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黑龍江一學術期刊,給錢就能發論文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6月是畢業季,當很多研究生忙著發論文、拿學位時,南京一所知名高校歷史系的碩士畢業生們卻顯得特別淡定。因為3年讀研期間,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已經花錢在省級學術期刊《黑龍江史志》上發表過論文,以至於這本雜誌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該校「歷史系研究生學報」。

  論文,給錢就能發表

  在南京一家咖啡館,記者見到了這所高校歷史系即將畢業的幾名研究生。說起《黑龍江史志》,在場同學不約而同笑了起來,「這本雜誌論文特別好發,給錢就行。」

  研三學生小春給記者講述了一次發論文的經歷。2014年8月,他把一門課程的作業發給了《黑龍江史志》投稿郵箱,第二天就收到了「用稿通知」郵件,被告知論文被採用,但需要將640元版面費匯到一個銀行帳號。「我交錢後,稿子一個多月後被刊發了,幾乎沒有改動。」小春說。

  讀書筆記、史料札記、分析評論……只要交版面費,這份省級雜誌「來者不拒」。「我是聽師兄和同學介紹,才知道這份雜誌的。」研三的小陽說,他曾把一篇8000字的讀書筆記投到該雜誌,由於字數多,版面費要1000多元,「後來我把字數砍掉一半,交了600多,很快就發出來了」。

  據《黑龍江史志》刊登的一份徵稿啟事,該雜誌是由黑龍江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黑龍江省地方志辦公室、當代黑龍江研究所、黑龍江省地方志協會主辦的社科類月刊。

  為了核實情況,記者以歷史系研究生名義撥打《黑龍江史志》編輯室電話,接電話的工作人員稱,只要不涉及宗教等話題或者推翻已有歷史定論,一般的文章都能發。現在的版面費是500元一個版,2400個字符算一個版,不足半個版按半個版收費。「現在稿子已經排到8月份了,你要發就得抓緊。」這名工作人員說。

  「你們雜誌的上半月刊比下半月刊厚很多,感覺像增刊,我的文章能發在下半月刊嗎?」

  「我們沒有增刊、假刊,兩個都是正刊。也有作者提出來,你們別把雜誌整得跟字典一樣厚,但其實,上半月刊300多頁都算薄的了!」

  除了一些知名學者的論文不需要版面費,對於普通高校教師、學生以及社會人士來說,「發論文需要花錢」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

  「不排除個別工作人員有此情況」

  為了多方核實情況,記者撥打《黑龍江史志》主辦機構之一——黑龍江省地方志辦公室的值班室電話,表示希望聯繫刊發學術論文。一名工作人員為記者提供了《黑龍江史志》編輯部的電話,並稱可聯繫一名姓韓的工作人員。隨後,記者撥通電話,這名姓韓的工作人員表示,可以幫助聯繫刊發論文,根據字符數收費,2000多個字符的價格在300元左右,但排期要在8月份以後。

  當記者表示「朋友著急刊發論文,但原論文質量不過關被其他雜誌取消刊發」後,對方表示可以幫忙聯繫相關人員代寫,加急刊發需要看是否有論文被臨時撤稿,具體的收費等要通過QQ雙方商定。

  記者在百度搜索上發現,多個網站都以《黑龍江史志》編輯部名義承接論文,並由「編輯」在彈出窗口負責諮詢。

  記者7月3日來到黑龍江省地方志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黑龍江史志》雜誌由該辦公室的直屬處室研究室主管。隨後,記者在研究室辦公室裡見到一名姓韓的工作人員,他表示,目前《黑龍江史志》主要由研究室主管,工作人員都是「一崗雙職」,既在研究室任職,也擔任雜誌的編撰工作。他本人在此工作已經有幾年時間,並不了解收「版面費」發論文的情況。

