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通常指的是古生物的遺體、遺物等經過自然界的作用形成的鈣化、碳化等變化,可以進行對當時的一些環境啊生物生理構造之類的研究,那麼茶葉形成的「化石」是什麼呢?有人可能猜到了,就是茶化石。
茶化石名字裡有化石二字,但它可不是真正的化石,而是和普洱茶有關係。

對於普洱,我們最常見到的可能就是普洱茶餅了,普洱茶有生茶熟茶之分,熟茶是在生茶的的基礎上通過渥堆的方式加工而成,而茶化石就是在渥堆的過程中形成的。
渥堆,是普洱熟茶製作過程中的一種發酵工藝,將毛茶人為的在特定區域堆放成一定的高度後灑水,控制溫度溼度,使之快速發酵,熟茶的顏色會比生茶的顏色深,會由青綠轉為黑紅色,熟茶養胃,生茶刮油。
很多人不知道茶葉中是含有果膠的,在熟普的發酵過程中,果膠會慢慢滲透到茶堆底部,因為果膠有黏性,所以下面的茶就會因為果膠包裹而結塊,這些結塊,就是茶化石的原料。

我們看到圖中的茶化石其實是外表比較光滑的,每一塊大約有小孩子小拇指粗細,只有在凹陷的部位能看依稀出茶葉原來的一點點樣子,這是因為有一道工序是拋光,我個人認為,拋光這道工序好也不好。

說好呢?是因為每一塊大小差不多,量取方便,說不好呢?就是因為這個拋光讓一些不良商家有了可乘之機,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保持果膠包裹之前的形態,那麼一層層的葉片肯定看得很清楚,可是一拋光的話,你知道你買到的茶化石所含的果膠是真正天然的果膠嗎?

沒關係,我也不怕暴露了他們騙人的手段,索性再教大家一個區別真假茶化石的小技巧,真正的茶化石中的果膠畢竟是天然的,黏性不是特別的大,所以我們在衝泡幾次後放在手裡輕輕揉捏會碎開,而假茶化石衝泡後放在手裡很難捏碎,大家如果手裡有的話可以試試。
所以,茶化石是熟普加工過程中的一種產物,也屬於熟普洱茶,因為加工後外形酷似歷經風霜的小化石,所以得名「茶化石」。
茶化石口感溫和,手感非常緊實,所以衝泡的時候味道不會一下子泡出來,多衝幾泡慢慢感受。
在價格上也是有很多檔位的,幾十幾百,幾千上萬的也有,但是不論價格高低,根據我們自己的喜好和消費能力決定,我只想重申,喜歡,就多學習點相關的知識,我們可以喝便宜的,但是,絕對不喝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