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大餘:136名「風水先生」籤訂了綠色殯葬承諾書

2020-12-02 中國文明網

  遷墳1.2萬多穴,回收處置棺木1.8萬多具,規劃建設公益性公墓區57個,實現棺木處置率、遺體火化率、骨灰入葬公墓率「三個百分之百 」,大餘縣未發生一例因殯葬改革上訪事件……這是贛州大餘縣實施新一輪殯葬改革一年多來交出的答卷。

  由於「風光厚葬」「勘擇吉地」等傳統殯葬觀念根深蒂固,殯葬改革被稱作「天下難事」。知之者不易,行之者尤艱。殯葬改革,遭遇的是思想觀念的障礙,面臨的是利益固化的藩籬,需要「啃硬骨、涉險灘」。大餘是如何破解的呢?日前,記者前往大餘縣一探究竟……

  順勢而為 群眾來唱主角

  大操大辦、亂埋亂葬、重金建墳等喪葬陋習在農村由來已久,大餘也不例外。在大餘縣城周圍及高速、鐵路、國道等沿線,青山「白化」觸目驚心,有的墳墓甚至修到家門口。喪事操辦也很鬧騰,按大餘縣南安鎮的喪葬舊俗,老人去世後,子孫不僅要披麻戴孝,還要在城區主街道抬棺遊喪,沿街放爆竹、撒紙錢……這些陋習,群眾深惡痛絕、避之唯恐不及,卻囿於傳統習俗的桎梏,敢怒不敢言。

  殯葬改革,不僅需要責任與擔當,更需要勇氣與智慧。2017年3月開始,大餘縣從群眾的「痛點」入手, 順勢而為, 在大餘縣開展鄉風文明行動,向陋習宣戰。目標明確,如何破題?大餘縣以攪動思想為先,積極倡導「十帶頭」,即發揮黨員、幹部、鄉賢、先富人員、貧困戶、 「風水先生」 等十類特殊群體的帶頭示範作用。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通過持續8個多月的廣泛宣傳,以微電影、地方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層層發動,大餘縣讓「綠色殯葬」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雷某以前是南安鎮花園村有名的「風水先生」。大餘縣裡推行殯葬改革之初,因「飯碗」緣故,他對這一鄉風文明行動存有牴觸情緒。經過教育引導,他慢慢理解了殯葬改革的長遠意義,不僅自己帶頭籤訂了墳墓搬遷協議,還加入了村紅白理事會,帶動殯葬改革在花園村迅速推開。和雷某一樣,大餘縣136名「風水先生」、1326名土工等殯葬從業人員全部籤訂了綠色殯葬承諾書,成為殯葬改革的宣傳者、倡導者和推動者。

  舊俗變新風,如何找到切入點?大餘縣在全縣119個村(居)組建了紅白理事會,推選村中有威望、公道正派且能熱心服務群眾的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醫生、老工人等進入理事會,讓群眾唱主角。

  理事會提供「一條龍」服務,為紅白喜事「量身打造」最節約可行的辦事流程。以前辦場喪事動輒需要四五萬元,現在簡辦只需三四千元,大大減輕了群眾的負擔。不但事能辦好、不失體面,而且省錢、省力、省心,殯葬改革很快得到了當地群眾的理解支持和熱情參與。

  疏堵結合 回應群眾關切

  殯葬改革是一項系統性的群眾工作,既要尊重群眾意願,又要回應群眾關切。大餘縣民政局局長許自才告訴記者,大餘縣出臺惠民殯葬補貼制度,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引導群眾文明殯葬,促使殯葬改革穩步推進。

  根據專業評估和群眾意見,大餘縣出臺了公墓建設和遷墳補償規定。在農村公益性墓地建設中,大餘縣財政按每個墓穴2500元、每平方米骨灰堂1200元的標準予以補助;對遷入公益性墓地的,大餘縣財政按每穴20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對回收的棺木,根據時間節點給予每具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補償。

