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沒做比薩斜塔實驗 "兩球同時落地"也並非事實

2020-11-24 搜狐網

  大洋網訊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歷史上著名的兩個球同時落地的重力實驗是伽利略在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上做的。現在,絕大多數國家正式發行的課本上也是這麼說的。但美國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數學系的客座教授凱斯·達維林卻提出一個驚人的理論:伽利略根本就沒有做過那樣的重力實驗!

  為防誤導,伽利略不做試驗

  根據課本上的說法,著名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作了一個著名的重力實驗:他從比薩斜塔上同時拋下了兩個同樣大小的球,其中一個球是重金屬球,另外一個則是木製球。實驗的目的是證明兩個球在地球重力作用下同時著地,從而推翻了亞力士多德的理論。

  據福建日報報導,時至今日,各國的教師們仍然在向他們的學生講述著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著名的重力實驗的情景,但達維林卻指出,這個實驗根本就不是伽利略做的,而是他的一個學生做的。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伽利略曾經從斜塔上同時拋下了兩個球,伽利略是個非常謹慎的人,他不會在公眾面前做這樣的科學演示,因為結果極有可能會誤導缺乏科學常識的群眾。

  達維林指出,伽利略非常清楚地知道,任何物體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都會以同樣的速度從高處下落。同時,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體積相同但重量不同的兩個球同時從高處下落,由於在下落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重量大的物體總是會比重量小的物體先接觸地面。

  伽利略臨去世之前,他的一個學生在比薩斜塔上做了這個著名的重力實驗。但是,實驗的結果卻最終證明,兩個物體的下降速度的確有微小的差別,重量大的物體比重量小的物體落地時間要稍微早一些。得知這一實驗結果後,亞裡斯多德學派的學者奔走相告,慶祝他們的勝利。事實上,這是空氣阻力作用的結果,伽利略心裡清楚這一點,這也是他不公開做實驗的原因,因為他無法消除空氣阻力,而他的學生所做的實驗竟然證明了希臘的亞裡斯多德是「正確」的,這無疑有些諷刺意味。

  伽利略還有更驚人的結論

  伽利略於1564年生於義大利城市比薩,1642年死於佛羅倫斯郊外,世人一直將其視為世界上第一位現代科學家。在他進行的重力研究領域,伽利略作了大量實驗,通過這些實驗他測量了物體從不同高度下落所需要的不同時間,他觀察到,時間越長,物體下落的距離就越大。

  伽利略還在經過詳細精確的觀察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重量小的物體在開始下降時比重量大的物體下降速度快,這一說法引起了後來一些學者的迷惑,他們紛紛對伽利略的學說產生了質疑,像伽利略這樣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怎麼會犯如此愚蠢的錯誤呢?

  但事實上伽利略是對的。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一些科學家再一次進行了那個著名落球重力實驗,這次,他們第一次使用了現代化的高速電影攝影機,而不再僅僅局限於肉眼的觀察。攝影機將物體的下降過程用慢鏡頭一幀一幀地播放出來,結果證明,伽利略的理論是完全正確的。在一開始,重量小的物體的確比重量大的物體下降速度快,但是後來由於空氣阻力的影響,後者的下降速度才趕上了前者。

  科學家仔細研究了前面的幾幀照片後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怎麼回事。原來,負責釋放球的人的雙手的肌肉疲勞程度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著物體的下降速度。當聽到放開物體的信號後,拿著重物的手由於肌肉疲勞,放開重物所需的時間就相對多一些,而拿著比較輕的物體的手則不同,因此放開物體所用的時間也就相對來說少一點。

  達維林教授最後指出,作為一個對科學有著高度負責精神的科學家,伽利略認真記錄下了這一現象,雖然這與他所提出的如果沒有空氣阻力兩個物體將同時落地的理論背道而馳,但是他仍然將這一記錄保留了下來,以供後人參考。伽利略這種對科學負責的精神,值得所有的人學習與讚揚。

