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賢棟看好上海建成金融科技中心:這座城市有技術基因、開放基因...

2021-01-16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網-上海頻道】;

6月19日,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對於上海提出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新目標,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非常看好,他歸納上海具備成功的三個基因,技術基因、開放基因、未來基因。

打車折射新技術全球熱力圖

「科技中心一定是立足於新技術,和世界其他大城市相比,上海是新技術、新應用的最活躍區域之一。」井賢棟指出。

他以打車體驗為例,歐洲收現金、美國收信用卡,但在中國甚至東南亞,都是刷手機,不同的習慣,折射出新技術活躍的全球熱力圖。而縱觀歷史上金融中心城市的更迭,排名的變化背後都是技術變革的推手。

井賢棟進一步指出,我們正處於新一輪數位技術變革期,此次的全球疫情,正加速社會和經濟全面數位化。而在數位化時代,其他技術是改進生產力,只有區塊鏈是重構生產關係的技術。他建議上海繼續極大支持力度,推動區塊鏈等數位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突破,建設數字經濟時代的信任新基建。

請進來、走出去的雙向開放基因

他表示,看好上海建成金融科技中心還因為上海具備開放的基因。

他提到,我國正在開放的新起點上,過去四十年開放我們是把外面的資金、人才、技術請進來,未來的開放是中國的資金、人才、技術也要走出去,在全球範圍內的資源配置才能成就全球的金融中心。

他強調,上海建設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一樣需要請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形成雙向開放的格局,同時,對內注重面向不同市場主體的開放。

他還介紹了支付寶從上海的出海經驗,支付寶已經構建了支持中國跨境電商覆蓋全球的行動支付網絡,為中國遊客在近6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行動支付服務,與東南亞、南亞的合作夥伴共同建設了10個數字錢包。下一步,支付寶將和上海一道,注入開放和全球化的基因,積極「走出去」參與全球新金融體系基礎設施建設。

過去金融以「錢」為中心,未來金融以「人」為中心

最後,他認為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是面向未來而建的。未來的金融中心,應當是人才中心、技術中心,數據中心,創新中心。

過去金融是以「錢」為中心,以機構為中心;未來金融是以「人」的需求為中心,通過創新,為每個個體創造價值。

他建議,上海應當成為政策及機制的創新中心、因為面向未來金融中心的建設過程中將湧現出大批創新,而容錯的邊界就是創新的邊界,金融創新是守正創新,既要基於客戶價值的創造,同時要有效防範金融風險,又要一個營造開放包容的創新土壤。

