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土豪有王思聰,魚類土豪當屬石斑魚,只因他們擁有一個共同點
新加坡屬海島熱帶國家,海水的溫度介於28℃~31℃之間,非常適合石斑魚生長。我和朋友大偉都是釣迷,新年前他就建議我:「2014年的石斑第一釣要精心策劃一下,釣點不僅要魚獲豐厚還要刺激好玩。新加坡南部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其實,我知道他就是想去南部試試,那就去吧!出發前,我開始查詢南部海面的潮水訊息,安排出行日期,最後選定2014年1月12日出釣。
-
石斑魚,一口吞掉鯊魚的狠角色!
大部分石斑魚身形肥碩,魚口比例較大,身披小櫛鱗,有些種類魚鱗藏於皮下,背鰭和胸鰭普遍十分發達,尾鰭呈扇形或月牙形。石斑魚種類繁多,而且身型相似,區分依賴體表顏色和斑紋的差異,但石斑魚的體色多變,同一個種不同育齡以及在不同環境中體色變化都很大。成年褐點石斑魚。圖片:arkive.org有些石斑魚體長超過一米,體重達百公斤以上。
-
手把手教你認石斑——赤點石斑魚
本期的手把手教你認石斑系列,要教大家認識的是,在咱們餐桌上經常見到的一種石斑魚,說不定你也曾經品嘗過它。紅斑是赤點石斑魚(Epinephelus akaara)的俗稱,是我國東南沿海逢年過節宴請賓客的一種名貴石斑魚。 如此常見的紅斑,記住它的主要特點,下次上市場買魚的時候,便不會錯認啦。
-
石斑魚中的「無敵浩克」——龍躉石斑
龍躉,學名中巨石斑魚,別名豬羔斑,為暖水性海洋底層魚類,屬鱸形目,石斑魚科,石斑魚亞科,石斑魚屬
-
石斑魚,一口能吞掉鯊魚的狠角色!
成年褐點石斑魚「龍躉[dǔn]石斑」的名聲可能是更響亮,其實龍躉也是個統稱,它們的共同點是體型巨大並且魚鱗被魚皮所覆蓋。比如黑斑石斑魚,又叫金錢龍躉,英文名叫Potato cod。外形彪悍,體長可達2米。
-
石斑魚中的貴族——紅石斑
深圳的釣友並沒有受到冬季冷空氣的影響,除了產量豐盛的黑鯛之外,還有釣友釣上了多條石斑魚中的貴族——紅石斑。
-
石斑魚種類很多,教你如何辨別石斑魚種類!
棕點石斑較適宜的生長水溫為25-32℃,生命力強易於包裝運輸。老虎斑肉質鮮美,口感優於青斑,市場價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4.龍膽(鞍帶石斑)鞍帶石斑俗稱龍膽石斑,是石斑魚類中體型最大者,可謂大哥大和巨無霸,故也被稱為「石斑之王」。
-
家鄉的小溪裡有很多溪石斑魚,只要方法對頭,這魚搶著上鉤
,溪澗石斑魚又叫光唇魚,生長在南方山區的溝澗溪流石縫,或者是深水潭的底部。這些小溪石斑,不似鯉鯽那麼斯文咬鉤,見到釣餌猛叼一口就撒嘴,所以垂釣時,只要見到有魚咬鉤,應立即提竿,完全靠手感操作。由於夏天炎熱,水溫高,所以大魚活動力小,多躲在石縫中,只剩精力旺盛的溪石斑魚在表層搶食。所以這時的餌我們用小草蝦。這種蝦並非溪蝦,他最大不過二公分左右就可產卵,可在溪邊水草中用細網撈很多。大型的溪石斑對這餌特別敏感,而小魚也較不會來吃這餌。
-
石斑魚「移居」北方後落地生根,育苗、養殖相繼風生水起
2、青斑(斜帶石斑)青斑也稱點帶石斑,因其體色都呈青褐色俗稱青斑。其生長適宜水溫16-32℃,最適宜水溫20-29℃,隨著溫度的上升,攝食明顯增加。3、老虎斑(棕點石斑)老虎斑又稱褐點石斑,身體黃色至淺褐色,其眼後方腦部凹陷,口大且兩側牙細尖,可向內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適宜生長水溫為25-32℃,生命力強易於包裝運輸。
-
你釣過石斑魚嗎,釣石斑魚會叫你流連忘返
側線與背緣平行,背褐色,頭和體側均散布黃色小斑點,其顏色會隨環境而改變。 石斑魚屬暖水性魚類,生活在島嶼與巖礁附近,不好成群遊動,活動範圍較小,一般生活在30 – 80米深的海洋之中。石斑魚屬雌雄同體魚,二齡性成熟。如果首次性成熟為雌魚,次年會變換成雄魚,是性轉變的魚種。 石斑魚屬肉食性魚類,獵取食物時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
-
石斑魚養殖與石斑魚苗培育
石斑魚屬沿海暖水性中下層魚類,主要棲息在巖礁地帶、海底洞穴以及有空隙珊瑚礁。一般不結成大群,性兇猛,是肉食性魚類,有互相殘食現象。尤其在稚幼魚階段,個體小的常被個體大的吞食。食物以蝦、蟹等甲殼類為主,魚類和軟體動物次之。石斑魚是雌雄同體,隨著個體的成長,可發生性轉變,一般先雌後雄,在性腺未成熟之前,不易區別出雌雄。每年從3月起開始產卵,有多次產卵的特性。
