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大學

2021-01-20 kevinhuang

     

       麻省理工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麻省理工(MIT),坐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大波士頓地區) ,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被譽為"世界理工大學之最"。

麻省理工學院素以世界頂尖的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而享譽世界 ,位列2015-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工程學世界第1、計算機科學世界第2 。麻省理工學院與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同被稱為工程科技界的學術領袖,在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方面,三所學校長期佔據世界大學學術排名、US News最佳研究生院等權威排名的前3名 ;而據相關資料統計,麻省理工還擁有16位圖靈獎(計算機界最高獎)得主 ,僅次於伯克利(20位)和斯坦福(18位)位列世界第三 。

2015-16年度,麻省理工學院位列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一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世界第二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世界第三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五 。截止2015年,先後有8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或學習過,在全球高校中位列第五名 ;另據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統計,麻省理工學院在21世紀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位列世界第八 。另有2位菲爾茲獎(數學界最高獎)得主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過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

麻省理工學院

· 外文名稱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所屬地區

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

· 研究生

6,807 (2014年)

· 本科生

4,512 (2014年)

· 現任校長

Cynthia Barnhart

· 創辦時間

1861年

· 主要院系

工程學院,建築及城市規劃學院,斯隆管理學院

· 創辦者

威廉·巴頓·羅傑斯

 

· 校訓

Mind and Hand(既學會動腦,又學會動手)

· 主要獎項

85位諾貝爾獎,2位菲爾茲獎,16位圖靈獎 5位普立茲獎得主; 2枚奧運金牌,共4枚獎牌

· 吉祥物

河狸(Tim the Beaver)

· 所屬聯盟

美國大學協會

· 簡稱

麻省理工 (MIT)

· 校園面積

168英畝(68公頃,1020畝)

· 類別

私立研究型大學

· 知名校友

本·伯南克,理察·費曼,貝聿銘等

· 官網

http://web.mit.edu/

目錄

1學校簡介

2基本信息

3歷史沿革

4學術地位

5重大研究

6教育與學習

7發展策略

8辦學理念

9校園知識

10院系設置

11大眾文化

12歷任校長

13著名校友/教授

14其他

15大學申請

16費用預算 級別費用 費用($/年)

17MIT計算機科學中心

18重點學科

19專業設置

201、本科入學條件入學條件

21院校排名

22最新動態

學校簡介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MIT)是美國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位於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的劍橋(Cambridge),查爾斯河(Charles River)將其與波士頓的後灣區(Back Bay)隔開。

麻省理工學院的自然及工程科學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其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政治學、語言學也同樣優秀。其林肯實驗室、計算機科學及人工智慧實驗室、媒體實驗室和斯隆管理學院十分著名。有59位諾貝爾獎得主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或工作。

麻省理工學院,是一所男女同校的美國私立大學,位於麻薩諸塞州的坎布裡奇城。MIT的師資質量和水平是公認的。有93位教師任國家工程科學院院士。90位是國家科學院的成員,209位是美國藝術科學研究院的成員,有16名已故或健在的教師榮獲國家科學勳章。依靠這一支傑出的教師隊伍,學校在教學和培育高質量人才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科學研究方面,也處於舉世矚目的地位。


基本信息


MIT依靠其在自然科學、工程學、建築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以及管理學等方面的實力,致力於對學生進行科學和技術知識的教育,通過優秀的教育、研究和公共服務,來為社會做貢獻。這一使命是通過創建者的遠見卓識和後繼者們「識時務者為俊傑」的辦學理念以及理工與人文融通,博學與專精兼取,教學與實驗並重的辦學方針來實現的。麻省理工大學

自由的學術氣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使MIT產生了威廉·肖克利、保羅·塞繆爾森、羅伯特·索洛等眾多的諾貝爾獎得主,也使MIT擁有了最好的管理分院和能源實驗室和林肯實驗室等這樣一些優秀的科研機構。正如現任院長查理斯·M·懷斯特所說,「MIT 是一所雖不排除其它學科,但以科學和工程學為主的研究型大學。我們通過發現自然、社會、經濟和審美領域的基本知識服務於國家和世界;通過與其它人協力合作,用這方面的知識迎接世界的巨大挑戰;通過為有很高天賦的和多樣化的學生群體提供很好的教育,以讓他們深刻地理解科學和工程學,並發展他們的能力、塑造他們的價值觀、激發他們的情感,使他們明智而有創造性地把所學知識應用到人類的進步當中去。我們可以為取得這些成就而自豪,我們也確實是這樣」。

麻省理工大學MIT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地方。學生之所以報考,是因為它除了擁有最好的自然科學分院、工程分院和管理分院外,還擁有一流的建築與規劃分院、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分院;是因為它擁有學生所需要的學位計劃和課程,是因為學生們甚至新生都可以聆聽到諾貝爾獎得主的教誨,是因為學校會給學生無數的良機,讓學生與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共同研究。學生和教授間的關係很親密,在教授與高才生之間培養了一種良好的合作精神。學生們在MIT可以同與他們相似的人——科學和數學方面的佼佼者、傑出的音樂家、運動員、企業家和團體領導者共同生活和學習。MIT能為學生提供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償還的資助。但「MIT並不是只要用功的學生就能念的學校」,它有高度的科學傾向和嚴格的必修科目:所有學生要在一年之內修完微積分和物理,一個學期之內修完生物和化學;二年級時,學生要求在各自不同的學科領域修完3種課程,同時要取得實驗方面的成績;為保證MIT學生能獲得真正有意義的自由科學教育,學校規定每個學生要花8個學期的時間學習人文和社會學科。正因為如此,在第一年,學校為緩解壓力,全面採用了避免失敗的成績考核法。

