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上海頻道】;
6月19日,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對於上海提出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新目標,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非常看好,他歸納上海具備成功的三個基因,技術基因、開放基因、未來基因。
打車折射新技術全球熱力圖
「科技中心一定是立足於新技術,和世界其他大城市相比,上海是新技術、新應用的最活躍區域之一。」井賢棟指出。
他以打車體驗為例,歐洲收現金、美國收信用卡,但在中國甚至東南亞,都是刷手機,不同的習慣,折射出新技術活躍的全球熱力圖。而縱觀歷史上金融中心城市的更迭,排名的變化背後都是技術變革的推手。
井賢棟進一步指出,我們正處於新一輪數位技術變革期,此次的全球疫情,正加速社會和經濟全面數位化。而在數位化時代,其他技術是改進生產力,只有區塊鏈是重構生產關係的技術。他建議上海繼續極大支持力度,推動區塊鏈等數位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突破,建設數字經濟時代的信任新基建。
請進來、走出去的雙向開放基因
他表示,看好上海建成金融科技中心還因為上海具備開放的基因。
他提到,我國正在開放的新起點上,過去四十年開放我們是把外面的資金、人才、技術請進來,未來的開放是中國的資金、人才、技術也要走出去,在全球範圍內的資源配置才能成就全球的金融中心。
他強調,上海建設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一樣需要請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形成雙向開放的格局,同時,對內注重面向不同市場主體的開放。
他還介紹了支付寶從上海的出海經驗,支付寶已經構建了支持中國跨境電商覆蓋全球的行動支付網絡,為中國遊客在近6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行動支付服務,與東南亞、南亞的合作夥伴共同建設了10個數字錢包。下一步,支付寶將和上海一道,注入開放和全球化的基因,積極「走出去」參與全球新金融體系基礎設施建設。
過去金融以「錢」為中心,未來金融以「人」為中心
最後,他認為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是面向未來而建的。未來的金融中心,應當是人才中心、技術中心,數據中心,創新中心。
過去金融是以「錢」為中心,以機構為中心;未來金融是以「人」的需求為中心,通過創新,為每個個體創造價值。
他建議,上海應當成為政策及機制的創新中心、因為面向未來金融中心的建設過程中將湧現出大批創新,而容錯的邊界就是創新的邊界,金融創新是守正創新,既要基於客戶價值的創造,同時要有效防範金融風險,又要一個營造開放包容的創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