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噸大火箭徵戰月球!人類又一首次將誕生

2020-10-18 巔峰高地

2019年以來印度先是反衛星試驗又在幾天前進行了高超音速飛行器測試,雖然試驗互有成敗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勃勃雄心。最近,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宣布,其第二艘探月飛船「月船-2號」將在7月中旬發射。截止目前,世界上成功實施月球軟著陸探測的國家歷史上只有3個,印度期望成為第四個

晚嫦娥一號一年發射的月船-1號

早在2008年,印度就發射了其首顆環月探測衛星「月船-1號」。該探測器預計繞月運行時間是2年,但實際上到2009年8月29日後月船一號就已經失去聯繫。儘管如此印度還是宣布月船-1號實現了95%的預定目標,但實際上對探月計劃的打擊還是很大。

早期月船-2號月球車

距離地球最遠4億公裡的火星印度都發射了探測器,為什麼38萬公裡外的月球就這麼難呢?

NASA深空測控網

因為印度深空探測離不開美國支持,由於前者本身不具備深空測控能力,因此深度依賴NASA的深空測控網絡。航天測控的目的就是能對太空飛行器跟蹤測軌、接收遙測信號,還有遙控信號發送,確保對太空飛行器的正確控制,就像牽引風箏飛行的那根線,如果沒有這根線太空飛行器的深空探測也就不可能實現

印度火星探測器、月船-1號探測器、月船-2號探測器全部依賴NASA深空測控網,而印度本國的深空測控能力目前僅能覆蓋3.6萬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所以即便是38萬公裡的月球他們依舊無法獨立實施探測任務。

月船-2號最初計劃2011年發射,目的是搶在嫦娥-3號前面實現月球軟著陸探測,但無奈現實是無休止的推遲延期,這一拖就是八年,嫦娥-4號都已經著陸月球背面,月船-2號還在準備發射

嫦娥四號7500N變推力發動機點火

最初版本的月船-2號質量為3.2噸,之後逐漸提升到了3.8噸,由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月球車組成。與之對比嫦娥-3號的質量為3.78噸,看上去二者在一個量級上,但實際著陸月球的噸位月船-2號則要輕得多,因為還要剪除軌道器重量,另外由於火箭運力不給力月船-2號需要攜帶更多燃料進行變軌加速。

月船-2號

由於飛船重量變化加上項目合作中的意外,月船-2號的運載工具也是一變再變,由最初的PSLV換成了GSLV mak2,後來又換成了GSLV mak3火箭。

GSLV mak3型運載火箭

GSLV mak3是印度目前擁有的最大運力火箭,這是一款看上去很重的重型運載火箭,總起飛重量是630噸,但實際運載能力卻還不如458噸起飛重量的長徵三號乙,後者是上世紀90年代首飛的火箭。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

GSLV mak3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力僅有4噸,無法將3.8噸的月船-2號直接送入高度更高的地月轉移軌道,需要探測器自己點火一圈一圈繞著地球軌道點火加速至地月轉移軌道,而嫦娥-3號、4號都是直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只需幾天時間即可抵達月球,而月船-2號則需要一個月左右。

進入月球軌道後月船-2號首先對月球稀薄大氣層、月表地形進行探測,之後著陸器軟著陸後對月球土壤進行研究並將數據傳回地球。

月船-2號月球車

只有27公斤重的月船-2號月球車是本次探月的另一個亮點,重點是探索水資源存在的跡象和礦物元素。月船-2號落點是在月球正面南極區域,月船-2號落點更靠近月球南極點,也算是人類月球探測活動的又一個首次,這種敢於探索未知的精神值得讚譽

但由於月球環境惡劣,月船-2號月球車自我保障能力有限無法長期工作,設計壽命也只有14天。

月船-2號落月

此刻,距離印度月船二號的發射時間還有不到一個月,當然按照「習慣」真正的發射時間還可能繼續延遲。但不論如何,我們要看到印度走向太空的堅定決心,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新的競爭者加入對於其他太空強國而言也是好事,所謂有競爭才有動力,有競爭才有進步。

