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所在多層石墨烯邊界的拉曼光譜研究方面獲進展

2020-12-06 OFweek維科網

  最近,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博士生張昕、厲巧巧和研究員譚平恆等人,對MLG邊界的拉曼散射進行了系統研究。

  單層石墨烯(SLG)因為其近彈道輸運和高遷移率等獨特性質以及在納米電子和光電子器件方面所具有的潛在應用而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關注。每個SLG樣品都存在邊界,且SLG與邊界相關的物理性質強烈地依賴於其邊界的取向。在本徵SLG邊界的拉曼光譜中能觀察到一階聲子模-D模,而在遠離邊界的位置卻觀察不到。研究發現邊界對D模的貢獻存在一臨界距離hc,約為3.5納米。但D模的倍頻模-2D模在本徵SLG邊界和遠離邊界處都能被觀察到。因此,D模成為研究SLG的晶疇邊界、邊界取向和雙共振拉曼散射過程的有力光譜手段。

  SLG具有兩種基本的邊界取向:「扶手椅」型和「之」字型。與SLG不同,多層石墨烯(MLG)中每一石墨烯層都具有各自的邊界以及相應的邊界取向。對於實際的MLG樣品,其相鄰兩石墨烯層的邊界都存在一個對齊距離h。h可以長到數微米以上,也可短到只有幾個納米的尺度。當MLG的所有相鄰兩石墨烯層的h等於0時,我們稱之為MLG的完美邊界情況。MLG邊界複雜的堆垛方式以及存在不同h和取向可顯著影響其邊界的輸運性質、納米帶的電子結構和邊界局域態的自旋極化等性質。儘管SLG邊界的拉曼光譜已經被系統地研究,但由於MLG邊界複雜的堆垛方式,學界對其拉曼光譜的研究還非常少。

  最近,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博士生張昕、厲巧巧和研究員譚平恆等人,對MLG邊界的拉曼散射進行了系統研究。他們首先對MLG邊界進行了歸類,發現N層石墨烯(NLG)的基本邊界類型為NLGjE,即具有完美邊界的jLG置於(N-j) LG上。因此,雙層石墨烯(BLG)的邊界情況可分為BLG1E+SLG1E和BLG2E兩種情況。研究發現:(1)NLG1E邊界與具有缺陷結構的NLG的D模峰形相似,其2D模則為NLG和(N-1)LG的2D模的疊加。(2)在雷射斑所覆蓋區域的多層石墨烯邊界附近,相應層數石墨烯的2D模強度與其面積成正比,而相應的D模強度則與在臨界距離內的對齊距離(如果h<hc)以及邊界長度有關。(3)對於BLG1E附近的2D模,隨著h從亞微米尺度逐步減少到0時,來自SLG部分的強度從極大值逐步減小至0,而來自BLG部分的強度則保持不變。對於BLG1E附近的D模,隨著h從亞微米尺度逐步減少到0時,來自SLG部分的強度先從0增加到極大值,一旦h<hc時,該強度再逐漸減小到0,而來自BLG1E部分的強度先保持常數不變,一旦h<hc時,再逐漸增加到該常數的2倍。(4)通過BLG邊界處2D模的線型和強度,在雙層石墨烯邊界中成功地鑑別出h為48nm的情況;通過BLG邊界處D模的線型和強度,甚至能鑑別出h小於3.5nm的情況。這些尺寸已經遠超出了雷射斑點的衍射極限,是一般表徵手段無法達到的。該系列研究工作近期發表於Nanoscale 6, 7519-7525(2014)和Carbon 85, 221-224(2015)。

  這些重要發現為多層石墨烯邊界的進一步系統研究奠定了基礎,同時為其他二維材料的邊界研究提供了參考。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雙層石墨烯(BLG)邊界的對齊距離從亞微米逐步減少到0的拉曼光譜

