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勾?還是倒鉤?咱也分不清,咱也不敢問

2020-11-29 懂球帝官方

最近有個朋友突然問到我關於「倒勾射門」和「倒鉤射門」這兩個專業用語問題,兩個gou字,一個偏旁之差,有多大的差別?分不分對錯?我想了想,又沒有馬上回答他。

因為我也蒙圈了。

於是乎我順手打開了綠色App,分別搜索「倒鉤」和「倒勾」,然後看到了哭笑不得的一幕:寫「倒鉤」的有一大堆,用「倒勾」的也有不少,還有一大堆混搭的。

我又打開了網頁搜索,大致瀏覽了下網頁,資訊,發現還是一樣。而且還是在中文維基百科頁面發現了混用的現象......

我更蒙圈了。

所以勾和鉤,一個偏旁之差,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呢?還是說真的可以通用?

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請教官方資料了,我一個強迫症患者,必須得來探一探究竟。

提到這個字,我們首先想到的詞會是什麼呢?

在我個人的概念裡,「勾」字的詞語首先映入腦海的是「勾股定理」、「一筆勾銷」「勾心鬥角」這樣的常用語,於是我又問了問其他人,他們給我的答案驚人地一致:「勾引」。

我的回答也驚人地一致:......

還是看看字典怎麼說吧,在《新華字典》的解釋中,「勾」作為一個多音字,分別念gòu和gōu,而我們最常用的則是一聲的讀音。《新華字典》對「勾」字也做了基本以及詳細的字義的解釋。

在一聲的讀音下,「勾」字有以下幾種基本字義:

1、用筆畫出符號,表示刪除或截取:勾銷。

2、畫出形象的輪廓,描畫:勾畫。勾勒。

3、用灰、水泥等塗抹建築物的縫(fèng ):勾縫。

4、調和使黏,調味:勾芡。

5、牽引,招引:勾引。

6、停留,逗留:勾留。

7、攝取:勾魂攝魄(形容使人心神搖蕩,控制不住)。

8、中國古代數學著作中稱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較短的直角邊:勾股定理。

四聲的字用得相對較少,但也常見,比如「勾當」,但四聲的用法並不在今天我們所討論的範圍內,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查閱。

從以上的字義來看,似乎和某一種具體的體育動作,或者說和足球中的「倒gōu射門」動作沒有相近的描述,更多的是類似於用手,用筆所做的動作,以及更為抽象的意義。

那麼我只能再接著往下看,在「勾」字的詞義中,第一條就明確寫道:「 本同『句』。彎曲。如:勾垂(彎曲低垂);勾著背;勾曲」。

從這一釋義來看,「彎曲」似乎和足球當中的這一射門動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至少從動作上來看,球員的身體也確實呈現出「勾」字的形狀。

「勾(古代同『句』)」字所採用的「彎曲」的詞義,也是有歷史考究的。我國最早按部首編排的漢字詞典《說文解字》就這樣記載「句」字:「曲也。從口丩聲。凡句之屬皆從句。古矦切。又,九遇切」。意思簡單一點說,就是這個字的本意就是代表「彎曲」、「曲折」的意思,更多的是一種形容詞。

這樣一想,既然動作都這麼像了,那肯定就是「倒勾」了唄?

真的是「倒勾」嗎?

如果不是查證這些資料,按照我個人的習慣,我是願意寫「倒鉤」的,原因說來也奇怪,我總覺得「倒鉤」比「倒勾」顯得霸氣一點,符合足球場上球員作出該動作所表現出的氣勢。(手動狗頭)

你看,沙奇裡這球霸氣十足嗎?

但如果真的按照意思來考證的話,似乎又覺得「倒勾」顯得更合理一點,而「鉤」字則更像是一種器具,或者是兵器。

在《新華字典》中,「鉤」字有著這樣的定義:

1、懸掛或探取東西用的器具,形狀彎曲,頭端尖銳:鉤子。秤鉤兒。火鉤子。

2、形狀像鉤子的:蠍的鉤子。鉤針。

3、漢字筆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4、用鉤形物搭、掛或探取:鉤住樹枝爬上去。

5、研究,探尋:鉤玄。鉤沉。鉤校(jiào )。

6、牽連:鉤黨(指相牽連的同黨)。

7、同「勾」。

8、一種縫紉法,多指縫合衣邊:鉤貼邊。

9、古代兵器:鉤戟。純鉤(劍名)。吳鉤(刀名)。

10、鐮刀。

11、古代稱圓規。

在這些釋義當中,我們確實很明顯地能感覺出,「鉤」更多的是形容一種物體,而不是一個動作。《說文解字》的註解也是這麼認為的:「曲物曰鉤」。

當「鉤」用作動詞的時候,也更多的是利用某種「鉤形」物體來進行探取或者懸掛。

一切的一切,都在把最終的答案指向「倒勾」,而「倒鉤」甚至可能是錯誤的說法。

但為什麼有大量的「倒鉤」用法,又從來沒有人對此有過任何的解釋呢?是大家默認無所謂,還是真的可以通用呢?

「倒勾」和「倒鉤」,沒有對錯之分?

儘管我本人原來傾向於使用「倒鉤」,但是在看了字義解釋後又覺得「倒勾」更顯合理一些。

按照我的理解,「倒勾」一詞應該是個形容詞,而不是動詞或者名詞。這個詞原本不是漢語常用語言,更多的是用在足球場上的專業術語,在這樣的語境中,它形容的是一種踢球動作的狀態,是「倒勾射門」的簡稱,在這裡「倒」是球員採取的方式,「勾」是形容球員的身體動作,合起來「倒勾」則是形容球員射門時的體態,「倒勾射門」則是一個相互關聯的動詞性短語,當然,在足球教科書中就只能作名詞用了。

它的來源自然是要和英文的同義詞進行比較,也就是「Bicycle kick」或者「Overhead kick」,這裡面的kick不用多說,就是踢球的動作,那麼「Bicycle」和「Overhead」則是形容這個動作的詞語。

綜合以上的字面意思來看,我們可能會認為在簡寫「倒勾射門」時,用「倒勾」兩字更為合適。

那麼有人又要問了,既然「倒勾」是所謂正確的解釋,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採取「倒鉤」或者「倒掛金鉤」的寫法?難道他們全都錯了嗎?

1.「倒掛金鉤」肯定沒有錯,「倒掛」是動作,「金鉤」則是一個物品,一個「金鉤」被「倒掛著」。所以我們通常用「倒掛金鉤」作為形容詞來形容人的倒立姿態,在足球場上,球員的「倒勾」射門動作,也可以被這麼形容。

2.「倒鉤」是「倒掛金鉤」的簡寫嗎?

我不知道。但看起來許多人都會這麼認為。如果從這個層面講,許多人把「倒勾」寫作「倒鉤」也不難理解,因為他們其實想表達的是「倒掛金鉤式的射門動作」的意思。

但是因為兩個詞讀音相同,就產生了混用的情況,久而久之,就變成了「通用」。這在現代漢語中,被稱作「異形詞」。

什麼是異形詞?

早在2001年,我國教育部語言工作委員會公布了《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這裡面給異形詞的定義為:在普通話書面語中並存並用的同音(聲母、韻母和聲調完全相同)、同義(指理性意義、色彩意義和語法意義完全相同)而書寫形式不同的詞語。例如:「筆畫」和「筆劃」、「按語」和「案語」、「唯一」和「惟一」等等。實際的使用當中,除了書寫的差異之外,它們還有使用頻率的不同。

經過查證,當年《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並沒有關於 「倒勾」和「倒鉤」的規定,可能當年足球還沒那麼流行,也沒有什麼新媒體,用法相對比較單一,不至於產生混亂。我們國家目前也還沒有公布第二批異形詞整理表。

但是按我個人的理解,如今的「倒勾」和「倒鉤」確實可以作為「異形詞」來進行處理,它們不僅同音,表達的意思也一樣,寫法上確實存在差別。而在使用中,也有明顯的頻率差別。

但令我驚訝的是,在資料查詢的過程中,我發現在網絡上,國內用「倒鉤」的詞比用「倒勾」的還要多。難道大家都像我一樣,認為「倒鉤」比「倒勾」更霸氣嗎?

開個玩笑。

我首先在Google搜索上搜索含有「倒勾」的新聞,我們得到了243000條結果;搜索「倒鉤」則有126000條結果;

而在百度搜索,「倒勾」的新聞詞條數量僅僅為51600篇;「倒鉤」的數量高達28萬......

這下好了,我又蒙了。該信誰呢?

既然國家對於新聞媒體、廣播電視有明確的使用語言文字的規範,那我就按新華社和人民網為準吧!

