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地震近期頻發,專家稱正常預期之內,不必過分憂慮

2021-01-11 茶馬星球視野

最近幾周世界各地陸續發生了震級不小的地震,來自美國南加州和菲律賓的人們傷亡慘重。專家警告說,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地震發生。

事實上我們發現,發生地震的這兩個地區都位於容易發生地震的「火環帶」上,火環帶又稱環太平洋地震帶。火環帶上地震的嚴重程度和淺源性已經撼動了世界各地的社區,專家警告稱,它們經常在時間和空間上以「集群」的形式發生,因此南加州裡奇克萊斯特地區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仍在增加。

7月初,加州在僅僅3天的時間內分別發生了6.9級和7.1級的地震,另外還有500多次3級及3級以上的餘震,這一切都歸結於這個月的地球板塊構造活動異常活躍。

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地震?

今年7月已經發生了17次顯著的地震,6月又發生了22次地震。去年同期的兩個月,全球僅發生了23次顯著地震。專家稱,目前地震事件的急劇增加是值得注意的,但並非「統計意義上的顯著」,他們表示,這完全是隨機事件造成的。

地震是由地球構造板塊運動相互擠壓和滑動時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引發的。致命地震的增加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原因造成,因為這是由於地幔的自然運動和過程造成的,地幔是一種由巖漿推動的、不受季節變化影響的猛獸。

2011年,人們對越來越多的強震越感到擔憂。這些毀滅性的事件每年只發生一次,但在2000到2010年的中期開始變得更加頻繁。2004年發生了兩起,2006年發生了兩起,2007年更是史無前例地發生了四起,這讓生活在斷層線上的人們感到擔憂。這些地震包括2004年印度洋9.2級地震、2006年千島群島8.3級地震以及2007年造成519人死亡、1366人受傷,約58580座房屋被完全摧毀的秘魯8.0級地震。

本周度假勝地峇里島又發生6.2級地震。近幾個月來一連串毀滅性的地震新聞陸續登上全球新聞的頭條。6月17日中國四川宜賓發生6.0級地震,造成13人死亡。5月26日秘魯洛雷託發生8.0級地震,菲律賓呂宋島4月22日發生6.1級地震,造成嚴重破壞,18人死亡,256人受傷。

廣為報導的加州地震更是成為最近幾周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加州最大的地震震級為7.1級,是該州過去20年來經歷的最大地震,約3000萬人經歷了這次地震,裡奇萊斯特鎮約3000居民斷電。

英國地質調查局的地震學家瑪格麗塔塞古解釋說,裡奇克萊斯特7.1級地震發生在一個橫向斷層撕裂北美板塊地殼的地區。該地區過去曾發生過中大型地震: 1872年發生的歐文斯谷7.8級地震,距離奇克萊斯特震中北部約100公裡;1995年發生的5.8級地震,距離最近發生的這次地震約3公裡.

根據塞古博士的說法,專家們正在努力了解引發裡奇克萊斯特地震的地下地質斷層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通過對這些事件的地震記錄,預計可以揭示出數千個小震級的地震如何在主震期間激活區域範圍的斷層。不過地質專家說,沒有必要擔心嚴重地震事件的激增,像這樣的事件仍舊在預期之內。如果我們查看全球大地震的統計數據,我們會發現全球每年平均發生9次7級以上的地震。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次地震活動高於觀察到的全球長期平均水平。隨著地震的頻繁、平均和平靜期的到來和消失。這已經不是地震學家第一次觀測到如此劇烈的地震發生頻率變化了。

希勒教授和統計學家菲利普斯塔克研究了1900年至2011年間記錄的所有大地震的時間,並將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研究發現全球8.0級以上地震的發生頻率在2004年左右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但他們認為地震頻率在正常預期之內,2004年完全是偶然事件。他們在論文中寫道:「沒有任何可信的物理機制能夠預測全球重大事件潛在比率的實際變化」。總之這些事實表明,全球發生大地震的風險並不比過去高。

