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添加麵包輔料使得麵包快速或者二次發酵

2021-01-09 歐豪的VLOG

其他輔料

1,麵包添加劑 在麵包的生產過程中,除了必備的原料和輔料之外,通常為了加快麵包生產、改善麵包品質和增加麵包風味,還需要添加一些其他的添加材料,這些添加材料統稱為添加劑。

麵包生產常用的添加劑有:乳化劑、改良劑和酵素以及氧化劑、還原劑等等,這些製劑在麵包生產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起著各自的作用。

(1)乳化劑 使互不相容的兩種液體中的一種,呈微滴狀均勻地分散在另一種液體中稱為乳化。能夠破壞或削弱兩種物質分子的表面張力,使之形成穩定的乳液的物質稱為乳化劑。

在製作低成分的麵包時,不加乳化劑也能生產出較好品質的麵包,這是因為在低成分的麵包配方中,油脂的比例較少。而在製作高成分的麵包時,由於油脂的比例較高,這種高成分的配方必須靠乳化劑的作用,才能使油脂均勻地分布在麵團中,使麵包內部組織勻衡,有利於麵筋的生成,使製作出來的麵包內部組織均勻、細膩。如不加乳化劑,則會出現麵包體積不大,內部組織粗糙等缺點,現在的一些花式麵包為了提高麵包的質量,麵包製造商一般都以加重成分來提高麵包的口味和品質,所以乳化劑已成為麵包製作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添加劑。一般油脂含量佔麵粉量的6%以上就必須添加乳化劑。

乳化劑的作用除了可以改善麵團的品質,促進水與油的充分結合,使麵包體積增大、蓬鬆柔軟、富有彈性外,它還可以防止澱粉分子同羥基的結合,從而減緩澱粉的老化速度,延長麵包的保質期。目前市場上乳化劑的品種很多,而且有些品種是同時具有其他作用的複合添加劑,因此,購買時一定要仔細閱讀上面的說明。一般常用的,主要起乳化作用的有師傅-300、特A等。

(2)改良劑一般是由磷酸鹽、溴酸鉀、硫酸鉀等原料按比例配製而成的。它主要用於彌補麵粉的缺陷,對麵團的性質有調節作用。它能增加麵粉的筋力,使麵包體積增大、彈性增強、組織細密等。常用的改良劑有谷航粉及上海酵母廠生產的SF-4等。由於現在有許多麵粉廠都能生產含筋率較高的麵粉,所以這類改良劑已不常使用。

(3)酵素 酵素是由維生素C、生物酶、澱粉及微量元素組成的一種添加劑,主要作用是為酵母提供養料,加速酵母的繁殖,增加酶母活力,提高發酵能力和耐久力,使麵包形狀飽滿。特別是在烘烤時,能使串發力增強。常用的品種有S-500、美英等。在實際生產中,為了方便使用,添加劑製作商將各種製劑按不同的比例進行混合,生產出各種多功能的改良添加劑。目前在食品原材料商店出售的各種改良添加劑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改良的側重點。因此它不是萬能的,麵包師在選購時,應針對自己麵包的配方、原料的質量和設備情況等諸方面因素,選擇最適合自己生產情況的改良添加劑,才能收到較明顯的效果。

2,香料和色素 色、香、味、型是衡量麵包質量的主要標準。麵包在烘烤時有特殊的香味和色澤,這是美拉德反應的結果。但有些麵包僅靠這些自然反應所產生的色澤和香味還不能滿足製作要求,因此,我們就不得不考慮在製作時加入適量的色素和香料。必須指出的是我們並不主張在麵包生產中大量使用香料及色素,但有些品種有必要時,可適量添加香料和色素,用以增加產品的色、香、味,提高人們的食慾。

香料和色素的種類可以分成天然和人工合成兩大類。製作麵包中最常用的香蘭素,即是一種粉狀的合成香料。

(一)麵團的攪拌

麵團的攪拌非常重要,製作麵包成功與否的關鍵主要取決於麵團的攪拌。攪拌不足或攪拌過度,都會直接影響麵包的品質。麵團的攪拌方法有許多種,我們這裡主要介紹兩種,快速發酵法(即直接發酵法)和兩次發酵法(即間接發酵法),這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快速發酵法是隨著1986年即發乾酵母的引進,逐漸流行的一種發酵方法,它的優點是生產周期短(約2.5-3小時),產量大,操作方便。但隨著人們對麵包口味的要求越來越高,已感覺到快速發酵也有它最大的缺點,那就是無發酵香氣,即沒有麵包特有的香味,且易老化變硬。兩次發酵法雖然生產周期長(約5~6小時),但具有麵包發酵特有的香氣,且內部組織較好,老化速度也比快速發酵法製成的麵包慢。因此,目前有些廠商已開始用兩次發酵法生產。讀者可根據自己的生產條件靈活選擇,下面我們將兩種發酵方法的攪拌過程詳細介紹如下。