MIT是一所重視科學、技術和管理的世界一流大學,它在宇宙科學、原子科學、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居美國領先地位,並因與商業界和政府的密切關係而聞名世界。MIT是高強度的、有創造力的和企業家式的。儘管它擁有一流的文藝教育計劃,但不容置疑的是,這些條件都不能當作投考MIT的主要原因,因為畢業生所得到的學位還是理學士,MIT的本質依然在於它的科學技術。

歷史沿革

美國麻省理麻省理工大學歷史工學院的中文譯名早在清朝時便有。英文「State」作為第一級行政區劃時一般翻譯作「州」,但是早期譯法經常譯作「省」,而且海外華人社區直到今天任舊按照習慣把一些「州」稱為「省」。所以雖然麻薩諸塞是「州」,習慣譯法仍將其稱為「麻省」。譯名中的「學院」來自英文「institute」。北美洲的「institute」是指(理工、理學、工學、科技、技術、或專科性的)學校、學院、大學。雖然麻省理工學院的院系規模跟學術環境和當地的其他資深大學無異,但是按照習慣譯法仍舊譯作「學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於1861年由一位著名的自然科學家威廉·巴頓·羅傑斯創立。他希望能夠創建一個自由的學院來適應正快速發展的美國。由於南北戰爭,直到1865年麻省理工學院才迎來了第一批學生。隨後其在自然及工程領域迅速發展。在大蕭條時期,麻省理工學院曾一度被認為會同哈佛大學合併,但在該校學生的抗議之下,被迫取消了這一計劃。1916年麻省理工學院從波士頓遷往劍橋。

學術地位

大學排名

麻省理工大學大學排名麻省理工學院在多個大學排名裡均位列世界前五名。

2015年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中排名第七[2],QS世界大學排名於2013/14最新排名中,將其評為世界第一。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013-14)則將其列為世界第五,但其世界聲譽排名自2011年首次發表以來,都一直將它列作全球第二。除此,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13)將麻省理工評為世界第四。

麻省理工學院有「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的美名。其工程科技多年來被QS世界大學排名及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評為世界第一。除了工學,自然科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及語言學亦為其強項。

以下為其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2012)的全美大學學科排名的名次:

科系/項目

全美排名

科系/項目

全美排名

科系/項目

全美排名

科系/項目

全美排名

研究所總排名

第3

工程總排名

第4

數學總排名

第5

物理總排名

第3

商學院總排名

第4

生物總排名

第2

化學總排名

第1

電腦學總排名

第1

科技總排名

第1

人文科總排名

第5

地科學總排名

第5

經濟總排名

第8

政治學總排名

第7

多媒體排名

第4

語言學

第5

腦/認知科學

第6

信息管理系統

第5

工商生產管理

第1

企業管理

第4

工業系統

第5

生物/醫學工程

第2

電腦工程

第1

電氣工程

第6

機械工程

第1

土木工程

第1

太空科技工程

第1

化學工程

第1

環境工程

第5

核能工程

第1

海洋工程

第4

生化工程

第1

系統工程

第6

應用數學

第2

離散數學

第1

幾何

第1

拓撲數學

第1

數學分析

第3

數理邏輯

第4

統計學

第6

密碼學

第1

材料科學

第1

核能科技

第1

納米科技

第1

人工智慧

第1

基因體學

第1

生物化學

第5

分子生物學

第8

細胞生物學

第2

生物資訊學

第1

免疫學

第4

微生物學

第2

神經科學

第4

電腦程式

第2

電腦系統

第2

電腦理論

第1

個體經濟

第1

總體經濟

第3

國際經濟

第3

財政

第2

金融

第5

物質物理

第2

量子力學

第1

凝聚態物理

第2

核子/粒子物理

第2

分子/原子物理

第1

等離子體

第1

地質學

第2

地球物理學

第2

分析化學

第4

無機化學

第1

物理化學

第3

有機化學

第4

建築學

第1

哲學

第5

創業學

第2

生產運作

第1

 

重大研究

近一個世紀來的發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已經發展成全世界極為重要的高科技知識殿堂及研發基地。因為二戰和冷戰,美國政府在自然及工程科學上大量投資,使得麻省理工學院在這段時間內迅速發展;過去50多年麻省理工也為美國政府製造許多威力極大的高科技武器。20世紀MIT最主要的成就是由傑·弗裡斯特領導的旋風工程,其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能夠實時處理資料的「旋風電腦」,並發明了磁芯存儲器。這為個人電腦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而在1980年代,麻省理工大力幫助美國政府研發B-2幽靈隱形戰略轟炸機,顯示出先進的「精確飽和攻擊」能力。

 

200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以病毒建造電池,2006年度美國高等學府捐贈基金回報排名榜,此次麻省理工學院脫穎而出,以23%的回報率力壓排名第2的耶魯大學,名列全美能力最高的大學捐贈基金。另外,麻省理工也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個有人類感情的機器人Kismet(Kismet)。

2007年1月,一位麻省理工生物系教授發現了一組最新的核糖核酸綱,這對未來基因的組合有偉大的突破。2007年4月,麻省理工電機系的一研究隊發明了不用電池就能使用的筆記本電腦[21],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轟動整個電子市場。2007年5月,麻省理工一組太空科學研究隊發現了宇宙中最熱的行星(攝氏2040℃)

