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麵包先學會發酵,掌握這些技巧,沒有發酵箱也能做好麵包

2021-01-09 楚鄉君君nie

長期以來,發酵是麵包生產的重要基礎,它決定著麵包的最終品質。事實上,麵包發酵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會涉及到很多物理、化學、生物等知識,但這些知識點都不難理解。身為麵包師,即使你不需要「數理化」樣樣精通,也需要一點小知識。

通過一代麵包師對麵團的研究和總結,發現影響麵團發酵的因素很多,如酵母的種類和數量,添加鹽和糖,麵團溫度,環境溫度,溼度,發酵時間等。本文主要解釋了影響麵團發酵的各種因素,並介紹了在家庭烘焙中進行麵團發酵的方法和技巧。用不同種類的酵母菌生產麵包,在發酵速度上也會有一定的差別。現代化的烘焙,麵包的製作可以使用商業酵母或天然酵母。工業酵母可分為鮮和幹兩種。每天我們都會更換鮮酵母和乾酵母,其重量比例為2.5:1。

因為新鮮的酵母在冰凍狀態下只是淺休眠,遇水融化後會迅速被激活,即加入麵團後,其發酵會更快。乾酵母是鮮酵母經乾燥壓縮而成的顆粒狀物質,其中一小部分已死亡,大部分已進入深度休眠狀態,只有在充分吸收水分和適當溫度下才能慢慢甦醒,因此發酵速度稍慢。若要加快乾酵母的發酵速度,可先將其溶解,用溫水浸泡40度以下,再加入麵團,效果更佳。

自然酵母菌含有從自然界獲得的酵母菌,即使我們進行培養,它的發酵活性仍不及專業廠家生產的商業酵母。對於一款麵包,如果全部採用天然酵素進行發酵,則必須經過多次餵食,使其活性變強才能使用。另外,您還可以使用一些天然酵母來提高麵包的風味,並添加少量的商業酵母來增加膨脹度,這樣就可以「魚熊掌兼得」,做出味道和味道都很好的麵包。

當考慮麵包配方中酵母的添加量時,在保證生產效率的前提下,儘量減少酵母的用量,適當延長麵團的發酵時間,可使麵包的口感更佳。事實上,長期發酵還有其他一些優點,我將在下面加以介紹。

鹽和糖加入到麵團中的量,會影響麵團的滲透壓,進而影響酵母的發酵速度。鹽會抑制細菌,而鹽量越多,發酵速度就越慢。而且糖分除了影響麵團的滲透性外,還是酵母可以直接利用的營養素,過少或過多都會影響發酵速度。要了解更多的酵母介紹,請參閱我這篇文章你想學的麵包發酵技術都在這裡,從酵母的前世今生開始。

常做麵包的朋友都知道,在發酵環境中,有兩個重要的物理指標,即溫度和溼度。輕視人才,依稀記得初中物理講過,高溫的空氣向上流動,冷空氣就會下沉。因此,當麵團發酵時,你要清楚在自然條件下,溫度的空間分布是不均勻的。而且在發酵箱內,因為它有空氣循環系統,可以讓溫度和溼度的分布更加均勻。

水分是指空氣中水汽的含量,日常生活中常以相對溼度表示。當溫度適宜時,只要有水存在,就會蒸發,形成蒸汽。常溫下,空氣的相對溼度一般在40-80%之間。周圍的溼度會影響麵團表面的乾燥和溼潤程度,當空氣溼度大時,麵團表面就不會形成硬殼,從而影響麵團膨脹。水蒸氣溫度較高,遇到較冷的麵團表面,會液化,形成小水滴,這樣可以給麵團表面適當補充水分,彌補由於蒸發造成的水分損失。

假定把較低溫度的麵團移到較高溫度的發酵環境中,使其先由外向內升溫,然後通過熱量傳遞而使其內部緩慢升溫,這就是為什麼在冰箱裡把一碗水放入冷藏室裡,水會從表面慢慢結冰。由於麵團加熱(或冷卻)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所以如果你想要更快地達到發酵溫度,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麵團溫度接近發酵溫度,這是控制麵團溫度的重要因素,它會影響以後的發酵時間。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冬天比夏天發酵麵包的時間更長,其原因在於麵團溫度和周圍環境溫度都低。

