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海裡拍到罕見生物,會發光還會扇動翅膀,究竟是什麼生物?

2020-11-22 騰訊網

俄羅斯就有一名海洋生物學家近期在北方水域捕捉到了許多獵奇的照片和視頻,其中最讓他驚豔的就是一隻會閃閃發光的海洋生物,超獨特的外形和發光體質看起來超夢幻。

海洋生物學家兼攝影師Alexander Semenov一直都致力於捕捉各種海洋生物,特別是無脊椎海洋生物更是他的最愛。

Alexander Semenov近期就在北方水域捕捉到了一種神奇生物,經研究之後發現這是一種會閃閃發光的海蛞蝓(sea slugs),又稱為冰海天使。

Alexander Semenov捕捉的照片中可見,這類海天使上半部像蝙蝠,半透明的身體也發射了各種顏色,遠看就像一顆夢幻的小燈泡。

據悉,這類冰海天使通常會出現在溫度極低的海水裡,特別是被冰覆蓋著的海底才比較常出現,一旦海水升溫後,這類海天使就會消失不見,而且也沒人知道它們的去向,直到下一個冬天才會再次出現。

雖然科學家目前還未確定這類生物的生命周期,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它們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只能存活6個月以上。

由於要在極低溫的海底下追蹤這類生物的行蹤非常困難,所以目前為止還是沒有科學家全力去追蹤這些生物的去向,而亞歷山大目前能拍到這麼唯美的海洋生物,可說是非常幸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費茂華:他們「扇動翅膀」,讓我「摶扶搖而上」
    從那天開始,大羅的一個觀點逐漸地深入到我的內心,並成為我進行體育新聞攝影拍攝的努力方向:一個體育新聞攝影師就是要在自己的位置上,運用攝影的各種藝術手段,把屬於你的那個瞬間拍得最好!簡言之,在一個體育比賽中,一個攝影師不可能出現在所有的角度和位置上,當某一個瞬間出現時,他只能呆在一個位置上,但他必須把出現在自己眼前的那個瞬間拍到最好——追求極致,這是體育新聞攝影師最高的藝術追求,因為對於一張攝影作品而言,絕妙與好之間、好與普通之間常常就是差之毫厘!體育新聞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它不可能完美,但如果沒有對極致的追求,它就不能稱之為藝術!
  • 葫蘆島海邊現罕見螢光海,由發光浮遊生物形成
    來源標題:葫蘆島海邊現罕見螢光海,海浪自帶魔幻般藍光 網友:好夢幻! 10月27日,遼寧葫蘆島。望海寺海邊出現了罕見的螢光海,海浪自帶魔幻般的藍光,在夜晚照亮了葫蘆島的海灘。
  • 大叔在海底潛水,捉到28米長的「神秘生物」,全身還會發光!
    大叔在海底潛水,捉到28米長的「神秘生物」,全身還會發光!在海洋世界當中,存在著很多值得人們去探尋的事,因此,在世界上有不少人都會下潛到深海區域去看不一樣的世界,在探尋的過程當中,也會發現很多從未見過的生物,之前就有這樣一則消息稱:大叔在海裡潛水,捉到28米長的神秘生物,全身還會發光,那這到底是什麼生物呢?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同樣是鳥兒扇動翅膀,你知道flap和flutter的區別在哪裡嗎?
    那隻鳥兒使勁地拍打著翅膀。3. a kid running and flapping her arms. 一個邊跑邊像小鳥一樣上下扇動著雙臂的小女孩。4.紙飄落到地板上。3. The bird was fluttering its wings.那隻鳥在拍動翅膀。通過詞典解釋和例句可以看出flutter也有拍動、扇動翅膀的意思,那麼flap和flutter之間到底存在什麼不同呢?