相關焦點

  • 半導體所等在各向異性二維材料物性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半導體所等在各向異性二維材料物性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2016-04-19 半導體研究所 【  最近,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譚平恆研究組在各向異性二維材料的物性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研究組和南加州大學教授汪涵等合作,通過拉曼光譜和光致發光光譜表徵了平面內各向異性的二維材料ReSe2。
  • 「黑金」石墨烯如何快速鑑別?拉曼光譜儀實測對比全紀錄
    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2004 年,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 Geim 和 Novoselov 等使用膠帶剝離技術, 才首次成功地製備出了單層石墨烯。 自石墨烯被發現以來, 拉曼光譜技術成為石墨烯研究領域中一項重中之重的實驗手段。
  • HORIBA 用戶動態|中科院半導體所關於角分辨偏振拉曼光譜配置的研究
    近,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譚平恆研究組系統全面地分析了三種測量arpr光譜的實驗配置,給出了一般形式的拉曼張量在不同配置下拉曼強度的計算方法,並具體地以高定向熱解石墨(hopg)的基平面和邊界面為例,研究了這些arpr配置在二維材料拉曼光譜方面的應用。
  • 單細胞拉曼光譜揭示氮循環功能菌研究獲新進展
    從單細胞水平上研究環境微生物可克服純培養或富集培養的限制,實現在環境介質下的原位研究。拉曼光譜(包括SERS、常規和共振拉曼)可在單細胞水平上對微生物進行無損檢測,並提供微生物組成的指紋圖譜。拉曼光譜與穩定同位素標記結合(Stable isotope probing, SIP),利用微生物同化SIP標記底物引起蛋白、脂類、色素的特徵拉曼譜峰偏移,已實現從單細胞水平上檢測環境功能菌。
  • 科學家發表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材料聲子和拉曼散射綜述論文
    受英國皇家化學會綜述期刊《化學會評論》(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的邀請,由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譚平恆和博士生張昕等撰寫的關於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材料聲子和拉曼散射的綜述論文,近日在該刊在線發表 (Xin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剝離多層石墨烯和其他層狀材料中的皺褶網絡
    成果簡介 一種在多層石墨烯和其他層狀材料上產生皺褶的有效方法。由於大的熱膨脹係數差異,可以在液氮中的「衝擊」冷卻期間將雙軸壓縮應用於支撐在PDMS基板上的多層石墨烯,以在幾秒內產生皺褶狀。與單軸壓縮產生的平行皺紋不同,雙軸壓縮可以產生包含連接的皺褶狀網絡。通過原子力顯微鏡(AFM)和拉曼光譜研究的皺褶狀。
  • 分析儀器助力半導體騰飛——「半導體材料及器件研究與應用進展...
    半導體材料(semiconductor material)是一類具有半導體性能、可用來製作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的電子材料。近年來半導體材料迅猛發展,特別是寬禁帶化合物半導體在材料生長、器件與電路設計、製造工藝及其應用等方面具有最新進展。
  • 多層石墨烯壓電效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與物理學院喬振華教授與南京大學繆峰教授、王伯根教授合作,在多層石墨烯的壓電效應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首次在實驗上觀察到石墨烯材料體系中正的壓電效應,並在理論上揭示了多層結構內層間相互作用對該效應的顯著貢獻。
  • 年終盤點:拉曼光譜技術與市場新動向
    對中國來說,80年代初就開始了SERS的相關研究工作,近幾年踏入這個領域的研究人員幾乎呈指數增長。而儀器信息網編輯在2015年也特別留意了一些課題組的研究動向,匯總了部分課題組在拉曼光譜方面的研究成果《拉曼最新研究成果盤點》。從中我們也可以發現,「表面增強」幾乎滲透到了每一個課題組的研究工作中。
  • 半導體所在柔性一維光電探測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最近,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沈國震課題組,在一維無機分枝同質/異質納米線製備及柔性光電探測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 半導體所在柔性一維光電探測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突破性技術更新:將顯微鏡運用在拉曼光譜儀上
