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特殊的公共服務行業,殯葬服務行業具有內生的社會公益性,是保障民生、和諧社會、美善生命的重要基石。日前,2020金港股「最具社會責任上市公司」揭曉,來自殯葬服務業的福壽園成功入選。其入選理由之一是「2020年疫情期間在生命服務和公益踐行的優秀表現」。
在去年清明節期間推出「福壽雲」雲祭掃、雲共祭等平臺的基礎上,福壽園在剛剛過去的冬至期間進一步推出「雲祈福」等服務。通過運用網際網路科技手段,為人們提供點亮長明燈、懸掛黃絲帶、臨帖祈福以及撰寫回憶錄等服務。截至去年11月底,已有58萬人用「福壽雲」訴情達意。
據了解,「福壽雲」雲祭掃是基於智慧園區以及網際網路大數據的深度雲服務,目前所有安葬在上海福壽園內的逝者已全部納入網上祭掃系統,逝者家屬可以自主訪問相關微信公眾號,在線上寫下紀念文字、添加親人照片、上傳短視頻保存、敬獻虛擬用品,還能微信分享、彈幕追思,同時在手機上一鍵下達指令,提交代為祭掃要求、網上自助辦理業務等,讓祭掃活動實時、實地呈現。
除創新開發「雲祭掃」服務平臺外,福壽園在綠色殯葬服務領域的實踐也可圈可點。隨著城市土地容量和交通承載力逼近極限,滬上殯葬部門加大了對節地生態安葬和文明祭掃活動的呼籲,倡導不保留骨灰、不樹墓碑的安葬方式,得到了越來越多市民的積極響應。從世界範圍內看, 節地、環保、低碳等綠色殯葬成為主流。
然而,綠色殯葬方式在推廣過程中仍遭遇著「入土為安」等傳統觀念的掣肘。為此,福壽園率先開啟了墓園形象改造工程。將原本讓人感到陰森可怖的墓園打造成播撒著人文關懷與溫度的公園。與此同時,上海福壽園與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共同打造的「希愛林」已超過10年歷史。「希愛」的名稱源於癌症英文的縮寫,也寓意著希望與博愛。佔地200餘平方米的希愛林,在全國率先以群體形象倡議節地、環保的花壇葬,受到了癌症患者等困難群體的歡迎。
作者:王嘉旖
編輯:周辰
責任編輯: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