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香靠發酵,醬酒中的陰發酵和陽發酵是怎麼回事?

2020-12-04 騰訊網

聞香是品酒中一個重要步驟,而酒的香氣也直接影響到了酒的口感。生香靠發酵,發酵對於酒的香氣也是至關重要的。不管是什麼香型的白酒,都要經過發酵這個步驟,其他香型的白酒要經過兩至三輪的發酵,最多五次。

而醬香酒則要經過八次堆積發酵,發酵時間長達九個月。是所有香型的白酒中發酵次數和時間最長的。醬香酒的香氣成分和微量成分遠比其他香型的酒多,呈現的香味也是所有香型中最複雜的。醬香酒的發酵分為陽發酵和陰發酵。

陽發酵,也稱開放式發酵

陽發酵通過酒醅攤晾,高溫堆積,在地面上進行發酵,充分攝取、網羅、繁殖、篩選空氣中適於發酵的微生物,以使其產生對人類有益的、多的、協調的產物,柔和、升華、發酵,彌補了大曲微生物中某些數量和品種的不足,生成了大量的香味物質和前驅物質,為入池發酵最大限度創造了活力,旨在納天地之「精華」,是產香的發酵。開放式發酵是中國其他香型白酒所沒有的工藝。

陰發酵,也稱封閉式發酵

封閉式發酵,也稱陰發酵或厭氧發酵。是在開放式發酵到一定程度,下造沙頂溫需達到50℃至53℃,烤酒輪次也要達到45℃以上即可入池,酒醅放入窖池中以後,用窖泥密封,意在吸地之靈氣,屬產酒發酵。

醬香酒發酵的這段時間會產生三種不同香型的酒,即窖香、窖底香、醇甜香,經過這三種香型調配的酒是複合香型的酒。其香味香氣成分種類是所有蒸餾酒中最多、最協調也是最富有層次感的。