-
當心石斑「有毒」 道縣舉行預防食用石斑魚中毒宣傳
當心石斑「有毒」 道縣舉行預防食用石斑魚中毒宣傳 來源:紅網 作者:蔣玲 李忠林 李瑞紅 編輯:曾小穎 實習生 於佳麗 2016-05-18 09:11
-
石斑魚交配產卵 海生館全程拍下
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日前拍下臺灣水域館內「馬拉巴石斑」交配產卵的珍貴畫面,由於「馬拉巴石斑」大都在夜間交配,而且每次交配過程只持續不到20秒而已,這次被海生館以水底攝影機全程拍攝下來,可說是相當不容易。這對「馬拉巴石斑魚」追尾交配,從去年12月中旬起迄今已持續了1個多月,據海生館研究人員表示,馬拉巴石斑魚產卵時,雄魚與雌魚會由水底以螺旋狀互相快速追逐至水面,同時翻身並排放精卵,整個過程持續不到20秒,但卻極為壯觀炫麗。 海生館指出,根據以往觀察紀錄發現,石斑魚交配大多在夜間進行,但有時也會在白天即興演出,這次海生館利用水底監視錄像機,經過幾天的連續拍攝,終於拍下了珍貴的石斑魚自然交配產卵畫面。
-
石斑 Handbook of Grouper:海峽對岸石斑魚養殖經驗已逾三十載,為何不來學一學?
兼聽則明,在具有經濟價值高、市場需求量大的市場環境下,對於石斑魚養殖至目前已有三十年歷史的臺灣生物學家們有話要說。「……由FAO的資料可知,臺灣的石斑魚養殖生產量一直是最高的,臺灣在石斑魚的繁殖技術上已遙遙領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劉秉忠如是說。
-
暴利時代後 石斑魚產業何去何從?
高檔的名貴石斑魚如鞍帶石斑魚、棕點石斑魚等的人工育苗雖已成功,但還未能滿足大規模養殖的需要,難以擴大石斑魚養殖產業化規模;養殖環境惡化,地處外塘邊緣的灘涂和內灣都深受汙染,水質破壞嚴重;市場進入寒冬期,所有品種都出現有史以來的市場最低價格;飼料尚未得到普及,冰鮮雜魚大約佔總飼料用量的90%左右;目前沒有針對神經壞死病毒的特效藥,疫苗尚未轉化作商業應用;南魚北養取得突破
-
明日之後紅石斑魚在哪裡釣 明日之後紅石斑魚位置介紹
明日之後紅石斑魚在哪裡釣,明日之後從釣魚玩法上線後許多玩家都喜歡使用高等級的食物,不少食物都需要各種魚類來製作,其中紅石斑魚很多玩家都很好奇在哪裡釣的,該怎麼獲得呢,看看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明日之後紅石斑魚位置一覽。
-
教給你認識「石斑魚」
學名Cromileptes altivelis,駝背鱸,鮨科駝背鱸屬魚類。主要分布於印度洋的礁石地區,能長到50釐米,帶有斑點的身體能迷惑敵人,保護自己。老鼠斑為傳統價位最高的石斑,尖嘴高背,奶油般的體色布滿黑色斑點,讓人感覺很喜慶。肉質潔白結實,味道鮮美。做法通常是小尾清蒸,大尾起肉片炒魚球或打火鍋。近年因為人工繁殖成功,促使市場價格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
溪石斑,一種只屬於小河小溪的特殊魚種,對水質要求極高
當你潛入水底時,能清晰地看見它們漂亮的泳姿,那時候我還叫不出它的學名,我們叫它「溪石斑」,一種只屬於小溪的特殊魚種,它只停留在乾淨的水域裡,對水質要求很高。純潔有些清高還很漂亮,更是美味,伴隨我走過了整個童年,後來流域治理了,河道整治了,堤岸砌高了,垂楊砍掉了,一溜兒小魚也不見了。長大後,我在網絡上搜羅了些關於它的一點消息。
-
乾貨 可能是史上最權威的石斑魚介紹,如何區分珍珠龍膽、龍膽、老鼠斑、老虎斑、東星斑等?
據史料記載,目前發現最大的龍膽2.7m長,600kg重,在澳洲昆士蘭,鞍帶石斑被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 褐石斑(假油斑)和雲紋石斑(油斑)的市場價格差異很大,但在形態特徵和地理分布上卻非常相似;不僅在漁業生產上經常出現混淆,學術界也對兩種石斑魚的分類存在分歧。
-
這36種石斑魚,能認識一半算我輸
而石斑的種類也有很多,共163種,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其中36種最為珍貴的石斑,請往下看:龍躉鞍帶石斑魚,俗稱龍躉、龍膽石斑、花尾龍躉、豬羔斑、槍頭石斑魚、倒吞鱟、鴛鴦鱠、紫石斑魚等,是石斑魚中體型最大的種類,故也稱為「石斑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