相關焦點

  • 日本學者:伽利略沒在比薩斜塔做自由落體實驗
    四百年前,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更讓這座斜塔聲名遠播。數百年來,人們一直把這作為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從來沒人懷疑過這個事實。但不久前,一位日本科學史研究家市場泰男對此提出了質疑,他認為:伽利略根本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自由落體的實驗。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實驗?
  • 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真實性存疑:科學故事非事實
    、比薩斜塔這些關鍵詞捆綁在一起。向未來》中,科研科普專家曹則賢卻提出了讓一眾網友吃驚的疑問:「比薩斜塔實驗真的存在?從科學角度看,真的可以說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此語一出,現場觀眾和網友紛紛做吃瓜群眾狀:「難道我讀了個假課本?」
  • 子彈說 | 不靠譜的名人故事(五)伽利略與比薩斜塔
    這個青史留名的故事最大的貢獻並非伽利略的試驗成果,而是讓我們都知道了比薩斜塔,從此比薩斜塔成為了全世界最著名的景點之一,無數遊客慕名而來。他從塔上扔下了兩個不同重量的球,結果發現了他們同時落地,於是推翻了亞里斯多德體系。
  • 「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實驗不是伽利略做的
    福建日報9月1日報導: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歷史上著名的兩個球同時落地的重力實驗是伽利略在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上做的。現在,絕大多數國家正式發行的課本上也是這麼說的。但美國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數學系的客座教授凱斯·達維林卻提出一個驚人的理論:伽利略根本就沒有做過那樣的重力實驗!為防誤導,伽利略不做試驗根據課本上的說法,著名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作了一個著名的重力實驗:他從比薩斜塔上同時拋下了兩個同樣大小的球,其中一個球是重金屬球,另外一個則是木製球。
  • 比薩斜塔的故事是假的?近代物理學啟蒙人——伽利略
    可能很多人知道比薩斜塔是因為中學課本上的那個故事——《兩個鐵球同時落地》:話說在1590年,伽利略在認真研究了亞里斯多德的「物體落下的速度和它的質量成正比」這個觀點後產生了質疑。於是他就帶領自己的學生做了個實驗,登上了比薩斜塔的頂層,讓手中兩個質量不等的鐵球同時從塔頂垂直自由落下,結果他的學生不幸被鐵球砸死了。
  • 不動手如何證明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
    二、伽利略實驗在1590年,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做自由落體實驗。在相同高度下,他同時扔下兩個重量不同的鉛球,發現兩個球幾乎同時落地。因此推翻了亞里斯多德認為重物會先落地的觀點。他學生維維安尼在1654年發表的《伽利略生平的歷史故事》一書中記載著這次的實驗。但是伽利略本人及其同時代的人都沒有對這場實驗的記載,因此在歷史上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扔過鐵球嗎
    例如,1586 年,荷蘭人斯梯芬在他的一本關於力學的書中寫道:「反對亞裡土多德的實驗是這樣的:讓我們拿兩隻鉛球,其中一隻比另一隻重十倍,把它們從30英尺的高度同時丟下來,落在一塊木板或者什麼可以發出清晰響聲的東西上面,那麼,我們會看出輕鉛球並不需要比重鉛球十倍的時間,而是同時落到地板上,因此它們發出的聲音聽上去就像一個聲音一樣。」這一記載比伽利略當比薩大學教授還早了三年。
  • 陽明格物致知實踐vs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
    伽利略實驗而在西方的比薩斜塔之上伽利略拿了一個質量更重的球與一個質量較輕的球同時放下,以此證明了亞里斯多德一千多年的理論是錯誤的,伽利略也因此開創了實驗學。對比東方哲學尋求的內學的學問,核心講究一個悟。
  • 比薩斜塔
    但是公共事務部比薩斜塔服務局的有關人員,針對蓋裡教授的看法提出了反駁,認為只按數學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比薩斜塔是「一個由多種事實交織成的綜合性問題」。另一些研究者調查發現比薩斜塔塔身曾一度向東傾斜,爾後又轉向南傾斜,他們同樣認為該塔在過去幾百年間斜而不倒,250年後倒與不倒恐怕不能局限於簡單的假設和預測。
  • 揭秘「比薩斜塔實驗」,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然而,這個實驗已有足夠多的記載和證據來推翻它的存在,因此,基本可以宣告,這個實驗是假的!非史實的!接下來,我們看看,具體怎麼回事!「比薩斜塔實驗」講述的是著名物理界大佬伽利略,曾在著名建築比薩斜塔上做過的一個著名的實驗,從而證明了一個著名的定則,留下了著名的影響!
  • 把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的自由落體試驗,搬到月球重做,結果……
    但16世紀末,伽利略提出,所有物體,無論其質量如何,它們的重力加速度都是一致的,所以都應以相同的速度下落,最終同時落地——即「自由落體定律」,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從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同時扔下了兩個質量不等的鉛球,用實際的實驗結果反駁了以前的觀點。故事很經典,小學課文都學過,故事也深入人心,但有研究發現,伽利略本人、比薩大學檔案和同時代的其他人都沒有關於這次實驗的的記載。