2009年10月23日為配合提升美國經濟及應對金融危機的國策-新能源革命,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一拿到諾貝爾和平獎後親臨麻省理工考察並做了動員演講,再次凸顯麻省理工在美國及世界上引領新技術浪潮的領導地位。

教育與學習

麻省理工大學這裡的學生性格外向開放,思維敏捷活躍。麻省理工學院的最成功之處在於它獨特的教育方法。它「最基本的注意點是研究,即獨立地去探索新問題」。例如,有一門課是這樣進行的:學生們每人得到一個裝滿彈簧、電機等元件的箱子,課程要求簡單明確——自行設計、裝配一臺機器。

麻省理工學院的師生比例為1:7,這樣高的比例在全美的大學裡是少見的。由於學生人數不多,教授們會有足夠的精力來關心學生的作業與發展。

麻省理工大學全世界優秀的學子云集於麻省理工學院,就如他們一位教授說的「就是再優秀都還不夠優秀」。在這裡緊張的理工科學習被譽為「高壓鍋」,新生們第一學期上的課都不給以字母表示的成績,只給打「通過」或「不通過」。這無疑是校方盡力想給學生們緩解點壓力的結果。在「3S」—study(學習)、sleep(睡覺)、social activities(社會活動)中,一般的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只能做到兩個,如果有誰三個都能做到那就是一個「超人」。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必須拿滿360個學分、修八門人文課、通過遊泳100米自由式、寫一篇一萬字的學士論文才能順利畢業。在繁重的學習中,學生們在「夾縫裡求生存」。你會看到在跑步機上有人邊跑邊看,「24小時房間」有著看書、查資料和小憩的人,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讀起書來不管時間,睡起覺來也不管空間。學生入學後學習的刻苦程度也屬罕見。但即便如此,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在入學後四年內的畢業率卻是92%(全美排第三名)。在美國東北部漫長的冬天裡,在枯燥的校園中,在繁重的學業壓力下,一些學生情緒陷入低潮,對學校也是愛恨交加。「我恨這個該死的地方」,據說這是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們最常說的一句話。

發展策略

歷史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育和研究使其處於優先地位,這是源於聯邦政府的巨大投資和其它捐贈,而今,預算壓力和國家重點的轉移使政府對高等教育,尤其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撥款減少,而高等教育的實際成本繼續增長。這些都表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為一所理工科大學已走到另一個歷史性的交叉路口,必須從戰略的角度重新審視教育使命以使她對未來的學生和捐贈者有足夠的吸引力。在對未來社會、科學和大學自身研究的基礎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制定了未來的發展戰略:

1. 吸引最優秀的學生和教師,給他們提供有刺激性的和有效的生活與學習環境。

2. 致力於研究基礎科學,但應在把研究、學習和行動整合成一體的新模式中處於領先地位。

3. 致力於學術、探究和批判精神,並擅長把工業、政府和學術界聯合起來,共同探索、解決世界面臨的主要問題。

4. 繼續保證藝術、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強大計劃。

5. 致力於擴大技術上和管理上的能力,但要考慮到道德和倫理問題。

6. 把服務於國家作為首要的和最重要的原則,但要認識到這需要全球性的參與、合作與競爭。

7. 開拓新的財政來源,增加公民、聯邦政府和商業界對科學、技術、研究和高等教育的理解與支持,吸引私人投資的增加。

8. 辦學理念

1、文理相通--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雖然是一所著名的理工學院,但它並不忽視人文學科的教育。羅傑斯院長在1865年建校之初,為學院規定的宗旨之一便是"提供一般的教育,使其在數學、物理、自然科學、英語和其它現代語言以及心理學和政治學的基礎上,為學生在畢業後能適應任何領域的工作做好準備。沃克院長加強了課程設置中的社會科學內容,康普頓院長通過建立人文學研究室又給了社會科學以新的重要地位。劉易斯報告否定了學院要象醫科和法律學校那樣僅為畢業班開設適應職業要求課程的傳統看法,認為:「技術的和社會的問題如此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以致人文學和社會科學必然成為人的職業所需要的部分」。吉裡安院長也指出「需要在科學與人文學之間創造更好的聯繫,從而能從現代社會的各種問題所形成的障礙中找出一條道路」。

因此MIT於1948年成立了人文學與社會科學分院,後來又增設了政治學系、心理學系和哲學系,分院擁有一批人文學家和社會科學家。人文學系開設歷史、文學、寫作、人類學、音樂等人文課程,人文課是理工各科學生的第二主修課。內森•西林、西裡爾•S•史密斯、威廉•C•格林都是MIT培養出來的著名人文學者。MIT擁有世界上第一流的語言學家(羅曼•雅各布遜、喬姆斯基),在語言研究方面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社會科學方面,MIT也擁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專家學者。國家科學基金會在一篇論述在本世紀社會科學領域中最偉大成就的文章中,曾公布了一批傑出學者的名單,其中有11人為MIT現任或離任的教師。它表明科技與社會科學之間的相互影響已為人們所承認。這種相互影響在MIT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歷來體現的很明顯。格雷院長曾預言:MIT對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人文學科教育的做法,「很有可能對美國的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