但得到的結果,還是令我有些驚訝,詞頻的差距有些大呀......

在人民網,「倒鉤」有關的新聞有1567篇,其中體育部分為896篇;「倒勾」的新聞為249篇,其中體育部分只有95篇。

在新華社,搜索帶有「倒勾」的新聞標題,僅僅出現兩篇;帶有「倒鉤」的新聞標題則有7篇。

如果把範圍擴大到全文帶有兩個詞語的文章量來看,出現「倒鉤」的文章為2641篇,而「倒勾」只有573篇。

我:

什麼?難道我一開始就對了?

我不敢去質疑新華社和人民網的用詞規範,但從搜索詞頻的結果上面來看,「倒鉤」的說法如今確實佔了上風。

結論

你們可能已經看得不耐煩了,這怎麼比語文教科書還繁瑣?其實我也寫煩了,查起資料真的很繁瑣。

但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和強迫症患者,我還是得弄清,為什麼,為什麼!!!要不然以後每次再寫XXX倒鉤的時候,我總會覺得自己是寫錯了的。

不扯遠了,到底是用「倒勾」還是「倒鉤」,結論就在下面。

根據《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中對於異形詞的整理規範和原則來看,「現代漢語中異形詞的出現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涉及形、音、義等多個方面。整理異形詞必須全面考慮、統籌兼顧。既立足於現實,又尊重歷史;既充分注意語言的系統性,又承認發展演變中的特殊情況。」

所以我現在要承認特殊情況了。

按照異形詞整理規範中的首要原則「通用性原則」來看,我們可以「選取公眾目前普遍使用的詞形作為推薦詞」,因為「這是由語言的約定俗成的社會屬性決定的」,所以「90%以上的常見異形詞在使用中詞頻逐漸出現顯著性差異,符合通用性原則的詞性絕大多數與理據性等原則是一致的。即使少數詞頻高的詞形與語源或理據不完全一致,但一旦約定俗成,也應尊重社會的選擇。」

沒看懂?簡單說下吧,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堅持少數也沒啥問題。

所以在「倒勾」和「倒鉤」的問題上,當前使用「倒鉤」的頻次更多,也會逐漸成為更流行的趨勢,而「倒勾」本身也沒有錯,且是出現較早的詞形,而且新華字典也在「鉤」的字義裡安排得明明白白——「同勾」。

不過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能寫成更通用的「倒鉤」,就不要再用老的「倒勾」了,雖然意思都一樣。

