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錢省地的「自然葬」有全面推廣意義

2021-01-21 東方網

  北京市首次舉行「自然葬」骨灰安放儀式,意味著這一新的殯葬方式正式推出。31位逝者的骨灰被永久性安放在朝陽區長青園墓區,由於使用可降解骨灰罐,骨灰最終將融入土地。這種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費用全部由政府買單,市民無須付費。自然葬,不同於一般的花葬、樹葬、草坪葬——留有骨灰,同時在小型紀念碑上刻有逝者名字。自然葬採用特殊木質的骨灰容器,大約半年內即可自然降解,骨灰隨之融入大地。(據3月26日《北京晨報》)

  自然葬既節約墓地也省錢,1平方米的區域可安葬10名逝者骨灰,土地利用率是傳統墓地葬的10倍,每份骨灰安葬成本價為4000元,全部由政府直接補貼給公墓,用於業務辦理、購置可降解骨灰容器,提供告別、安葬儀式、日常祭掃、共祭等禮儀和安葬服務。這是完全符合生老病死自然規律的綠色殯葬,塵歸塵土歸土,不僅滿足入土為安的需要,又將骨灰融入土地,不會對環境形成汙染,佔用資源也很少。

  傳統墓葬需要佔用大量土地資源,即便按照標準墓位來算,各地城市公墓也都因容量有限,難以支撐日益增加的墓葬需求。為改變落後的傳統墓葬模式,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政府一直在倡導殯葬改革,相繼推出各種綠色環保殯葬,從海葬、花葬、樹葬、草坪葬到自然葬,都是以節省土地資源為主的模式。現如今,傳統墓地價格飛漲,動輒高達數萬元,殯葬費用也很高,許多家庭無力承擔,埋怨「葬不起」,倒不如選擇成本低廉的「綠色殯葬」。

  雖然我國在大力推行火葬,提倡文明殯葬、節儉殯葬,但是民俗文化的慣性,以及社會心理壓力影響,短期內墓葬依然是主要殯葬形式。考慮到民眾情緒和心理因素,不可採取強硬手段,只能以宣傳引導的方式,逐步推進「綠色殯葬」。政府應在加大宣傳「綠色殯葬」優點的基礎上,出臺相應的優惠減免政策,根據各種節地墓葬所佔用土地情況,給予不同比例的財政補貼,以鼓勵民眾選擇「綠色殯葬」。

  此次北京市推行的自然葬,就是採取財政補貼政策,給市民提供免費殯葬服務,以引導市民選擇自然葬。如此既能達到節約土地資源,也可為市民省錢的效果。而且,從實際執行情況來看,相比其它幾種「綠色殯葬」模式,自然葬更容易獲得市民的青睞,市民多是在辦理海撒手續時,知道有自然葬,隨即選擇了這種新式殯葬方式,「主要是因為掃墓方便。」