以培養工程技術人才為主的MIT,越來越重視文科教育,目的是為了學生畢業後能順利地承擔高級工作。在MIT,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為本科生提供了一種平衡的教育。MIT認為僅發展熟練的技術是不夠的,高等教育應使個體有能力和有效地參與集體文化。因而一種整合的教育計劃仍是MIT本科教育的原則。在MIT,「越少是越多」指導著本科生課程的設置,給予學生基礎知識以幫助他們進行終身的自我教育。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有限的基本概念與專業主題比掌握一堆事實更有助於培養未來的專家。儘管內、外部的壓力要求MIT拓寬課程,但MIT仍強調基本原理,不增加課程量。

2、實用知識教育--趨向於有用目標的動力中獲益

工業社會,學生將從趨向於有用目標的動力中獲益。這種教育價值觀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接受。MIT開設的課程「適於培養機械師、土木工程師、建築師、礦冶工程師和實用化學師」。學院還聘請了一些有創新意識的教授,如埃利奧特、愛德華•C•皮克林,他們帶來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這從學生的評價中也可見端倪:這裡的教學方法對我們學生來說都是新穎的;我們告別了舊的、囫圇吞棗式的學習方法;我們感到老師是通過讓我們與大自然的直接接觸去認識它,而數學、語言和歷史則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社會所要求的知識越來越多,MIT的教育重點也時刻在變,但「有用」始終是MIT的核心。也正是這一價值觀使MIT把重心放在有利於促進科技發展的領域。

3、社會責任感--為社會的利益而發現和應用知識

1873年以前,機械工程一直是MIT的第一專業,之後與土木工程易位。這是因為當時美國有成千上萬英裡的鐵路需要鋪設,還要開鑿隧道、修築橋梁、興建公共設施,這都需要大批訓練有素的工程技術人員。此外,在一戰期間,MIT還廣泛增設專業,MIT為報效祖國辦起了培訓陸軍和海軍飛行員、航空工程、無線電工程師以及其它人員的專業,廣泛開展與戰爭有關的科研工作。一戰後,為尋求資金支持,學校成立了工作合作與科學研究室。根據該室與工業界籤訂的合同規定,由學院派人幫助工業部門解決科研難題。對此,有些教授大為不滿,認為重視實際問題會干擾理論研究,但這種做法還是堅持下來了。而且這個研究室逐漸發展成工業聯絡規劃室和協作辦公室,加強了與工業界的聯繫和相互促進。

1940-1946年,MIT建立了微波雷達研究機構,1951年又建立了林肯實驗室。這與1940年前經濟蕭條時期美國工業發展趨勢也是大有關係的。在冷戰日益加劇之時,國務院就前蘇聯幹擾美國之音一事委託MIT在1950年年內完成一項「特洛伊」研究規劃,這項研究促使MIT於1951年組建了國際研究中心,並於1965年成立了政治學系,這個系的不少研究工作與國家的重大決策有關。1972年,為尋求解決震撼世界的能源危機新途徑,能源實驗室在MIT應運而生,有65位教授和許多研究生參與了這項工作。

劍橋-麻省理工學術交流

麻省理工大學學術至2000年起,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每年各送約30位品學兼優的大三生到對校進行學術交流一整個學年(九個月)。此政策使劍橋學生學習麻省理工世界頂尖的科學技術,相對地讓麻省理工學生學習歐洲歷史悠久的人文氣息。每年約上百名學生申請各校的30位名額,競爭相當激烈。麻省理工也是劍橋大學唯一開放交換學生的姐妹校。

2006年的11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與劍橋大學合作的研究團隊,揭櫫一項名為「靜音噴射機倡議」的計劃,將徹底改造客機的概念設計:未來的客機將不只能更省油,而且還安靜無聲,一解機場附近居民飽受飛機起降噪音折磨之苦。這一「靜音噴射機」可以運送215名乘客,並可能在2030年時加入航空界。這架客機的噪音從機場外聽起來,大約像洗衣機或其他家電的噪音。

校園知識

美國麻省理工麻省理工大學學院佔地168英畝,校園位於查爾斯河(Charles River)靠劍橋市一側,蔓延約1英裡。中央校區由一組互相連通的大樓組成。設計者為建築家維爾斯·波斯維斯(Welles Bosworth)。互相連通的設計是為了方便人們往來與各個院系之間。完成於2005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寬帶無線網絡遍布校園各個角落,共有3500個收訊點(就是出了校外一公裡內,收訊率還是97%以上),是全美無線化做得最好的大學。全校共有60臺高速雷射印表機,不但可以自動印正反兩面,而且列印速度為每分鐘90張;這些高速雷射印表機分部在校園各個角落,學生和教授可以在學校任何一臺電腦列印至任何一臺高速雷射印表機,這對於學習及研究有極大的幫助。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圖書館資源豐富,藏書量高達500萬冊,而圖書館包羅萬象,無論是工程、管理、建築設計、科學等的書籍應有盡有,十分適合學生研究時查閱。MIT於2002年並且實行了開放式課程網頁,當時公布了500門課程(到2006年底,已開放2000門課程),以期建立全球統一的知識庫,讓全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可以透過網際網絡了解各項專業知識內容,以獲得寶貴的資訊,此項計劃獲得全世界各地學者的高度讚揚。麻省理工學院並不以營利為目的,非常清楚告知使用者,可自由運用相關等資源,但不可用來從事商業交易或是納為自有財產,因為這些網絡知識是共享的。

院系設置

· 建築及規劃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 工程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

· 人文藝術及社會科學學院(School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 阿爾弗雷德·P·斯隆管理學院(Alfred P.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 理學院(School of Science)

· 維泰克健康科學技術學院(Whitaker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 麻省理工—霧茲侯海洋學院:海洋學和應用海洋科技與工程聯合項目(MIT-WHOI Joint Program in Oceanography and Applied Oce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大眾文化