也正是因為這八次的堆積發酵,全糧釀造的醬香酒才能區別於其他類型的酒,做到回味悠長、空杯留香的境界。

相關焦點

  • 葡萄酒中的「野生發酵」是怎麼回事?
    野生發酵最近被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和討論。野生發酵酒是使用在水果和葡萄園中發現的天然酵母來發酵,而不是傳統的人工酵母。 野生酵母在整個發酵過程中允許大量的細菌和酵母存在,從而產生多樣、複雜的風味,這樣釀造的葡萄酒無需使用防腐劑。 有人認為風土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來自不同地區的葡萄酒有各自獨特的活力感。 人工酵母釀造的的葡萄酒有酵母帶來的味道,均勻卻缺乏質感。
  • 九次蒸煮、八次發酵?陰陽結合,優質醬香酒其實需要十六次發酵!
    且為了增加發酵時間,第一次取酒是在第三次蒸煮後才開始,而最後一次取酒在第九次蒸煮過後。 又是一年春暖花開的好時節,我們酒廠也剛剛完成了對紅纓子高粱的第三次發酵,並且進行了第四次蒸煮,結束了第二輪次的取酒。隨後要繼續對酒醅進行攤涼、加曲、收堆、下窖等工藝流程,再將酒醅進行後續的發酵,等待下一輪次的取酒。
  • 蒸餾酒、發酵酒是如何劃分的?
    蒸餾技術傳入中國之後,中國酒的種類又增加了許多,並出現了不少有悠久傳統的名酒。糧食酒和果實酒,都是用發酵的方法製成的。當酒精成分達到百分之十幾的時候,酵母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發酵作用便變得緩慢。因此,它們的酒精含量都是不高的。
  • 堆積發酵與自然發酵的發酵技術
    今天真全糧楊老師要跟各位分享的是堆積發酵與自然發酵的發酵技術。醬香型白酒發酵分為窖內和窖外發酵。 一、窖外發酵又稱為堆積發酵 步驟:一般是糧食經過蒸煮後,堆成小丘形狀,進行發酵,這種發酵時間一般在4-5天左右,可以根據糧堆得溫度來看,一般由釀酒師用手插入糧堆內部試試溫度,達到65度就差不多發酵好了。
  • 茶葉發酵跟食物發酵有什麼區別?
    有些茶葉會發酵,像黑茶、紅茶全發酵,青茶半發酵,綠茶不發酵,發酵一詞一般我們都是在生活中經常聽說,特別是食物,麵粉發酵可以做成饅頭,純奶發酵可以做成酸奶,就連我們吃的醋,喝的酒都是經過發酵而成。簡單來說發酵就是生物體對於有機物的某種分解過程,是一種化學反應,一般是有氧發酵和厭氧(無氧)發酵兩種。工業發酵一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而實現的工業生產統稱為發酵。像抗生素、維生素、酒、防腐劑、色素等產品。而食物發酵則是指人們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製造的一類食品,比如酸菜、酸奶、醋、醬油等食品。
  • IRMS和SNIF_NMR技術在發酵酒檢測中的應用
    IRMS和SNIF_NMR技術在發酵酒檢測中的應用 2013-09-29 19:02:30 來源:中國知網,IRMS和SNIF_NMR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及展望_蔡莽勸 瀏覽: 次 前言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三聚氰胺奶粉」、「地溝油」等成了
  • 微生物發酵飼料的配方及詳細的發酵方法
    有益菌製劑, 在動物機體內發酵過程中不但能將 畜禽難以消化吸收的粗蛋白質、 澱粉中的大分子物質, 加工分解轉變成易消化吸 收的葡萄糖、 胺基酸和維生素等小分子營養物質, 而且能大大降解粗纖維, 產生 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質, 從而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率和營養價值。
  • 酵素之微生物發酵——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發酵工藝
    想要了解酵素,就要先了解微生物發酵。其實在我國微生物發酵已經有很長一段歷史傳承,如今我們研發的酵素也是傳承了前人的微生物發酵工藝的經驗。微生物發酵工藝重大發展史公元前9000多年我國就已經釀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酒。河南賈湖遺址——是世界上發現的最早釀造酒類的古人遺址。
  • 發酵要充氧?|辨析氧氣對發酵的重要性
    Structure of ATP酵母通過兩種主要的生物化學途徑合成ATP:呼吸(Respiration)和發酵(Fermentation)。在呼吸和發酵的過程中,酵母細胞分解細胞內的葡萄糖分子釋放能量(這個過程叫做糖酵解),其中一些能量被捕獲並儲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鍵中。葡萄糖的分解也釋放出碳原子,這些碳原子可以用於生物合成反應,使酵母菌可以通過發芽生長和繁殖。
  • 調味酒發酵工藝方案,你知道幾個?
    一、雙輪底發酵「雙輪底」發酵是製作調味酒的有效工藝措施之一,實質是延長發酵期,讓有機酸、醇等物質充分生成及酯化,使濃香型白酒的風格更加突出。1、「連續雙輪底」發酵在第一次起窖時,在窖底留一甑半母糟不起(下排配料後成兩甑糧糟)進行再次發酵,在留的底糟上面裝入糧糟。待第二排開窖時,把雙輪底上面約一甑半母糟扒到黃水坑堆起,等雙輪底糟取完後,再把留在黃水坑內的母糟拉平,作為下排底糟,再裝糧糟,如此往復。
  • 麵粉發酵不起來是什麼原因 麵粉沒發酵起來有什麼辦法補救
    麵食作為日常主食,很多人都喜歡吃麵食,而製作麵食時,麵粉發酵是比較常見的一個步驟,很多人做麵食的時候都會提前發酵好麵粉。麵粉發酵是有一定講究的,只有麵粉發酵的好,做出來的麵食才會彭軟好吃有韌勁,有些人會發酵得比較好,而有些人發酵麵粉卻發酵不起來。那麼,麵粉發酵不起來是怎麼回事呢?
  • 麵團發酵與酵母菌發酵的原理與應用
    發酵發酵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簡單的說,酵母分解麵粉中的澱粉和糖分,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和乙醇。二氧化碳氣體被麵筋所包裹,形成均勻細小的氣孔,使麵團膨脹起來。發酵需要控制得恰到好處。發酵不足,麵包體積會偏小,質地也會很粗糙,風味不足;發酵過度,麵團會產生酸味,也會變得很粘不易操作。
  • 麵包與饅頭的三個階段發酵過程:前期發酵、中間發酵、終端發酵
    麵包饅頭、發酵麵團的發酵工藝管理麵團前期發酵管理髮酵麵團有同時進行的兩個過程,即氣體產生過程,保氣力增加過程(即麵團成熟過程),產氣過程曲線與保氣過程曲線往往並不重合,如麵團氣體產生與氣體保留的兩個頂峰同時配合,才能做出好的麵包或饅頭。
  • 糧食酒發酵技術-冬天釀酒如何掌握室發酵室的溫度?
    悉知,糧食發酵最重要的之一就是溫度,發酵的溫度之所以特別重要,是因為溫度會直接影響到釀酒酵母的活性,同樣重量同樣品質的糧食,發酵溫度沒有控制好,出酒率和出酒品質都會有所下降。
  • 這個國際博物館日,我們一起來談談發酵
    近年來,發酵這一次詞彙頻頻出現在我們周遭,發酵乳、發酵茶、發酵護膚品……上網查詢,關於記載發酵歷史與知識的博物館幾乎都是記載釀酒文化的。 發酵源於自然的發生 的確,提起發酵,大家第一想到的都是酒。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從事釀酒的發酵生產了。
  • 果酒發酵中酵母菌是如何產生酒精的
    水果中的糖份就相當於酵母吃的飯,酒精就是酵母菌吃了糖後消化的排洩物,同時還會生成二氧化碳,相當於酵母發的屁。
  • 發酵中的溫度
    在發酵過程中需要維持生產菌的生長和代謝的適當發酵條件,其中之一就是溫度,因為微生物的生長和產物合成均需要在各自適當的溫度下進行。
  • 熟料固態發酵溫度控制方法
    先來說說做發酵溫度監測的意義,大家也都知道,發酵溫度低了不出酒、出酒少,高了酒苦、酒酸、影響出酒率等等,平時交流中也常常會問到發酵過程溫度的變化,以便去分析釀酒過程中的問題,並且現在有很多師傅也會去做發酵溫度的監測。
  • 發酵食品,是營養美味?還是垃圾食品?食物「好壞」的誤區需繞行
    發酵食品是人們巧妙的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而製造的一類食品,風味獨特,發酵其實是一種化學反應,它是指微生物保留了原來食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如多糖、膳食纖維、生物類黃酮等對機體有益的物質,還能分解某些對人體不利的因子,其實就是微生物將食物進行分解、改變和轉化。
  • 白酒的發酵方式有哪些?
    白酒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是世界八大蒸餾酒之一,由澱粉或糖質原料製成酒醅或發酵後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解放後稱為白酒。那麼白酒的發酵方式有哪些? 酒精是發酵過程的主要產物,除酒精之外,被酵母菌等微生物合成的其他物質及糖質原料中的固有成份如芬香化合物、有機酸、單寧、維生素、礦物質、鹽、酯類等往往決定了酒的品質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