    拉曼光譜(Raman spectra),是一種散射光譜。拉曼光譜分析法是基於印度科學家C.V.拉曼(Raman)所發現的拉曼散射效應,對與入射光頻率不同的散射光譜進行分析以得到分子振動、轉動方面信息,並應用於分子結構研究的一種分析方法。
  • 光子學公開課|中國科學院陳佳寧研究員:近場光學成像與光譜在半導體光學中的應用
    在本次課程中,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的譚平恆老師將首先介紹拉曼光譜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拉曼光譜技術,以及其團隊在二維半導體材料及其範德華異質結及石墨烯基材料的聲子物理中所取得的部分成果。    接下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張堯老師將對基於掃描探針的單分子光學成像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最新進展進行介紹,特別是詳細闡述單分子針尖增強拉曼成像和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技術在成像解析度上的最新突破和潛在應用。浙江大學的朱海明老師將介紹超快雷射光譜基本原理和在幾個典型光電轉換體系中的應用。
  • 可攜式雷射拉曼光譜儀器及其應用的最新進展和有關問題
    這裡想介紹一點可攜式雷射拉曼光譜儀器及其應用的有關問題,供有關科技工作者參考。  目前科技工作者們都在關注可攜式雷射拉曼光譜儀器及其應用的最新進展,世界各國正在爭先恐後的研發各類可攜式雷射拉曼光譜儀器。
  • 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哈工大報訊(化工/文) 近日,我校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工作為石墨烯光致精準功能化的首例,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
  • |「光譜技術在半導體領域中的應用」Q&A集錦——拉曼、橢圓...
    10月30日HORIBA舉辦了2017 Optical School系列在線講座第五場——光譜技術在半導體領域中的應用,涉及:拉曼、橢圓偏振、光學光譜和輝光放電,四種光學光譜技術,為大家帶來滿滿的知識技能包。
  • 物理所大面積高質量氫化石墨烯的構築及物性研究取得進展
    物理所大面積高質量氫化石墨烯的構築及物性研究取得進展 2018-12-29 物理研究所 【字體氫化後石墨烯的拉曼(Raman)光譜中石墨烯晶格的G和2D特徵峰恢復,預示著Ru基底與石墨烯之間的界面有氫原子存在並有效地減弱了石墨烯與金屬基底的強相互作用(圖1)。進一步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研究發現,氫原子與石墨烯晶格中√3 × √3/R30°位置的碳原子化學成鍵形成長程有序的雙面氫化結構(圖2)並延展到整個4mm ×4mm表面。其中碳氫比為三比一,因此稱之為三分之一氫化石墨烯。
  • CRAIC拉曼光譜技術在爆炸物檢測領域的應用
    使用785nm雷射波長激發的石墨烯的拉曼光譜  美國CRAIC最新ApolloII™顯微拉曼光譜儀可提供多種波長的雷射器,不僅性能優良,而且操作簡便,整合集成具有高強靈敏度雷射器的拉曼光譜儀和先進的光譜分析軟體包。
  • 2019年愛丁堡技術研討會-穩態/瞬態光譜及拉曼光譜——上海首站...
    為了更好的為愛丁堡用戶提供服務,促進愛丁堡儀器的應用交流,天美公司於2019年10月14日在上海大學材料學院會議中心拉開了穩態瞬態光譜及拉曼光譜的巡迴技術研討會的帷幕。首站上海研討會吸引了眾多上海高校的老師和同學們參加。
  • 第二屆拉曼光譜網絡會議全日程公布 這些專家將帶來精彩報告
    為了分享拉曼光譜技術及應用的最新進展,促進各相關單位的交流與合作,儀器信息網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半導體聲子物理研究組於2019年成功舉辦首屆拉曼光譜網絡會議,逾三千人次報名參會,得到廣泛好評。  第二屆拉曼光譜網絡會議(iCRS2020)將於2020年9月23-24日舉辦,會議邀請拉曼光譜儀器研發及應用的相關專家,以在線網絡報告交流的形式,針對當下拉曼光譜相關研究熱點進行探討,為拉曼光譜的相關從業人員搭建溝通和交流的平臺,促進我國拉曼光譜相關儀器技術及應用的發展。
  • 智能所在多功能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基底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仿生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納米材料和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劉錦淮研究員、楊良保副研究員等,在可循環多功能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 Raman Scattering-SERS)基底的製備和檢測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