鋼鐵人2008年電影《鋼鐵人》在開場五分鐘介紹「鋼鐵人」東尼·史塔克如何在短短三年內從麻省理工畢業、取得雙碩士學位、並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電影裡鋼鐵人也大方讓觀眾看到了他1987年麻省理工的校友戒指。在2013年《鋼鐵人3》電影裡,東尼·史塔克說當年因為有麻省理工的培養,今天他才能成為天才軍事發明家、億萬富翁、花花公子以及大慈善家。

電影《決勝21點》是根據90年代時期麻省理工大學華裔學生馬愷文(Jeff Ma)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主角因學費不足而去賭博,並橫掃賭場的故事。

歷任校長

序號

名字

上任時間

1

威廉·羅傑斯

1862年

2

約翰·丹尼爾·朗克爾

1870年

3

威廉·羅傑斯

1879年

4

弗朗西斯·沃克

1881年

5

詹姆斯·克拉夫茨

1897年

6

亨利·普裡切特

1900年

7

阿瑟·阿莫斯·努瓦斯

1907年

8

理察·麥克勞林

1909年

9

埃利胡·湯姆森

1920年

10

厄內斯特·尼科爾斯

1921年

11

埃利胡·託馬斯

1922年

12

塞繆爾·斯特拉頓

1923年

13

卡爾·康普頓

1930年

14

詹姆斯·基利安

1948年

15

朱利葉斯·斯特拉頓

1959年

16

霍華德·詹森

1966年

17

傑羅姆·魏斯納

1971年

18

保羅·格雷

1980年

19

查爾斯·韋斯特

1990年

20

蘇珊·霍克菲爾德

2004年

21

拉斐爾·萊夫

2012年

展開

著名校友/教授

諾貝爾獎得主

以下只列出大約麻省理工1/4的得主

· 彼得·戴蒙德 - 獲得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1963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士學位

· 奧利弗·威廉姆森 - 獲得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955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士學位

· 阿達·約納特 - 獲得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1970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

· 保羅·克魯格曼 - 獲得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977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博士學位

· 埃克裡·馬斯金 - 獲得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前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

· 喬治·斯穆特 - 獲得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66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雙學士學位(數學和物理);1970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博士學位

· 安德魯·法厄 - 獲得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83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博士學位

· 理察·施羅克 - 獲得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現任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正教授

· 羅伯特·約翰·奧曼 - 獲得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955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純數學博士學位

· 弗朗克·韋爾切克 - 獲得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正教授

· 羅伯特·F·恩格爾 - 獲得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前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

· 羅伯·霍維茲 - 獲得200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68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生物碩士學位;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生物系正教授

· 科菲·安南 - 獲得了2001年諾貝爾和平獎;聯合國秘書長(1997-2006);1972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院碩士學位

· 沃夫岡·凱特利 - 獲得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正教授

· 百瑞·夏普雷斯 - 獲得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前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正教授

· 丹尼爾·麥克法登 - 獲得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前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正教授

· 羅伯特·蒙代爾 - 獲得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956年畢業獲得麻省理工經濟學博士學位

· 崔琦 - 獲得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前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1968-1982年)

· 約翰·福布斯·納什 - 獲得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前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

· 丁肇中 - 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正教授

· 理察·費曼 - 獲得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3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士學位

· 摺疊其他

· 勞倫斯·薩默斯 - 現任美國財政部部長; 哈佛大學的第27任校長;1975年畢業獲得麻省理工經濟學博士學位

· 羅伯特·蒙代爾 - 「歐元之父」;1956年畢業獲得麻省理工經濟學博士學位

· 諾姆·喬姆斯基 - 是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的榮譽退休教授。喬姆斯基的《生成語法》被認為是20世紀理論語言學研究上最偉大的貢獻。

· 巴茲·奧爾德林 - 第二名(在尼爾·阿姆斯壯之後)踏上月球的人而聞名;1962年獲得麻省理工太空工程博士學位

· 本·伯南克 - 現任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197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

· 多伊奇 - 中央情報局前局長;現任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正教授

· 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 以色列前總理;1971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學士;1973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院碩士學位

· 蒂姆·伯納斯-李 - 全球資訊網之父;1994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創立了全球資訊網聯盟

· 卡莉·費奧麗娜 - 前惠普公司執行長;198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院碩士學位

· 郝慰民 -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成員,1983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生物碩士學位

· 貝聿銘 - 世界級建築師;1940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學士學位

· 張忠謀 - 臺灣集成電路製造公司董事長;1952年獲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士學位; 1953年獲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碩士學位

· 曾俊華 - 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

· 馮國經 - 香港利豐集團主席

· 錢學森 - 被譽為「中國太空之父」和「火箭之王」;1936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空氣動力學碩士

· 威廉·休利特 - 惠普公司創始人之、

· 大學申請

申請要求

一、需要參加的考試

We require the SAT Reasoning Test or the ACT Plus Writing with the writing test. We do not prefer one over the other. In addition, we require two SAT Subject Tests: one in math (level 1 or 2), and one in science (physics, chemistry, or biology e/m).