  隨後,記者聯繫了研究室負責人許潔民處長。她表示,因家中有特殊情況,正在外地緊急處理,並對記者的提問進行了簡單答覆。許潔民介紹,目前研究室主管《黑龍江史志》工作,她接手雜誌工作時間不長,過去確實有社會人員,以收取版面費的形式,聯繫雜誌刊發論文,網上也有很多中介機構以雜誌的名義接收論文投稿。不過,雜誌本身沒有「版面費」進帳,但「不排除個別工作人員有此情況」。當記者提出對部門帳務進一步了解時,對方掛斷了電話。

  多措並舉遏制「鉛字垃圾」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國家打擊學術腐敗的力度加大,一些期刊的論文收費也花樣翻新。有的雜誌社直接收版面費,有的則收資料費、訂閱費等,還有的讓作者買數十份甚至數百份雜誌,本質上都是花錢發論文。專家表示,一些地方和領域的論文「一票否決」制度,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花錢發論文」。

  曾在德國留學18年的何志寧博士目前在國內一所高校任教。「很多學術期刊公然賣版面,對學術腐敗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一家核心期刊雜誌社編輯曾給我打來電話,稱只要交5000元,就可以找槍手代寫論文並刊發。」何志寧說。

  「如今,學術不端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人人喊打的同時,老鼠還是很猖獗地活著,甚至有人一邊喊打,一邊做老鼠,為什麼?」在5月22日舉行的第17屆中國科協年會科學道德建設論壇上,中國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在致辭中提出的這一問題令人深思。

  學術不端不僅制約了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也讓不少大學生、研究生對未來從事學術研究感到擔憂。「學術的唯一目的應該是追求真理!但目前學術評價的核心指標是項目和論文,過於功利,失去了學術應有的精神內核。」南京一所高校的研三學生小經說。 

  對學術雜誌加大監管力度,是遏制學術腐敗的重要途徑。「目前的學術期刊良莠不齊,逐利化傾向令人擔憂。」三江學院新聞系主任周必勇說,有很多學術雜誌水平很低,「作者比讀者多」「發出來的東西沒人看」等現象突出。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學術期刊的監督、管理、審核,提高論文門檻和品質,對存在收取版面費、資料費等違規行為的雜誌必須堅決查處。

  一些高校對師生發表論文很是重視,但對師生的學術活動管理不夠嚴格。何志寧表示,國內高校中,對老師考核重科研輕教學,對學生的教學管理「嚴進寬出」,很多老師想著多發論文,對學生指導不夠。同時,很多本科生不重視畢業論文的研究和寫作,不少論文都是事到臨頭,東拼西湊複製粘貼出來的,質量低,抄襲嚴重,缺乏新觀點、新內容,相關老師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誰都知道目前發表的很多論文沒什麼價值,但利益固化下,大家心照不宣。」周必勇認為,減少「鉛字垃圾」,首先必須扭轉高校的考核導向,期待國家相關制度儘早出臺。( 半月談記者 凌軍輝 鄒大鵬)