地震在全球範圍內發生,主要是由於地球表面的應力造成的,因為地球稠密的構造板塊在較弱的軟流層下面滑動,就像浮在一碗冷卻奶油蛋羹上面的表皮。它們並不都朝著同一個方向運動,而且經常發生衝突,於是在兩個板塊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最終這種壓力會導致一個板塊在另一個板塊下方或上方晃動,進而釋放了大量的能量,對地表附近的任何財產或基礎設施造成震動和破壞。強烈的地震通常發生在構造板塊相接的斷裂帶上,但在這些板塊的中間也可能發生輕微的震動。要使地震活動顯著增加,地球內部需要更多的能量。科學家們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可以解釋這種變化的現象。

加州會發生更大的地震嗎?

自7月4日和6日在美國西海岸發生2次強地以來,該地區已經發生了超過500次3級或以上的地震,這引發了人們擔憂,是否一場「大地震」級(Big One)的地質事件可能很快就會發生?

加州大學地球物理學教授希勒在接受《每日郵報》網站採訪時表示:「最近發生了一系列重大地震活動,並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世界各地的大地震總體頻率一直在上升。不過他也提醒說,這並不一定適用於更局部的規模。地震常常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聚集在一起。因此最近發生6.4級和7.1級地震的南加州裡奇克萊斯特地區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相關焦點