1、SAT1或者ACT或者ielts

2、SAT 2的兩科

二、SAT分數要求

中間的50%的錄取學生(第25和第75百分位數)分數範圍:

SAT1推理測試 -數學[750,800]

SAT1推理測試 -閱讀[680,770]

SAT1推理測驗- 寫作[680,780]

SAT1科目考試- 數學[750,800]

SAT1科目考試- 科學[730,800]

三、雅思或者託福

對於雅思考試,研究生最低要求7.0分

對於託福考試,研究所最低要求為80分

四、SAT2考試科目的選擇

Math Subject Test: Math Level 1 or Math Level 2 choose between

Science Subject Test: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choose one among

A total of two subjects

數學1級或者2級二者選一

物理化學生物學三者任選一

共兩科

五、成績提交最晚期限

Testing must be completed by the November test date for Early Action and by the January test date for Regular Action. These dates change each year and are set by the testing agency.

六、分數的選擇

If you take the same test (SAT, ACT, or an SAT Subject Test) multiple times, we will be using the highest score achieved in each section. For example, if you take the SAT Reasoning Test in 11th grade and score 750 math, 700 critical reading and 650 writing, and then take the SAT again in 12th grade and score 700 math, 650 critical reading and 700 writing, only your best scores from each sitting (i.e. 750 math, 700 critical reading and 700 writing) are used in our admissions calculations.

七、擇生特殊要求

學校聲明英語非母語者可以用託福(TOEFL)成績代替SAT 1(Reasoning Test)或ACT。這對我們中國學生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大部分極具競爭力的的學生都是會參加SAT並得到好成績的。學校要學生至少提供SAT Subject 的兩門考試成績,並且這兩門一定分別與數學和科學有關。學校強烈建議學生參加面試。

八、申請和截止的時間

儘快註冊一個MyMIT帳戶

8月1日:申請開始時間

12月10日:面試截止日期

11月1日:Early Action 的提交截止日期

1月1日:Regular Action 的提交截止日期

1月/2月:儘快填寫Midyear Report(如有)

2月15日:獎學金申請材料遞交截止日期

3月下旬:錄取結果公布,官網頁面原文要求請參照頁面底部

2011秋季錄取

申請人數

17,909

錄取人數

1,742

錄取比例

9.7%

 

Early action 申請人數

6,404

錄取的early action

772

延期到 regular action人數

4,042

延期到 regular action的錄取人數

232

 

Regular action 申請人數

11,505

regular action總申請人數 (包括延期)

15,547

錄取人數(包括延期)

943

候補人數

1,068

 

 

美國公民/永久居民申請人數

13,979

錄取人數

1,595

 

 

錄取的學生中第25%-第75%的成績情況

SAT Reasoning Test - Math(數學)

[740,800]

SAT Reasoning Test - Critical Reading(閱讀)

[680,780]

SAT Reasoning Test - Writing(寫作)

[690,780]

ACT Math

[34,36]

ACT English

[32,35]

ACT Composite(綜合)

[32,35]

SAT Subject Test (即SAT2)- Math

[750,800]

SAT Subject Test - Science

[720,800]

費用及獎學金

碩士研究生費用

費用項目

費用($/年)

碩士學費

19000

碩士總費用

29350

本科費用與獎學金:

學費:

$42,050 /年

國際學生是否可申請need-based獎學金

Yes

食宿:

$12,188/年

申請need-based獎學金是否影響錄取:

No

書本費:

$1,000/年

國際學生獲獎學金人數:

374

整體一年花費:

$55,238/年

國際學生整體獲獎概率:

83.10%

擔保金(萬RMB):

¥34萬

國際學生平均獎學金額度($):

$45,066

國際學生有無獎學金:

Yes

申請獎學金是否必需SAT/ACT成績:

Yes

以統計資料來分析,要申請上MIT的大學部和研究所非常困難。2008年共有13,396人申請(包括約3,500名美國以外的學生)麻省理工學院大學部的1040個名額(錄取率創MIT歷年來最新低)。而MIT的研究生招生則綜合考量申請者包括學術、工作經驗和領導力在內的綜合素質,再加上很多院系優先錄取本科是MIT的申請人,想進入MIT的研究生院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麻省理工學院2006-2007學年的學雜費是$47,100美元。2006-2007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平均領到的獎學金為$27,800美元。MIT在2007年底有99.8億美元的總資產。因為MIT很有錢,家庭年收入低於$75,000美元的學生一律免學費,所以MIT經常被喻為世界上最有錢也最慷慨的大學。、

費用預算級別費用費用($/年)

本科學費 30600;

碩士學費 19000;

本科總費用 40950;

碩士總費用 29350。

以統計資料來分析,要申請上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大學部比研究所難兩三倍。2008年共有13,396人申請(包括約3,500名美國以外的學生)麻省理工學院大學部的1040個名額(錄取率創MIT歷年來最新低)。麻省理工學院2006-2007學年的學雜費是$47,100美元。2006-2007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平均領到的獎學金為$27,800美元。麻省理工學院 MIT在2007年底有99.8億美元的總資產。因為麻省理工學院MIT很有錢,家庭年收入低於$75,000美元的學生一律免學費,所以MIT經常被喻為世界上最有錢也最慷慨的大學。[1]

MIT計算機科學中心

麻省理工學院的圖書館資源豐富,藏書量高達500萬冊,而圖書館包羅萬象,無論是工程、管理、建築設計、科學等的書籍應有盡有,十分適合學生研究時查閱。MIT於2002年並且實行了開放式課程網頁,當時公布了500門課程(到2006年底,已開放2000門課程),以期建立全球統一的知識庫,讓全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可以透過網際網絡了解各項專業知識內容,以獲得寶貴的資訊,此項計劃獲得全世界各地學者的高度讚揚。麻省理工學院並不以營利為目的,非常清楚告知使用者,可自由運用相關等資源,但不可用來從事商業交易或是納為自有財產,因為這些網絡知識是共享的。

