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發酵

2021-02-13 茶有六色


說起茶葉,大家常常說「全發酵」「半發酵」「輕發酵」,這跟我們常見的「發酵食品」酸奶、葡萄酒、食醋等,是同一個發酵嗎?他們有什麼樣的不同?

1、何謂「發酵」

通常所說的發酵,多是指生物體對於有機物的某種分解過程。發酵現象早已被人們所認識,但了解它的本質卻是近200年來的事。最早詞彙的出現也是用於描述酵母作用於果汁或麥芽浸出液時的現象。此外,不同行業對此也有不同的定義。

微生物生理學嚴格定義的「發酵」:

有機物被生物體氧化降解成氧化產物並釋放能量的過程統稱為生物氧化。

工業生產上定義的發酵——「工業發酵」:

工業生產上籠統地把一切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動而實現的工業生產均稱為「發酵」,比如啤酒釀造、味精生產等

此外,「發酵」這個詞彙在生活中往往是人聯想到發麵製作饅頭、麵包,醃製泡菜,製作腐乳,或者聯想到食品酸敗物品黴爛。


2、食品中的「發酵」

發酵食品是指人們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製造的一類食品,具有獨特的風味,如酸奶、乾酪、酒釀、泡菜、醬油、食醋、豆豉、黃酒、啤酒、葡萄酒等。

通常,食品中的發酵一般是將原料降解成氧化產物。例如最常用的有酵母菌、麴黴以及細菌中的乳酸菌、醋酸菌、黃短桿菌、棒狀桿菌等。通過這些微生物作用製成的食品通常有以下5類:①酒精飲料,如蒸餾酒、黃酒、果酒、啤酒等;②乳製品,如酸奶、酸性奶油、馬奶酒、乾酪等;③豆製品,如豆腐乳、豆豉、納豆等;④發酵蔬菜,如泡菜、酸菜等;⑤調味品,如醋、黃醬、醬油、甜味劑(如天冬甜味精)、增味劑(如5′-核苷酸)和味精等。


3、茶葉的「發酵」——生物氧化

人們常說,中國茶葉按照「發酵」程度的不同以及綜合製法,分為六大茶類。但這裡的「發酵」一詞,在中國茶葉的慣用語境中,則與上述微生物發酵全然不同。

在茶葉中,同一片綠葉是通過控制生物氧化而被加工成綠茶、紅茶、烏龍茶等,這一過程也被錯誤地稱作「發酵」。這一過程更像是一系列的酶促反應,也許更應該被稱作「生物氧化」。茶葉的「生物氧化「是細胞壁破損後,存在於細胞壁中的氧化酶類促進兒茶素類進行的一系列的氧化過程。

在茶葉的細胞裡,兒茶素類存在於細胞液中,而氧化酶主要則存在於細胞壁中,而非主要存在於微生物中,所以需要使細胞壁破損。這也自然解釋了「發酵」茶需要揉捻的原因。根據多酚類物質氧化程度的不同,也就區分了「全發酵」、「半發酵」、「輕發酵」。在紅茶中,多酚類氧化程度很高,則稱之「全發酵」;烏龍茶中多酚類的氧化程度約一半左右,則被稱為「半發酵」。

例如在紅茶加工中,發酵目的是使葉子中所含兒茶素氧化。葉色由綠色轉變成銅紅色,生成紅茶特有的顏色。茶葉液胞膜受損傷後,液泡內的多酚類、胺基酸等物質,逐步被氧化,同時由於兒茶素氧化,使葉子中一部分物質進行化學作用,生成紅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質。

以上是中國茶葉常說的「發酵」基本含義。

不過,由於中國茶葉種類繁多,加工工藝和製法豐富多彩,品質形成的界定各有不同,在有些茶葉的製作和品質形成過程中,除了上述的除自身酶促反應的生物氧化意義上的「發酵」外,有些環節也會有微生物也會參與。例如,普洱茶熟茶的渥堆發酵過程,除酶促作用外,也有微生物的參與。經分離研究,主要的微生物有黑麴黴、米麴黴、棒麴黴、灰綠麴黴、根黴、乳酸菌及酵母菌等。湖南黑茶的發酵過程,也有微生物參與。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有必要區分清楚微生物參與的「發酵「和生物氧化意義上的「發酵」——否則,概念上的含混不清,容易導致大家對茶葉品質形成機理的誤讀。

