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方程的運算,除了AMOS、 LISREL、MPLUS,還有沒有更簡單的工具?

2021-01-15 經濟社會學




看了許多PLS-SEM的中文文獻後,發現這些文獻的SmartPLS3.0分析部分包含三個方面:
(1)測量模型檢驗問卷和數據的信度效度情況;
(2)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用於觀察變量與變量之間的路徑係數及顯著性;
(3)部分論文包含對模型的評估分析。

推薦《制度壓力、信息安全合法化與組織績效——基於中國企業的實證研究》、《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合作夥伴選擇研究——基於PLS-SEM模型的實證分析》這兩篇論文,均包含了上述三個部分,是很好的基礎學習材料。

在此以《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合作夥伴選擇研究——基於PLS-SEM模型的實證分析》為例,咱們需要計算三個表格的內容,分別是:



PLS-SEM分析內容明確

在此,跟著上述這三張圖的分析內容,本文首先明確,首先,分析結果包括:
(1)各測量題項的均值、標準差、載荷、T值;——通過PLS計算的獲得結果
(2)各潛變量的Cronbach'α、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平均抽取變異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通過PLS計算的獲得結果
(3)AVE 平方根與潛變量間相關係數的比較(弗奈爾-拉克準則);——通過PLS計算的獲得結果
(4)假設檢驗結果(路徑係數與顯著性);——通過Bootrapping計算的獲得結果
(5)模型評估所用的R2、Q2、GoF等指標。——R2通過PLS計算的獲得結果;Q2、GoF通過blindfolding計算的獲得結果


3 數據導入與模型構建

3.1 首先SmartPLS接受txt或cvs格式的數據文件
3.2 創建項目、導入數據
【文件】-【創建新項目】-輸入項目名稱(本例DTPB),在項目管理器中產生了新的項目,點開就有「雙擊滑鼠以導入數據」,找到數據文件打開(本例「全測項data」)。在DTPB右鍵-【創建新模型文件】。

3.3 建模
通過【潛變量】和【連接】兩個按鈕建好自己的模型,新建的潛變量可以通過右鍵進行重命名。

3.4 將模型關聯數據
本例中,j7-j9三題用於測量潛變量2,在左下角【指標】中,按住Ctrl選題項後拖動到潛變量2處放手,成功後潛變量由紅色變為藍色。

當左右潛變量匹配好數據,顏色都變為藍色,可開始計算。本例如下:


4 PLS計算

【運算】-【PLS算法】,保留默認設置,點擊【開始計算】。

結算結束,主要看一下幾個表中的數據:


5 Bootrapping計算

【運算】-【自助法】,保留默認設置,點擊【開始計算】。

得到路徑係數、標準差、T值以及P值等數據,下圖所示:



調節效應估計

SmartPLS的一個優點還在於它處理調節效應的能力很強,在這裡舉例,計算WPI(調節變量)對SI(自變量)與SN(因變量)的調節效應。
6.1 設置調節效應項
在SN(因變量)上右鍵,選擇【添加調節效應】。

6.2 設置基本設置和高級設置
設置完畢後,回到模型中,就會多一個調節效應項。


6.3 計算顯著性
隨後,重複Bootrapping計算的步驟。在路徑係數中可以看到,路徑係數結果中多出一個調節效應1的估計結果,根據T值、P值的結果即可判斷調節效應是否顯著。