相關焦點

  • 上海要如何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這三個基因和四大基本條件值得重視
    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離不開金融科技的支撐,目前上海正在加快推進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設,探索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如何讓科技為金融「賦能」,助力上海打造國際金融科技中心,也成為此次陸家嘴論壇重點討論的議題之一。
  • 螞蟻井賢棟:遵從監管是金融科技行穩走遠的保障
    來源:新浪科技原標題:螞蟻井賢棟:遵從監管是金融科技行穩走遠的保障12月15日午間消息,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發言表示,遵從監管是金融科技行得穩、走得遠的保障。「我們深刻認識到,維護金融安全、防範金融風險是金融領域一切創新和發展的前提,螞蟻服務著眾多的消費者和小微企業,在維護金融安全、防範金融風險上,更應該提高安全水位,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規範要求自己。」這是螞蟻集團上市暫緩後,管理層首度對外發聲。井賢棟表示,中國金融科技是在國家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的大時代下成長起來,螞蟻集團是受益者;發展離不開監管,監管是為了更健康更可持續的發展。
  • 阿里螞蟻三總部三中心正式落戶上海 科技巨頭們頻頻落子上海背後
    9月下旬,上海市政府與華為公司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  這些世界領先的科技、網際網路與金融巨頭為何都選中上海?  回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上海40餘年發展史,這座城市既有吸引弄潮兒紮根於此發展的豐沃土壤,也以文明務實的城市精神督促他們警醒自省,著眼未來立足當下,在推動社會進步的歷程中創造財富,從更廣闊的視野發現新機遇,煥發新活力。
  • 浦東三十而立:金融七大業態聚力,共促開發開放
    恒生中國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對於金融開放態度明確,希望以最大限度的開放吸引外資長線進入中國。恒生將會利用這個難得窗口期,注重服務國內企業和新興產業。大華銀行(中國)行長兼執行長符懋贊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目標實現之年。
  • 在外資企業掌門人眼中,開放已是上海這座城市的「標籤」
    「全球投資組合需要開放和透明的貿易環境」「期待實現創新創業的夢想」「想更好把握住極具活力的中國市場」……上海昨天迎來新一批外資項目集中簽約,其中超過1億美元的大項目就有15個,在這些外資企業掌門人眼中,這座城市長期領開放風氣之先,早已成為投資興業的最佳場所。
  • 超上海中心,這座城市將建「中國第一高樓」
    熊貓大廈這一地標高樓佔地30畝,總建築面積約35萬平方米,預計於2017年底開工建設、2023年竣工投用。事實上,此前綠地和中海都對這宗地塊表現出勢在必得。據悉綠地曾先後在武漢、成都投資建設摩天大樓,前者為武漢綠地中心(在建),高636米,後者為成都綠地中心(在建),高468米。而此前,中海尚未有地標高樓項目。
  • 2035年,中國哪座城市最有可能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熱點策源城市?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城市的科技創新前景受到全球科學家普遍看好,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別以13.64%、11.65%和11.08%的支持比例排名全球城市科技創新突破未來期望值前三位。期望排名4-10位的城市分別是舊金山、波士頓、紐約、東京、新加坡、倫敦和洛杉磯。
  • 跨越千年向未來:一座城市的創新基因圖譜
    當然,古蜀人的科技創新不止於此,其不僅可以在自然科技領域取得突破,在金融領域亦敢為人先。北宋時期,一種叫「交子鋪戶」的店鋪最先在成都出現。交子鋪戶類似現代的銀行。存款人把錢存入交子鋪戶,鋪戶就給開具出一張印著紅、黑兩色標記有秘密記號圖案的紙,以後這張紙的持有人就可以用它來取錢,創新性地解決了古代商品流通的瓶頸。
  • 科學家青睞哪座城市?上海顯示最強的科學家國際流動性趨勢
    現居歐美發達國家中心城市的科學家中,有7.7%是過去5年由北上深遷往;現居北上深的科學家中,有3.9%是過去5年由歐美發達國家中心城市遷來。未來5年,中國城市與歐美城市之間的科學家流動趨勢將進一步加強,且更加趨於雙向平衡。現居北上深的科學家中,未來五年計劃或考慮向歐美發達國家中心城市流動的比例為15.1%。
  • 報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這一目標是全球經濟金融格局變化的必然要求。作為正在崛起的經濟板塊,新興經濟體和亞洲需要一個自己的頂級全球金融中心。目前全球經濟格局,從體量來看主要有三大板塊:歐洲、北美和亞太。歐洲和北美板塊隨著其經濟的現代化都已擁有各自的頂級全球金融中心——倫敦和紐約。
  • 上海科技大學生命學院舉行基因編輯中心揭牌儀式!
    1月12日,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基因編輯中心揭牌儀式暨第一次學術研討會在學院報告廳隆重舉行。上科大生命學院創始院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林海帆與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共同為中心揭牌。
  • 90年代上海靠浦東重回巔峰,如今上海憑藉「新法寶」再次引人側目
    這十年裡,以深圳為代表的珠三角發展速度堪比火箭,無數外貿工廠拔地而起,「去廣東打工」、「去廣東做生意」成為最流行的致富經。 隨後的1993年,深圳徹底廢除高能耗、高汙染的「三來一補」模式,並在兩年後確定以信息產業、新材料、生物技術為三大支柱產業,產業轉型比其他城市快了近十年,影響一直延續到現在。
  • 基因晶片技術未來大有可為
    摘要:2008年12月16日,上海生物晶片有限公司暨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整合旗下系統技術平臺、商業化服務體系、高素質服務團隊等資源成立了致力於研發外包服務的專業化公司——上海伯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我們就基因晶片技術與服務的市場發展這一話題,特別採訪了現任上海伯豪董事長兼總經理肖華勝博士。
  • 天津平安泰達金融中心:多元城市生活的「濃縮」與「回歸」
    ━━━━智慧與匠心,成就優質地標業界熟知的是,天津平安泰達金融中心,並非平安不動產旗下首座城市地標級建築。整個項目於2017年奠基打造,計劃三年內完成。在這之前,上海陸家嘴中心、深圳福田中心及杭州錢江新城,數座由平安不動產打造的城市地標性建築拔地而起,已然成為行業舞臺的焦點。
  •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觀光廳恢復開放
    ↑5月15日,遊客在恢復開放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觀光廳欣賞上海景色。 當日,因疫情於1月下旬關閉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觀光廳恢復營業。恢復開放期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觀光廳調整了電梯載客人數和遊客通道,採用新的實名制購票系統,並採取體溫測量、人數限流、定時消毒等防疫舉措。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2020:金融從業47萬人 持牌機構1600家
    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關鍵之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了重要進展。  在11日召開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長解冬介紹說,上世紀90年代,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正式開啟,經過30年的努力奮鬥,目前逐漸成為世界金融治理新的重要力量。
  • 北京金融街和上海陸家嘴的數據對比:前者更接近實際的金融中心
    作為中國兩大一線城市,北京金融街和上海陸家嘴都是以金融中心的定位而存在的,因此二者也經常成為各種對比度的對象。從形態上來說,高樓林立的上海陸家嘴,與樓不高的北京金融街形象不太相同,但是二者在金融上面的功能是類似的。
  • 「黨的誕生地」發掘工程讓紅色基因融入上海城市血脈,根植於市民...
    經過近兩年的修繕、布展,這處重要的紅色革命舊址不久前對外試運營開放。        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的修繕和保護利用,是「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的成果之一。該工程自2016年啟動以來,全市各相關領域形成合力,深入發掘紅色資源,生動呈現建黨故事,大力弘揚建黨精神,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根植市民心中。
  • 人類工程的奇蹟第十期:全球摩天大樓最多的10座城市
    在2013年上海塔封頂之前,它是中國最高的建築。第8名:芝加哥(美國)芝加哥被稱為風城,位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是芝加哥大都會區的主要城市,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芝加哥大都會區的人口為940萬,是繼紐約市和洛杉磯之後的美國第三大人口城市地區。芝加哥是金融、文化、商業、工業、教育、技術、電信和交通的國際中心。
  • 螞蟻金服井賢棟:未來的理財市場將有三個特徵
    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在會上表示,中國理財市場正迎來一場深刻的變革,主要變現在四方面:打破剛性兌付、從非標走向標準化、從重銷售到重服務以及回歸代客理財的行業本質,通過技術的力量將邁向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眾理財新時代。螞蟻金服正從產品、能力和技術三方面推動公司的全方位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