相關焦點

  • 月球版八國聯軍正式誕生!中國2000噸級超級火箭得加快步伐了
    編者按:《阿爾忒彌斯協定》籤署國家達到8個,這些國家都是美國的忠實盟友,也是2024年重返月球計劃的鐵桿支持者和參與者。目前俄羅斯沒有籤署該協議,仍然處於觀望中,如果中國2000噸級921火箭能夠快速就位,中俄聯合登月的可能性就更大。
  • 火箭最大運力:美國140噸,俄羅斯88噸,中國的火箭呢?
    有人曾指出,這部電影給人的最大啟示就是「人類的未來在太空,在其它星球」。而在對地球資源枯竭的擔憂和對太空的好奇之下,人類從未停止對太空的探索步伐,中國也不例外,隨著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消息流出,國人們對此感到振奮不已,要知道中國如今是世界第三航天大國。那麼若是要探索太空就離不開火箭將人類等送入太空,那麼美國、俄羅斯以及中國三國火箭的最大運力分別是多少呢?
  • 世界最大火箭有多牛?直接送45噸飛船上月球,難怪美國能成功登月
    【軍武次位面】:路芷美國的航空航天實力一直都是世界第一,更是在上個世紀成功登陸月球。我們都知道運載重量越大火箭也就越大,那麼登月時用的是巨大的飛船,那這火箭得有多麼強大呢?接下來就來介紹下世界最強大的火箭之一,土星五號。
  • 3000噸級火箭缺失是登月最大障礙,中國人登上月球還需15年
    長徵5號只要2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距離載人登月還是有差距,因此登月只能寄託於長徵9號超大火箭。長徵9號已經在研發中,2019年3月,長徵9號一級發動機燃氣發射器-渦輪泵測試成功,研發成功後起飛質量將超過4000噸,可將140噸貨物送到近地軌道,比美國的土星五號還要強大。
  • 比較中美俄火箭的最大運力:美140噸,俄88噸,那麼中國呢
    人類對天空的嚮往一直都沒有停下過, 從很久以前開始, 人類就竭盡所能, 用各種方法去嘗試, 希望能翱翔於藍天, 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以後, 這份夢想逐漸變成了現實, 於是人類又把目光投向了更為遼闊的宇宙, 火箭就是我們探索宇宙的重要裝備之一。 世界上航天發展最好的兩個國家就是美國和俄國, 因為開始時間早, 所以它們的水平一直都在別國之上, 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登陸月球的國家也是美國。
  • 又一個人類首次將在我國誕生:火星採樣返回
    早在阿波羅載人登月時代人們就夢想著早日實現載人登陸更加遙遠的火星,一旦成功人類將成為「多星球物種」。載人登火星與載人登月一樣都需要驗證一系列關鍵技術,比如,中國載人登月前將通過今年發射的「嫦娥五號」驗證包括月面起飛、月球軌道對接、月地軌道轉移等一系列工程難題,載人登陸火星同樣需要「火星版嫦娥五號」。
  • 土星5號,人類火箭巨無霸!
    登月遠比地球附近的載人航天複雜,近地軌道運力幾噸、幾十噸的火箭遠遠不夠,火箭成為限制載人登月方案的最大因素。當時總共有四種方案。1.月球直接往返;2.月球表面集合,用重型火箭分兩次任務發射;3.地球軌道集合,用大中型火箭多次發射,在地球附近組裝後載人登月;4.月球軌道集合,飛船到月球後,一部分登陸,一部分留軌。
  • 如果將1噸水倒在月球上,會發生什麼事情?令人意想不到
    如果將1噸水倒在月球上,會發生什麼事情?令人意想不到月球應該是我們人類最為熟悉的天體了,這是我們地球唯一的衛星,在地球誕生後不久,月球也就誕生,雖然時至今日,我們依舊無法確定月球到底是如何來的,但是月球對於地球和我們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月球在很大程度上面,都在影響著地球生態環境,同時也在影響著人類的生存環境。
  • 人類與月球的故事如何續寫?月球兩極將成為未來登月落腳點
    一晃,人類首次登月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再算算,人類最後一次登月也是47年前了。許多科學家都在心心念念這件事情,他們認為,是時候重新回到月球,續寫50年前的故事了。那麼,不久的將來人類與月球的故事將怎樣繼續?
  • 人類火箭發展簡史
    而「長杆火箭」的出現,則標誌著利用空氣動力學特點製造「火箭」的誕生——細長的導向杆不僅拉長了火箭的「長細比」利於高速飛行,還將火箭的「重心」置於火箭「壓心」前端利於箭體穩定。1919年史密森尼會發表了戈達德關於火箭飛行的數學理論、固體燃料火箭實驗、探索及越過地球大氣層的可能性論文《到達超高空的方法》(A Method of Reaching Extreme Altitudes)這篇論文是人類宇宙探索史上又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它透徹地闡述了火箭運動的數學原理和運動方法,並探討了用火箭將人和儀器送入月球的可能性
  • 2000噸級火箭起飛建太空港,月球採礦元年開啟