(內容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茶葉發酵跟食物發酵有什麼區別?
    有些茶葉會發酵,像黑茶、紅茶全發酵,青茶半發酵,綠茶不發酵,發酵一詞一般我們都是在生活中經常聽說,特別是食物,麵粉發酵可以做成饅頭,純奶發酵可以做成酸奶,就連我們吃的醋,喝的酒都是經過發酵而成。簡單來說發酵就是生物體對於有機物的某種分解過程,是一種化學反應,一般是有氧發酵和厭氧(無氧)發酵兩種。工業發酵一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而實現的工業生產統稱為發酵。像抗生素、維生素、酒、防腐劑、色素等產品。而食物發酵則是指人們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製造的一類食品,比如酸菜、酸奶、醋、醬油等食品。
  • 為什麼茶葉會苦味和澀味
    紅茶為全發酵茶,在制茶的過程中未經過高溫的殺青作用,所以保留了部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發酵的過程中,溼熱作用促進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的增強,從而使多酚類物質發生劇烈的氧化聚合反應,促使了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等物質的生成。
  • 茶葉為什麼要殺青
    01終止發酵2020年老族茶/匠魂網茶葉含有酶,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是一種生物催化劑,能夠加快或減緩生化反應的速度。茶葉的「殺青」,就是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茶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終止發酵,決定茶類。
  • 「發黴」的茶葉更好喝?一篇看懂茶葉的黴變、白霜與金花!
    而茶葉中的白霜是茶葉內含物質中所含的兒茶素、茶單寧、咖啡鹼及糖類物質發生自然氧化作用,逐漸析出的白色結晶。白霜的產生,其實就是某些茶葉發酵的結果,是茶葉內含物質在適宜的水分、溫度、含氧量等外界環境綜合作用下發生的喜人變化。
  • 淺論酶在茶葉初制中的應用
    酶在茶葉初制生產中的應用摘要:茶葉作為世界公認的三大無酒精健康飲品,而茶葉中又含有數十種酶,那麼無論是茶葉的原料生產還是加工製作,都與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從酶的各種特性出發,深入探討酶在各類茶葉初制中的應用。
  • 中國茶葉六大分類的起源,您知道嗎?
    各大茶產地出產的茶葉,都有一套自己的名稱,名字按產地、品種、等級、製作工藝,茶商的起名嗜好、發酵度,等因素不上下千種。記憶難度可想而知,就算是茶葉界的專家也不一定能一一道出,隨著世界各國間貿易的不斷發展,對茶葉進行相對科學的分類,就成了大勢所趨。
  • 新方法讓紅茶「發酵」可量化—新聞—科學網
    紅茶的四個不同發酵程度。安徽農大供圖 近日,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教授寧井銘等,採用近紅外光譜技術結合計算機視覺系統,建立了一種簡單、客觀的紅茶「發酵」程度綜合評價方法。該成果在線發表於《LWT-食品科學與技術》(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紅茶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約佔全球茶葉貿易量的78%。
  • 九大茶葉的功效與禁忌
    各種不同茶葉,它的功效都不同。愛喝茶的朋友們可以收藏!綠茶: 皮膚美白,改善貧血,防癌,減少藥物副作用。綠茶是未經發酵製成的茶,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含有的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鹼、胺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較多。
  • 紅茶人工發酵難以量化 近紅外光譜技術補短板
    眾所周知,新鮮茶葉並不能直接用於衝泡茶水,而是需要經過多道工序烘炒、發酵製成。此外,不同的制茶工序生產出來的成品茶葉衝泡出來的茶水顏色、濃度、口感也會有所不同。目前,按照烘火程度來分,可以把茶葉分為綠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白茶(中國六大茶系)。其中,紅茶指的是發酵度為80~90m的全發酵茶。
  • 熟普根據發酵程度分為哪幾類?有什麼價值?