學校可授予的學位包括:城市規劃碩士、理學學士、理學碩士、建築學碩士、工程師、哲學博士、理學博士等。[1]

重點學科

該大學的工程系是最知名、最多人申請入讀和最「難讀」的學系,並曾一連七屆獲得美國工科研究生課程冠軍,其中以電子工程專業名氣最響,緊跟其後的是機械工程。其餘的學科如物理學、化學、經濟學、哲學、政治學也都獲得好評。[1]

專業設置

航空學和航天學、建築、生物學、化學工程、化學、土木工程、地學和行星科學、經濟學、電力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外國文學和語言學、人文學科、管理、數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氣象學、核工程、營養和食品科學、海洋工程、哲學、物理學、政治科學、心理學、城市研究與 規劃等。

1、本科入學條件入學條件

開學時間:每年1月1日、5月1日、8月1日

申請截止日:每年1月1日

留學費用:41770.00 美元

託福分數要求:100.00

SAT分數要求:1426.00

高中平均分:3.89。

2、研究生條件

開學時間:每年9月

申請截止日:每年12月、1月、4月

留學費用:43581.00 美元

託福分數要求:104.00

大學平均分:3.50。[1]

院校排名

全球大學排名

排名時間

排名

2014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

2014年

7

2014韋伯麥特裡克斯網北美洲大學排名

2014年

2

2014全球高校網(4ICU)世界大學100強排名

2014年

1

2014全球高校網(4ICU)北美洲大學100強排名

2014年

1

2014《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美國國際學生最多的大學排名

2014年

39

2014《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美國全國性大學排名

2014年

8

2014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全名單

2014年

1

2014QS世界大學工科專業排名前一百

2014年

1

[1]

最新動態

麻省理工學院創業團隊攜20個頂尖項目來中國蕭山尋商機。麻省理工學院創業團隊到蕭山的這場盛會叫「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創新與創業論壇」,該論壇致力於促進中美之間科技創新與創業的交流與合作,為國內創業集聚地、金融資本與在美項目、創業團隊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合作的橋梁。

麻省理工學院在創業領域究竟有多厲害?統計表明,若將麻省理工學院看做國家,那麼由麻省理工學院人創立的企業所產生的經濟總量,能夠排到世界第11位。因此,麻省理工學院被稱為「創業者的搖籃」。

「目前已成功在美國舉行四屆中國創新與創業論壇及商業計劃大賽,在中國今年是第二屆。」負責論壇具體活動的杭州米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朱春芳介紹,該論壇已成為北美針對中美高新技術項目交流的最大和最具影響力的交流平臺,享有「全球創新風向標」美譽。[3]

 