1,快速發酵法

(1)水化階段(拌勻階段)將除油脂以外的用料一起倒入攪拌機內,加適量的水用慢速攪拌。這時麵團呈粘而溼的狀態,既沒有彈性也沒有延伸性,這一階段只起到將水與原料拌勻的作用。

(2)麵團捲起階段(成團階段)這一階段是在排勻後用中速或快速繼續攪拌。隨著麵粉吸水膨脹,麵糊逐漸成團,麵團變得較硬,粘度下降,麵筋逐漸形成,稍有粘手感。這時的麵團用手一拉就斷,也沒有彈性和延伸性。

(3)麵筋擴展階段(麵筋形成階段)隨著攪拌機的快速攪拌,麵粉中的麥膠蛋白、麥谷蛋白大量吸水膨脹,形成緻密的網絡,麵團變得乾燥,表面呈現出光澤,結構緊密並富有彈性。這時用手取一小塊麵團感覺仍有些黏性,但黏性沒有前階段強,用手將其拉成薄片,透明度不好,雖然能看到已形成的麵筋,但麵筋網絡不均勻。這時可以加入油脂,用慢速繼續攪拌。

(4)麵團完成階段(麵團成熟階段)當油脂基本與麵團拌勻後再換用快速繼續攪拌。隨著攪拌的不斷進行,麵團黏性下降,已不再粘住攪拌缸內壁。麵團的彈性增強,麵團變得柔軟、細膩而又有光澤。用手取一小塊麵團放在手中,拉成薄片,這時你就會感到不粘手,且延伸性很好,拉成的薄片薄而均勻,透明度增加,從薄片中看不到網絡狀,這時麵團攪拌就完成了。

要特別注意的是,這時的麵團溫度以27~28℃較為適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麵團的發酵及麵包成品的品質。

2.兩次發酵法

兩次發酵法與快速發酵法的區別主要在水化階段,兩次發酵法的水化階段(拌勻階段)是先將配方中40%的麵粉、糖、水、以及100%的酵母、雞蛋放入攪拌機內用慢速覺拌至均勻後,要讓其發酵2小時左右,再加入除油脂外的其餘原料,繼續用慢速攪拌均勻。

