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我》: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改變非常難,難在你心裡

2020-12-06 微微笑了

文|微微笑了

01-認知覺醒:我可以改變

前幾天,看了一本好書《了不起的我》。

初看書名,心理有些疑惑:難道作者是一個「自戀」的人或者對現實和自身的一種「自嘲」罷了?

後來才發現:《了不起的我》真的挺了不起的。

作者陳海賢博士從心理學角度,給我們提出一套認知覺醒與實現人生突破的方法,直擊內心,幫我們找到人生的意義,成就了不起的自己。

原來改變沒有那麼難,讓你認知覺醒了,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做事情也變得容易多了。

就像書中說的那樣:「可是,我想告訴你的是:改變非常難,其實難在你心裡。

你的心理系統就像一個魚缸,而你就像魚缸裡的那條魚,你在裡面遊看起來很自由,其實,你是被限制住了。」

當你意識到自己可以改變、不被自己的心理防線,讓自己一步一步後退時,你就可以改變自己。

"改變是一種選擇,不改變也是一種選擇。你為自己不改變所找的所有藉口,像是沒錢、沒時間、太麻煩、沒有必要……它們統統都是你的選擇,甚至連你告訴自己「我沒有選擇」,那也是你的選擇。意識到你有選擇,這是我們開始改變的前提……"

認知覺醒,意識到自己可以改變,也願意去改變,這是實現人生突破的第一步。

02-關係的發展

當你意識到自己可以改變,也著手開始改變了以後,那麼你就會想辦法來應對周邊的一切,包含:事業、工作以及各種人際關係。

有時候我們覺得活得很累,正是因為我們以別人的評價與意見左右自己的心情以及人生。

《了不起的我》一書中第四部分關於「關係的發展」最讓我印象深刻。

跟很多人一樣,我們或多或少會缺乏自己,總愛被自己貼上各種「內向敏感」、「自卑」、「害怕社交」等標籤。

其實,這樣子只會讓我們越來越槽糕,沒有自信,對我們人生和生活沒有太多幫助,因為這是我們給自己找的藉口,想要逃離這一切,就害怕別人對我們有太多期盼,害怕自己做不好……

《了不起的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決定你想法和行為的,不是你的個性,而是你所處的關係。」

誠然如此,不是你自卑膽小,而是你所處的關係,讓你扮演了「自卑膽小」的角色,這不是你個性決定的,而是你所處的關係決定的。

試想想,有時候我們在好朋友面前,我們可以誇誇其談,但到了陌生人面前就膽怯不敢說話。這種反差就是因為所處的環境與關係不一樣所導致的。

更重要的是,關係裡,人的行為是相互塑造的,根本沒有什麼明確的因果,也就沒有明確的對錯。

《了不起的我》告訴我們,「解決辦法:為一般就是回到「自己」,做我能做的事,承擔起我在關係中的責任,而不管別人怎麼樣,也不管結果最終如何。」

你的人生,你自己做主,做自己能承擔後果的事情,就不要在意別人到底怎麼想了。

沒有什麼樣的關係是一定的,只是,別讓自己過得那麼苦就好。更不要明明是自己讓自己過得那麼苦,卻還要去埋怨別人。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他們是拎不清的,他們把自己過得苦、生活的不如意,全部埋怨別人。

我見過有些媽媽,她的婚姻明明就很不幸福,一直不肯離婚,還不停地怨恨孩子,跟孩子說:「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早就不用過這種擔驚受怕、貧困潦倒的苦日子了……」

孩子成為了她們的籌碼,也成為了她們缺乏離婚勇氣的藉口,更成為了她們未來的全部期望與寄託。

這種愛是扭曲的,是需要調整的。孩子無論多麼重要,也不該是你放棄自己人生的理由,更不該是你無法實現自己夢想的藉口。

成年人,最該做的事情就是:勇於面對真實的自己,為自己的事情負責任,而不是埋怨對方。

03-寫在最後

《了不起的我》告訴我們:「轉變的本質,不是外在的心就更替,而是自我重構的過程。」

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且有選擇改變自己,而這個改變就是自我重構的過程。

過程也許痛苦,但很值得。

古希臘斯多葛學派的主張: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並接納你不能控制的事情。

改變你能改變的,接納你不能控制的事情。當你以全新的態度去看待自己的人生得失,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成長、迎接更好自己。