  • 北京房山發生非天然地震 專家:與全球近期地震沒關
    專家解讀2.7級「非天然地震」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的消息,4月19日01時10分在北京房山區(塌陷)(北緯39.91度,東經115.75度)發生2.7級地震,震源深度0千米。隨後北京市房山區政府回應稱,此次地震發生地位於房山區大安山鄉,經北京地震局核實,此次地震屬非天然地震;截至上午8時,大安山鄉所轄8個村未發現塌陷與人員傷亡。
  • 地震局稱中國大陸地震活動屬正常能量釋放
    當地官方稱,目前尚未接到人員傷亡和建築物破壞的報告。國家、河北省和唐山市地震專家經會商,初步認為屬輕微地震活動,未來唐山不會發生破壞性地震。圖為地震當日,民眾在唐山抗震紀念碑廣場放風箏。中新社發白雲水攝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記者孫自法)中國地震局8日在官方網站發布《地震專家分析近期全球地震頻發情況》稱,目前中國大陸地震活動處於平均地震活動水平,是一種正常的能量釋放。針對「近期中國也發生了一些地震,原因是什麼?」
  • 唐山又地震了!今年中國發生21次五級以上地震,為何地震頻發?
    另據新京報報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也表示,這屬於唐山老震區一次正常的能量釋放,也是老震區比較正常的活動狀態。此次地震震級為5.1級,屬於中等地震。近期再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民眾無需對此太過擔心。北京市地震局在官方微博上表示,今次唐山地震造成北京全市有感,其中東部的平谷、順義、通州等地區震感較為強烈。
  • 專家:中國大陸近期仍然有發生6級地震可能性
    專家稱兩地同處青藏板塊邊緣  新快報訊 (中新) 據中央電視臺報導,專家指出,青海玉樹縣7.1級地震與四川汶川地震有關聯,中國大陸近期仍有發生6級地震的可能性。張曉東說,1996年喀喇崑崙山發生過7級地震,1997年西藏瑪尼發生過7.5級地震,2001年青海崑崙山口西發生過8.1級地震,2008年3月新疆于田發生過7.3級地震,加上後來汶川地震和這次玉樹地震,都是圍繞巴顏喀拉塊體的邊界發生的。
  • 唐山又地震了!2020年中國發生21次五級以上地震,為何地震頻發?
    此次地震震級為5.1級,屬於中等地震。近期再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民眾無需對此太過擔心。北京市地震局在官方微博上表示,今次唐山地震造成北京全市有感,其中東部的平谷、順義、通州等地區震感較為強烈。該機構表示,唐山地震餘震區的地震活動非常豐富,呈起伏衰減狀態,至今仍有4級-5級左右地震的發生。
  • 火山地震頻發 箱根拉響危險警報!中國遊客千萬別去
    火山地震頻發 箱根拉響危險警報!中國遊客千萬別去箱根山火山地震頻發,火山爆發警戒層級已提高到2級,火山口附近5月6日起開始實施管制,禁止人員進入。   據中新網援引日媒報導,位於日本神奈川縣的箱根山最近火山地震頻發,對此,箱根町方面於當地時間5月6日早上召開記者會,向該山大湧谷周邊居民發出避難指示,同時封鎖了附近幾條登山道路。
  • 專家稱近期地殼雖活動頻繁 但仍屬於正常範圍
    專家稱近期地殼雖活動頻繁 但仍屬於正常範圍 來源:人民網 2010年04月26日15:13 地球能挺過如此劇烈的構造運動嗎?南北兩極是否要顛倒了?我們生存的地球還穩固麼?抑或應該開始修建末日洞穴或太空飛船以便於避難。現在看起來地球構造運動表現的似乎很不正常,不過我們需要向相關專家尋找答案,而專家則表示:一切如常。  從今年年初開始算起,地球上發生了幾起震級高達7.0甚至還高的地震。
  • 海地地震引發末日情結 專家稱世界末日尚早
    每年記錄500多萬次地震,僅有1%能被感覺到  曾柯是武漢市人防辦(地震辦)的高級工程師,已經從事地震預報與研究20餘年。談起網友的擔心,他向記者強調,對地震不必談虎色變。  海地地震引發末日情結地質專家:「2012」離咱還早  本報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曹南燕)海地地震會不會引發海嘯?這是不是一個「訊號」?2012提前上演?地震能量相當50萬噸炸藥當量的海地地震,引來「末日情結」。  「生物滅絕?還早著呢?」
  • 全球地震頻發 中國地震局及時加強研判近期震情
    東方網3月4日消息:中國地震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信息稱,為科學、準確把握全國震情趨勢,該局2日在北京召開了首都圈地區震情跟蹤暨華北地區強化監視與跟蹤聯合會商會,旨在及時加強對近期震情的研判工作。   近期全球相繼發生海地7.3級地震、琉球群島7.2級地震和智利8.8級巨震,造成了巨大破壞並引起廣泛的影響。
  • 美國地震專家警告:近期加州地震頻發可能會引發一場大地震
    地震造成一家超市貨物傾倒今年的這個時候,在一周之內,科學家們已經在加州的瑟爾斯山谷附近記錄了超過3000次地震。這些地震可能已經將該州一步步推向一場更大、更致命的災難。兩位地震學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因為這些地震事件增加了聖安地列斯斷層發生大斷裂的可能性。這些地震事件以震中附近的一座城鎮命名,被稱為「裡奇克萊斯特地震」。
