸引民眾的眼球,這是在向權威亞里斯多德挑戰;二是比薩斜塔的「斜」,一定不同凡響。比薩斜塔適合鐵球墜落時的觀察角度,我大概還惡意地想像,那種斜拉橋狀的古塔,三角形一樣的弧度。
  • 帶你認識伽利略的落體實驗,原來比薩斜塔一直是謠傳
    為了求證這個不可思議的想法,有人說他在比薩斜塔上當著眾人的面,同時放下一大一小兩個鐵球,結果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從而證明了自己的猜測,但實際上這僅僅是個傳聞。儘管如此,比薩斜塔還是成為了名勝古蹟,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都要前往參觀,人們把這座古塔看成了伽利略的紀念碑,真實的故事則是伽利略開始了更為嚴謹和深入的探究。
  • 原子「比薩斜塔實驗」精度創新紀錄
    原標題:原子「比薩斜塔實驗」精度創新紀錄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詹明生和王謹領導的課題組通過設計創新性的冷原子幹涉方案,使微觀粒子弱等效原理檢驗精度達到10-8,從而刷新了此前國際最高檢驗精度10-7。相關成果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
  • 比薩斜塔:自由落體實驗地,比薩城乃至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世界著名的景觀,也是義大利標誌之一。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是奇蹟廣場的三大建築之一。 鐘樓始建於1173年,設計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開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鬆軟而傾斜,1372年完工,塔身傾斜向東南。
  • 比薩斜塔伽利略鐵球落體實驗,亞里斯多德為什麼會犯錯,是他蠢?
    初中時我們學物理老師講到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 從比薩斜塔上同時自由落體兩個重量不等的鐵球,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課堂上老師對亞里斯多德鄙夷的眼光基本上是一般中國人對亞里斯多德的最初印象,亞里斯多德在年少的我們心中基本是反科學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