   欲求院校詳情,敬請致電Kevin老師諮詢,Kevin老師從業25年,業界良好口碑。被家長學生譽為:「良師益友,留學專家」。欲求申請詳情,敬請致電:13940190257.歡迎諮詢惠顧。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大學分數線在多少?
    美國的麻省理工大學一直以來都受到我國以及世界上很多學生的青睞,該大學不僅是美國一流的高級學府,也是世界一流的高級學府。想要考上該大學就一定要知道該大學的分數線是多少,所以很多想要去麻省理工留學的留學生都會去問麻省理工大學分數線是多少?
  • 美國頂級大學的爭鬥,麻省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
    麻省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都是典型的私立研究型大學,但是兩所學校的發家史並不相同。哈佛大學是以建校悠久,自力更生,慷慨解囊,而一步一個腳印發展起來的高校,也是常青藤聯盟成員;而麻省理工大學則是以二戰之後,在國防科技領域的苦苦鑽研,而迅速崛起的高校。兩所學校的爭鬥,絕對是新老王者之戰。
  • 騰訊互動娛樂與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籤署戰略協議
    【遊久網9月8日消息】9月6日,騰訊互動娛樂和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遊戲實驗室(MIT GAME LAB)的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美國波士頓隆重舉行。來自麻省理工大學的遊戲實驗室主任Scot Osterweil、工作室經理Richard Eberhardt等教授專家,與來自互娛電競研究團隊、用戶研究團隊、遊戲項目組:天涯明月刀和整合品牌團隊一同,進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
  • 「美國大學TOP30」世界理工大學之最- 麻省理工大學
    學校簡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麻省理工(MIT),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主校區依查爾斯河而建,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創立於1861年,早期側重應用科學及工程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麻省理工學院倚靠美國國防科技的研發需要而迅速崛起。
  • 世界頂級名校MIT(麻省理工大學)申請解析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麻省理工(MIT),坐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大波士頓地區) ,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被譽為"世界理工大學之最"。麻省理工學院素以世界頂尖的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而享譽世界 ,位列2015-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工程學世界第1、計算機科學世界第2 。
  • 麻省理工大學統計學你了解多少?
    以上就是智課選校帝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麻省理工大學統計學的一些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了解更多出國留學相關信息及最新動態盡在智課選校帝,祝大家學習進步,一切如意。
  • 他是中國數學天才,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畢業,賭場狂賺1000萬美元
    馬愷文,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畢業,是數學系一名難得的計量天才。據說馬凱文從小的時候就對數字非常的敏感,而剛開始走路說話的時候,就對數學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在他上學的過程中,每一位數學老師都非常看好他。因為數學老師不管提問多難的數學題,甚至是超出他年齡認知的數學題,對他來說都易如反掌,有時候還可以用多種方法解出來,舉一反三也不成問題。
  • 麻省理工學院分數線
    麻省理工學院享譽全球,那近年麻省理工學院分數線是多少?麻省理工學院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是愛國者聯盟盟校,每年只錄取2000人,以保證全世界最優秀的學子能夠匯集於此。麻省理工學院分數線如下:首先要考試的是GPA成績。
  • 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北卡大學教授、山東理工大學特聘教授秦祿昌
    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北卡大學教授、山東理工大學特聘教授秦祿昌納米最準確的定義莫過於英語大辭典,這或可援引世界權威的、2000年版的韋氏英語大辭典,它在「納米」一詞裡稱其是「科學的幻想」。1994年,他於麻省理工學院獲材料工程理學博士學位。他創立了螺旋電子衍射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測定碳納米管原子結構的實驗方法。1994年至1996年間,他供職於日本NEC公司。1996年至1997年間,他在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工作。
  • 22歲麻省理工大學博士解決世界物理難題 曹原資料照片
    ­  今年3月6日,就讀於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物理學博士、年僅22歲的曹原解決了困擾世界物理學家的難題,取得了石墨烯超導領域的重大突破。他一天兩次登上了世界頂級科學雜誌《Nature》,一次性就佔據了兩個席位,這也是《Nature》創建149年以來的第一次。
  • 麻省理工中國總面試官:麻省理工錄取的是人不是分
    我和我先生都是麻省理工學院畢業,但是我們的孩子小時候成績非常一般,甚至一度還被認為有學習障礙。但是我一直相信他們、鼓勵他們,現在,老二上高一就開始自己要求學大學微積分了,每天還要固定玩兩小時架子鼓。一般來說,男孩子在初、高中時才開始開竅,這時候他們更容易接受新知識,成績也更容易趕上來。在二年級時讀四年級的書,有什麼必要呢?將來總是要學的。」
  • 印度人說:「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印度理工究竟如何?
    印度人玩笑說:印度人上不了印度理工才會退而求其次去上麻省理工大學。印度理工真的這麼厲害,可以與麻省理工媲美?據中國軟體世界大學排名的TOP1000前四分別是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劍橋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在這裡麻省位於全球第四。
  • 為什麼麻省理工學院評價那麼高?
    2020-11-25 07:31:32 來源: 女神經 舉報   麻省理工
  • 這所二本高校被戲稱中國版「麻省理工學院」,原因讓人捧腹
    那美國有個麻省理工,中國有什麼呢?眾所周知,美國有一所非常厲害的高校,名為麻省理工大學。我國兩彈一星的元勳錢學森就曾在這所學校攻讀碩士學位,著名物理學家丁肇中也是這所學校出身,中國網際網路知名人物搜狐張朝陽更是在這所高校獲得了博士學位。麻省理工學院作為一所私立學校,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相關專業在世界範圍內都罕逢敵手。
  • 留學經驗:麻省理工學院申請小貼士
    全世界都知道的理工學院如果你自認為是科學天才,那麼來到麻省理工,你就會受到打擊,因為在這裡,你會感到自己知道的知識原來是如此之少。麻省理工的學生在SAT考試的數學平均成績接近滿分,即便是全世界最聰明的學生在這裡也會產生畏懼心理。
  • 14歲天才少年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 真相令人詫異
    前不久,山東萊陽的教育部門就發現了這樣的「英才」——一位「6歲編程,8歲建網站,13歲創辦公司,14歲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的天才少年」,出了這樣的「人才」一件大好事,很快當地的宣傳、媒體的報導,讓這位少年聞名全國,但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天,真相就反轉了,這臉打得還真有點疼。山東省萊陽市14歲天才少年的故事曾在各大媒體瘋狂傳開,媒體紛紛讚揚:厲害了,天才少年!
  • 考不上印度理工選麻省理工?印度理工學院相當於清北還是985?
    考不上印度理工選麻省理工?印度理工學院實力大揭秘,驚掉下巴在很多中國人眼中,印度理工大學是一座全世界最牛的大學,很多印度人考不上印度理工大學,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麻省理工大學。那麼印度理工大學實力究竟怎麼樣呢?我們今天來好好聊聊印度理工學院,是印度政府建設的七間自治工程與技術學院。
  • 2020 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麻省理工學院第一
    IT之家6月20日消息 2020QS世界大學排名現已發布,麻省理工學院連續八年位列世界第一,清華大學排名世界第十六名,創下新高。今天QS教育集團發布了第16屆世界大學排名。在2020QS世界大學排名top 100中,麻省理工學院(美國)、史丹福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美國)佔據前三名。
  • 謝爾頓為何嘲笑霍華德的母校麻省理工
    比如我國的清華北大,英國的牛津劍橋,美國的哈佛耶魯,當然了,還有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作為美國最頂尖的兩所理工類院校。加州理工學院是一所很小的大學,全校學生不過兩千多人,位於洛杉磯東北郊,像我國著名科學家,兩彈元勳錢學森先生就是加州理工學院畢業的,並且在那長期任教。
  • 謝爾頓為何嘲笑霍華德畢業於麻省理工
    比如我國的清華北大,英國的牛津劍橋,美國的哈佛耶魯,當然了,還有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作為美國最頂尖的兩所理工類院校。加州理工學院是一所很小的大學,全校學生不過兩千多人,位於洛杉磯東北郊,像我國著名科學家,兩彈元勳錢學森先生就是加州理工學院畢業的,並且在那長期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