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與饅頭的三個階段發酵過程:前期發酵、中間發酵、終端發酵

2021-01-09 焙烤食品博士杜德春

麵包饅頭、發酵麵團的發酵工藝管理

麵團前期發酵管理

發酵麵團有同時進行的兩個過程,即氣體產生過程,保氣力增加過程(即麵團成熟過程),產氣過程曲線與保氣過程曲線往往並不重合,如麵團氣體產生與氣體保留的兩個頂峰同時配合,才能做出好的麵包或饅頭。①當麵團成熟未到前,氣體產生已達到了頂峰,如此階段烘烤做麵包即使產氣再多,也無法將麵包脹得最大程度,因為此時麵團的麵筋韌性太強。但假如面協和達到充分擴展成熟階段時,氣體的產生卻已下降,因此做出來的麵包亦不理想,為避免此麵團的缺陷,可採用以下方法:使麵筋較弱的麵粉來縮短擴展時間來配合氣體的產生,或使用蛋白質分解酶減低麵團筋度。也可以使用含有澱粉酶的糖漿,或含有澱粉酶的其它製品來延長氣體產生的能力。②假定麵筋和擴展比產氣能力快,結果麵包或饅頭體積小,品質差,雖然麵筋擴展到適合程度,但沒有足夠的氣體來將麵包脹大,為避免麵團此缺陷,可採用增加糖量來促進氣體產生,使用筋度較強的麵粉,來延長麵團擴展時間。麵團理想發酵時間有一個範圍,而不是一個點,在這一範圍內,氣體保留能力保持一定水平,這一範圍稱為發酵彈性,即發酵穩定性。發酵彈性大,操作越容易,發酵彈性受許多因素影響,如果糖油等輔料含量高時,發酵較慢,發酵彈性大,但配料較貧的麵團,發酵快,彈性範圍小。中間發酵:也稱靜置

中間發酵的目的有三個方面:①滾圓加工後,不僅失去了內部氣體,而且產生了所謂的加工硬化現象,也就是內部組織處於緊張狀態,通過靜置得到鬆弛,以利於整形操作順利。②因為失去了內部氣體,所以使氣體在這一發酵過程中得到了恢復。③使麵團形成一層不粘的薄皮。理想的中間發酵溼度為70%--75%,溫度以26—29℃比較合適,如果溫度過低,易使表面結皮,麵包烤好後,組織內產生深洞,但溫度過高表皮發粘,整形時必須使用大量的撒粉。

最終發酵:經過整形的麵團,幾乎失去了麵團應有的充氣性質,此時麵筋失去了原有柔軟而變得脆硬發粘,如立即烘烤,麵包體積小,組織顆粒非常粗糙,同時頂上會側面會出現空洞和邊裂現象,所以必須要經過最終發酵,使麵團充氣,麵筋柔軟,增強麵筋的伸展性和成熟度。發酵溫度:32-34℃發酵溼度:75-85%發酵時間:40min-3h。