  可見,自然葬更符合民間殯葬習俗,滿足了市民祭奠親人的現實需求。而且,從社會發展趨勢來看,傳統墓葬面臨巨大挑戰,「綠色殯葬」才符合時代潮流,民眾應該儘快轉變觀念,迎接「綠色殯葬」時代的來臨。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花錢給汽車貼膜竟然還能省錢?能省哪些錢?省多少呢?
    我們花錢給汽車貼膜,怎麼還能省錢呢?這是因為這小小的一張膜,好處可不小,最直接的便是隔熱防曬,這也是我們能非常明顯感受到的,而許多 隱藏的好處卻是長時間才可以發現的,例如說省錢,那麼花錢給汽車貼膜竟然還能省錢?能省哪些錢?省多少呢?
  • 省博物館館長李飛:講述穿越千年葬俗,探秘貴州洞中奇棺
    此次活動是 " 書香 · 花溪之書香青巖 " 閱讀推廣活動系列活動的第二場,本場講座由榮獲中國田野考古一等獎,中國考古學大會 " 金爵獎 " 的貴州省博物館館長李飛為大家講述了貴州巖洞葬的歷史和分布情況。
  • 海葬、壁葬、樹葬、花壇葬……你知道什麼是節地生態安葬嗎?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嘉興市沈家橋公墓,雖然還沒有進入清明祭掃的高峰期,但墓區裡已經有不少市民前來祭掃。  「寶寶,這是爺爺和奶奶,跟他們打聲招呼。」在墓區東南角的一排屋簷下,矗立著兩列六層高的壁葬墓穴,一對年輕夫妻小韓和小玉指著其中的一個墓碑對懷中的女兒說。聽了爸爸的話,小姑娘好奇地伸長了脖子,湊近瞧了瞧素未謀面的爺爺奶奶。「爺爺好,奶奶好。」
  • 省點花錦鯉卡:省錢妙招不知道?虧大了!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省點花最新資訊 > 正文 省點花錦鯉卡:省錢妙招不知道?虧大了!
  • 省點花錦鯉卡|原來還能這樣省錢?
    哈哈,我最開始的想法和你們一樣,但是自從我遇見了「它」——省點花錦鯉卡,完全顛覆了我對於省錢的認知。  也許你會好奇,省點花錦鯉卡?那是什麼?我簡單介紹下省點花錦鯉卡,這是致力於幫助用戶省錢的聚合卡。上面有日常需求的衣食住行等上百項權益,裡面不僅可以領到淘寶、天貓、京東的隱藏優惠券,還有錦鯉紅包、購物返現等多種福利。看到這,我當時就心動了,當機立斷立刻申請了一張。
  • 鯨魚生活:能省錢,能賺錢,女人都愛這個APP
    就拿網購來說,為了省錢,從618到雙11再到雙12,每一次搶購大戰都是頂著掉發、長斑、熬出黑眼圈的風險熬到大半夜,算來算去才敢清空購物車!可一轉眼,就被「不懂事」的男人扣上了「敗家娘們」的黑帽子!  面對老公的嘮叨、指責,多想歇斯底裡回一句:shut up!如果能在帶娃之餘,可以實現經濟獨立,誰還受這窩囊氣?
  • 圈內人才知道的省錢技巧,輕鬆省下好幾萬
    1.在考慮省錢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哪些錢是堅決不能省的,所有隱蔽工程的錢一分都不能省。燈泡可以先買個50瓦的,安上去發現不夠亮就退貨,然後再買個70瓦的,又省燈泡錢又省電費。 3.節約點位等於省錢。多頭燈座也很划算,只算一個點位,但燈頭很多,非常適合長走廊一類的空間,少一個點位最少能省500塊錢。
  • 「自然葬」、「鑽石葬」聽說過嗎?帶你了解各國殯葬新方式!
    解決這個問題那就必須用生態殯葬作為一種回歸自然節約資源的新型殯葬模式推進殯葬改革國外殯葬怎樣做到「節地生態」事實上,在瑞典、美國、瑞士等國,節地生態安葬理念已「自然葬」包括為回歸自然而撒骨灰,以及為了保護環境而不在墓地構築人工建築物。
  • 中深層地熱能無幹擾清潔供熱技術將在西鹹新區全面推廣
    出席會議的有江億、武強、林宗虎、王雙明、張國偉等5名院士和全國能源、建築、暖通、地質、水質、動力工程等方面教授專家共14人齊聚一堂,圍繞中深層地熱能無幹擾清潔供熱技術進行理論交流,並通過技術論證一致認為該技術在西鹹新區全面推廣具有可行性,將為我國新型城鎮化科學發展積累經驗。
  • 骨灰鑽石葬?or中國寵物墓地?
    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有一家女主人叫薇姬,現年53歲。她的兒子叫安德魯,現年16歲。薇姬在墨爾本有「鱷魚女士」的綽號,因為她在家中養了3隻鱷魚。薇姬的丈夫受不了妻子將鱷魚當愛寵,因而提出他和鱷魚只能選擇其一的要求,薇姬毅然選擇了和丈夫離婚和鱷魚生活。
  • 有價值!鹹寧發掘一處古墓葬,墓主皮膚仍具彈性,鬚髮完好……
    鹹寧市博物館從一處古墓葬中清理出一具清代乾屍,沉睡百年,鬚髮依舊完好……近日,鹹寧市博物館考古工地傳來消息,經過近一個多月的科學發掘,鹹寧市博物館已成功從一處古墓葬中清理出一具清代乾屍。此次發掘是鹹寧市博物館自1976年成立以來,通過考古發掘發現的唯一人體保存十分良好的百年乾屍,墓主胸肌、大腿、皮膚仍具彈性,頭髮、鬍子、牙齒、指甲均保存完好。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何意?有根據嗎?