  按照「屬地管理、管住山主、清點墳主」的原則,大餘縣整合鄉鎮、林業、民政等部門精幹力量,組成縣鄉村三級幹部隊伍,進村入戶,對「三沿六區」範圍內亂葬墳墓和「活人墓」的事主進行勸導,累計搬遷墳墓1.2萬多穴。開展回收處置棺木行動,大餘縣累計回收處置棺木1.8萬多具,對回收的棺木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靈活處置再利用。

  5月25日,在大餘縣崇山源公墓區,記者遇到了南安鎮新安村村民李良英。「早就聽說公墓區環境優美、服務設施齊全,實地察看後,我覺得把先人的墳墓遷到公墓區,更讓人安心。」原來,李良英前不久籤訂了3穴祖上墳墓的搬遷協議,當天特地前來公墓區實地察看。

  圍繞「節約土地、保護環境、減輕群眾負擔」,大餘縣規劃建設農村公墓區57個,並加快完善公墓區的道路、綠化、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實現各鄉鎮、村公墓殯葬服務全覆蓋。為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大餘還在公墓區規劃建設中融入了家族墓區、花葬、樹葬等理念。

  新風蕩漾 文明持久發力

  4月5日是大餘縣啟動新一輪殯葬改革後的第二個清明節。其間,大餘縣民政部門免費發放祭祀鮮花21萬束,焚燒祭品、燃放爆竹的習俗被鮮花祭奠、網上祭奠所代替,清明祭掃呈現一派文明、祥和的氣氛,大餘縣實現了「零火情」。當日,大餘縣遷墳1149穴。

  作別陳俗陋習,新風隨之興起。在大餘崇山源、黃龍福壽源等公益性墓區,花葬、樹葬、草坪葬等新穎環保的喪葬方式吸引了眾人的關注。大餘縣黃坑林場退休工人朱和良非常支持樹葬,他說,樹葬滿足了「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要求,通過將逝者與綠樹融為一體,使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非常有意義,既經濟、莊重又文明、環保,自己百年後就選擇樹葬。

  殯葬改革既是社會發展所需,也是民心所向。大餘縣殯葬改革自啟動以來,群眾的觀念隨著改革的推進發生了轉變,沒有出現回潮現象,一年多來的遺體火化率和骨灰入葬公墓率均達到百分之百。

  一改百新。過去開門見墳的山如今成了旅遊景區,過去亂墳散布的村如今變得秀美和諧,過去抬棺遊街的城鎮如今成了文明城鎮,過去存放棺材的祠堂如今變成農家書屋……「綠色殯葬」不僅有效改善了大餘的生態環境,為加快鄉村振興蓄積著活力,還促進了大餘縣的全域旅遊、工業園區建設、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

  因為殯葬改革,黃龍鎮大龍村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今天,走進大龍村鄉村旅遊點,滿眼青山綠水、繁花怒放,遊客爭相在花海中合影留念。時間回到兩年前,大龍村亂墳雜陳,與景區格格不入。殯葬改革實施後,當地村民主動響應,將景區周邊和公路沿線的260多座墳墓全部搬遷。

  山還是那座山,但經過統一規劃建設,亂墳崗變成了花海景區和農商街,吸引了各地遊客前來遊覽。「經過鄉風文明行動的『洗禮』,村裡的風氣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文明和諧、幹事創業、勤勞致富成為村民的主流意識。」大龍村黨支部書記藍善榮樂呵呵地告訴記者,村莊變美了,鄉風更淳了,遊客紛至沓來,村民不僅腰包越來越鼓,精神面貌也今非昔比了。(贛南日報 袁榮德、張宗興)