  • 俄羅斯一位潛水員在海底拍攝到罕見生物「裸海蝶」,畫面美如童話
    導語:俄羅斯一位潛水員在海底拍攝到罕見生物「裸海蝶」,畫面美如童話人類對海洋的探索一直都在進行著,事實上海洋比太空還要神秘,海洋裡存在著太多人類尚未發現的物種,這些物種每一次被發現都會引起世界海洋愛好者的共同關注。
  • 鳥兒在空氣中扇動翅膀與人在水中扇動臂膀
    鳥兒在空氣中扇動翅膀與人在水中扇動臂膀:1,水,是流體,它彈性大,所以人扇動臂膀,水可以把人彈起來浮起來。2,空氣,是流體,它彈性小,所以人在空氣中扇動臂膀,空氣不能把人彈起來浮起來。3,鳥兒翅膀面積大,扇動翅膀得到下方空氣大的反作用力,彈力。這個彈力把鳥兒彈起來飛起來。4,日常生活中,水看得見,摸得著。而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它與水一樣,是物質緊密排列的流體飽和空間,即空氣物質緊密排列的流體飽和空間。其實宇宙空間也是暗物質緊密排列的流體飽和空間。
  • 世界上最強的鳥,飛行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獅子都不是它對手
    我們生活的大自然中有著非常多奇妙的未知事件直至如今我們也沒有探索到,如果不是科技發達到了現如今這樣的程度,可能沒有人會想到竟然真的會有一種生物可以生活在海洋數萬米的底端,可能不會有人想到直至如今還會有人類未曾了解到夠的生物。如果說一個生物不去扇動一次就可以飛行172公裡的距離,你會想到什麼?天上的鳥類似乎沒有可以不扇一次翅膀就飛行這麼遠的生物。
  • 發光的海洋
    近日塔斯馬尼亞北部的Preservation Bay水域的生物發光藻類大量繁殖,變身藍色螢光海洋,用手撥動,海水就如藍色星隕一般在指尖流動。很多攝影師和遊客蜂擁而至,觀賞見證這種大自然施展的魔法。這種看起來像神跡一樣的現象,實際是來自生物發光藻類(bioluminescent algae)。
  • 比海綿寶寶更可愛的海底生物找到了!
    今天就帶你走近攝影師亞歷山大·塞梅諾夫(Alexander Semenov),一位水下世界神秘莫測的浮遊生物「痴迷者」的世界。 作為一名專業水下攝影師,來自俄羅斯的攝影師亞歷山大專攻自然環境中的科學微距攝影——這種方法可以觀察在實驗室條件下無法研究的動物,例如生活在海底的軟體動物、浮遊生物等等。
  • 詩歌:那一雙扇動的翅膀
    詩歌:那一雙扇動的翅膀作者/青草地*輕輕地我扇動了翅膀老師跟在您的身後我學著您的樣子飛翔陽光照著我通紅的臉膛也照著我扇動的翅膀媽媽說學校是知識的大海老師是我學習的方向老師說愛學習的我是爸爸媽媽的希望飛向藏著美麗神話的遠方老師又是一季雪花飄在我的肩上遠方依舊在時光裡迷茫迷茫的時光裡我又看到了您扇動的翅膀
  • 攝影師拍下英國北海絢麗海底生物:燈泡海鞘等
    海鞘形狀很像植物,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海洋中,從潮汐到千米以下的深海都有它的足跡。但海鞘幼體的尾部有脊索,而脊索正是高等動物的標誌,這樣使海鞘跨入了脊索動物的行列。海鞘對研究動物的進化、脊索動物的起源有重要作用。它通過入、出水管孔不斷地從外界吸水和從體內排水的過程,由鰓攝取水中的氧氣,由腸道攝取水中的微小生物作為食物。
  • 海洋發出藍光,有人拍到發光的海豚,真相卻是這種神秘生物在報警