畢竟歷史是由前人創造,我們來改變的嘛。

真的寫累了,再見。

投個票吧:你更喜歡用「倒勾」還是「倒鉤」

相關焦點

  •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出處哪裡 梗的含義及來源介紹
    抖音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是什麼梗?其實具體的意思大家也別想的太深奧了,這就是一種調侃的語氣詞,有明知故問的意思。  最近抖音上時常看見有人評論,「」咱啥也不知道,咱誰也不敢問的的語句,這句話對於多數人來說都是比較摸不著頭腦的,畢竟這麼長的梗還能這麼火的梗還是比較少見到的。
  •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是什麼梗?你了解嗎?來看看就知道了!
    最近我們發現突然有一句話特別火,主要的詞語就是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而且用這種句式,後續也出現了許多其他的句子。這句話從字面理解的話,意思就是這個事情我們也不知道咋回事,我們也不敢去問,字面理解就像我們比較害怕之類的,如果從字面理解的話,我們可能只是理解對了一半。這句話的出處也有很多人說是出自各種電視劇都挺好的,但是要是更加準確一些的話,其實最早出現是在某短視頻平臺上面的。
  •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什麼意思什麼梗? 萬能疑問句了解一下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什麼意思什麼梗? 疑問句了解一下時間:2019-10-10 14:33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什麼意思什麼梗?
  • 吳亦凡演唱會笑場,網友:咱也不知道為啥笑,咱也不敢問啊!
    但是吳亦凡卻笑場了,網友紛紛表示:「咱也不知道為啥笑,咱也不敢問啊!」最近聽到這句話是不是就會莫名被戳中笑點?雖然是一個梗,但是不得不佩服這句話也真是萬能的,好像可以用於很多場合,並且是毫無違和感的。用在吳亦凡笑場的這件事上,同樣是神來之筆,不得不佩服網友們的超強接梗能力。那到底在演唱會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這不嘛!前幾天,樂樂在貓咪冷知識那一期說到了「貓咪有230根骨頭,比人類還要多出24根,所以喵星人可以解鎖很多人類做不出的奇怪姿勢。」之後樂樂在後臺就收到了好多家長發來的私信,全部都是自家貓貓的奇怪姿勢!
  • 計算個「P值」,咱也不太懂,咱也不敢信
    在我們之前的推送中,展示過一個「P值可能具有誤導性」的例子:三位同學對同一基因在兩組樣本中的表達量的差異進行測定分析;其中,兩位同學的結論是差異不顯著,另一位同學的結論與它們相反(三個實驗重複夠嗎?再談「error bar「。)。當增加了樣本數量後,t檢驗計算的到的P值具有顯著性。
  • 伊巴卡:小卡,聽說咱更衣室不和諧?倫納德:不知道,問喬治去!
    本故事為NBA新聞改編的小品,只為逗大家一樂,不喜勿噴!萊昂納德:兄弟,歡迎你到快船來!咱們又能一起衝冠了!伊巴卡:小卡,我聽說咱們快船的更衣室不太和諧?以後誰敢齜毛你就說話,我也是練過拳擊的!萊昂納德:不和諧?不知道啊!問喬治去!伊巴卡:what?作為球隊大哥,你難道不把控更衣室?萊昂納德:更衣室只有我和訓練師,還需要把控嗎?伊巴卡:就你和訓練師?
  • 「小蜜蜂」來到咱社區
    社區黨支部書記王珍珍說,「咱的志願者不僅為老人做可口的飯菜,同時也儘可能提供更多其他幫助。」愛心食堂還為那些以前很少走出家門的獨居、空巢老人提供了交流的場所。社區的張阿姨說:「以前沒有愛心食堂,我們這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幾天甚至十幾天都不出門,現在每個星期都能在家門口吃飯、聊天……」在「紅雁小蜜蜂志願者服務隊」開展工作近半年時間後,雁塔路社區黨支部又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如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盤活資源,讓大家在精神上得到滿足的同時在物質上也能得到鼓勵,使志願服務更好地進行下去?
  • 可怕的牙籤魚:嘴上長倒勾,會鑽進男人丁丁,拽都拽不出來
    當你問當地人哪些物種最兇猛、最厲害、最危險、最恐怖的時候,你可能以為他們會提醒你要注意大名鼎鼎的食人魚,或者你以為的水中巨蟒。然而最通常的回答可能並不是這些傢伙,而是另外一種被稱為牙籤魚的小鯰魚,半透明看起來非常普通,但你要聽到它的傳奇故事,多半會尿道括約肌一緊,以後再也不敢在水裡隨便撒尿了。
  • 瓷器的發明影響了咱獲得諾貝爾獎
    今年的諾獎陸續出來了,咱這麼大的國家,現在也有三個了,有一個自己去查查,比較少報導。這次的物理學獎是與天體物理相關的,這讓我想到了一個觀點,那就是中國的偉大發明瓷器,讓我們的科學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是咋回事兒呢?