    我國是一個農業發展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所以中華文化有一半都是關於農村的文化。  而在這些農村文化中也有很多文化,一些老祖宗給我們的道理,通過俗語的形式體現出來。比如農村俗語: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  」  ,是何意?有根據嗎?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有啥含義?為何要這樣說?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有啥含義?為何要這樣說?現代生活的緊湊,讓人們除了抓緊時間去掙夠生活的本錢之外,再也無暇顧及其他的事情。就更不要說那些從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之談,就更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認認真真地感受,一句短小的話裡,是用多少人多少的經驗總結出來的。
  • 全面推行林長制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全面推行林長制是提升我國生態文明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後一個時期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的重大制度保障和長效工作機制。  記者:全面推行林長制有什麼重大意義?近年來,安徽、江西等地積極探索林長制,林草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發展,實現了生態改善和綠色發展「雙贏」,成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成功典範。全面推行林長制,就是要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態文明理念,大力開展生態保護修復,積極保護發展林草資源,全面提升森林和草原等自然生態系統功能,更好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  全面推行林長制是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重大舉措。
  • 農村風俗:別人的祖墳要葬在我家地裡,該怎麼辦?
    幾十年以前,別人把祖墳葬在那片地裡,後來生產隊把那塊地分給了我家;現在他又要在那塊地裡葬人,我們不答應,讓他們遷墳出去,他們又不答應。我該怎麼辦?農村實行土地承包製,原則上來說農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權和管理權,而沒有所有權;當然隨著農村土地的確權及流轉政策,農民的土地有了更多的個人屬性;根據農村的習慣,之前有祖墳的地,後來繼續葬過去的可能很大,這是風俗習慣的問題;具體到本案,就涉及到習慣與權利的衝突。
  • 方興未艾的「太空葬」
    能賺錢的好生意人人想做,這種私人空間運輸公司竟像雨後春筍般地興辦起來。1987年已正式註冊並實現了計劃的,是一家設在休斯敦的「太空服務公司」。該公司的經理唐納德·斯萊頓原是「阿波羅」號飛船的太空人。他在1975年7月15日與另兩人同乘「阿波羅」號飛船上天。當時他已51歲,在空間逗留了15天17小時,並完成了與蘇聯「聯盟」19號飛船的對接聯合飛行。
  • 節儉的日本人,都有哪些省錢妙招?
    省錢也就成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像日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省錢的場景: 例如幾年前的石原裡美主演的《朝五晚九》裡,他們家泡澡都是一個浴缸水來泡一家人。 那日本人生活中是怎麼省錢的呢?
  • 太空葬?月球葬?SpaceX火箭真能裝
    說的直白點,就是太空葬。美國舊金山一家名叫Elysium Space極樂空間的創業公司,剛剛推出一項新服務,為客戶提供太空葬。號火箭送入太空;④載有骨灰的飛船將在軌飛行兩年,最終再入大氣層,化作流星燃燒。
  • 老人們常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地空」指的是什麼?
    以前的農村人最在意的事情就是蓋房子,從選址到動工日期都會找人看一看,如果說房子是給活人住的,那麼給去世的人蓋房子就叫「打墓」,當然都是要選日子的,有句農村俗語叫「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古語講「七不葬父,八不葬母」,看似毫無道理,但卻人人遵守
    中國的歷史文明源遠流長,有上下五千年的發展。在中國的古代,雖然說農民在社會中的地位比較低,但是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比較有意義的俗語,在農民間傳播。很多古話甚至一直流傳至今,這些古話都反映出了古人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