相關焦點

  • 手把手教你畫一個簡單的結構方程|結構方程模型
    責編 | 阿拉煤油燈作者 | 皮卡魚通過上兩次的講解,我們已經了解了結構方程的基礎小知識,那這次呢,小編帶著大家來畫一個簡單的結構方程。首先,小編先考大家一下還記不記得之前的知識。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簡單來說就是,只有箭頭所指的潛在變量才有幹擾項。當潛變量被其他變量進行估計與代表,但其潛變量肯定不能全部被估計、代表,所以沒有被估計到、代表到的部分就變成了幹擾項。
  • 為什麼建議結構方程模型新手首選Amos?
    AMOS是用於處理結構方程模型的軟體。AMOS的全稱是Analysis of Moment Structure,除了AMOS可用於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外,還有LISREL和EQS等軟體。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的軟體主要綜合了兩個統計分析功能:降維分析和線性回歸分析。
  • 揭秘結構方程模型(SEM)
    然而,所有的結構方程模型:包括measurement model +structure  model, 都是用這幾個參數來設定的。所以,理解這些還是非常必要的。這篇文章將逐個解讀這些參數,讓你真正的理解這些參數和模型之間的關係(及自由度),正確解讀Mplus的輸出結果,以及當模型報錯時候找出錯誤的根源。
  • 結構方程AMOS論文攻略
  • AMOS結構方程——界面介紹【二】| 結構方程模型
    運用結構方程進行探索分析時,打開軟體後,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頁面,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AMOS結構方程軟體界面。當我們下載安裝後, 這個標識,就是AMOS結構方程軟體的標誌。為了方便大家下載安裝,已經把軟體安裝包放在百度網盤裡啦,後臺回復「結構方程」即可獲取資源(已失效)當AMOS結構方程軟體打開後,會出現這個頁面。
  • 現場+直播 | MPLUS結構方程模型(SEM)實戰研討會
    結構方程模型(SE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 MPlus 基礎篇: CFA,EFA,中介因果調節模型
    www.fss.uu.nl/mplus(), 打開連結發現作者也是UU的……然而並沒有發現Mplus syntax…,但是UU學術筆記提供!Mplus無法識別,mplus依然會運行原本需要忽略的代碼,修改為英文!就會變成備註模式
  • 簡單方程的知識講解及方法介紹
    簡單方程   代數式:用運算符號(加減乘除)連接起來的字母或者數字。   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列方程:把兩個或幾個相等的代數式用等號連起來。   列方程關鍵問題:用兩個以上的不同代數式表示同一個數。
  • AMOS結構方程:頁面布局由豎向調整為橫向A4尺寸
    實際應用當中,我們的模型圖橫向發展的比較多,所以頁面布局,或者說這張畫布應該更寬一些。 比如下面這樣的結構方程模型圖,用橫版的畫布尺寸更合適。
  • 簡單易懂,結構方程模型思路總結
    結構方程模型是結合了多種統計分析方法,可同時檢驗因子、分析項、誤差項間的關係,既可以測量也可以進行分析。本文將基於SPSSAU系統進行說明。結構方程模型1、方法辨別結構方程模型SEM包括測量關係和影響關係;既可以測量各因素內部結構及相關之間的關係情況
  • SEM 結構方程模型
    傳統的統計方法不能有效處理這些潛變量,而結構方程模型則能同時處理潛變量及其指標。傳統的線性回歸分析容許因變量存在測量誤差,但是要假設自變量是沒有誤差的。結構方程模型常用於驗證性因子分析、高階因子分析、路徑及因果分析、多時段設計、單形模型及多組比較等 。
  • 最簡單的常微分方程:變量分離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是微積分學方程中常見的,應用非常廣泛的方程,下面就來討論常微分方程中最簡單的變量分離微分方程。設一階微分方程式:其中f(x,y)是給定的函數,我們要做的工作是求微分方程的解y=y(x),可是一般不能用初等方法來解出這個微分方程,但是當微分方程的右端f(x,y)取某幾種特殊的類型時,就可用初等積分法求解。本篇講一個重要的特殊情形此時開篇中的微分方程就變成了這樣的方程稱之為變量分離的方程。
  • 結構方程操作篇——共同方法偏差檢驗(1)
    這一期主要介紹的是第一種統計檢驗的方法,Harman單因子檢驗 方法1:Harman單因子檢驗(Harman’s single-factortest)(簡單易用)為什麼大家喜歡用這個方法?真的是因為簡單易用!這種方法根本不需要思考,簡單操作!複雜的檢驗方法在後面呢,檢驗原理讓你理解到你頭皮發麻那種!1.原理
  • 結構方程模型(SEM)到底有多厲害?
    結構方程模型是高級定量方法中最常見的統計方法之一。
  • 多水平數據分析:R、Mplus和 HLM 應用對比
    當數據存在嵌套結構,或者多個水平如學校-班級-個人;企業-團隊-個體;個體-多個時間點。通常的single level 分析,因違反觀察及誤差的獨立性假定,更容易犯一類錯誤。我們需要multilevel。拿一個網上的段子來說,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憑什麼別人就那麼優秀?
  • 結構方程模型出現問題如何辦?
    結構方程模型SEM是一種多元數據分析方法,其包括測量模型和結構模型,類似如下圖:上圖中紅框即為測量模型,Factor1是A1~A4共4項表示;類似還有Factor2,Factor3和Factor4。結構方程模型由測量模型和結構模型構成,如果進行結構方程模型構建時想達到良好的模型效果。那麼就需要保證測量模型和結構模型均有著良好的擬合性,否則最終結構方程模型擬合效果都不會太好。
  • 波動方程 熱傳導方程 求解方法
    這兩天,得到了一個11月28號那天考的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CMC賽)的令人振奮的消息(雖然沒有一等獎,但能得二等獎已經出乎我的預料了)以後還要繼續加油
  • 小學數學圓的運算範例,已知條件的改變引發方程思想的介入
    一.適時介入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方程思想的介入往往處於條件缺失的情況下,目的無非是用字母參與運算,使問題得以順利解決,因此說方程是解決數學上「疑難雜症」的良方。小學數學中關於圓的周長和面積的運算部分,除了計算公式的反覆運用外,方程思想也會偶爾參與其中,這一重要思想的適時介入和融合,給比較複雜問題的解析帶來了方便。今天,筆者就以一道題為例,讓大家看一看在條件改變的情況下,方程思想是如何介入到問題解決過程中的。
  • 七年級數學——實數運算歸類總結(三去一合併) - 若葉小學堂
    實數運算是在上學期有理數運算與整式的加減基礎上學習的,所以要想掌握好實數運算,就必須先把有理數運算與整式的加減學好,基礎較差的同學須先複習一下上學期的相關知識。基本計算必須掌握。實數運算與有理數運算的不同之處在於數的範圍拓展了,具體的計算中,主要是增加了帶根號數的計算,而無法化簡的帶根號數合併時類似整式加減的合併同類項。一、什麼是「三去一合併」?
  • 多元方程的解如何表示?
    說到方程,最簡單的莫過於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個等式,又沒有複雜運算,只靠基本線性運算就可以算出答案。一元一次方程的名字中包含元和次,元是指未知數的個數,而次是指未知數最高有幾次冪。既然有一元一次方程,就當然有多元一次方程,一元多次方程和多元多次方程。多元多次方程對應的函數其實是冪函數,並未涉及到其他複雜運算,更普遍的形式是多元方程,方程裡面包含各種運算(指數運算,對數運算,三角函數、反三角函數,甚至微分和積分運算等等)多元方程的解很可能有無數個解,其實多元方程的解只是對應多元函數的自變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