麵包種類不同,發酵階段不同,適宜發酵的溫度和溼度也不同。在4-40攝氏度時,酵母的活性溫度為,即麵團在此範圍內發酵,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到了40度左右,酵母活動達到高峰;低於15度時,酵母發酵較慢;低於4度時,酵母休眠。總之,在低溫條件下發酵時間延長,在高溫條件下發酵時間縮短。

那麼是否發酵溫度越高越好呢?回答是否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低溫長時間發酵可以充分釋放小麥的風味;小麥粉裡的澱粉酶會把澱粉分解為小分子糖,使我們的味覺得到直接感受。然而,酶的作用是緩慢的,而且需要足夠的時間來發揮其作用。其次,低溫發酵更容易抓住麵團發酵的關鍵點。麵包的發酵期一般都是在發酵過程中進行,既要有足夠的膨脹性,又要避免過多的發酵。當溫度高時,這段時間正好是短的,而冷凍發酵可以維持更長的時間,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裡,你進入下一步的製作,不會影響麵包的質量。

麵團的發酵可根據麵團的不同階段(如:菌種發酵、初始發酵、中間發酵、最後發酵等)進行,可採用冷藏(5度)發酵,常溫(25度)發酵,也可採用烘箱(或烤箱)設定高溫(28-38度)進行發酵。按照彼得萊因哈特在《學徒麵包師》中的解釋,溫度每降低9.5度(為了便於計算,可以四捨五入為10度),將麵團發酵到相同體積所需的時間增加兩倍。例如,一個麵團在25度的環境中需要1小時發酵,在15度的環境中則為1*2小時,在5度的環境中則為1*2*2=4小時。

舉出另一個稍複雜一點的例子,假設你想做一個中種麵團,需要在25度室溫下發酵3小時,如果把揉好的麵團直接放入冰箱冷藏5度,則需要3*2*2=12小時。如要縮短冷藏發酵時間,也可先採用室溫發酵1小時,剩餘2小時室溫發酵時間,可改為冷藏發酵2*2*2=8小時,即1小時(室溫發酵)+8小時(冷藏發酵)=9小時。

前面已經說過,麵團從外向內熱傳遞比較慢,因此這種計算方法不夠精確,最後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通過一些練習,你一定可以總結出適合自己所處環境的規律。不只是發酵麵團的品種可以這樣做,當進行常規的初次發酵(通常稱為一次發酵),最後的發酵(通常稱為二次發酵)時,你也可以嘗試這種搭配組合。必須指出,掌握這一轉換方法將使你在製作麵包時更具靈活性。

發酵箱是一種食品發酵的專用設備,其主要優點有:溫度和溼度控制準確,容量大,使用方便,當然也存在一些缺點:需要放置空間,成本高。我們所說的「術業有專攻」,不管是空間結構還是保溫設計,都比烤箱強得多。只要簡單地設定溫度,溼度和時間,就可以輕鬆地等待發酵的完成。當環境穩定,配方相同,面溫適宜時,每一次製作麵團的發酵時間都不會太長。這使得初學者更容易掌握髮酵程度,這是「技術不夠,設備湊齊」的最佳範例。

市場上的發酵箱主要分為家用和商用,家用有可摺疊的簡單型和專業型,商用的除普通型外還有冷藏、冷凍等類型,容量一般在40-200升之間。發酵箱的原理很簡單,只需像烤箱一樣,通過加熱管就可以提高箱內溫度;而溼度的產生,則是通過加熱水變成蒸汽,然後通過風扇使蒸汽在箱內循環,從而使內部環境的溼度均勻。

儘管發酵箱的溫度和溼度控制比較精確,但誤差仍然會很小(溫度在5度以內,溼度在10%以內)。所以第一次使用時,您需要像使用烤箱一樣,測量一下溫差和溼度的差異。可根據溫差適當調整設定溫度,使實際溫度符合發酵要求。溼氣對麵團發酵的影響不如溫度那麼明顯,但確保箱內溼度適當也很重要。

如今市場上的烤爐越來越專業化,加上商家為了促銷烤爐無所不用極,發酵功能已成為烤爐的標配。不過可惜的是,烤箱的發酵功能並不專業,對於麵包房或麵包愛好者來說肯定是捉襟見肘,對於普通的家庭烘焙用戶而言,還是能滿足需求的。