    人類已有半個世紀沒有登上月球了,而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世界三大航天強國推出了自己的月球開發計劃。為搶在中國前面,美國將在2024年實現載人重返月球計劃。據NASA負責人布裡登斯廷表示,只有美國能夠建立重返月球聯盟。為了這一目標,美國甚至不惜簡化最初月球深空軌道建設。
  • 史上最強火箭誕生,美國SLS火箭助推器測試成功
    SLS火箭全稱叫做太空發射系統,從太空梭演變而來的超重型火箭(也叫巨型火箭),是美國NASA設計的一款用於替代太空梭,以及應用於未來載人登陸月球甚至登陸火星的運載火箭。土星5號和SLSSLS火箭的貨運版本推力達到4173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30噸(據稱最終版本可達LEO運力165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的背後:2000噸級大火箭走出自己的路
    空間站並非中國載人航天的最終目標,載人登月各項準備工作已經悄然開始,2000噸級921大火箭有望走出中國人自己的登月之路。出品:兵器瞭望臺(第2839期 頭條獨家)近日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的消息走紅,其前因後果是中國的空間站計劃即將開工建造,預計在2022年前後完工,形成一個60噸級的空間站。
  • 火箭發動機,人類玩火的極致(六)——單燃燒室最強推力,實現「阿...
    加加林登上太空深深刺激了美國人,為了趕上蘇聯,美國總統甘迺迪提出了挑戰,「讓人類登上月球,再安全地返回地球」。於是,「阿波羅」計劃誕生了。該計劃從1961年運行到1972年,在鼎盛時期,它共僱傭了40萬人,前後花費了240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100億美元。
  • NASA:飛向月球的超重型火箭發動機將安裝完畢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消息稱,太空發射系統(SLS)——超重型運載火箭的第一級上的3個RS-25發動機,已安裝完畢,該火箭計劃將於2024年把獵戶座(Orion)載人飛船送往月球。NASA表示,將於近期開始安裝第4個即最後一個發動機。
  • 直徑4米載荷70噸!全球最大火箭將在中國誕生,專家:未來轉折點
    文/白夜 眾所周知,火箭是人類徵服浩瀚太空的第一步,它一直屬於非常「高大上」的運載工具,同時也是當今人類進入太空的唯一工具。能自如地往返大氣層的太空的太空梭想要完成起飛,也需要和火箭「綁定」才能完成。同樣,各種幫助我們生存、定位、通信的衛星都是由火箭升入天空的。
  • 日本要在月球上建燃料工廠,沒大火箭怎麼搞?不得不說算盤打得精
    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如今人類距離月球已經越來越近了,在今後10年中,中美俄三個航天大國很可能都將登陸月球,這次的登陸月球和50年前美蘇爭霸時的登陸很不相同,這次的登陸不但具有人類登上月球或某國實現登月夢想的象徵意義,還將會結合科研活動和實用性的開發利用,比如氦3的開採,甚至還會進行星際移民的首次嘗試和實質性進行,比如建立月球常駐基地等。
  • 2200噸超級火箭!中國人登月前還有一項大工程
    編者按:近日,中國航天有兩個熱點出現,涉及到兩大載人航天工程。第一個是選拔第三批18名航天員,為載人空間站運營做準備;第二個是最新公布了起飛質量大約為2200噸的新火箭,與未來的登月任務有關。新火箭首飛時間預計在2030年,由此可見,中國人登月的時間應該在2030年代,在此之前,我們還有一項大工程要完成:建造空間站!
  • 土星五號火箭以什麼流程把阿波羅11號送往月球?
    ,實現了人類首次登月。作為一枚三級火箭,土星五號高達110.6米,起飛重量3038.5噸;總推力達3408噸,月球軌道運載能力4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18噸。正是由於它具有強大的發射能力,才保證了從地球到月球的載人飛行——共有9枚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將載人的阿波羅號宇宙飛船送往月球軌道(包括航天員未登月的飛行)。
  • 火箭需要發射場,月球上沒有發射塔,嫦娥五號怎麼返回地球?
    阿波羅登月是人類航天史上最重大的一次進步,但一直以來就有一個登月騙局的說法,除了當時計算機技術太差,遠程控制技術不足,近年來還冒出一個說法,土星五號從地球上出發時巨大的火箭和發射場讓大家記憶猶新!地球上起飛要那麼大發射塔,月球上為什麼只要一丟丟?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什麼月球上起飛的發射臺只要一點點大,但很明顯地球上土星五號起飛時那個發射塔是個巨大的建築,為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