相關焦點

  • 為了推火葬「江西老表」也是拼了:官方拍微電影 風水先生當遷墳顧問
    4月15日,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樂豐鎮召開綠色殯葬改革現場推進會,集中銷毀當地推行綠色殯葬工作以來從各村村民手中收繳上來的400餘副棺木,「兩臺挖掘機『重拳』作業,將整齊擺放在廣場上的棺木砸碎。鍾錫林記得,去年年底大餘縣委、政法委曾召集縣裡的風水先生開殯葬改革政策法規宣傳培訓會,內容除了講政策以外,他們還被提醒到,在接下來的幫助當地人遷墳的過程中,要配合政府工作,無論公墓的風水如何,都不能說這裡的風水不好。大餘乃至江西省多地要求改土葬為火葬,同時嚴禁佔用耕地、林地建墳墓,在「三沿六區」進行亂埋亂葬整治工作。
  • 風水理論對中國傳統殯儀館骨灰存放架殯葬文化的影響
    風水理論在漢代已相當流行,東漢以後已將墓地的好壞與生者的貧富貴 賤聯繫起來,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墓地風水術已形成系統的理論,出現了 大量風水理論方面的著述。風水理論作為對「環境選擇」的一門方術雖然流 傳數千年,但由於歷史原因,不同學者對它的評價持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的觀點。
  • 限塑令丨西固區:籤訂承諾書加強塑料加工企業檢查
    原標題:西固區:籤訂承諾書加強塑料加工企業檢查
  • 小學文化,讓我學會正宗贛州楊公風水,風水學習班弟子心得
    我來自河北,出於對風水的興趣,平時會經常在手機上搜一些風水方面的視頻來觀看,當看到王炳程大師到弟子老家去現場教學的視頻,就被吸引住了,還有這樣的老師敢到弟子老家去驗證教學,太牛了嘛!王炳程大師的視頻我全部反覆看了很多遍,越看越興奮,心想,要學風水就跟王炳程大師學。
  • 2021年中國最出名的風水大師全國最厲害的風水師排行榜
    』、『現代十大風水師排名』、『內地看風水最好的大師』、『國際第一風水大師』、以及再增加上北京房地產頂級易學家、上海樓盤、天津家居、重慶陽宅權威風水先生、成都房屋、臺灣墳地、香港公司御用易學專家、昆明地理風水師、武漢墓地陰陽師、長沙陰宅著名堪輿師、濟南住宅、青島看房子風水知名易經師傅、大連辦公室風水調理師、鄭州企業風水顧問這些詞彙時,人氣真旺的、曝光度最多的、知名度最高的當屬以下這些國內外聞名的堪輿大師了
  • 綠色科技+生態殯葬,生命鑽石完美呈現
    積極響應九部 推動改革發展近日,為積極響應民政部等9部門聯合發文部署開展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仙居山陵園現與念世情生命紀念鑽展開戰略性合作,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積極鼓勵和引導人們採用綠色、環保殯葬方式,共同推動殯葬改革發展。
  • 上海安善用生命晶石助力蘇州綠色殯葬 把現代科技思維融入傳統殯葬...
    3月30日,在江蘇省蘇州市木瀆山陵文化鳳凰公墓南四區蘇州市綠色殯葬示範基地,上海安善生命晶石創始人兼上海安善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安善)CEO陳捷在談及研發推廣生命晶石這一新型產品和服務的初衷和願景時,如是說。  生命晶石作為一種新型殯葬形式,業內人並不陌生。
  • 贛州多處「黃窩」被搗毀!
    贛州多處「黃窩」被搗毀!4名違法人員均被處以行政處罰。>▲梅窖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工作中查處一起賣淫嫖娼案件,2名違法人員均被處以行政處罰。大餘11月27日大餘縣公安局新城派出所與局機關民警通過走訪摸排成功搗毀兩個賣淫嫖娼窩點當天上午,民警接到群眾舉報反映稱新城農貿市場內有賣淫嫖娼窩點大餘縣公安局立即組織
  • 四大風水名貓是什麼,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麼
    金老先生寫過武林四大高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大風水名貓又是什麼呢?民間的傳說是怎麼說的? 自古以來我們都有以貓看風水的說法,不過因為現在科技發達,大部分的年輕人都不太相信風水,有很多的人也都認為這個是迷信。雖然現在有科學研究表明了風水這個東西是有一些依據的,但是許多人依舊認為這是迷信。