相關焦點

  • 麵團發酵與酵母菌發酵的原理與應用
    一次、中間發酵與二次發酵:我的理解是無論一次、二次發酵 目的是為了加入足夠的氣(如戚風)怎麼判斷已經發酵好了呢?普通麵包的麵團,一般能發酵到2-2.5倍大,用手指沾麵粉,在麵團上戳一個洞,洞口不會回縮。(如果洞口周圍的麵團塌陷,則表示發酵過度)。發酵的時間和麵團的糖油含量、發酵溫度有關係。
  • 酵母-麵團發酵的靈魂
    傳統的歐式麵包大多數採用野生酵母 ,進行三次發酵來生產麵包 ,如著名的法國麵包 、義大利麵包 、維也納麵包 、芬蘭丹麥麵包、 德國麵包 、俄羅斯麵包等 ,風味獨特 ,頗受消費者喜歡 。中種發酵法:①加、風味更甚。三次發酵法:②加、酸酸甜甜風味閾值濃鬱;具有麵包與老面饅頭特有的混合香味。隔夜發酵法:④加、風味淡雅清香、酸味微微 漸漸濃鬱、麥香與天然野生酵母混合的清香。
  • 米酒發酵的饅頭味道怎麼樣?為啥比酵母發酵的多含有一股酒香!
    有最原始的白面饅頭,也有小米饅頭、紫米饅頭或者是玉米饅頭等等。現在,我們在早餐選擇饅頭的時候,都會遇見各種雜糧製作的饅頭。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都可以選擇到一款自己非常滿意的一款食材。而小編今天要來講的這一款饅頭,並不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一種,而是一種比較少見的,那就是用酒米發酵的饅頭。
  • 天然純老面製作方法、天然發酵的老酵子、蒸饅頭做麵包都是它
    天然純老面製作方法、天然發酵的老酵子、蒸饅頭做麵包都是它出品:中國麵食面點發酵資深專家杜德春器皿:乾淨的瓷器或者潔淨的器皿即可條件:溫度工藝流程:①全部原料混合均勻②壓面至光滑③發酵時間是:嫩酵製作方法 發酵時間是6小時;大酵製作方法發酵8小時;子母酵發酵7小時;老酵發酵是12-16小時;戧酵是發酵4小時;燙酵發酵10小時④製作完成後的免費可以製作任何面試面點
  • 茶葉發酵
    說起茶葉,大家常常說「全發酵」「半發酵」「輕發酵」,這跟我們常見的「發酵食品」酸奶、葡萄酒、食醋等,是同一個發酵嗎?他們有什麼樣的不同?1、何謂「發酵」通常所說的發酵,多是指生物體對於有機物的某種分解過程。發酵現象早已被人們所認識,但了解它的本質卻是近200年來的事。
  • 怎麼樣發酵的麵團,做麵包好吃?
    說起麵團發酵,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要想把麵團發酵到最佳狀態,並不是人人都會的。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下做麵包時如何發酵。麵粉發酵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酵母分解麵粉中的澱粉跟糖分,產生二氧化碳,使麵團膨脹。
  • 趕緊吃點發酵的饅頭 酵母菌原來這麼厲害 還能護肝
    「崇洋媚外」這個詞雖然是貶義,但是也是現代年輕人的寫照,如早餐,年輕人更願意選擇西方的麵包、牛奶,而中老年人更愛傳統的饅頭、包子。從營養和功效上來看,饅頭比麵包更有營養和具有保健作用。  饅頭屬於發酵食品的一種  發酵,其實是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轉變為另一種食物的過程,饅頭便是在酵母菌的作用下產生的美食。  經常食用發酵食物的好處  1.易消化  食物在發酵時候,微生物會分泌出酶類物質,而這種物質能夠裂解食物的細胞壁,提高營養元素的利用度。肉、奶製品在發酵的過程,原有的蛋白質會變得更加易於吸收利用。
  • 發酵麵團中間醒發工序細節、喚醒原麥的香味
    事實上,中間醒發就是一段麵團靜置的過程,它是在麵包麵團經定量分割揉圓後,在做型之前所進行的一道工序,亦即在麵團經分割揉圓後,不要急於做型,而是先放置一段時間,然後再去做型。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在揉圓過程中受力而緊張的麵筋,經中間放置過程得以鬆弛緩和,恢復其彈性,使酵母適應新的環境並恢復活力。
  • 讓家的味道在「老面饅頭」裡發酵,怎麼做老面饅頭!
    傳統的老面饅頭的酵頭,陝西人通常稱它是老面、面肥,起子等,就是把一小塊麵團放置在空氣中,讓野生的酵母菌吸附在這小塊麵團上繁殖,從而形成含有酵母菌的麵團。下次做饅頭時,將這塊麵團,放在新麵團裡,讓其裡面的菌母自然生長來完成發酵過程。通過自然發酵麵團做出的饅頭雖然不如酵母發酵做出的饅頭鬆軟,但是嚼勁十足,面香味更濃。
  • 做麵包先學會發酵,掌握這些技巧,沒有發酵箱也能做好麵包
    長期以來,發酵是麵包生產的重要基礎,它決定著麵包的最終品質。事實上,麵包發酵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會涉及到很多物理、化學、生物等知識,但這些知識點都不難理解。身為麵包師,即使你不需要「數理化」樣樣精通,也需要一點小知識。通過一代麵包師對麵團的研究和總結,發現影響麵團發酵的因素很多,如酵母的種類和數量,添加鹽和糖,麵團溫度,環境溫度,溼度,發酵時間等。