你會收穫歲月和經歷凝聚成的智慧,最終成為了不起的自己。

最後:祝願每個人都成為更好的自己,了不起的自己。

-END-

相關焦點

  • 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做到這6點,你將變得更好
    這本書就是廈九九所著的《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如何改變現狀?改變自己?通過書中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大部分時間其實都放在了別人的身上。其實我們多一點時間放在關注和思考自己身上,自己的問題真正解決了,其它問題才會更好地解決,我們的狀態也會更理想。就像馬雲當年說的:當他開始關注自己,改變自己,生活就變得更好了。二、趁早覺醒早覺醒和晚覺醒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 跟著麥肯錫學這3個原則,成為更好的自己
    文/吳呱呱嗨,我是吳呱呱。最近,我看了一本《麥肯錫晉升法則: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雖然這本書說的是職場方面的原則,但我發現轉換一下思路,這本書也同樣還適用於其他方面的成長。不知道,你會不會經常想要改變自己,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可是你苦思冥想後,卻依舊想不出怎麼提升自己。
  • 能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就看你能不能做到這3個原則了
    文/吳呱呱嗨,我是吳呱呱。最近,我看了一本《麥肯錫晉升法則: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雖然這本書說的是職場方面的原則,但我發現轉換一下思路,這本書也同樣還適用於其他方面的成長。不知道,你會不會經常想要改變自己,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可是你苦思冥想後,卻依舊想不出怎麼提升自己。
  • 費斯汀格法則:人生之難在不可控的10%,你的人生,你可以掌控!
    萬事平常心很重要,以美好的心,欣賞周遭的事物;以真誠的心,對待每一個人;以負責的心,做好份內的事;以謙虛的心,檢討自己的錯誤……只要心中不難,一切就自然雲淡風輕,那麼人生最難的究竟是什麼?天大地大我們如何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呢?
  • 清華北大有多了不起?沒什麼了不起,網友:敢招差生培養成才嗎?
    清華北大真的了不起嗎?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是清華北大「收割」的學生厲害。你收的這些學生就是全國排名前百分之零點一。清華北大把他們培養四年,從0.1培養成1,你說你做什麼貢獻?清華的教育就是在教小鳥飛。眾所周知小鳥它本來就會飛翔,你培養四年把小鳥教會飛了,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小鳥本來就會飛,這根本就不是你的功勞。如果清華北大招收差等生,並把他們培養成才,我想才能讓人信服。雖然清華北大沒有招收差生的慣例。
  • 理解好成交的六層次,想不成交都難
    一,我屬於銷售團隊的一員,銷售部門屬於我的系統。當我在公司銷售部門這個系統裡,我們要對自己從事銷售工作是非常自信的,相信自己的產品可以給客戶帶來需求和好處。成交客戶時,你要跟客戶溝通的是:我的公司產品就是為了讓客戶您受益,解決你的痛點。
  • 高中生物難嗎 生物和地理哪個難
    高中生物難嗎 生物和地理哪個難對於高中的理科生來說,理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理綜中的任何一科都不能偏科,下面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高中生物難度如何,僅供大家參考。高中生物難不難高中生物考的很細,知識點很多,但是難度不是很大。有很多概念需要掌握,這樣就要多看書多背多記。
  • 教育專家40年研究:男孩的大腦註定他們要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早在兩千多年前,柏拉圖提出:在所有的動物之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為什麼男孩好像永遠靜不下來,上課也一直動來動去?」「為什麼男孩們總是沉迷於和小夥伴打鬧?」「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我的男孩好好聽我說話?」
  • 知識體系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知識點: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前因後果:為什麼要搭建知識體系?為什麼搭建知識體系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基本上人人都有一部手機。我們很多的時間都花在手機上,變得非常的碎片化。我們每天都在被動的接受非常多的信息,但這些信息質量參差不齊,我們必須有自我識別能力。吸收有用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才能更好的運用。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成就相當於美國用120年取得的成就。也就是說美國人三年取得的成就,中國人一年達到這個成就。同時對應的就是這個信息的接收速度是美國人的三倍。