    筆者:三體-小遙最近,一個有關海豚發光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夜晚幽藍色的海面之下,幾條會發光的海豚緩緩遊過,帶來一種夢幻般的美感。雖然「夜光藻」屬於甲藻,但是甲藻種類眾多,其中只有6種或7種具備發光的能力,因此看到能夠發光的甲藻也是十分罕見的現象。根據生物學家們的觀察和研究,甲藻能夠發光其實也與它們體內特殊的閃光體有很大的關係。每當甲藻被擾動,觸發內部結構的反應後,就會產生可以發光的螢光素酶。
  • 葫蘆島海邊現罕見螢光海 攝影師稱比極光還難見到
    望海寺海邊出現了罕見的螢光海,海浪自帶魔幻般的藍光,在夜晚照亮了葫蘆島的海灘。漩渦君科普,螢光海實際上是一種生物發光現象,由發光浮遊生物形成。延伸閱讀「阿凡達世界」現身東營海堤藍光瑩瑩,宛如仙境,此前一組東營孤東海堤出現「螢光海」的照片在網上走紅。
  • 攝影師拍攝到海底珍稀生物高清照片(全文)
    為拍攝此片,水下攝影師攜帶重達近4噸的專用裝備,下潛到南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以及印度洋海域,歷時110天,潛水350小時,首次成功採用IMAX 3D 攝影機在水下進行冒險拍攝,拍攝到海洋中形形色色的珍奇生物和前所未見的海洋生物生存方式,其中很多鏡頭還是第一次被人類拍到。此外,這部紀錄片還認真地探索了全球氣候變暖對海洋以及海洋生物的影響。以下是水下攝影師拍攝的一些水下珍奇生物和拍攝場景。
  • 海洋的光影魔術師:發光生物讓海洋五彩斑斕(圖)
    正是這樣一群生物,它們堪稱光的藝術家;它們,就是海洋發光生物。  深海「螢火蟲」 頭足類出演的「燈光秀」  日本富山灣的海面,每年3~5月都因為這種海洋動物而散發迷人的光芒,這就是「螢火蟲魷魚」。這種棲息在西太平洋幾百米水下的無脊椎動物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在魷魚大家族中它算是小個子成員,只能長到七八釐米長。
  • 超罕見的深海動物火體蟲,長達18米且會發光的管狀生物
    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深海的動物大多都會發光,今天要介紹的火體蟲是發光生物中極為特殊的一種,遠遠看去就像是一根發光的燈管一樣。火體蟲極為罕見,且極為奇特,火體蟲並不是單一的生物,而是數以萬計的單獨個體組成的特殊生物。火體蟲:海洋世界的燈管
  • 英國多人拍到帶翅膀的神秘人形小生物,難道精靈真的存在嗎?
    近日,一名攝影師在英國威爾斯紐布裡奇村拍攝的照片中發現有翅膀的小生物。
  • 人類首次在海裡拍到世界最罕見角島鯨
    角島鯨(Omuras whale)是全球最罕見的鯨類。近日,一組國際生物學家組成的隊伍在馬達加斯加海岸附近的海裡首次用鏡頭記錄下了角島鯨的身影,右顎是白色,左顎黑色,身形非常優美。據了解,角島鯨的數量十分稀少,在此之前科學家從未在廣袤的海洋裡發現它們確定的蹤跡,所以角島鯨的全球總數亦無從得知。
  • 為啥鳥扇兩下翅膀就能飛起來,而我扇胳膊就紋絲不動呢?
    熟悉的是很多昆蟲和鳥類都是這麼飛行的,陌生在於幾乎沒見過什麼人造飛行器是「扇著翅膀」飛起來的……  撲翼飛行  想飛起來不容易  通過扇動翅膀飛翔,稱為「撲翼飛行」。不只是《天空之城》,由弗蘭克·赫伯特創作的科幻巨作《沙丘》系列中也出現了撲翼飛行器的設定。
  • 有翅膀不等於會飛,在有翅膀的生物中,最不應該會飛的就是昆蟲
    既然說到了昆蟲,那麼昆蟲為什麼會飛呢?你可能會認為昆蟲有翅膀,所以當然應該會飛,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有翅膀並不等於會飛。最顯而易見的例子,鴕鳥和家養的雞就都不會飛。你可能會說,鴕鳥和家雞的身材都太過肥碩了,那小小的翅膀沒有足夠的力量讓它們的身子飛起來,沒錯,你想的完全正確,而昆蟲不應該會飛也是出於同理。