  • 麵食發酵的起源和歷史,怎麼就想起來要發酵的呢
    麵食是指主要以麵粉製成的食物,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種類的麵食,中國的面點小吃歷史悠久,風味各異,品種繁多,主要有麵條、饅頭、花卷、油條、麻什、燒餅、餃子、包子、餛飩、麻花等,西餐有麵包、各種烤餅等。麵食發酵的起源在埃及人利用酵母菌做麵包。「埃及奴隸睡著了,發明了麵包」。傳說公元前2600年左右,有一個為主人用水和上麵粉做餅的埃及奴隸,一天晚上,餅還沒有烤好他就睡著了,爐子也滅了。夜裡,生麵餅開始發酵,膨大了。等到這個奴隸一覺醒來時,生麵餅已經比昨晚大了一倍。
  • 做麵包麵團發酵過度?不要急,教你一招立刻起死回生!
    一般來說,影響麵包發酵速度的因素有5個:酵母菌的質量和用量、室內溫度、水溫、鹽和糖的量以及麵團含水量。1.酵母菌的質量和用量:酵母菌質量對發酵有很大影響,保管不當或貯藏時間過長的酵母菌,發酵力降低,發酵速度減慢。酵母菌用量多,發酵速度快;酵母菌用量少,發酵速度慢。
  • 茶葉發酵跟食物發酵有什麼區別?
    有些茶葉會發酵,像黑茶、紅茶全發酵,青茶半發酵,綠茶不發酵,發酵一詞一般我們都是在生活中經常聽說,特別是食物,麵粉發酵可以做成饅頭,純奶發酵可以做成酸奶,就連我們吃的醋,喝的酒都是經過發酵而成。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發酵: 發酵指人們利用生物體(微生物、酵母菌、植物細胞等)的代謝功能,使有機物分解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
  • 微生物發酵對食品營養的提升有多大?
    微生物發酵技術的出現與普及應用開闢了新的食品加工方向。經過微生物發酵而來的食品口感獨特,風味絕佳,受到了社會大眾的普遍認可。基於微生物發酵技術而來的發酵食物在多個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性,尤其是營養含量提升以及保健作用。
  • 發酵中的溫度
    在發酵過程中需要維持生產菌的生長和代謝的適當發酵條件,其中之一就是溫度,因為微生物的生長和產物合成均需要在各自適當的溫度下進行。
  • 如何正確添加麵包輔料使得麵包快速或者二次發酵
    其他輔料1,麵包添加劑 在麵包的生產過程中,除了必備的原料和輔料之外,通常為了加快麵包生產、改善麵包品質和增加麵包風味,還需要添加一些其他的添加材料,這些添加材料統稱為添加劑。麵包生產常用的添加劑有:乳化劑、改良劑和酵素以及氧化劑、還原劑等等,這些製劑在麵包生產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起著各自的作用。
  • 饅頭如何加天然老面發酵、就可以實現饅頭又白又大、風味與營養好
    純老面發酵饅頭、一滴酵母不加、這樣做風味麥香濃鬱文|中國麵食面點與發酵工藝工匠杜德春老面饅頭就是用老面發麵做的饅頭。老面做法:用面渣頭酵引子發麵,留一點發好的面,如果下次要很多天之後才做饅頭的話,就晾乾,不然容易壞。要是很快就用的話,就放冰箱裡,以後每次都留一點面做下次發麵用,就不用酵母了,就是這樣 。
  • 發酵實驗室需要哪些設備 微生物發酵實驗室儀器一覽
    很多公司會在生產規模擴大時或是業務細化時新建一個發酵實驗室,那麼建造一個發酵實驗室需要哪些設備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來看一下沉匯儀器帶來的微生物發酵實驗室儀器一覽。什麼是發酵微生物發酵,具體定義為通過對微生物(或動植物細胞)進行大規模的生長培養,使之發生化學變化和生理變化,從而產生和積累大量人們發酵所需要的代謝產物的過程。
  • 堆積發酵與自然發酵的發酵技術
    今天真全糧楊老師要跟各位分享的是堆積發酵與自然發酵的發酵技術。醬香型白酒發酵分為窖內和窖外發酵。 一、窖外發酵又稱為堆積發酵 步驟:一般是糧食經過蒸煮後,堆成小丘形狀,進行發酵,這種發酵時間一般在4-5天左右,可以根據糧堆得溫度來看,一般由釀酒師用手插入糧堆內部試試溫度,達到65度就差不多發酵好了。
  • 你想學的麵包發酵技術都在這,從酵母的前世今生開始講起
    酵母將1個葡萄糖分子分解成2個酒精分子和2個二氧化碳分子,同時還生成部分水和熱量。麵包膨脹的原理就像氣球充氣一樣,要使麵包膨脹變大的前提條件有兩個,一個是酵母能產生足夠的二氧化碳,另一個是麵團的麵筋組織能將氣體包裹住,不讓氣體逸散出去。就比如要使氣球變得又大又圓,除了必須充入足量的氣體外,還得確保氣球的表皮足夠強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