  • 長寧地震頻發是頁巖氣開採惹的禍?
    8月13日,長寧發生了一次4.1級的地震,而自2019年6月17日起,該縣已經發生36次地震,其中四級以上的地震9次。在美國,頁巖氣開發的重點區域俄克拉荷馬州同樣地震頻發。2010年俄克拉荷馬發生了41次三級以上的地震,而到了2015年,該地區三級以上地震已經飆升到了888次 [1] 。一時間,人們對於頁巖氣的開採是否誘發了長寧頻繁的地震產生疑問。
  • 專家稱人們對地震敏感度提高 地震實際未增多
    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 新華社記者楊駿任海軍高原 雖然中外地震專家近來紛紛表示,全球地震震級和頻率等仍屬正常範疇,全球各地地震消息卻似乎層出不窮。日本東北地區、印尼海域、紐西蘭南島等地近日又分別發生較大地震。專家的說法與民眾的感受有出入,這是為什麼呢?
  • 漲知識|川南頁巖氣開採要為地震頻發負直接責任嗎?
    據四川日報報導,榮縣發科局發言人在2月25日晚間舉行的發布會上介紹了榮縣頁巖氣開發項目情況:截至目前,榮縣境內已新建15個平臺,39口井開鑽,其中25口已完鑽,10口投產。先期開發主要在榮縣旭陽鎮、雙石鎮、望佳鎮、過水鎮、高山鎮、樂得鎮6個鄉鎮,均距榮縣主城區5-10千米範圍內,井深垂直3.4千米,水平走向1.7千米。
  • 極端天氣全球頻發 專家稱此現象可能「常態化」
    百年不遇年年遇 歷史罕見月月見  極端天氣  專家稱:極端天氣趨強趨多或將「常態化」  羊城晚報記者 陳強 實習生 朱杏金 通訊員 董永春去冬今春北半球的冰凍低溫和持續乾旱還讓我們記憶猶新,今夏熱浪、乾旱、洪澇又在全球各地上演。而今,極端天氣可謂是一波接一波,讓人目不暇接。人們不禁發問,全球氣候怎麼了?我們的地球怎麼了?
  • 專家:上海幾乎不可能發生城市直下型地震
    這次5級地震正常嗎專家:是老震區,屬於正常能量釋放對於昨天南黃海發生的5.0級地震,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高建國表示,此次地震屬於正常的能量釋放,也不會造成海嘯,但近期江蘇有感地震比前段時間更活躍
  • 山東威海地震 威海位於斷裂帶上導致地震頻發
    山東威海地震 威海位於斷裂帶上導致地震頻發時間:2015-05-22 18:58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山東威海地震 威海位於斷裂帶上導致地震頻發 經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5月22日0時05分,山東威海市文登區附近海域(北緯:36.9度、東經121.9度)發生4.6級地震
  • 阿富汗為什麼會地震?阿富汗強烈地震頻發原因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15年10月26日17時09分在阿富汗興都庫什地區(北緯36.5度,東經70.8度)發生7.7級地震,震源深度210千米。印度、巴基斯坦,我國新疆喀什、和田等地均有震感。  阿富汗強烈地震頻發的原因:  眾所周知,阿富汗介於帕米爾和伊朗兩大高原之間,境內高山縱橫,山地和高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五分之四,平均海拔高度900米至1200米。屬於世界上最大山系之一的興都庫什山脈從東北伸到西南,橫貫全境,構成了阿富汗的脊背。
  • 四川地震局專家:地質構造縱橫交錯是餘震頻發主因
    省地震局專家:地質構造縱橫交錯是餘震頻發主要原因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振宇)長寧6.0級地震發生後,社會各界對災區群眾的安危非常關心,同時對餘震頻發、地震預警等方面也非常關切。6月18日,記者帶著公眾的關心關切,採訪了四川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杜方研究員和省地震局監測預報處處長杜斌。
  • 省地震預報專家:地質構造縱橫交錯是餘震頻發主要原因
    觀 點□本報記者 鍾振宇  6月18日,本報記者就餘震頻發等問題採訪了四川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杜方研究員。  記者:這次地震為什麼產生了較大破壞?  杜方:此次地震的震中位於長寧縣雙河鎮,構造上位於相對穩定的華南塊體(揚子準地臺)內。該區域分布多條小規模次級構造,震區50千米範圍內地表無大規模區域性活動斷裂,發生大地震的能力有限,這次地震屬該區域有歷史記載的最大地震。  從原因看,地震活動具有「活躍—平靜—再活躍」等周期性規律。
  • 廣州乾燥過沙漠?專家:一天之內相對溼度變化很大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廣州藍幾乎天天帶給我們好心情,但可能有不少街坊沒意識到,其實年降雨量並不算少的廣州,已經很久沒下過雨了。自今年10月13日起,廣州就沒有出現過大範圍降水過程。近期只在12月5日下過一丁點零星小雨,市內多個站點並未錄得有效降雨。在將近2個月的時間裡,廣州就沒下過什麼雨。 當然,也有人發現了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