普通烤箱在使用發酵功能時,溫度控制一般不太準,而溼度控制則不準。溫度無法控制的原因是烤箱本身的加熱範圍很大,從30度到250度,如此大的溫度控制幅度自然會導致準確度的降低,就像用體重秤稱酵母的重量一樣。爐內發酵溫度過低,過高(超過40度),易引起酵母失活。

有些高檔家庭烤箱的發酵特性要好於普通的家庭烤箱,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嘛,商家不會讓你把錢花光。他們有一個更適合於控制溫度的進口傳感器,也可以提供溼度(不要考慮控制溼度)。當前烘箱製造溼度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將水注入相應的接水盤,烘箱底部加熱接水盤產生少量的蒸汽,從而使烘箱內的溼度增大;二是烘箱具有噴霧功能,該烘箱自帶水箱,只要確保烘箱內有水,在發酵過程中可將水霧噴入烘箱中以增加溼度。

若您的爐溫控制得不夠精確,無法產生溼度,則最好關閉爐子供電,僅利用其封閉空間,放入一碗熱水以提供溫度和溼度。這時的烤箱相當於一個密封的容器,有保溫的效果,放入熱水的溫度和重量,決定著烤箱內部的溫度和溼度。水溫升高會產生更多的水蒸氣,從而增加烘箱內的溼度,更高的水蒸氣溫度也會使烘箱內溫度升高。

在用熱水加熱之後,再放上一個溫度溼度計,這樣你就能監視到烤箱裡的溫度和溼度。若爐溫過高,應及時打開爐門,讓爐內溫度降低;若爐溫過低,可暫時開啟爐門發酵功能,或更換熱水。此外,溼度可通過打開烤箱門和調節水溫來控制。此操作方法可能會稍微麻煩一些,但在缺乏設備支持的情況下,也可以更精確地控制麵團的發酵度。

在烤箱中發酵還需要注意一點,避免麵團離發熱管太近或離熱水太近,這樣容易造成麵團附近溫度過高,這部分的麵團發酵速度明顯快於其他部分,或酵母失活。如不想佔用烤箱的使用時間,也可採用其他封閉容器發酵。每天可作為發酵空間的工具有蒸鍋、收納盒、保溫罩、泡沫箱等。實質上,用這些工具發酵麵團就像放熱水在烤箱裡發酵一樣,只是起到了密封環境的作用,可以保溫保溼。

蒸鍋應該是家庭中最常用的廚具,做中式面幾乎都需要蒸鍋。早些時候沒有發酵箱,人們用蒸鍋來發酵包子饅頭,效果也很好。如蒸食品,先在鍋中放入適量溫水,然後用支架支撐起麵團或模具,不管是蒸麵包還是烤麵包