其後的麵團捲起階段、麵團擴展階段、麵團完成階段,均與快速發酵法的攪拌方法相同。

相關焦點

  • 麵包生產的基本工藝和流程
    麵包適合於機械化大量生產,在生產過程中添加了多種原、輔料,使其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豐富。麵團的投料程序一般是根據發酵方法進行確定,麵團發酵方法有一次發酵法、二次發酵法、三次發酵法,目前國內調製麵包的麵團大多採用二次發酵法,亦稱中種法。麵團調製和麵團發酵是密切相關的兩個工序,也是影響麵包質量及產量的兩個關鍵因素。在調製麵團時,影響其質量的因素還有很多:1、水對麵團的影響:生產麵包時,水的用量僅次於麵粉,使用量在麵粉的45%—65%之間。
  • 怎麼樣發酵的麵團,做麵包好吃?
    說起麵團發酵,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要想把麵團發酵到最佳狀態,並不是人人都會的。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下做麵包時如何發酵。麵粉發酵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酵母分解麵粉中的澱粉跟糖分,產生二氧化碳,使麵團膨脹。
  • 你想學的麵包發酵技術都在這,從酵母的前世今生開始講起
    了解酵母的發酵原理對掌握麵包發酵技術有著重要的作用,現在我們回到麵包製作中來,按照發酵方式可以將麵包製作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直接法就是不採用任何種麵團,直接將麵粉、酵母揉成麵團,然後進行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最終入爐烘烤。而間接法則要先製作種麵團並進行充分發酵,然後再加入剩餘的原料揉成麵團,再進行一次、二次發酵。
  • 做麵包先學會發酵,掌握這些技巧,沒有發酵箱也能做好麵包
    長期以來,發酵是麵包生產的重要基礎,它決定著麵包的最終品質。事實上,麵包發酵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會涉及到很多物理、化學、生物等知識,但這些知識點都不難理解。身為麵包師,即使你不需要「數理化」樣樣精通,也需要一點小知識。通過一代麵包師對麵團的研究和總結,發現影響麵團發酵的因素很多,如酵母的種類和數量,添加鹽和糖,麵團溫度,環境溫度,溼度,發酵時間等。
  • 麵包與饅頭的三個階段發酵過程:前期發酵、中間發酵、終端發酵
    麵包饅頭、發酵麵團的發酵工藝管理麵團前期發酵管理髮酵麵團有同時進行的兩個過程,即氣體產生過程,保氣力增加過程(即麵團成熟過程),產氣過程曲線與保氣過程曲線往往並不重合,如麵團氣體產生與氣體保留的兩個頂峰同時配合,才能做出好的麵包或饅頭。
  • 柯萊五德機械快速發酵法、麵包製造最快的方法
    柯萊五德機械快速發酵法-麵包製造最快的方法柯萊五德機械快速發酵法,背景溯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是為了量化工業麵包、所發明的一種超級快速麵包的工業量化方法。柯萊五德機械快速發酵法原理:①:高速攪拌機在加壓情況下進行麵團攪拌,當壓力釋放時候,麵團在突然減壓情況下瞬間膨脹而完成發酵。因此、這種方法是利用強烈的機械攪拌,把攪拌與發酵兩個工序結合在一起,在攪拌中完成發酵的。②:使用大量氧化劑:在麵團中使用溴酸鉀、抗壞血酸、碘酸鉀等氧化劑。
  • 做麵包麵團發酵過度?不要急,教你一招立刻起死回生!
    一般來說,500克麵粉添加2~3克食鹽,對發酵有利。糖佔麵團總量5%左右,有利於酵母菌生長,使酵母菌繁殖速度加快;麵團含糖量過高,則對發酵不利。所以一些重糖、重油品種,就要適當增加酵母菌用量。5.麵團的含水量:含水量高的麵團,發酵速度快;含水量低的麵團,發酵速度就慢。如何判斷麵團發酵完成?
  • 買麵包,這2類麵包要避開,麵包師:好看不好吃,內行人都不買
    可做出來的麵包,怎麼也沒有麵包店的蓬鬆,媳婦無奈地告訴我,自己家裡做麵包,沒加改良劑,肯定不如麵包店做的。麵包改良劑是由酶製劑、乳化劑和強筋劑等複合的一種生產麵包的輔料。用於麵包上可以促進麵包柔軟、增加麵包烘烤彈性,延緩麵包老化等作用。
  • 麵粉+ 水 + 鹽 + 酵母 = 麵包?製成麵包的四大元素究竟有什麼
    有的麵包口感一般,樸實無華有的麵包讓人驚豔,花俏豐富其實不論麵包的口味如何、長相如何當你一口一口吞下麵包的時候你能想到最原始的原料都是麵粉、水、鹽、酵母因為這四大元素的完美結合造就了風靡全球的各大麵包種類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看看這四大元素在麵包製作過程中
  • 啃最硬的麵包打最硬的仗,歐洲人對硬麵包的執著從何而來?
    早期的吃法應該是簡單搗碎磨成粗面,加水捏成餅狀放在石板上烤熟,或者是做成小麥粥。小麥與大麥的原始品種隨後,古巴比倫人把小麥帶到埃及,埃及人在無意中找到了發酵的秘密,空氣中的酵母菌和炎熱的氣候給他們送來了一份大禮,最早的麵包就在埃及誕生了。麵包不僅是埃及人的主食,也是他們文明的代表。