  • 3個原則幫你開啟行為改變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從自我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下,為什麼改變這麼難?我們又應當如何開啟行為的改變呢?02 為何改變這麼難?「象與騎象人」理論曾經有一項醫學調查顯示,即使心內科醫生告訴了病情嚴重的心臟病患者,如果不注意飲食、運動、抽菸等不良習慣,他們將必死無疑。但結果卻是,只有14%的人會真正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其餘86%的人是不想活了嗎?
  • 《拖延心理學》⑩:想要改變為什麼那麼難?來看看科學家的解釋
    01 治療拖延方法的使用說明1、 了解改變是一個過程作者為我們分別介紹了關於改變的兩種研究成果,都分為四個階段:從這個表我們可以看出,要做改變我們需要經歷的意識和心路歷程,所以改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2、 關於方法的使用建議① 一次嘗試一個技巧,全都嘗試,行動成本太高,你會望而卻步。
  • 老外學中文被折磨慘了:這絕B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魔性視頻)
    前幾天,歪果仁研究協會 就趁著春暖花開「上街抓路人」採訪,聽老外們大倒苦水,吐槽:我是如何被中文搞懵圈的。 視頻在這兒: 學中文到底難在哪兒? 各位,如果英語是這樣,憑心而論,你還學嗎?連我們有時候都發不清楚,歪果仁們心裡得有多苦。
  • 學習麥肯錫的先進方法,塑造更好的自己/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
    人們天天想著如何能使自己變得優秀,卻不知道從哪裡邁出前進的第一步,今天給大家推薦《麥肯錫晉升法則》一書,學習它的47個小原則,和周作一起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大改變。麥肯錫是全球最大的諮詢公司之一,那裡有全球最優秀的諮詢師,從他們的成功經驗或許會給我們一些啟發。
  • 《小婦人》馬奇太太的養女之道: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四姐妹的媽媽馬奇太太是一位溫柔而富於愛心的婦人,在她的幫助下,愛慕虛榮的大女兒梅格、散漫粗野的二女兒喬、內向羞澀的三女兒貝思,自私任性的小女兒艾美都找到了自己夢想中的「閣樓」,成為了更好的自己。今天,悟空就給大家分享書中一些片段,看看馬奇太太是怎樣幫助女兒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 比想像力更難的,是按自己的價值觀行動的勇氣
    讓我告訴你們一個你們的同齡人的故事來解釋我的意思吧,即她是沒有遇到中年危機的。 幾年前,我在哈佛參加了一次小組討論會,談到這些問題。後來參加這次討論的一個學生給我聯繫,這個哈佛學生正在寫有關哈佛的畢業論文,討論哈佛是如何給學生灌輸她所說的「自我效能」,一種相信自己能做一切的意識。自我效能或更熟悉的說法「自我尊重」。
  • 你只聽說過2003年高考數學試題的難,卻不知道背後的「狗血」劇情
    據說那一年,很多數學大神都栽在數學題上了,能夠過100分的就可以「封神」,能上80分的就是中等偏上的水平,能夠及格就非常了不起了。50——60分是平均分,而這個平均分還是靠著很多選擇題亂蒙提上去的。據說那一年,因為分數普遍降低了很多,因為不是平行志願,所以連北大清華都沒有招滿。
  • 年度書單:向上生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雷·達裡奧說過:「如果你不覺得一年前的自己是個蠢貨,那說明你這一年沒學到什麼東西」。讓自己遠離愚蠢的方式除了四處走走,多見一些人,多見一些世面,還有一個很經濟的方式就是讀書。讀書的成效通常要在一段時間的積累之後才能看到,我記得一年前我開始看書寫書評的時候,腦袋空空,一千字的書評往往得跟擠牙膏似的一點一點擠出來。
  • 愛而不得,得而不惜,惜而不舍,再難遇我
    愛而不得,得而不惜,惜而不舍,再難遇我1:其實誰都沒有錯,只是站的角度不一樣,思考的問題不一樣,人生又何嘗不是。4:你要學著無論遇到什麼事情,欣喜,悲傷或是瀕臨崩潰,都能夠不動聲色地自己處理事情,自己辨別對錯,好好成長。5:心裡沒你的人,想多了,越是主動,心越痛;小事想多了,既是傷神又是費力;壞事想多了,越想越焦慮;總之想多了,就是累。
  • 中科院考博難不難?親身經歷告訴你答案…
    隨著社會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讀博成了一種趨勢,一方面為了逃避碩士難就業問題,一方面為了深造找到更好的工作。中科院是全國做科研最好的地方,去中科院讀博成了很多人夢想的地方,那中科院博士好考嗎?中科院考博難嗎?考博英語怎麼複習?考博流程是什麼?等等一系列問題在網上找不到答案。
  • 桀驁不馴的個性,使他成為了最難解開的方程式
    當伊布與妻子海倫娜訂婚時,他卻說自己是最好的禮物。伊布拉希莫維奇或許是這世上最難解開的方程式,因為在他的心裡,他永遠是不一樣的。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伊布自小開始學習跆拳道,在十四歲時伊布被馬爾默看中。在馬爾默被降級後,伊布便成為了主力球員,在十八歲時伊布幫助球隊重回瑞超,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伊布在職業的第一個賽季就用十二粒進球為馬爾默立下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