  • 記者調查:節地生態 綠色簡約——國外殯葬新風尚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專電 記者調查:節地生態 綠色簡約——國外殯葬新風尚  新華社記者  民政部等九部門24日聯合發布《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培育現代喪葬文化。事實上,在瑞典、美國、澳大利亞、瑞士等國,節地生態安葬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綠色與簡約」儼然成為殯葬新風尚。新華社駐外記者為您一探究竟。  瑞典:液態氮殯儀館  瑞典女生物學家蘇珊娜·威-馬薩克幾年前成立了充滿科幻色彩的液態氮殯儀館,如今已吸引了數千名意願登記者。
  • 江西贛州:12小時內實施人工降雨作業38次
    據贛州市氣象局數據,截至10月21日,贛州市會昌、大餘、於都等10個縣(市、區)局部出現輕度旱情,全市農作物受旱面積達6.517千公頃,其中:輕旱5.16千公頃、重旱1.243千公頃、乾枯0.115千公頃。  中國江西網記者了解到,10月22日晚8時起,贛州全市18個人工增雨作業隊伍全體出動,分散在全市各作業點,徹夜等待有利時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安徽:120名志願者在太和籤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
    阜陽120名志願者志願捐獻遺體7月1日,太和縣文廟廣場人頭攢動,120名志願者辦理了遺體(器官)志願捐獻登記申請,並籤下承諾書,規模創安徽省之最。據了解,這是由太和縣委宣傳部、紅十字會、文明辦和苗為民愛心社等單位和組織共同舉辦的第二屆遺體(器官)捐獻活動。受到各界群眾積極支持。
  • 贛州大餘梅關景區行走簡記
    這次同家人開車從贛州市區前往,走繞城高速、大廣高速、南韶高速,隨後進入鄉到到達景區。進入景區有一段3公裡左右的路段,在節假日容易出現擁堵,建議開車不要把車直接停在路邊,影響通行!
  • 文明喪葬之風漸起,來盤點一下都有哪些綠色殯葬形式?
    殯葬方式從古代演變到現代已經有很多種形式,不只是土葬,還出現了樹葬、綠色殯葬。樹葬是近年來流行的一種新殯葬方式,就是人們以認養綠地的辦法,種植樹木,將親人的骨灰撒在樹下。現代樹葬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的地面沒有任何殯葬設施,而是以紀念樹或自然石為標記,不僅綠色環保還經濟實惠。
  • 高科技衍生的殯葬方式,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生活
    當生命被畫上休止符時,家人往往陷入悲痛之中,緊接著會進行治喪、守靈等一系列流程將逝者安葬,傳統的「入土為安」更像一種文化記號植入人們心裡,為其選擇一塊風水尚好的墓地作為最後的安生之所成為很多人不二的選擇。
  • 此人下葬後大雨傾盆,風水先生:放心,是寶地!曾孫影響中國百年
    「風水」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也叫做青烏術、青囊術,相信現代大部分人一看到「風水」這2個字就會搖著頭說「迷信」,其實我們要是以現代科學的眼光摒棄古代風水學裡的誇大和糟粕,就會發現風水其實是一門科學的研究。
  • 雲祭掃、綠色殯葬,如何讓這個特殊公共服務業更有溫度、更有力量?
    作為特殊的公共服務行業,殯葬服務行業具有內生的社會公益性,是保障民生、和諧社會、美善生命的重要基石。日前,2020金港股「最具社會責任上市公司」揭曉,來自殯葬服務業的福壽園成功入選。其入選理由之一是「2020年疫情期間在生命服務和公益踐行的優秀表現」。
  • 贛州經開區黃金嶺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初見「綠色」成效
    黃金嶺街道楊梅村作為贛州經開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之一,於2020年9月正式施行垃圾分類,建成了垃圾分類收集亭7個和1處大件垃圾投放點,同時配置7名垃圾分類指導員,4名垃圾分類監督員以及30餘名垃圾分類志願者,生活垃圾分類初見「綠色」成效。志願者正在協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 警方清查涉黃場所,贛州多處「黃窩」被搗毀!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興國公安、大餘公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近日,江西贛州兩地警方出動,搗毀多處「黃窩」,現場抓獲十幾人。大餘11月27日,大餘縣公安局新城派出所與局機關民警,通過走訪摸排,成功搗毀兩個賣淫嫖娼窩點。當天上午,民警接到群眾舉報反映,稱新城農貿市場內有賣淫嫖娼窩點,大餘縣公安局立即組織治安大隊等部門警力,對農貿市場相關場所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