相關焦點

  • 怎麼樣發酵的麵團,做麵包好吃?
    說起麵團發酵,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要想把麵團發酵到最佳狀態,並不是人人都會的。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下做麵包時如何發酵。麵粉發酵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酵母分解麵粉中的澱粉跟糖分,產生二氧化碳,使麵團膨脹。
  • 冬天太冷麵包發不起來?教你3個小妙招,麵包發酵跟夏天一樣快
    冬天太冷麵包發不起來?教你3個小妙招,麵包發酵跟夏天一樣快!原來做吐司麵團也能不發酵!學會3個小技巧,麵包好吃拉絲又快手!吐司麵包,一直是非常經典的麵包,用來做早餐最為常見,當然也可以直接當點心吃。最簡單的,還可以夾上喜歡的配料,做成三明治,花樣百變,頗受歡迎。
  • 零難度在家自製發酵箱,再不用擔心麵包失敗--BJ宅家日記(2)
    不過且慢,這個烤麵包可比電飯鍋蛋糕做著困難,發酵是做麵包的必要環節。但在寒冷的冬天,北方家庭普遍沒有發酵條件,就算自家暖氣比較給力,但最多只能做個酸奶、醪糟,發個饅頭勉強夠格,但要達到高溫高溼的麵包發酵條件著實有些困難,以至於許多網友做麵包時因為發酵問題屢屢失利。
  • 你想學的麵包發酵技術都在這,從酵母的前世今生開始講起
    如果我們製作的是無糖的簡約麵包,那酵母獲取葡萄糖的方式只有第一種,這時發酵需要的時間會比較長;如果我們製作的是添加砂糖的營養麵包,那酵母可以通過上述兩種方式獲取葡萄糖,發酵的速度自然也就更快了(前提是使用耐高糖酵母)。麵團的發酵能促進麵筋的形成,而強韌的麵筋才能保持發酵成果(二氧化碳),因此要想製作出好麵包,掌握好揉面與發酵技術是缺一不可的。
  • 如何正確添加麵包輔料使得麵包快速或者二次發酵
    其他輔料1,麵包添加劑 在麵包的生產過程中,除了必備的原料和輔料之外,通常為了加快麵包生產、改善麵包品質和增加麵包風味,還需要添加一些其他的添加材料,這些添加材料統稱為添加劑。麵包生產常用的添加劑有:乳化劑、改良劑和酵素以及氧化劑、還原劑等等,這些製劑在麵包生產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起著各自的作用。
  • 做麵包麵團發酵過度?不要急,教你一招立刻起死回生!
    根據發酵時間來看體積是否膨脹了大約2-2.5倍,同時看麵團的狀態,麵團表面是否滾圓,且光滑細膩。再用手指檢測麵團:食指沾些乾麵粉或者水,然後戳進麵團中心,抽出手指。如果凹孔穩定,不收縮不塌陷,表明發酵完成。如果凹孔很快收縮,說明還沒有發酵好,需要繼續發酵。如果抽出凹孔後,凹孔的周圍也很快塌陷,說明發酵過度。發酵不足的麵團叫生麵團,發酵過度的麵團叫老麵團。
  • 無需黃油即可輕鬆製作老式麵包,柔軟又拉絲,健康美味無添加!
    經常有朋友問,家裡沒有黃油是否可以做麵包?有沒有不需要黃油就能製作的麵包配方?詢問的朋友多了之後就抽空給大家分享一款用玉米油製作的老麵包,好吃又好做,柔軟又拉絲。20小時左右,大約發酵至2.5倍大小;2、老面發酵好之後,撕開可以看到裡面有明顯的蜂窩網狀組織;3、將發酵好的老面麵團和主麵團中的所有食材全部放入廚師機桶中,清水建議預留20g左右。
  • 麵包與饅頭的三個階段發酵過程:前期發酵、中間發酵、終端發酵
    麵包饅頭、發酵麵團的發酵工藝管理麵團前期發酵管理髮酵麵團有同時進行的兩個過程,即氣體產生過程,保氣力增加過程(即麵團成熟過程),產氣過程曲線與保氣過程曲線往往並不重合,如麵團氣體產生與氣體保留的兩個頂峰同時配合,才能做出好的麵包或饅頭。
  • 放一周也不會變硬的麵包配方 麵包做鬆軟這些小知識你必須要知道
    常常有朋友說自己做的麵包不好吃,說原因恐怕有太多~自己做麵包有些基本的知道還是要知道的,對症下藥多試驗幾次相信一定能夠成功。麵粉的選擇麵粉:做製作麵包要使用高筋麵粉,因為它的蛋白質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高,因此筋度強,用來做麵包才會有嚼勁,口感才會更好。一般我使用金像版的高筋麵粉。
  • 用中種法做麵包,口感更柔軟,做起來更簡單方便,隨吃隨做,省事
    最近學會了一種新的麵包製作方法,做出來的麵包特別的鬆軟可口,而且做的時間還可以靈活改動,不會要求必須今天要把它直接做完。可以把做好的中種冷藏到冰箱裡面,三天之內,隨時想吃的時候隨時做都可以的,特別的省事。
  • 頂著可愛的墨西哥草帽的墨西哥麵包,酥皮香脆奶香,好吃而不膩
