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冠狀病毒可使大腦老化十年或導致智商下降。
研究人員警告說,該病毒最嚴重病例的倖存者可能面臨持久的精神損害風險,相當於智商下降8.5分或大腦老化十年。
據報導,這種「腦霧」已經被患者從Covid-19中恢復後數周,甚至數月。
有些人說,他們失去了回憶日常事實或進行對話的能力。
它引發了人們的擔心,這種疾病可能會有長期的認知影響,以類似於中風或微出血對大腦的持久影響的方式。
而現在的研究,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領導的團隊進行,說Covid-19可能會有真正的「慢性認知後果」。
該團隊分析了近85,000名已從確診或疑似Covid-19中恢復的人的問卷答案。
他們發現,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對大腦的損害發生在不同的水平。
在參與調查的人中,有60名Covid-19患者戴上了呼吸機,147名患者住院時沒有呼吸機,176名患者因呼吸問題在家接受護理,3,466名患者呼吸困難但沒有得到醫療護理,9,201名患者說自己患有Covid-19但呼吸完全沒有困難。
那些在重症監護中或需要通風的人,記錄的智商相當於下降了8.5分。
作者警告說,這是一個足夠大的跌幅,個人會注意到對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響。
主要作者亞當·漢普郡,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說,「令人震驚的」調查結果並不只適用於最終在醫院的病人。
一些人檢測到病毒陽性,但沒有呼吸困難也記錄一些認知能力下降後,他們恢復。
那些在家中康復的人經歷了智商下降4點或相當於衰老5年。
他們還確定,其他因素的差異,包括年齡、潛在的健康狀況或教育,不能解釋這些缺陷。
該團隊包括來自劍橋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的科學家,還發現冠狀病毒倖存者在空間定位、情感處理和保持注意力的測試中得分很低。
他們能夠將測試結果與科維德之前的時間進行比較,因為被抽樣的8.5萬人已經回答了作為大英智商測試一部分的問題,提供了大流行之前的智商基準。
該研究表示,這些結果應該作為進一步研究冠狀病毒如何影響大腦的「號角」。
該研究尚未經過同行評審,稱其結果支持了人們對「有Covid-19的慢性認知後果」的擔憂。
它寫道:「從疑似或確診的Covid-19中恢復的個體在多個領域的認知測試中的表現比預期的要差,因為他們的詳細年齡和人口統計資料。」
「這種缺陷隨著症狀的嚴重程度而縮放,並且在那些沒有住院治療的人中很明顯」。
研究人員確實指出,任何疾病在重症監護或呼吸機上度過的時間都會對認知功能產生影響。
最初的研究是在5月份進行的,作者表示,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這種與Covid相關的「腦霧」會持續多久。
上個月,《每日郵報》採訪了劍橋Addenbrooke醫院的肝臟專家Grace Dolman。
這名40歲的女性在3月份感染了冠狀病毒,由於「長期服用科維德」的影響,她被迫在6月份放棄了工作。她說,她的注意力和記憶力仍然很差。
她說:「當我3月份出現咳嗽時,我甚至沒有感到不適,但卻被送回家工作。但到了第十天,我連吃飯都不能停下來喘氣。」
「5月我回到工作崗位,但到病房時我已筋疲力盡。有一天,從一個病房走到另一個病房的體力讓我幾乎要哭了。」
「6月底,我不得不放棄工作。」
「我一直很累,從晚上11點睡到早上7點半,下午又要睡兩個小時。我不得不停止去超市,因為光是決定買什麼東西就讓我筋疲力盡。」
她說她的記憶力和注意力仍然受到影響,她的腳和手指已經出現了針刺。
她補充說:「這已經摧毀了我的信心。我的話沒那麼容易說出口,所以連和朋友說話都很困難。」
「我請病假到10月底。我剛剛獲得顧問資格,本來要找一個更高級的職位,卻發生了這種事。我覺得自己從一個優秀的顧問候選人變成了一隻跛腳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