相關焦點

  • 百度搜出假期刊官網,論文投出後該怎麼辦?
    萬一缺少論文影響畢業,又會牽扯到工作、落戶等一系列事情。「太坑了,太慘了。」王麗感到焦慮。  騙子運營不止一家期刊假網站  她還有另一重恐慌。  此前,王麗一直有聽說存在論文買賣的黑產鏈條,現在,她擔心自己的論文會成為鏈條上被販賣的商品。  「論文要是被賣了,我自己的就發不出來了。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花了800元代寫論文還能發於學術期刊?揭秘論文市場「產業鏈」
    只要花上800元,專業寫手就能代寫一篇行業論文,還能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包過職稱評定,這樣的捷徑讓不少人心動。殊不知,這整本雜誌也許都是「騙子」為投稿者「量身定製」的。近日,在廣州從事建築行業的趙印(化名)收到了通過中介發文的期刊《建築學研究前沿》,拙劣的排版、文章的質量讓他起了疑心。
  • 科研新人的求助:百度搜出假期刊官網,論文投出後該怎麼辦?
    萬一缺少論文影響畢業,又會牽扯到工作、落戶等一系列事情。「太坑了,太慘了。」王麗感到焦慮。騙子運營不止一家期刊假網站她還有另一重恐慌。此前,王麗一直有聽說存在論文買賣的黑產鏈條,現在,她擔心自己的論文會成為鏈條上被販賣的商品。「論文要是被賣了,我自己的就發不出來了。
  • 黑龍江法學期刊同一期兩論文被曝大面積雷同
    黑龍江法學期刊同一期兩論文被曝大面積雷同 2020-11-26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官方公布45個「高危」期刊:SCI雜誌黑名單曝光
    10月17日兩篇評論文章中,披露了我國論文造假背後駭人聽聞的生態鏈,直指造成這種現象的制度之源。文中指出:9.7%的醫生會找文章掛名,18.05%的醫生表示會修改數據,38.54%的醫生表示暫無以上行為,但迫於壓力,以後可能會有。
  • 學術期刊灰色產業鏈:論文貼錢賣,學術垃圾驚人
    重慶某高校李老師坦言,為了評職稱,他曾與一中介談妥並交付1萬元,以求在某期刊上發表文章,其中4000元為期刊版面費,其餘是中介費。「約好次年9月出刊,但雜誌社臨出刊時說論文有問題,不能發表,言外之意是要更多錢。」  在這個看不見的「買方市場」上,學者的職銜也被期刊挑三揀四。
  • 大學生為保研出國花錢發論文 核心期刊起步價2萬
    她告訴記者,本科生買論文主要是為保研或者為出國做準備,研究生花錢發論文,有的是學校畢業要求,有的或為爭取獎學金。  尤其是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國家招生計劃內的新入學研究生都需交學費,學業獎學金更成為高校研究生的「必爭之地」。哪怕學術能力並未達到發表要求的人,只要肯花錢,論文照樣是發得出的。
  • 假網站,假郵箱,假編輯部……期刊騙子們還要蹦躂多久?
    王麗不知道這篇論文最終會去往何方。可能會被賣掉,署上另一個人的名字在某本期刊上發表。在學術論壇上,在社交網絡上,你常能看到像王麗一樣的科研新手的求助——我把論文投給了一個假期刊,我該怎麼辦?更可怕的是,這篇論文是我畢業論文的一部分,如果被賣了、發表了,以後我的畢業論文就涉嫌抄襲,成了學術不端。」記者搜索騙子給王麗和其同學留下的郵箱發現,這些郵箱對應的並非一種假期刊。跟王麗通信的郵箱bjbbmfy@163.com,也曾以《北方論叢》編輯部身份發過錄用通知;另一個郵箱sgzhbjb@163.com,則冒充過《青海民族研究》《黑龍江高教研究》等期刊。
  • 韓國學術醜聞頻發引社會關注
    事實上,自2005年韓國「國寶級」科學家黃禹錫克隆研究造假醜聞曝光後,韓國社會對學術不端現象的關注日益加深。但由於缺乏有效監管等原因,這類事件仍屢屢出現。  據韓國媒體報導,此次事件所涉及的教授大多來自科學和工程類的高校院系,為在續聘評估前保住「飯碗」而盜用他人著作。這些教授所供職的110所高校遍布全國,包括國立大學、公立大學以及首爾的私立名校。
  • 《冰川凍土》發奇文引熱議 學術期刊建設任重道遠
    這兩天,一篇刊發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火了。原因不是令人振奮的科學發現,而是作者在正文中,用較長篇幅大談「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近處讓人能感到春草的芬芳,優美感四溢。」在以科學嚴謹著稱的學術論文中,這樣的文字顯然格格不入。學術期刊的把關流程在哪?學術底線又被置於何處?
