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遠市張星鎮宅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區地處招遠、龍口交界處,轄12個行政村,2400餘戶,6000人口,是典型的山區村。2019年在上級黨委的引導推動下,融合發展區聚合聚力區域內5家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聯合發展,成立了招遠市口子後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著力從品牌共享、資料供給、產銷結合上破題,以紅色黨建引領綠色革命,探索規模化、多元化、品牌化道路,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邁入「快車道」。
規模化區域聯合,資源共享找準最優方向
融合區黨委統籌推進區域性聯合,著力發揮聚合裂變效應,以徐家村「香蜜杏」項目為樞紐,示範帶動周邊宅科村、倉口陳家村聯合育苗,開展專業化規模化種植的同時,提升了農產品品級和競爭力。一花獨放不是春,在抱團發展的基礎上,融合區黨委因地制宜,引導聯合社主打「各家」特色化、個性化發展,形成「一村一品,一社一品」的生動局面。除了保留本土比較有特色的大櫻桃、黃油蟠桃、小米等產品外,創新引進愛妃蘋果、煙蜜薯地瓜等高端產品。其中,宅科村和徐家村各建立10萬株「口後香」蜜杏育苗基地,並繁育愛妃蘋果苗5000株;倉口陳家村以打造煙臺農業科普基地為契機,流轉土地200餘畝,種植富士蘋果、金太陽杏;石棚村計劃開發400畝土地,建設育苗基地、發展藥材及富硒蘋果種植;上院村新上小米、綠豆、芝麻等五穀雜糧45畝及蜜薯15畝,並年內計劃建設高標準大櫻桃大棚3個。
多元化銷售兜底,鋪路架橋提供最優服務
產品不僅要品質硬,還得走出去、賣得好。「融合發展區內約有2000畝杏林, 1500畝愛妃、富士蘋果,大櫻桃800畝,秋月梨200畝……季季水果芬芳,月月鮮花次第,日日遊客踏來,歡迎大家到聯合社中走走轉轉。」融合區黨委書記路智欽說。徐家融合發展區通過成功舉辦「香蜜杏」觀光採摘節,吸引2000餘人進園採摘,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以「雲」為媒擴大銷量、做優品牌,積極接洽山東電視臺農科頻道、鄉村廣播頻道,達成合作意向,為聯合社農產品提供宣傳推介平臺;吸引電商入駐聯合社,做好產銷結合文章,助力增收致富,也是今年融合發展區一大「突破」項目,對有意向入駐聯合社的電商企業,融合發展區積極提供辦公場所和「保姆式」全方位服務,讓電商企業來得值、住得下、有發展。
品牌化產品營銷,質量安全做好最優保障
「口後地區種出來的農作物品質好,首先離不開自然區位優勢,好山好水出好果;同時,好品質也離不開綠色生產方式,無汙無害養健康,以聯合社中的徐家蜜薯為例,其耕種完全利用撂荒脫汙三年以上的沙壤土地,確保了天然零汙染。」融合區黨委書記路智欽介紹說。發展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不僅要做強農產品「裡子」,還要打響農產品「牌子」。為此,融合區黨委從農產品品牌營銷「破題」,今年1月,成功在國家知識產權局註冊了「口後香」商標品牌,為發展銷售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同時,探索建立聯社農產品「質量追溯」機制,積極開展產品質量認證,對達到一定品級的農產品,都會張貼「口後香」商標二維碼,農作物是哪家分社、哪家社員栽種的,「一掃瞭然」,滿足消費群體從「吃飽」到「吃好」的需求,保證舌尖上的安全。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從春龍 通訊員 董曉波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