  • 咱專家教您快速「慧眼識真」:別再芋頭海芋傻傻分不清,弄錯後果很...
    墊在胸前的圍巾承接著不爭氣的口水......應急隊員在小區保安協助下連夜尋找致病物最後在患者家中的垃圾桶中找到切剩的致病物——「土淮山」植株片斷「天南星科植物海芋「俗稱「滴水觀音」這些可疑致病物被帶回本中心實驗室等待送上級專業機構鑑定*為了避免有人和小編一樣傻傻分不清芋頭和海芋
  • 楊建新‖為了咱的「中國心」
    心中就充滿著報國強軍的夢想因為共和國的藍天上騰飛著咱黎陽的希望雖說咱身處一線,位居平凡崗但咱激情滿懷,年輕力壯為了鑄就咱「中國心」咱願把重擔子勇敢扛改革創新精神足技術比武功夫強咱要讓共和國的戰鷹安裝上咱黎陽牌「心臟」別看咱滿身油汙,卻自有主張高科技玩得轉,電腦也棒
  • 每日一笑:女友每晚都要練習這樣的功夫,咱也不知道這有啥用處
    1、居然能把杯子吹起來,老王我還是頭一回見過!這肺活量也逆天了吧,不過紙杯老王也能吹起來。2、小夥子別騙人了,老王我特地買了一隻小黃鴨來吹,一點都沒用,肯定是拉了一根線吊住小黃鴨。6、這貓是啥情況,老王我沒看明白,高度不一樣,為啥貓貓站姿差別會如此大。7、姑娘,這貓只是想吃點骨頭,你這點都給嗎?也太小氣吧。8、女友每晚都要練習這樣的功夫,咱也不知道這有啥用處。
  • 「券商集體漲薪」咱不知道真假,但金融民工想漲薪的心情倒是真的
    最近這圖傳挺猛,同業同事再加上讀者,有不少人跑過來問我真假。圖片有點模糊,我給大家整理下核心信息:六家頭部券商不知道是商量好的,還是湊到一塊了,要集體漲薪。不過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再也不是相信童話的年紀,這年頭,到手的「螞蟻」都能飛了,不真正收到錢落地為安,誰也不願背負「信謠傳謠」的惡名。更何況,幾個月前,才剛被「金融業全體降薪」的爆炸消息轟炸過一輪的金融民工們,心理的陣痛還沒有撫平,更是不敢情緒波動太大。
  • 兔孫,鱉孫,居然是咱許昌的神獸
    小編一直以為兔孫是大許昌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咱自創的。可是,萬萬木想到啊,居然真有「兔孫」!還是一種動物!兔猻(sūn),最古老的貓科動物之一,已在地球上生息繁衍了1500多萬年,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召喚咒語:你卓兔孫咋給這兒了!
  • 最奇特的「嗜睡村」,村民不分場合倒頭就睡,專家對此也解釋不清
    哈薩克斯坦的」嗜睡村「,村民不分男女,不分場合,倒頭就睡很多人都有失眠的問題,每天的願望就是能睡個好覺。但其實「嗜睡」的人也同樣辛苦,就比如這個「嗜睡村 」。在哈薩克斯坦境內有一個名叫「喀拉蚩村」的奇葩村落。這個村落是哈薩克斯坦的礦產勝地,生活著680號人。但是這裡村民的生活卻特別的奇特。
  • 微聚焦|民生最亮點:「小蜜蜂」來到咱社區
    社區黨支部書記王珍珍說,「咱的志願者不僅為老人做可口的飯菜,同時也儘可能提供更多其他幫助。」 愛心食堂還為那些以前很少走出家門的獨居、空巢老人提供了交流的場所。社區的張阿姨說:「以前沒有愛心食堂,我們這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幾天甚至十幾天都不出門,現在每個星期都能在家門口吃飯、聊天……」 在「紅雁小蜜蜂志願者服務隊」開展工作近半年時間後,雁塔路社區黨支部又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如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盤活資源,讓大家在精神上得到滿足的同時在物質上也能得到鼓勵,使志願服務更好地進行下去?
  • 快評丨李河:關於債市,給頭兒匯報一下咱大銀河間
    大周末,以敢言著稱的頭兒carry全場,一時間成為了銀河間最亮的仔。頭兒堅定地認為,債市成了直融的短板,而銀行間就應該是銀行之間融通資金的市場,據此開出了信用債去交易所的藥方。趁著市場熱度,跟參政議政的頭兒匯報幾個基本數。第一個,今年1-10月,公司發債融資佔社融14%,發股融資佔社融6.5%。誰是主力,誰是替補,一目了然。
  • 老配方1:內部資料上的滷牛肉,香料13種,是否咱尋找的秘方
    出於讓大家學習的目的,我準備再做一個老配方專題,因為我最近在舊書市場上,也算淘到了一些好東西,找些乾貨,給這些與我一路同行的朋友分享一下,依我看,這些可能就是咱苦苦尋找的秘方,哈哈。配方裡既然有,我就分享出來,為的是讓各位看到這老配方的原貌,但寫歸寫,咱可以不用,如何把握是咱自己的事情。
  • 在老外眼中,這不知是蔬菜還是堅果的食物算「毒藥」,咱卻吃得香
    其實外國人對花生倒也不是那麼如臨大敵,不過花生醬本身對很多外國人來說都是毒藥,因為外國人不少都對花生醬過敏。對食物過敏當然算不成是食物的錯,只不過是人們對花生醬的一種印象。但是外國人當然有足夠的理由說服你,花生醬是一種毒藥。因為每年都有不少人吃過花生過敏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