  • 無需黃油即可輕鬆製作老式麵包,柔軟又拉絲,健康美味無添加!
    經常有朋友問,家裡沒有黃油是否可以做麵包?有沒有不需要黃油就能製作的麵包配方?詢問的朋友多了之後就抽空給大家分享一款用玉米油製作的老麵包,好吃又好做,柔軟又拉絲。用擀麵杖擀成長橢圓形;8、從橫向方向的兩邊向中間對摺;9、再繼續對摺,對摺好之後捏緊,捏口處朝下,然後按上述方法將剩餘的麵團全部操作完成;10、取一個整好形的麵團,搓成60cm長左右的條,搓的過程中注意要粗細均勻;11、搓好之後對摺過來,兩端對齊;12、像扭麻花一樣捏住兩端隨意扭兩圈;13、將尾端部分彎過來,從孔上穿插下去或者從下穿插上來
  • 在家自製香腸蔥香麵包,附詳細教程,新手零失敗,老人孩子都喜歡
    為家裡老人、孩子做一個健康無添加劑的麵包,今天我特別推薦全家人都喜歡的鹹味結合的香腸蔥香麵包。不僅老人口味喜歡,孩子因添加了香腸和番茄醬、沙拉醬而胃口大好。在現今烘焙店大多使用添加劑及麵粉改良劑的情況下,自製成為一個時下流行的方式。
  • 高溫季節如何利用碎片時間製作麵包?早上你可以吃新鮮麵包
    雙濃香小甜袋周末早上,孩子們在課外上課,早上想做些麵包帶到孩子們一起吃,他們必須在8:30前出去,他們早上要做麵包和準備早餐,他們必須早起,他們怎麼能不起來做太早美味的麵包呢?一定要保留5-8%的液體體積,並酌情添加。如果用水代替配方中的牛奶,牛奶中含有一定量的固體,需要減少10%。2用刮刀攪拌,直到沒有乾粉,然後就可以直接用烹飪機的三檔或四檔來做麵條。如果用刮刀攪拌不好,可以用一二檔打兩分鐘,避免麵粉飛濺,然後轉中速攪拌。三,如果能把厚膜拉出來,就可以加上一定量的延展性黃油。
  • 製作麵包的原料與配料
    製作麵包的原料與配料一、製作麵包的原料和配料:麵包是小麥粉、酵母、水為主要原料添加糖、油脂及其他添加劑等副料,經混合發酵烘焙而加工出來的產品。麵包具有方便、經濟、營養價值高的特點。麵粉其所以能製作麵包,主要是由於麵粉中含有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能形成麵筋,這種麵筋形成的小空眼能保持住在發酵和烘烤時所產生的發酵氣體。製作麵包的小麥最好是硬麥,蛋白質含量在11-14%。
  • 淺析麵包改良劑添加劑及其作用
    當在製作麵包的原料麵粉中添加了某些生物製劑或化學製劑後,麵粉的特性發生了改變,或者在麵包的色澤.糖化力或麵團的物理性能方面得到了改善。在其他國家,為了使麵包粉便折,往往使用氮的過氧化物,臭氧或氮的三氯化物,但是我國卻禁止使用。我國還禁止使用強化麵粉的化學改良劑,如溴酸鉀.過硫酸銨等氧化劑。
  • 馴化酵母 製作麵包
    12月9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人類已經使大多數麵包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分化為兩種不同的菌群:一種用於大規模的工業麵包製作,另一種用於手工製作酵母麵包。工業菌株開始發酵更快,但手工製作酵母有更多負責麥芽糖代謝的基因拷貝,這一過程通常發生在發酵過程的後期,有助於使麵團發酵。
  • 冬天太冷麵包發不起來?教你3個小妙招,麵包發酵跟夏天一樣快
    冬天太冷麵包發不起來?教你3個小妙招,麵包發酵跟夏天一樣快!原來做吐司麵團也能不發酵!學會3個小技巧,麵包好吃拉絲又快手!吐司麵包,一直是非常經典的麵包,用來做早餐最為常見,當然也可以直接當點心吃。最簡單的,還可以夾上喜歡的配料,做成三明治,花樣百變,頗受歡迎。
  • 問了2名麵包大師,他們給出這樣的回答
    解決方法 在第一次用這個溫度發現沉積,在第二次可以把底火稍微調高5~10℃左右,時間的話可以視情況而去增減。 怎麼判斷吐司是否熟了,請閱讀:如何判斷麵包是否烤熟?烘烤後這些問題你必須知道(上)沉積原因二:發酵不足如果吐司發酵不足的話,(通常是二發)麵團就不能充分舒展開來,底部的酵母寶寶或許「無法宣洩」自己活躍的生命力,烘烤出來自然會沉積下來了。
  • 食品乳化劑的HLB值與在麵包蛋糕中的應用
    那麼在實際應用中,該如何掌握尺度,如何正確地選擇乳化劑 是十分關健的問題。到現在為止,大家都已清楚乳化劑是既親水且親油的兩性物質。儘管乳化劑均具有親水、親油兩種特性,但顯然對每一種具體的乳化劑而言,它的親水親油性程度是有差異的,在因如此,乳化劑才表現出不同功用。例如,有的親水性強而易溶於水,有的親油性強呈現易於油特性;有的起肋泡作用,而的的起消泡作用。
  • 新鮮麵包配料表裡的化學名 為什麼這麼多
    浙江在線06月21日訊吐司麵包在很多人看來是最沒有「花樣」的基本款麵包。去超市或者連鎖麵包店買袋當天烤制的新鮮吐司,夾上雞蛋、蔬菜,是很多人早餐的選擇,感覺挺健康。不過,隨著國家標準規定對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劑也必須全部列出後,消費者卻有點疑惑了:以前的配料表很簡單,現在看到的配料表往往是長達四五行,除了原來基本的原料,還列著一大串各種看不懂的化學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