    普洱熟茶發酵類別概述普洱茶經過採摘、殺青、揉捻、乾燥後,成為初步的普洱生茶;普洱生茶加工製作中加入渥堆發酵這一步驟後,則是常見的普洱熟茶。普洱熟茶根據發酵的程度不同,分為輕度發酵茶、中度發酵茶及重度發酵茶三類。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關於《發酵茶》的考點
    什麼是發酵茶?   發酵茶是指在茶葉製作中有"發酵"這一工序的茶的統稱,茶樹芽葉經過萎凋,揉切,發酵,乾燥等初制工序製成毛茶後,再經精製製成的茶,就是發酵茶。   茶的發酵是一種氧化作用,可以釋放出茶葉的風味。   不發酵的茶葉是綠色的,香氣清新,口感清爽。
  • 茶葉形成的「化石」是怎麼來的?
    化石通常指的是古生物的遺體、遺物等經過自然界的作用形成的鈣化、碳化等變化,可以進行對當時的一些環境啊生物生理構造之類的研究,那麼茶葉形成的「化石」是什麼呢?有人可能猜到了,就是茶化石。渥堆,是普洱熟茶製作過程中的一種發酵工藝,將毛茶人為的在特定區域堆放成一定的高度後灑水,控制溫度溼度,使之快速發酵,熟茶的顏色會比生茶的顏色深,會由青綠轉為黑紅色,熟茶養胃,生茶刮油。
  • 茶葉總共分幾種?根據什麼方式來區分的?
    我國是產茶大國,茶樹品種多,茶葉數量也很多,從古至今大概有上千種。那麼問題來了,茶葉有幾種劃分方法,總共可以分為幾種。 按照不同的劃分分法就能不同的分類,比如可以根據產區來劃分,又分4大產區,分別是華南茶區、西南茶區、江南茶區、江北茶區。如果根據季節來分,可以分為春茶、夏茶、秋茶。
  • 「茶葉百科」幹茶顏色深的茶葉一定是陳年茶嗎?
    茶葉的色澤與原料的嫩度、加工技術、產地及季節等有著密切的關係。好茶要求色澤一致,光澤明亮,油潤鮮活;良莠不齊的原料、不當的技術往往使茶葉色澤劣變。通過仔細觀察茶葉的顏色可以幫助我們選擇優質的茶葉今天小壺仙給大家分享——如何通過茶的顏色識別優質茶金毫紅茶幹茶中帶金黃色茸毫的嫩芽。紅茶發酵時,茶多酚氧化聚合形成茶黃素,茶紅素。
  • 茶葉中為什麼會有花香?是香精嗎?
    茶葉也被稱之為「香葉」,除了完全發酵的熟茶之外,其它茶類都帶有不同種類的香氣,經常有人問道,這些香氣到底是茶葉本香呢,還是加了香精?其實除了部分劣質茶葉,需要加香精以次充好之外,百分之90的茶葉都不會被加香精,因為它們本身就具有足夠多的香氣。
  • 史上最全茶葉衝泡法,愛茶人必知!
    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習性,故泡茶有方,順應其茶性泡出來的茶,才能最大發揮這一片片自然之葉,通竅、養膚、清心等神奇效用,下面普洱與茶友分享各種茶葉最佳衝泡方法,以供參考!瓷杯衝泡時先用四分之一的水把茶葉潤一潤,過20秒或半分鐘再衝水飲用,一般不蓋蓋子,否則茶湯會發黃。玻璃杯泡茶,觀看茶葉在水中的沉與浮,又是一種別樣的情趣!
  • 沉香、茶葉:[4]烏龍茶的功效
    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漢族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殺青、萎凋、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製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
  • 茶知識 | 最全茶葉衝泡法,愛茶人必知
    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習性,故泡茶有方,順應其茶性泡出來的茶,才能最大發揮這一片片自然之葉通竅、養膚、清心等神奇效用。 下面與茶友分享各種茶葉最佳衝泡方法,以供參考!  衝泡溫度過高或時間過久,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容易被破壞,茶湯不但會變黃,其中的芳香物質也會揮發散失。 瓷杯衝泡時先用四分之一的水把茶葉潤一潤,過20秒或半分鐘再衝水飲用,一般不蓋蓋子,否則茶湯會發黃。 玻璃杯泡茶,觀看茶葉在水中的沉與浮,又是一種別樣的情趣!
  • 小喜年-冰箱能存放食物,同樣也能存放茶葉。這個觀點對嗎?
    但一般需要保鮮的食物我們才會放在冰箱,不需要保鮮的食物只需要自然存放就好,茶葉也一樣。 紅茶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酚類物質含量較低,自然環境中氧化速度要比綠茶慢很多,但如果是芽葉很嫩的紅茶,建議放在冰箱保鮮層存放。
  • 喝完茶葉順手倒花盆裡,葉子嗖嗖往外冒,再也不幹尖黃葉
    平時一般人喝完茶之後,就直接把茶葉渣倒進了垃圾桶,嗯,但是在一些資深養花人的眼裡,這種行為簡直就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因為茶葉渣對於養花來說,真的是有非常大的作用。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如果把它拿來養花的話,那你家的花肯定能長得更加的旺,更加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