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催化學術QQ群:740997841
單原子催化劑(SACs)是催化研究中理想的模型體系。
近日,瑞士蘇黎世大學Greta R. Patzke報導了利用SACs來解決基本的催化挑戰,即獲得具有精準結構的金屬活性位點,以闡明其與配位原子的相互作用,這些配位原子定義了它們的催化性能。
要點1. 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基於金屬酞菁(MPcs,M=Ni,Co,Fe)的特定SACs在氧化石墨烯(GO)層上軟錨定的分子策略,以生成結構精準的模型靶,用於機理研究。
要點2. MPc通過與石墨烯片層的π-π共軛形成電子通道,提高了MPc-GO在析氧和還原反應中的性能。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由於Fe原子對O2物種具有較高的親和力,FePc-GO在該系列催化劑中具有優異的ORR活性。Operando X射線吸收光譜和密度泛函(DFT)研究表明,催化劑的OER性能分別與低電位區和高電位區的熱力學或動力學控制有關。
要點3.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在金屬中心周圍連接N和C原子的參與為NiPc-GO和CoPc-GO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性OER活性位點。
該研究策略通過量身定製金屬活性位點和合適的配體環境,加深了人們對高性能SACs的配位-活性關係的理解,以及它們對不同工藝的優化。
Wenchao Wan, et al, Bifunctional Single Atom Electrocatalysts: Coordination-Performance Correlations and Reaction Pathways, ACS Nano, 2020
DOI:10.1021/acsnano.0c05088
https://dx.doi.org/10.1021/acsnano.0c05088
催化技術交流微信群
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熱催化學術QQ群:256363607
光催化學術QQ群:927909706
電催化學術QQ群:740997841
均相催化與酶催化QQ群:87197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