  • 帶你認識伽利略的落體實驗,原來比薩斜塔一直是謠傳
    伽利略雖然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的理論,但是它並沒有滿足,作為一個刨根問底的人,他更想知道在沒有阻力的情況下,不同物體的下落速度又是什麼樣的呢?他甚至用一個違背常理的猜想,在沒有阻力的情況下,輕的物體和重的物體會同時落地。
  • 伽利略真的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自由落體實驗嗎?
    兩個上榜的實驗則是第八名:加速度斜面實驗,第二名比薩斜塔實驗。這兩個實驗是不是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全都是初中的內容。那你現在回過頭來再來看初中的知識,絕對另有一番風味。先說伽利略其人,伽利略是1564年出生在義大利的比薩,是義大利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我很少把一個人的名頭說全了,但是這位前輩必須說全了,尤其是他在物理學和天文學上的貢獻。等我說完你就知道為啥了。
  • 4個伽利略的事實,可能沒有在比薩斜塔進行自由落體實驗
    1.伽利略可能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鐵球實驗」1971年8月2日美國太空人在月球表面重現伽利略物體自由下落實驗,伽利略著名的「鐵球實驗」,是他在比薩斜塔上用兩個鐵球進行自由落體的著名實驗,該實驗證明物品的下落速度與重量無關,並否定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
  • 伽利略真的在比薩斜塔拋過鐵球嗎?真相沒那麼簡單!
    伽利略(1564-1642)  1636年,伽利略在一篇論著裡認為,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其下落速度應該是勻速變化的,相傳他還為此在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上做了實驗——用大小兩個不同質量的鐵球,同時從比薩斜塔上同一高度拋下,結果果然證明,兩個鐵球是同時著地的。
  • 還原歷史真相,伽利略真做過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最近幾天,當我在網絡上瞎逛時,我發現了一個令我感到詫異的消息,伽利略沒有做鐵球實驗。不知道各位讀者朋友聽到這則消息時是否和筆者一樣的震驚呢?人教版的小學課本收錄的內容,還會有假?這可是官方的權威。課文講述的是年輕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敢於挑戰權威,並對人人都相信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所謂真理表示懷疑。經過反覆的實驗和驗證,他在人們的嘲笑和懷疑中登上了比薩斜塔,並用實驗驗證了真理。這篇文章讚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他對真理的執著追求。
  • 伽利略上斜塔,牛頓被蘋果砸,這些經典科學史竟然是假的?
    伽利略沒上過比薩斜塔 相信很多人都學過《斜塔上的實驗》這篇課文。 說的是物理學家伽利略,通過在比薩斜塔上扔鐵球做「自由落體實驗」,證明了輕重不同的物體,下落時加速度一致,同時落地,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的錯誤論斷。
  • 世界上最斜的塔根本不是比薩斜塔,綏中縣一塔斜度是比薩斜塔三倍
    還記得小學語文課本裡學過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課文嗎?那時候,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亞里斯多德,並把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不容許更改的真理。亞里斯多德說,兩個大小不一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一定是重的先著地,但是伽利略卻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實驗向眾人宣告鐵球下落的結果。文章的背景是1590年,伽利略那時候才25歲,已經當了數學教授,他向大家證實了:即使是像亞里斯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也不一定是對的。
  • 比薩斜塔伽利略鐵球落體實驗,亞里斯多德為什麼會犯錯,是他蠢?
    初中時我們學物理老師講到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 從比薩斜塔上同時自由落體兩個重量不等的鐵球,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課堂上老師對亞里斯多德鄙夷的眼光基本上是一般中國人對亞里斯多德的最初印象,亞里斯多德在年少的我們心中基本是反科學的代名詞。
  • 著名比薩斜塔傾倒危機,專家多年束手無策,卻被一小男孩實力打臉
    隨後這句話被伽利略質疑,他感覺其中存在著矛盾,意思就是說一個大石頭和一個小石頭同時下落,大石頭就會先落地,小石頭就會後落地。伽利略開始進行研究,他認為物體下落的速度與物體的大小沒有直接的關係,反而是與空氣阻力有較大的關係。隨後他為了證明自己的這一點結論,在比薩斜塔上讓一個100磅的鐵球和一個1磅的鐵球同時下落,在眾目睽睽下,驚人的出現了兩個球同時落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