  • 中介包發論文 核心期刊一萬二起步
    「與400餘家雜誌社常年籤約合作,代寫各類專業論文,醫學類、經濟類、管理類、教育類等都可以實力操作。」東方今報記者在多日的走訪中發現,論文代寫代發已經形成一個地下產業,從招聘寫手,到論文交稿,以及後期刊發,隱匿著一條完整而成熟的利益鏈條。
  • 這所雙一流大學新政:發表於OA期刊的學術成果不予認可
    但說到 OA 期刊,在很多人眼中,依然是水刊的代名詞。不少人覺得,發 OA 期刊,是要交錢的,那不就等於是買文章嘛~更狠的是,已經有高校朝 OA 期刊開炮了,對發表於 OA 期刊的學術成果不予認可!據說在不少高校的研究生評獎中,出現了 IEEE Access 的 OA 期刊論文 PK 掉老牌期刊論文的現象,前者雖然影響因子不算特別高,但屬於中科院二區,JCR 一區。圖片來源:IEEE Access不得不承認,很多 OA 期刊也確實比較差。
  • 一些學術期刊斂財亂象的背後
    不過,這類假刊雖然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但只要稍作調查了解就能明白真相。更令人擔憂、對學術環境危害更大的,則是高校的正式期刊為了斂財而濫出增刊甚至假刊,致使一些質量低劣的文章得以發表,並堂而皇之地以合法身份進入學術資源庫中,這不僅浪費了出版資源,還助長了學術腐敗。
  • 代寫論文發核心期刊收費過萬
    寫手稱包修改包滿意 代寫本科論文最低收費150  又到一年畢業季,記者近日在省城高校採訪發現,在垃圾箱、宣傳欄的角落裡,經常能看到代寫論文的小廣告,簡單的「論文代寫」4個字後面緊跟著一長串電話號碼,此外再無更多介紹。  「本科畢業論文8000字最低收費150元,如果要求高的話,價格也會漲。」
  • 學術期刊曝光北大博士生大篇幅抄國外論文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到,8月17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罕見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       在公告中,該刊稱,「本刊近期接到讀者舉報,稱於豔茹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涉嫌抄襲。」
  • 超9成SCI論文發在國外!中文期刊到底差在哪
    任勝利(《中國科學》雜誌社總編輯):2019年,中國SCI論文發表數量超過50萬篇,位列世界第二。2000年,中國SCI期刊對中國學者論文的貢獻是41%,到2018年下降到7.4%。也就是說,100篇論文中只有7篇發表在中國際期刊上,另93篇都發在國外期刊上。
  • 超9成SCI論文發在國外!中文期刊到底差在哪?
    2000年,中國SCI期刊對中國學者論文的貢獻是41%,到2018年下降到7.4%。也就是說,100篇論文中只有7篇發表在中國期刊上,另93篇都發在國外期刊上。一是學術話語權不在中國,科研工作者發論文實際上希望能夠得到學術共同體的認可。學術共同體是分層次的,有些是引領性的,有些是跟隨性的。引領性的不在中國,這種情況下國外期刊就是最好的選擇。
  • 我國部分學術期刊借版面費斂財見文就發
    一般來說,QQ群裡的每位用戶會發布一到兩種期刊的徵稿信息,但紀爭輝發現,有一用戶發布的徵稿信息裡提到了好幾種期刊:《科技資訊》、《科技創新導報》、《中國科教創新導刊》和《中外醫療》;而近年來,這幾本「旬刊」每期發表論文的數量都比較多,有的甚至一期可刊載200多篇論文。  「一篇稿子收幾百元,每期總共刊登幾百篇,利益不用算,您也清楚。」紀爭輝對記者說。
  • 學術期刊亂象診斷:假刊增刊 買賣版面 虛假引用
    一時間,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增刊:有待價而沽、不計稿件質量,只要給錢即可發稿的增刊;有出讓增刊編審權,由某組織或個人買斷編審權的增刊;有由幾個編輯分版承包組稿合成的增刊;有企業或單位贊助因而也主要刊發這些單位作者文章的增刊。學術期刊出版增刊,既有經濟利益的驅動,也有「職稱稿件」的壓力,致使一些質量低劣的文章得以發表,並堂而皇之地以合法身份進入學術資源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