    應該有很多人沒有聽說過這款麵包,因為外形象一頂墨西哥草帽,所有很多人稱之為「墨西哥麵包」,因為這個名字,也有很多人誤會了它是來自墨西哥的一種美食,但其實它卻是有著不折不扣的中國血統呢!這款麵包的製作比較繁瑣,先要製作好麵包胚,在製作墨西哥麵糊,但看似繁瑣的製作卻用的都是比較簡單的材料,出爐的墨西哥麵包整體給人一種誘人的薑黃色澤,上面的酥皮香脆味濃,麵包整體的口感是濃濃的奶香,豐盈,層次柔和,好吃而不膩。
  • 經典白麵包卷,超多種造型一次都學會!
    食譜中不添加雞蛋,所以掰開麵包來,你會發現麵包內部組織的顏色非常白。你可以用玉米油(或其他沒有特殊氣味的植物油)代替食譜中的黃油,讓麵包自身的顏色更淺。 這款白麵包相比別的甜麵包,要硬一些,發酵烘烤後形狀能保持得更好,所以特別適合用來製作各種造型,烤好以後的樣子依舊美美的,不會變形。
  • 「文末福利」不了解油脂怎麼做麵包?解析油脂在麵包中的作用
    做麵包時配方中油脂量高,可使麵包表皮( ) A、顏色深 B、厚 C、柔軟 D、硬 正確答案:C
  • 新鮮麵包配料表裡的化學名 為什麼這麼多
    浙江在線06月21日訊吐司麵包在很多人看來是最沒有「花樣」的基本款麵包。去超市或者連鎖麵包店買袋當天烤制的新鮮吐司,夾上雞蛋、蔬菜,是很多人早餐的選擇,感覺挺健康。不過,隨著國家標準規定對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劑也必須全部列出後,消費者卻有點疑惑了:以前的配料表很簡單,現在看到的配料表往往是長達四五行,除了原來基本的原料,還列著一大串各種看不懂的化學名詞。
  • 從酵母與溫度的關係講起,解答5個做麵包時你沒有想過的問題
    帶著這些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都會有疑問,晨光在閱讀《麵包製作的科學》這本書的同時,也順手整理出了一些問答小知識,希望能幫到一些與晨光一樣,在漫長的烘焙道路上抹黑前進的小夥伴們,同樣也是希望大家在看完後,能將你自己的理解分享出來,與大家一起進步和學習。
  • 這麵包黑營養卻高於普通麵包,麥香自然,便秘缺鈣三高者應多吃
    最近這些日子特別願意做麵包,也許是兒子現在開始喜歡麵包的緣故吧,每次做了麵包都喜歡來幾片,尤其喜歡全麥或者黑麥的,這種麵包外皮烤的焦香,但是內裡卻很柔軟,而且這種麵包不放牛奶所以散發著麥粉自然的香味更清香,放上乾果和果肉就更好吃了,兒子放學或者晚上複習時總會吃上幾片,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剛剛出爐的黑麥麵包
  • 熱狗麵包卷,營養早餐包,小朋友的最愛,還有揉面小技巧分享!
    在這篇食譜中,晨光除了會為大家用文字與動圖講解完整的「熱狗麵包卷」製作過程,還會在最後跟大家聊一些關於使用廚師機揉面時需要注意的小技巧,相信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來使用廚師機,希望這些小技巧可以幫助大家做出更好吃的麵包。
  • 終於拔草毛毛蟲奶油麵包了,看著就想吃,不用機器也能做得很好
    這幾天一直做麵包做上癮了,今天終於拔草了毛毛蟲奶油麵包,看著就想吃,不用機器也能做得很好。很早之前就想做毛毛蟲奶油麵包了,趁著家裡有高粉有淡奶油,果斷地做了。做毛毛蟲奶油麵包需要準備麵團、泡芙醬和奶油,做麵團我依然是純手工揉的,一集電視劇的功夫就揉好了,泡芙醬的做法和泡芙皮的做法是一樣的,將淡奶油打發到8分發狀態就可以做奶油填充了。捋清楚步驟,做起來就簡單了,也不會手忙腳亂的。
  • 麵包還能這樣做,一看就會,比饅頭做法還簡單,外酥裡嫩鬆軟香甜
    春天家人都胃口打開,為了給家人做美食,小編也是絞盡腦汁了,今天烤了一盤的麵包,家人一天就吃完了,都說我烤的麵包比外面買的還好吃,挑食的小女兒也對這款小麵包讚不絕口,一口氣吃了兩個呢。麵包還能這樣做,一看就會,比饅頭做法還簡單,外酥裡嫩鬆軟香甜!
  • 天然純老面製作方法、天然發酵的老酵子、蒸饅頭做麵包都是它
    天然純老面製作方法、天然發酵的老酵子、蒸饅頭做麵包都是它出品:中國麵食面點發酵資深專家杜德春器皿:乾淨的瓷器或者潔淨的器皿即可條件:溫度工藝流程:①全部原料混合均勻②壓面至光滑③發酵時間是:嫩酵製作方法 發酵時間是6小時;大酵製作方法發酵8小時;子母酵發酵7小時;老酵發酵是12-16小時;戧酵是發酵4小時;燙酵發酵10小時④製作完成後的免費可以製作任何面試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