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火鍋去吧~」
「不行不行,嘴裡起了兩個泡,口腔潰瘍了,疼得不行。」
口腔潰瘍是一個神奇的病——
它竟然能讓吃貨拒絕吃火鍋...
長了潰瘍之後,除了吃東西喝水疼,連說話和牙齒接觸一下就感覺劇痛。
唯一不疼的時候,就是忘記了自己有嘴的時候。
那麼口腔潰瘍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我們今天就來扒一扒網上的傳言
傳言一:口腔潰瘍是因為缺乏維生素
並不是。
很多人認為,口腔潰瘍是缺乏維生素C了,所以需要補充維C,吃橙子,吃獼猴桃,吃各種水果治療等等。
但是口腔潰瘍並不是缺乏維生素C導致的。
吃了這些酸酸的水果不僅不能夠幫助口腔潰瘍的康復,相反,還會刺激到潰瘍部位,加重疾病。
而至於還有少數人說是缺乏維生素B12,維生素B12的生理功能是參與製造骨髓紅細胞,防止惡性貧血,這和口腔潰瘍也沒有關係。
所以口腔潰瘍的原因並不是缺乏維生素。
傳言二:口腔潰瘍是上火引起的
不是。
一個上火,一個溼氣,包得百病。
看到痛的,紅腫的,就想到上火,體內哪有那麼大的火。
有人說我喝了一些清火的藥,吃了一些清火的食物,很快就好了啊。
但事實上,不吃清火的藥,也是好的一樣快,因為口腔潰瘍它可以自己好。
所以口腔潰瘍用清火的方法「治好」,是一種心理作用,並不是真正的對症下藥。
口腔潰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尚未發現。(逃)
目前醫學界的確沒有發現口腔潰瘍的真正病因,只是確定不是由維生素缺乏和上火引起的。
對於復發性口腔潰瘍,比較主流的解釋是因為人體的免疫力發生紊亂,使得口腔黏膜變得容易發生損傷。
再加上口腔黏膜破了,或者是進食過多刺激性食物,都可能引發口腔潰瘍。
此外還有遺傳的原因解釋,父母一方患復發性口腔潰瘍,那么子女患病的機率更大。
大部分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病不需要外界刺激而自然發病。
口腔潰瘍反覆會引發口腔癌?
不用太擔心。
雖然口腔癌會導致口腔潰瘍,但是復發性口腔潰瘍不會導致口腔癌。
這有點繞口。
因為嘴裡長的潰瘍大多都是良性的,極少出現惡化癌變這種情況。
大多潰瘍都會在一周左右內自愈,可能之後又長出新的潰瘍,但這是復發性口腔潰瘍正常的表現,不是口腔癌。
只有出現一個潰瘍長期沒有癒合,達到了1個月,甚至還加重了,此時就可能涉及到口腔黏膜癌變,要去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和治療。
防止口腔癌,重要的就是戒菸、戒酒、戒檳榔了。
治療口腔潰瘍做好這4點
1.別用水果「治療」
主要是西紅柿、梅子、橘子這樣的水果,酸性比較強,會刺激口腔黏膜,加重口腔潰瘍,這些水果有時也是該病的誘因。
2.減少刺激物
口腔潰瘍可能由於口腔內刺激引起,處於潰瘍期間更要注意減少刺激物,像大蒜、辣椒這樣的刺激性食物都應該避免,至於菸酒就更不用說了,避免。
3.適當用藥
去醫院可能會吃消炎、止痛、補維生素、增強免疫力這樣的藥物。
然而簡單的方法可能只需要一個小貼片。可以在藥店門診買的到的華素片,按照說明書使用,比較安全便捷。
輕微的口腔潰瘍可能貼一次就好了。
如果感覺比較嚴重,潰瘍面積比較大,數量多,那還是去醫院就診比較靠譜。
4.生活規律,減輕壓力
熬夜,壓力大可能會導致免疫力紊亂,使口腔潰瘍的發生有了可能。所以加強健身可以提高抵抗力,能夠預防口腔潰瘍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